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前些天,我接到一篇来稿,内容是:一天深夜十一点钟左右,昌平××公社××大队共青团员张××,在从县城返回家的路上,忽听到路边树林里传来呼救声。他奔到树林,发现两个流氓正和一个女青年扭打在一起。两个流氓见有人来,拿出匕首向张××逼过来。张面对个子比自己高一头的两个流氓,灵机一动,和气地走到两个流氓前,掏出两支香烟递过去。就在两流氓眼盯香烟的刹那间,张飞起一脚将一流氓踢倒在地。另一流氓举起匕首刺来,张顺势抓住他的手腕,来了一个反背挎,将他摔倒在地。这时,女青年找来了附近值勤的  相似文献   

2.
组版甘苦     
我是新闻战线上的一个新兵。原先,在我的想象中,报纸的编辑同志,其工作情景,就是坐在一张大写字台前,面对成堆的稿件,左手夹着香烟,右手拿着一支红毛笔,凝神苦思,精心编选,然后,该扔的扔,该退的退,一天下来,百事大吉…… 1978年8月,我调到中国青年报思想理论部工作。两年多来的编辑工作,虽然想象中的情景也曾在我自己身上出现过,但是,我却尝到了以前从未想到过的“甜、酸、苦、辣”。  相似文献   

3.
潘恩和泰勒是一对绝妙搭档,他们在拉斯韦加斯演出开始时的绝活之一.是由沉默寡言的矮个子泰勒出演的点烟魔术。他在舞台上一边悠闲地踱步一边点着了一支香烟,吸了一口,随手将其丢在地板上,并将烟踩灭,然后.他又从西服口袋里取出另一支香烟点着。  相似文献   

4.
五月末,总社编辑部交给我们一项任务:采写反映军人在和平环境中勇于献身的稿件。于是,我离开硝烟弥漫的云南边防前线,同福州军分社的揭衍珍同志一起南下,开始了在深圳特区的采访活动。出发时我背着前线发的绿色帆布背囊,主要是觉着旅行方便。但当地同行见了,连声说“土”。就连我随身带的几包云南产“红塔山”牌过滤嘴香烟,他们也好心地劝  相似文献   

5.
抓取典型瞬间,是新闻照片成功的秘诀。怎样抓拍好典型瞬间呢?首先,要对抓拍对象有全面面深刻的了解,以便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并深入到新闻事件和人物的生活中,选择抓取最精采的一瞬。我拍摄的《同享》,就是在云南前线采访时,事先了解到某部三连指导员聂文俊爱兵的故事,故而在一次战斗间隙,抓拍到他同战士轮抽仅剩的半支香烟的瞬间情景。这张照片全国数十家报纸采用。  相似文献   

6.
2000年12月5日至7日,陕西某报连续3天在二版以半版篇幅,对当地一家烟草企业的一种品牌香烟进行持续报道。 对这种连篇累牍的香烟新闻,笔者颇感困惑。媒体不许做香烟广告,却可以以新闻形式正经八百地宣传报道香烟,岂不荒唐? 笔者了解香烟的“矛盾性”:一方面,吸烟对人体健康有害;另一方面,烟草业税利大,甚至是一个地方财政的重要来源、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7.
说说“名”     
我刚走进档案馆的查阅室,一个等候在那儿的人就立刻起身,神情唯诺,带着不自然的谄媚笑。我接过介绍信后,他又连接递来支香烟。我头也未抬,用手指了一下墙上禁止吸烟的标志。看完介绍信,我发现他更局促了,想也许是回绝他的香烟时我的态度显得过于冷淡吧。可是谁又能想到,眼前这位对人谦卑有加的老农民,竟是当年的战斗英雄呢!  相似文献   

