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人文精神教育是本位的,知识教育与技术教育应是建立在人文教育基础之上的。可是,目前的学校教育,只是注重了知识性和技术性的一面,而对于人文精神的培养,人格气质的升华等等,则未给予足够的重视。这种教育现象是人文精神教育与知识技能教育的本末倒置。本文并不反对知识技能教育,因为知识技能教育已被社会广泛提倡,故为了人文精神教育与知识强调这个为人所视了的人文精神教育问题。我们解雇了人文精神教育从儿童抓起,为他们未来的生活打下一个健康的心性修养基础。  相似文献   

2.
人文教育致力于培育人文精神、提高人文素养,是现代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它以渗入人文思想为重要内容,以尊重主体的情感自由为主要途径,以培育健全的人格为其目标,因而它是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不可或缺的手段.  相似文献   

3.
<正>人文教育、人文情怀、人文修养、人文精神等字眼儿,对我们这些中国的教师来说,实在是一个沉重的话题。前不久,有媒体报道,某地的考生家长因担心池塘中青蛙鸣叫影响考生复习,遂将池塘里的青蛙全部毒死,可以想见,在一段时间里,这里的居民不能再体会"听取蛙声一片"的意境了。这使我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学生缺乏人文精神教育出发,探讨了数学教育中人文精神的培养可从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学生良好心理品质、审美意识与哲学思想几方面来培养.  相似文献   

5.
在以前的高中化学教育中存在着过于重视化学知识的教育而忽视了人文精神教育的倾向,致使一些学生不能在接受学校教育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道德观念扭曲,人文精神缺失。本文主要就人文精神的教育在高中化学教育中重要性以及在化学教育中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方法进行简单地论述。  相似文献   

6.
彭先桃 《高教论坛》2007,(4):16-18,30
专业教育与人文精神的培养是大学生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现代社会对大学生的客观要求,更是高等教育发展的世界潮流.文章针对当今教育普遍存在着重科技、轻人文,重专业教育、忽视人文教育的倾向,分析了大学教育专业化的局限性,呼吁让人文教育走进大学课堂,并指出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是大学教育应有的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7.
信息技术教育中人文精神的培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夏洪文 《教育研究》2006,27(5):63-66
良好的现代信息环境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过程中具有引导、规范和陶冶的重要作用。但是,由于长期受“学科本位”观念的束缚,以及强调信息技术中的技术因素,导致信息技术教育在认识与实践层面上出现忽视人文精神培养的误区。加强信息技术教育中人文精神的培养,就是要坚持在信息技术教育中的技术教育、意识培养以及教学和管理等方面体现人文精神,进而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8.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人文教育的缺失是学校教育的一大缺憾.在新一轮课改的形势下,重视人文教育应是深刻内涵的挖掘和自然民主的交流,应是民主创新、平等和谐、求真求善的统一.课堂是人文精神培养的主阵地,既传授知识,又张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让生命承载上爱.  相似文献   

9.
人文精神教育是人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文教育的核心;进行人文精神教育最根本的任务是完善学生道德,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现、人生观、价值观和学会做人、做事,从而形成学生的人文信仰,唤醒学生的生命感和价值感,并进一步形成强大的工作能力和妥善处理与外界关系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高职语文教育应渗透人文精神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语教师应不断吸取当前学术界的新成果,树立语教育就是人教育的新观念,让人教育去填补科学化留下的盲区,为学生提供生存的智慧;同时转变语教育只是技能教育的观念,加强学教育,让学生享受丰富多彩的人生体验;多一点人生关怀,和谐人与自然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12.
This article explores the contribution of sociological scholarship to understanding and analysing the notions of ‘special educational needs’ and ‘disability’ and the ways in which the two notions have been reconfigured and theorised as ‘public issues’ rather than ‘personal troubles’. Barton's contribution is signified both in terms of his contribution to the evolution of the ‘sociological imagination’ – as a powerful theoretical tool for unravelling the highly political and contested nature of disability and special educational needs – and also in terms of his analysis of the emergence and development of sociological theorising in the field. The parochial obsession with deficit and medical‐oriented approaches to dealing with ‘difference’ and ‘need’ have been significantly challenged through the ‘sociological imagination’ aimed at pointing up the highly political and complex nature of disability and ‘special educational needs’. Times have changed and sociological theorising has evolved, but presumed ‘personal troubles’ are still not unequivocally conceptualised as being intertwined with, resting upon and emanating from ‘public issues’ embedded in the social, cultural and political edifice of educational, social and national communities. The ‘sociological imagination’ should be constantly invoked and deployed in order to expose and challenge the sophisticated ways in which individual pathology accounts and special educational imperatives re‐invent themselves through more inclusive linguistic veneers.  相似文献   

13.
学生在课堂教学监控中具有双重角色。学生的自我监控是影响学习质量和促进学生社会化的重要因素。论述学生自我监控的构成、实质和作用,提出学生自我监控的基本操作模式。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18.
19.
教学监控能力:课堂教学中不容忽视的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是决定课堂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也是决定教师教学行为和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教师的自我监控能力是课堂教学最终能否达到理想教学效果的保证。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除监控自己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行为外,还要对教学环节、课程建构、师生互动等要素进行全面的监控与协调。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