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从小到大,凡是上过学的孩子,都知道校长"最大",全校师生都得"听"校长的。至于听什么?孩子们很模糊,大多校长的声音传到孩子们的耳朵里,都来自教师的声带。直接面对原声的"真人秀"就数大型集会了,凡是集会大多有校长讲话这回事,大家都得认真听,至于校长讲什么,大多没有多少印象,更谈不上期待了。"唤醒孩子学习的期待",这是教育的魅力所  相似文献   

2.
正从小到大,凡是上过学的孩子,都知道校长"最大",全校师生都得"听"校长的。至于听什么?孩子们很模糊,大多校长的声音传到孩子们的耳朵里,都来自教师的声带。直接面对原声的"真人秀"就数大型集会了,凡是集会大多有校长讲话这回事,大家都得认真听,至于校长讲什么,大多没有多少印象,更谈不上期待了。"唤醒孩子学习的期待",这是教育的魅力所  相似文献   

3.
没采访刘京海之前,就听说过一个关于刘京海的故事:上海闸北八中有一姓方的男孩,一天在厕所里遇到了刘校长。校长叫出了他的名字,还夸他作文写得不错。男孩大受震动,他想,全校有几千学生,校长怎么会认识我?说明我的作文真有水平,还有点名气呢。从此,这男孩信心大增,他开始做作家的"美梦",他对作文的兴趣越来越浓。后来,他也成了一名中学校长,并真的成为一名作家,写出了《戚继光传》等作品。  相似文献   

4.
美国犹他州的一位小学校长在学期开始时与全校师生打赌:如果全校师生能在11月9日前读完15万页书,他会在9日那天爬行上班。从此,全校师生疯狂读书,结果在9日前,全校师生真的读完了15万页书。最终校长兑现了自己的诺言,那一天校长真的爬了1.6公里雪路,整整花了3个小时,手套磨破了5副。这位校长爬到学校时,等待他的是全校师生的夹道欢迎,以及孩子蜂拥而上的拥抱和亲吻……  相似文献   

5.
从网上偶然看到这样一则教育小故事:有一位新教师,他总爱在别的老师面前诉说自己学生的不是。有一天他又找到校长,抱怨学生的不听话,历数一个个学生的缺点和错误。校长听了不以为然,只是拿出一张白纸,在上面画了几个点,然后问这位新教师:"你看到上面是什么?"这位教师不假思索地说:"几个黑点。"校长再问,教师又说,"是几个黑点啊。"校长说道:"难道除了这几个黑点,你就看不到大张的白纸吗?"教师听了若有所思,他明白了,从此不再在任何人面前说自己学生的不是。几年后,他成了全国优秀班主任。  相似文献   

6.
清华大学第一任校长梅贻琦老先生曾有过一句非常经典的格言——"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说的是"大学之大,非大楼之大,乃大师之大",这是他就职期间出台的一个重要施政方略。美国霍普金斯大学首任校长吉尔曼有个原则:将霍普金斯的钱用于"人",而不是"砖块和灰浆"。他曾说,"大学的荣誉应该取决于教师和学者总的品质,而不应  相似文献   

7.
《教育》2007,(24)
传统管理语境下,校长是领导,是一个"发号施令者"。目前现实中,许多校长是"公关部长",是个忙于应酬的"协调者",这些都偏离了校长的主责。校长之"本"在于心系全校师生的发展,围绕这个中心求解管理效率与教育质量的最大值。结合工作实际,我以为人的因素始终是学校成败的关键所在,校长管理的着力点也应以人为本,变"管住"为"管活",营造高效、和谐的管理境界。  相似文献   

8.
刘承伦 《班主任》2002,(11):11-12
一年前,我接了个新班,刚巧校长儿子在这个班,我感觉压力挺大。这个班的学生纪律涣散全校闻名,校长的儿子更是难管。听同事说,他上课经常把腿盘坐在凳子上,还喜欢跟老师顶嘴。这不,上任不到几天,他就给我来了个下马威。由于他上课违纪,我放学后把他  相似文献   

9.
母亲早些年去世了,父亲退休后,就成了"家庭煮父",一日三餐,几乎花去他大半的时间和精力。一年前,我当上了一个小小的领导,平时应酬就多了起来,不能像过去那样经常回家吃饭了。我觉得这样也挺好,我不回去吃饭,父亲可以少做一个人的饭菜,自然省心省力不少。  相似文献   

10.
校长处于学校管理系统的中心,处于主导、决策的地位,是"教师中的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是学校的"神经中枢",是全校师生幸福生活的"奠基人"。因此,作为校长就要常备"三种仪器",时刻查看自身定位,准确把握办学方向,切实履行工作职责,塑造新时期现代校长的良好形象。  相似文献   

11.
顾定海 《成才之路》2011,(1):I0020-I0020
没采访刘京海之前,就听说过一个关于刘京海的故事:上海闸北八中有一姓方的男孩,一天在厕所里遇到了刘校长。校长叫出了他的名字,还夸他作文写得不错。男孩大受震动,他想,全校有几千学生,校长怎么会认识我?  相似文献   

