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弗罗鲁(Florus)在赞颂奥古斯都时期罗马的外交成就时曾这样写道:"现在西部和南部所有的部族都被征服了,而北部于少位于莱茵河和多瑙河之间的民族和在Cyrus和Euphrates之间的东部民族,以及现在还不在帝国统治下的其他民族,也皆知罗马之伟大,对其征服世界的行为表示敬畏.斯基泰人(Scythae)和撒尔马提亚人(Sarmatae)因此遣使前来寻求友谊;居住在太阳直垂之下的赛里斯人(Seres)以及印度人亦皆遣使奉献珍珠、宝石及大家.据测算,其旅途之遥远,须行四年之久,方能到达.视其人之貌,亦知他们为另一世界的人."①  相似文献   

2.
学术界对于司马迁"孟子,邹人也"的说法并无异议[1](P2343).对于邹国国名的由来却有一些不同的看法.一类观点认为邾国与邹国是同一个国家在不同时期的不同称谓.  相似文献   

3.
本以刘勰《心雕龙》中独具特色的概念“情采”为中心,阐述了其内涵,并与“质”对比说明其意义所在。从而反映出刘勰对艺内容与形式的认识,同时亦可窥见魏晋南北朝时代艺观之一斑。  相似文献   

4.
2001年春天,原创文化研究会成立。同年9月,研究会在兰州举办了第一届原创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首次面向国内外学术界把原创文化的问题提了出来。会上,学者们进行了热烈的讨论,选定中国、希腊和希伯来文化作为三种原创文化加以研讨。2003、2005、2007年,又分别在杭州、香港和西安召开了三次国际学术会议。四次会议均有论文集面世。这些会议和出版物在学术界产生了较大影响。随着参与者和关注者的增多以及研究的不断深入,原创文化究竟是什么,或者为什么要对文化进行探源式研究等问题也越来越凸显出来。原创文化研究会成立十周年之际,发起者们在总结以往经验和成就的基础上,又对原创文化及其研究的内涵、精神追求、学术理解、开展路径等问题做了认真的思考,取得了重要进展。本刊把有代表性的成果以笔谈的形式发表,同时热切盼望更多关心这个问题的学人参加到讨论中来。  相似文献   

5.
秦汉“徒”为奴隶说是五十年代主张两汉为奴隶社会论者提出的问题。近来,在中国古代史分期问题讨论中,东汉封建说和魏晋封建说,又重新提了出来。他们认为“秦汉至王莽执政,法禁苛刻,因犯法而被罚为官奴婢的数量有显著增加。”“秦始皇帝把几十万农民变成奴隶为他去修骊山坟墓。”“秦汉时大的土木工程,多是使用奴隶。秦始皇用奴隶修筑长城和骊山坟,汉惠帝用奴隶修建长安城。”“和人民生活有密切关系的冶铁业、其他矿业,主要使用奴隶劳动。”总之,“犯罪被罚为奴”是当时奴隶来源之一;秦汉“徒”都是奴隶。过去,我对此说就颇为怀疑;近日,重读秦汉史籍  相似文献   

6.
“畜民”一词出自《尚书·盘庚》“汝共作我畜民”。范文澜先生认为:“畜民是说民贱同牲畜”(《中国通史》第一册第47页,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郭沫若先生说:“‘畜民’是奴隶主污蔑奴隶大众的称呼”(《中国史稿》第一册第173页.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要之,两说均认为“吝民”就是象牲畜一样的奴隶。当然,“畜”字是可训为“牲畜”之畜的。如《左传》僖公十九年:“古者六畜不相为用”中的  相似文献   

7.
互文是一种在古代诗文中常见的修辞手法。它能使诗文在形式上更简洁,意蕴上却更丰富。古今学人对此已作过很多阐释。但笔者认为,在对一些具体诗文的解析中,是否运用互文仍存在值得商榷之处,本文试析之。不成熟之处,还望方家指正。一、古今学者对互文的阐释古代学者对互文有过较多的阐释。如《南史·儒林传·司马筠》中云:经传互文,交相显发。  相似文献   

