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4 毫秒
1.
在二语习得中,习得者通常会出现中介语、混合语揉融现象.通过对文白异读现象发生的解释,可分析出习得者在语言学习过程中会出现的语音错误以及原因,并揭示出人们在学习或者模仿语言时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由此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二语习得者在语言学习中的心理认知过程和语言迁移方式,这对对外汉语教学来说非常有利,同时也能帮助汉语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2.
二语词汇习得一直是二语习得者学习过程中的难点,概念隐喻作为一种认知思维方式,在二语词汇习得中可发挥重要作用。从认知角度分析对词汇的隐喻解读可使词汇习得更加生动,有利于学习者的二语词汇习得。  相似文献   

3.
外语习得的认知过程可简要地概括为:输入-信息储存与处理-输出.我们要很好地运用这一理论指导英语词汇教学:主动控制习得者的信息输入与输出,充分调动习得者的认知积极性,调集注意力.  相似文献   

4.
张金宝 《海外英语》2011,(14):31-32
L2学习者需要在自然学习过程中构建知识习得认知模式,通过注意选择阅读材料中的特定信息,进行信息编码,激活启动词直至目标词,提高知识记忆和知识习得效率。  相似文献   

5.
词汇是构成语言的基本要素之一,它决定着听力、阅读、写作等基本的语言技能,在语言的学习与使用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正因为如此,词汇的习得成了众多英语学习者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不得不面对的一大挑战。本文主要研究认知语义学对于学生词汇习得的影响,探索出英语词汇的认知发展规律,从而为大学生的英语词汇习得提供一定的指导。  相似文献   

6.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建立在儿童母语习得研究的基础上,但有别于母语习得。因第二语言习得过程是在已经掌握了母语系统的前提下,而大多数情况下又是在脱离目的语社会的环境中进行的。本文试图通过探讨在中国汉语环境下二语习得的认知因素对二语习得者的中介语的影响,了解汉语环境下的英语学习者,尤其是英语初学者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的认知心理特点,以帮助我们认识外语教学的性质,进而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尽快顺利渡过中介语阶段,从而更有效地学好英语。  相似文献   

7.
多义词的习得尤其对外语学习者来说,一直是一大难题。把认知语言学的多义性理论应用于我国英语专业学生多义词习得的教学实践,通过对英译汉和汉译英所收集的数据的分析,可以发现:(1)了解目标词义项之间联系认知理据的实验组受试在目标词的短时习得、长时习得和产出能力方面均大大优于对照组受试;(2)实验组受试的短时习得和长时习得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8.
本文试图用认知心理学的思路和方法探讨词汇认知加工,把词汇学习过程作为认知过程来研究。重点分析词汇习得过程中的心理活动和认知过程。提出词汇习得认知机制,即:语义变化、隐喻思维和语境效应。同时,强调认知心理分析在词汇教学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谈词汇习得的认知规律与词汇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雪霜 《教育与职业》2006,(23):114-115
外语学习最先从词汇开始,词汇习得既是一个终身的认知过程,又是一个受多变量影响的、复杂的认知过程。本文对词汇习得的阶段、词汇习得的认知规律及词汇教学做了探讨,希望能够促进学生词汇的学习。  相似文献   

10.
赵爱萍 《教学研究》2004,(2):171-174
本文试图用认知心理学的思路和方法探讨词汇认知加工,把词汇学习过程作为认知过程来研究.重点分析词汇习得过程中的心理活动和认知过程.提出词汇习得认知机制,即:语义变化、隐喻思维和语境效应.同时,强调认知心理分析在词汇教学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语言的意义在于被理解。在认知心理学和认知语言学原理的指导下,语言学习者能更好、更准确地理解语言的认知过程,更加有效地进行语言交流。  相似文献   

12.
论哈贝马斯认识兴趣范畴的理论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识兴趣范畴是哈贝马斯重建认识论的基础性范畴,其实质是强调认识(理论)与兴趣(即生活世界的利益)之间的相互交织关系。认识兴趣包括"技术的认识兴趣"、"实践的认识兴趣"和"解放的认识兴趣"三个层次,"解放的认识兴趣"是整个认识兴趣范畴的灵魂。只有正确把握认识兴趣范畴,才能真正理解认识的主体性、认识的意义、认识论与社会理论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13.
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出发,运用家族相似性原理、原型理论、隐喻与换喻等,对英语中多义词的内部语义结构进行分析,有助于从总体上把握英语一词多义现象,并较为深刻地理解其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从概念隐喻理论出发,探讨了委婉语的生成机制,认为隐喻作为人类思维的一种基本认知方式,主要包括方位隐喻、本体隐喻和结构隐喻,这些隐喻运作的基础都是事物之间的相似性,是以一种事物或经验来理解和体验另一种事物或经验,本质是两个概念域之间基于相似性的跨域映射,而正是这种跨域映射所造成的认知的间接性使得委婉语的生成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5.
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分析一词多义现象,能使人们了解一词多义的内在生成机制,即多义词的各个义项是从原型意义通过隐喻、转喻和意象图式等认知机制的作用而产生的.  相似文献   

16.
隐喻是认知语言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对英语介词进行隐喻化认知解读是理解英语介词多义性的有效途径。本文通过分析in的原型意象图式及其图式变体,探讨in由空间域向其他认知域引申和转换的隐喻化过程,进而获得对in的理解与掌握。  相似文献   

17.
周阳 《鸡西大学学报》2014,(12):120-123
基于认知参照点理论探讨静态书面语谐音修辞的认知机制,指出在谐音修辞认知过程中,认知主体受到本体的激发而找到匹配谐体,并将其作为认知参照点达到对本体在特定语境中隐含意义的理解。研究表明不同的谐音类型存在不同的认知参照点模型。  相似文献   

18.
隐喻的本质在于借用一类事物来理解、分析、感知、描绘另一类事物.隐喻既是一种言语行为,又是一种心理过程,同时它还是人类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手段.语言不能包括全部的认知能力,也不能决定认知能力的发展,但语言在动作内化为思维的过程中起了很大的作用,语言能够促进认知的发展.隐喻是人类组织概念系统的基础,是人类借以认识世界的工具.  相似文献   

19.
对部分研究生认知内驱力弱化的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知内驱力是个体求知的一种需要,是学生渴望认知、理解和掌握知识,以及陈述和解决问题的一种内部动机。然而,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型向大众化的转变,部分研究生的认知内驱力呈现出弱化的趋势。本文透过研究生认知内驱力弱化的具体表现,重点分析了隐藏在这种现象背后深层次的社会、教育根源以及研究生主观上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一些强化研究生认知内驱力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0.
思想政治教育实质上是人们对思想政治理论和实践的认知过程,认知心理学是研究人类认知的理论。以认知心理发生发展过程为研究基础,意在探究思想政治教育认知心理机制的内容以及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