8.
他用嘴角叼着一支香烟,说话时,香烟一直含在嘴里,一支完了,再接上一支,烟灰缸里的烟蒂和烟灰满了,溢出来,落在了桌子上…… 电影《背起爸爸上学》中石娃的原型李勇、新闻通讯《14岁臂膀撑起一片天》中的米来元等鲜活的新闻人物,就是在这种烟雾缭绕的环境中,通过他的笔尖,跃然纸上,并最后通过媒体走向全国的.  相似文献   

9.
题目“满城风雨近重阳”是句有名的诗。传说诗人在重阳节前,忽然诗兴大发,提笔写下了这句。正巧,官吏催租,诗情顿消,掷笔而罢。至今只留下这一句诗。诗自然是好诗,读来只感到一种淳厚的意境,却说不出怎么好。读诗一多,方悟出这意境是用背景法创造出来的。重阳节自应天清一碧,黄花满地,登高望远,令人爽然而惬意。不期,风斜雨稠,阴云布而黄叶飞。重阳节放到满城风雨的背景之前,瑰丽之中就显出—种凄迷怅惘之情。  相似文献   

10.
在广告中运用漫画,早已并非什么新颖的传播手段了。可是,由于广告漫画也是一门艺术,在表现方法上,它也存在着高低巧拙之分。虽不能说外国的广告漫画都很精彩,但有些确实出手不凡。最近,美国杂志上刊登了一种名牌香烟的广告漫画:猎人发现了又肥又美的野鸡,当他举枪正要射击时,突然想起了这种香烟:“且慢,待我抽一支后再打也不迟。”……显然,这种广告比起那种只印上一包香  相似文献   

11.
光明 《新闻三昧》2008,(11):18-18
9月13日上海某晚报《一支香烟烧了航母的警示》中,作者告诉大家,大多数可燃物的“自燃点”均低于燃烧着的香烟表面和中心的温度,一旦发生接触,极易发生火灾。  相似文献   

12.
朱伟 《兰台世界》2012,(10):29-30
明清以后特别是近代以来,随着商品经济的迅猛发展,商人队伍的逐渐壮大,云南对外贸易的刺激,云南各地出现了具有不同特色的马帮组织,成了激烈商战中的一支支劲旅。一、近代云南马帮概况马帮这种云南历史上独特的传统运输方式,是由云南的地理环境和盛产马匹这两  相似文献   

13.
家父珍藏着一幅照片:著名画家徐悲鸿坐在藤椅上,穿着深色厚衣,上身前倾,眼睛盯着面前的画布,左手拿着画笔,手臂搁在椅背上;右臂伸直,手里握着一支长长的画笔尾端,正在聚精会神地作画。油布上已出现瞿秋白和鲁迅的形象轮廓——瞿秋白穿着长褂坐着,右手臂弯曲搁在椅背上,手里夹着一支香烟。鲁迅也坐着,手指间也夹着香烟,在徐悲鸿身旁的墙上还贴着一幅如今大家所熟悉的“奔马”画。这张照片是徐悲鸿于1951年春在创作油画《鲁迅与瞿秋白》素描草稿时的留影。徐悲鸿(1895—1953),江苏宜兴人,他是近代中国美术史上有过重大影响的著名画家。新中国…  相似文献   

14.
重阳节是中国一个古老的、关乎人们身心健康的节日。在两千多年的流传中,人们赋予这个节日十分美好的文化内涵:登高、赏菊、饮酒、吃糕,并构筑了它诗歌艺术、戏剧艺术的表达层面。元明杂剧《东篱赏菊》,就是一部表现陶渊明与重阳节关系的剧作。此剧在正史野史和陶诗的基础上创作,描写了重阳节俗,塑造了作为重阳节日偶像的陶渊明形象,增强了重阳节的文化内涵,亦有助于对陶渊明这个人物的纪念和崇祀。重阳节是"崇高"之节:登高、吃糕(高的谐音)、崇拜高人陶渊明。  相似文献   