8.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诗句:“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其中“青春”一词,历代杜诗注家均解释为“春季”或“春天”。《“青春”为酒名说》一文(载《文史知识》1991年1期,以下简称《酒名说》)却特立新说,认为这里的“青春”不作“春季”或“春天”解,应为一种酒名,是唐代酒名“抛青春”的简称。这里“青  相似文献   

9.
对文、互文等特定辞例,在古书词义求证中有特定作用。立足相关辞例,可以补正郭锡良本《古代汉语》文选注释中因不明对文、互文而导致的误注、失注。  相似文献   

10.
孟氏《易》为今文学派,而许慎《说文·序》称其为"古文"。笔者就此对《说文》引《易》文字、孟氏《易》与费氏《易》之关系、西汉字体与孟氏《易》传本等问题进行探讨,认为孟氏《易》虽为今文学派,然亦有古文写本而为许慎所引,《说文》称孟氏《易》为"古文"当属可信。  相似文献   

11.
说课作为一种教学、教研改革的重要手段,不仅可以充分展示教师的教学设想及创设依据,也是考验教师学科素养水平的有效方式.本文以新授课“复数的三角表示”为例,围绕数学学科“大概念”来引领设计、用“学研一体化”来指向教学,阐述数学新概念教学说课需要以“理”贯通,富有数学味道.  相似文献   

12.
郑慧生先生提出了世家是“长祭不迁之宗庙”的新说,笔者认为,这种说法缺乏字义上的根据,与《史记》世家的情况多不相符,因而不能成立。  相似文献   

13.
姚昀菁  王瑾 《中国教师》2008,(21):60-61
<正>"衣裳"是现代汉语中一个很常用的词,但我们读到《诗·邶风·绿衣》中的"绿兮衣兮,绿衣黄裳"时,却发现古代可以把"衣裳"拆开来说,难道古时候"衣"和"裳"说的不是同一种东西吗?事实确实如此,古代的衣服主要包括上衣和下衣。上衣称"衣",下衣称"裳"。上衣下裳,是我国最早服饰制  相似文献   

14.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编选了很多振奋昂扬、富有青春气息的诗词。诗人所处的时代、写诗的年龄不尽相同,但诗歌中都流露出一种“少年精神”。以“少年精神”为关键词和线索,整合相关教学资源,通过教学内容选择的整合结构化、教学过程实施的活动体验化、学习评价展开的多元过程化引导学生联读刘禹锡、苏轼、陆游、辛弃疾的诗词,感受不同时代诗人笔下的“少年精神”。  相似文献   

15.
人地关系是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类对自然的影响与作用,包括从自然界索取资源与空间,享受生态系统提供的服务功能,向环境排放废弃物;二是自然对人类的影响与反作用,包括资源环境对人类生存发展的制约,自然灾害、环境污染与生态退化对人类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6.
唐蕙恕 《中国教师》2012,(10):43-45
<正>文有文眼,诗有诗眼,一堂精彩的语文课,往往也有"课眼"。何谓"课眼"?众说纷纭。较早提出"课眼"的于冲老师,认为"‘课眼’意在‘揭全文之旨’(《艺概》),这是课文的窗户,正像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一样,打开这扇窗,就能窥见全课"。[1]湖北名师肖爱国,将"课眼"解释为"一堂课藉  相似文献   

17.
18.
在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上,孔子倡导"中和为美"的批评标准,司马迁提出"发愤著书"之说。二者有同有异,从孔子与司马迁对内容与形式的不同态度、怨刺与悲怨的不同表达以及两种批评标准中理性与浪漫的不同展现三个方面梳理二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当前,各学科教研活动的内容和方式不断发生变化,尤其在“说”的活动上,由原来的“说整节课”到“说教学片段”,再到目前新推出的“说题”.这一系列变化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说”的内容范围逐步压缩变小,不再拘泥于“套路”和“形式”,体现了以小见大、去虚务实的教研理念,以期更好地反映教师的基本功.最近,县里举行了一次说题比赛,结合这次比赛,笔者结合听的过程中的一些体会浅议一下说题比赛中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20.
近一个世纪以来,从文化角度切入对中华传统研究一直是热门的且持续有前景、有潜力的学科。但近些年来《文化概论》作为学科,一方面受到重视,另一方面又越来越起不到著作者期待的作用,到哪里去找寻其原因?在此分析近年来文化概论的著作者的定位来探寻中国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