12.
乒乓"外交"     
当年的中美乒乓外交是一个绝妙的国际外交经典,小小的银球在厚厚的政治壁垒上点燃了一支温暖的火把,并照亮了世界.而在班级管理工作中,我也曾借助这小小银球,起到了出其不意的效果. 记得我刚调到本校时,校长找我谈话,语重心长地把四年级A班"托付"给了我.校长也没瞒我,说这个班是全校最"散"的一个班,并特别向我"推荐"了小丁.据说,班上的小丁是一头"犟牛",很有"号召力",对老师的教育一概拒不合作,是班级里的"男一号".他就像画卷上过于浓烈的一笔,与周围的色彩极不和谐.交接班时,原班主任曾满怀歉意地对我说:"徐老师,没把他教好……哎……"  相似文献   

13.
郭安     
鸿琳 《教师博览》2009,(8):26-27
郭安师范毕业分配到黑镇时还是个二十出头精精瘦瘦的小伙子.当时办公室里除了校长还坐着好几个人,可他一进来就径直把介绍信递给了校长。按理说郭安并不认识校长啊,当时我就想,这小伙子眼睛挺毒的。后来我问郭安.郭安嘻嘻一笑说,这有何难,肚大脖子粗,不是领导就是伙夫。他还眯着眼打量着我说,像你这身板,充其量也就是校办主任而已。那时我就觉得郭安有着和他年纪不相称的老到。  相似文献   

14.
<正>阿基米德说:"只要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地球。"没有人有办法提供阿基米德所要的那个支点,但是,家长、教师如果能给孩子一个支点,孩子也许就能做出比撬起地球更伟大的事来。这个支点,就是鼓励。有一位著名的教育学家应邀到一所中学作报告,报告结束后,校长请他指出全校最聪明的三个学生。教育学家皱眉,略一思忖,指了前排的三个学生。三年后,当这位教育学家再次来到这所中学时,校长高兴地说那三个学生果然是最聪明的,他们已经毕业了,成绩是全校最好的。教育学家笑着  相似文献   

15.
一、为什么要学语文 北大的陆俭明教授曾经告诉我,有一次北京一个中学请他去做讲座,一个校长告诉他:我们发动全校的老师来讨论一个话题.讨论什么话题呢——"如何提高我们学校的高考成绩",校长就给老师们出这么一个题目.结果讨论来讨论去,最后物理老师、数学老师提出: 应该给语文增加课时.为什么呢?他们说:我们数学占分最多的题目也...  相似文献   

16.
美国犹他州的一位小学校长在学期的开学典礼上和全校师生打了一个奇怪的赌:他愿意爬着上班!条件是全校师生能在11月9日之前读完15万页书。15万页听起来确实是个天文数字,平均每位学生得阅读2000多页。但全校师生并没有屈服于数字,而是从校长说完话的那天起疯狂读书。到了11月8日,所有人阅读的书页加起来竟达到了16万多页。于是11月9日犹他州就出现了这样一幕奇景:这位校长真的在雪地里爬向学校!1.6公里的路程他爬了整整3个小时。没有人嘲笑他,没有人鄙薄他。这位校长在爬行过程中受到路过汽车的鸣笛致意,获得了路人和广大师生的尊敬,甚至还…  相似文献   

17.
"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有一位好校长,就有一所好学校!"这些话道出了校长在学校管理中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知道,从法律的角度讲,校长是一个学校的法人代表;从行政管理的角度讲,校长是一个学校的主管。校长对外代表学校,对内负责领导全校教育教学和行政工作,他既要对上级部门负责,又要对学生负责,要领导全体教职工担负起培养下一代的重任。  相似文献   

18.
校长应该如何应对"一费制"后学校的经济运转呢?笔者认为,校长要转变观念,勤俭办学,学会以下的"三个整合"。整合思想学校勤俭办学,单纯依靠校长一个人,或者是凭借中层行政几个人的力量,"孤掌难鸣""兔子的尾巴长不了",是很难成气候的。"聚沙成塔、聚流成河",全校教职工人人节约一点,集合在一起就是一个庞大的数字。  相似文献   

19.
学期初,校长工作千头万绪,但不管如何繁忙,校长也得抽空开好"四个会",即:行政领导的"通气会"、班主任队伍的"提醒会"、全校师生的"动员会"、骨干教师的"激励会".这四个会议决不是可有可无的"形式会",开好这四大会议为理顺学校各类关系,确保学校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提供了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20.
张晓毓 《班主任》2016,(4):24-25
接手初三新班后,很多同事告诉我该班有个年级闻名的学生——小南。他不守纪律还自视甚高。联系家长,他妈妈除了哭诉孩子太过叛逆外一点办法也没有。更令人头疼的是,他的"离经叛道",竟引得年级很多孩子的"崇拜",甚至称他为"南爷"。我和小南的相处从一开始就非常不愉快。开学第一天,年级组织外出活动,在返校途中遭遇堵车,他竟要求下车逛逛。我耐心劝导,告诉他这样做是破坏纪律的行为而且非常危险,但他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