15.
一个灰头上脸的邋遢老头,黑乎乎的手向你递上一支检自垃圾堆的皱巴巴劣质香烟,你抽不抽?──回答多半不抽。然而我抽了。那天晚饭后,我偕妻在雅安市青衣江边散步。走到中桥下时,我瞥见桥洞里有个邋遢老头。是乞丐?是疯子?还是落魄之人?为什么栖身桥洞?好奇心驱使我上前看个究竟。桥洞里用3块卵石支个别人用来熬药的砂罐,煮着一块捡来的猪心肺,地上放一个酒瓶,一个酒杯,两个破碗加一双筷子。破席子卷着一团破棉絮,大概那就是睡具了。老人仰起股十分紧张地望着我这个不速之客。我蹲下身子,和蔼地问他河风吹冷不冷,他答冷。我…  相似文献   

16.
去年5月,报社派我到云南昆明市办一个新闻摄影学习班,在那里,我见到了地处开远市的《云南驻昆明解放军化肥厂(以下简称解化厂)》的一名摄影通讯员,在闲谈中,我们聊起云南1992年的“8·31大扫毒”。在那次持续82天的扫毒行动中,缴获鸦片82公斤,海洛因  相似文献   

17.
走进心里     
一个灰头土脸的邋遢老头,黑乎乎的手向你递上一支捡自垃圾堆的皱巴巴的劣质香烟,你抽不抽?——回答多半不抽。然而我抽了。那天晚饭后,我偕妻在雅安市青衣江边散步。走到中桥下时,我瞥见桥洞里有个邋遢老头。是乞丐?是疯子?还是落魄之人?为什么栖身桥洞?好奇心驱使我上前看个究竟。桥洞里用3块卵石支个别人用来熬药的砂罐,煮着一块捡来的猪心肺,地上放一个酒瓶,一个酒杯,两个破碗加一双筷子。破席子卷着一团破棉絮,大概那就是睡具了。老人仰起脸十分紧张地望着我这个不速之客。我蹲下身子,轻声地问他河风吹冷不冷,他答冷。…  相似文献   

18.
1940年10月底,重庆《新华日报》派我到昆明采访,主要目的是访问云南地方实力派龙云将军,并走一趟重新开放的滇缅公路。国际新闻社(简称国新社)社长范长江同志和我结伴同行。龙云在连年军阀混战中以武力统一了云南。抗战以前,他已培植了一支完全由他指挥、给养由地方自给的正规滇军三万多人。在政治上他对国民党中央政权保持“若即若离”的态度,形成“半独立”的地方实力派。抗战爆发后,国民党中央与云南地方当局的控制与反控制的斗争日益加剧。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一个反常的现象司空见惯:平价的高中档香烟在国营商店很难买到,而高价的高中档香烟在个体烟摊上却应有尽有。这是为什么?我心中一直在捉摸着。后来对此事有所了解,觉得水很深。出现这种反常现象,主要是烟贩猖獗,烟草部门、铁路部门和烟贩互相勾结,形成一个庞大的黑市香烟网络。成都十二桥有一个公开的黑市香烟市场。有的烟贩仅一两年功夫,就成了暴发户。烟草是国家专卖行业,此项利润是国家重要的税收来源。黑市香烟的存在,严重地扰乱了香烟市场,损害着国家利益,也坑害了消费者。但是,想要把此事捅开,以引起有关部门的重  相似文献   

20.
近 日 ,有位朋友送我一盒湖北红安卷烟厂出品的“闯爷”牌香烟 ,并说这是李先念家乡为纪念先念同志取名的高级精品香烟。由此 ,勾起了我对先念同志诸多往事的回忆。湖北红安县是李先念同志的故乡 ,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之一 ,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的发祥地 ,听先念同志在世时与人聊天谈到 :1955年人民解放军授衔时 ,红安县籍的将军有100多位 ,被誉为将军县。但对以香烟纪念先念同志的说法 ,我将信将疑。一来 ,这种说法只是朋友随口而言 ,只能姑妄听之 ;二来 ,据我多年采访活动的见闻 ,先念同志不吸烟、不喝酒。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