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物教学法是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方式方法的一种有效的尝试和探索。人物教学法具有多重优势效应。具体而言,人物教学法分三个阶段,首先是客观、完整的介绍人物,其次加入师生互劫讨论的环节,三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评价历史人物及事件。运用人物教学法的过程中,还要注意选择恰当的人物以及坚持以点带面、以史带论教学方式的采用,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2.
理论教育法是思想政治教育最常用、最基本的方法.本文浅析了理论教育法的基本内容,论述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运用理论教育法存在的问题,即理论教育内容脱离实际、教育对象主体性发挥不够、教育形式过于单一,试图提出改进其的具体措施,使思想政治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3.
蒋柳 《教育教学论坛》2012,(37):223-224,192
理论教育法是思想政治教育最常用、最基本的方法。本文浅析了理论教育法的基本内容,论述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运用理论教育法存在的问题,即理论教育内容脱离实际、教育对象主体性发挥不够、教育形式过于单一,试图提出改进其的具体措施,使思想政治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讲授中,巧妙选唱经典红歌进行教学。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而且是进行革命传统主义、爱国主义教育的好载体,是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力工具。在教学当中选唱红色经典歌曲,应选取与课堂内容密切相关的、有代表性的红色经典歌曲为主。由教师在教学接近尾声时演唱和根据教学内容灵活选唱为佳,但教师演唱歌曲不能过多,以一到两首为宜。  相似文献   

5.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既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同时又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主要学习内容,通过系统的教与学,最终为社会主义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纲要》课的教学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树立重知识传授、思想教育、能力培养为一体的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6.
李巧茹 《文教资料》2015,(4):155-156
本文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为例论述了基于PBL教学模式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探索,主要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引入PBL教学模式的意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PBL教学模式的基本环节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PBL教学模式应注意的问题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7.
在学习《中国近代史纲要》的过程中,文、理科学生存在的问题既有共性的一面,也有个性的一面,这就需要教师认清专业差异,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理念,因材施教,同时做到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并尝试必要的教学改革,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在政治理论课教学中要贯彻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纲要》的精神,必须重点理解和把握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科学体系和先导作用,通过学习和贯彻,使我们的思想认识达到新的高度,使我们的工作取得新的成效。  相似文献   

9.
在学习《中国近代史纲要》的过程中,文、理科学生存在的问题既有共性的一面,也有个性的一面,这就需要教师认清专业差异,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理念,因材施教,同时做到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并尝试必要的教学改革,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榜样教育法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方法,对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高校在运用榜样教育法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存在榜样选取不合理、宣传方式单一、保障机制不完善等问题.高校应从榜样的选取标准、宣传创新和保障机制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1.
12.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观就是教师对“纲要”教学的认识或主张。“纲要”传统教学观把学生当成被动的接受中国近现代史知识及相关理论的工具,其结果严重妨碍了学生的积极思维,忽视了学生创新能力、智力因素的培养。“纲要”现代教学观的基本主张是:“纲要”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从以“教育者为中心”转向为“以学习者为中心”;从“教学生学”到“教学生自己学”的转变。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教学中适度融入吕梁红色文化,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教学效果。吕梁地处黄河中游,为中华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灿烂文化,近代,曾是孕育革命、抗击侵略的战略要地,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因此,从课堂内外着手,可以将吕梁红色文化资源有效地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文章同时探讨了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应处理好的几对关系。  相似文献   

14.
中国朝鲜族在近代中华民族抵抗外辱,争取独立的革命活动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中国近代史纲要》课教学中可联系中国朝鲜族革命活动史实进行讲解,更好地突出民族院校对《中国近代史纲要》课的区域特色和优势,有利于帮助少数民族大学生树立科学的祖国观、历史观、民族观。  相似文献   

15.
激励教育法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各方面素质的一种教育方法。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通过物质激励、信心激励和榜样激励等途径,加强对教师运用激励教育法的实施和学生接受激励教育的要求,从而达到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应注意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讲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必须明确和把握三个基本问题:一是“中国近现代史”的学科性质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性质及其各自的功能定位;二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与其他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关系;三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所要重点阐释的主要理论问题。虽然这些问题中有的并不是直接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问题,但确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首先需要弄清楚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诗词教学法是增进“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吸引力、感染力和实效性的有益探索,它体现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加强人文关怀的新诉求。近现代诗词是对主旋律教育内容的多维补充,是历史亲历者的“在场”见证,是微观历史场景的生动呈现,是社会背景和大众心态的形象表达,能丰实“纲要”课教学内容;朗诵、鉴赏、拓展等诗词教学法的运用还能提升教师教学艺术和师生的人文底蕴,使学生在课堂“诗意地存在”。  相似文献   

18.
教学有效性不只是教学成本投入与收益及学生获得的知识与能量,还应考虑教学过程的合规律性。非历史专业《中国近代史纲要》作为思想政治课注重理论性知实效性,要从教学理念方法和实践全方位更新,针对教学主体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展开有效教学。  相似文献   

19.
为了改变传统《概论》"满堂灌"的教学方法,突出"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提高该课程的实效性和课堂吸引力,提出新闻分享,从学生、教师、课程等方面分析了新闻分享在《概论》课堂教学中运用的意义,在实践教学的基础上提出了新闻分享在具体运用过程中的要求及相关规定。  相似文献   

20.
分析隐性教育法的优势,并在此基础上探讨隐性教育法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有效运用的途径。隐性教育法不受教育资源、教育方式的限制,且教育内容隐蔽,学生的主体地位明显,使得其可发挥更深刻持久的教育效果。高校可以通过创建优质的校园文化以发挥环境育人功能,利用网络载体以发挥隐形育人功能,在专业课程中渗透职业道德教育,在社会实践中强化素质教育,并注重榜样培养以增强自我教育的方式实现隐性教育法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有效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