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同学问:《第二次考试》塑造了两个感人至深的形象——陈伊玲和苏林教授。这两个人物,究竟谁是作品的主要人物? 答:关于谁是《第二次考试》的主要人物,历来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苏林教授是主要人物,因为他贯穿于文章始终,作者在他身上花的笔墨最多;有人认为陈伊玲是主要人物,因为在她身上集中体现了作品的中心意思和作者的写作意图;有人认为两人都是主要人物,因为在他们身上都体现了文章的中心意思。  相似文献   

2.
个案:新学期通过演讲、学生民主选举,凭自己的真才实学当上了大队长的小刘上任两个月后,却眼泪汪汪地向大队辅导员王老师“辞官”。原因:一是在学校每月中队黑板报检查评比中,有同学说他利用职权包庇本中队同学,他感到很委屈;二是当中队活动和大队活动发生冲突时,他不知该怎样协调;三是怕得罪人;四是他妈妈担心他担任少先队干部会影响学习,认为不如多参加几个辅导班实惠。  相似文献   

3.
笔者曾听到一位小学教师谈及:一次,她在一年级上语文课,当谈到向日葵向太阳时,有个小朋友站起来偏着脑袋问:“老师!向日葵向不向月亮呀?”面对学生这种“奇怪”的提问,教师不是感到为难,而是感到很高兴。认为这正是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的反映,是件好事。尽管教师也一时回答不上来,并不束手无策,而是因势利导地启发说:“同学  相似文献   

4.
[案例]我在教学人教版第三册课文《诚实的孩子》时,是这样指导学生朗读第③自然段姑妈和孩子的对话的: 师:刚才胡晓鱼同学朗读了表兄弟、表姐妹和列宁回答姑妈的话。你认为他读得怎么样? 生1:两个“不是我”,他读得都一样了!应该不一样! (生1听出了这位同学在朗读中存在的问题,但问  相似文献   

5.
思想品德第四册《我爱帮助同学》一课中,介绍了“我”在旁边新同学没领到书的情况下,主动帮助同学,与同学合看一本书的事例。学完事例读课文时,我突然发现教室里有两位同学没带书,一位同学就与同桌合看书,而另一位同学的同桌却不让他看书。见到这情况,我灵机一动,在读完书后问:“今天思品课上有位同学没带书,你认为要不要借给他看?”大多数学生纷纷发言,认为应该借给他看,因为不借给他看,会影响他的学  相似文献   

6.
当学生们读到《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中"他听 见脚步声,抬起头来,饱经风霜的脸上现出难以忍受的痛苦"时,一个学生举手问:"老师,'饱经风霜'是什么意思?"刚说完,有个同学接口说:"是形容一个人老呗!"其他的同学听了,好像有不同的意见,纷纷议论起来。这时,我突然灵机一动,前两天,我让同学们写了"猜猜他是谁"--描写人物外貌,同学们非常感兴趣,而且写得很成功。这次,何不用这个成语再来练习描写人物的外貌呢?于是,我没急着解释这个成语,而是引导学生:"你在生活中见过饱经风霜的人吗?怎样从外貌上看出他是一个饱经风霜的人呢?"这一问又掀起了议论高潮。  相似文献   

7.
校园笑话     
了不起的人 主考人:“告诉我,如果莎士比亚今天还活着。你认为他是否会成为一个很了不起的人物?” 学生:“是的,他肯定会成为一个极了不起的人物.因为无论如何世界上还找不到一个活四百多岁的人。” 电话号码 “孩子们,”女教师说道:“这本书下面有一条注释,写着‘歌德(1749一1832)。’这是什么意思?” 一个同学举手答道:“我知道,这是他的电话号码!”起立校园笑话  相似文献   

8.
当我问几个学生“你认为合格家长应该是怎样的”时,他们几乎异口同声地回答说:“现在没有几个家长合格,整天就知道让孩子学呀学。”“作为孩子,你谈谈对合格家长的看法?”我进一步征求学生的意见。于是学生们便提出了几条建议值得我们做家长的思考。不打孩子。孩子希望能在自己犯错误特别是考试没考好时,家长能与孩子一起找错误,而不是打一顿,来个“皮带炒肉丝”。有一名同学说他数学考了62分,老师要家长签字,几个同学一起回家时,一路上他都不吭声,问他原因,说是今晚要挨打了。另一名同学给他出主意说:“你就装作头痛恶心,上次我就这样,结果…  相似文献   

9.
《初中生辅导》2023,(30):16-25
<正>开场交际话题导入语文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了这样一道半命题作文题:《不一样的_____请同学们谈一下自己审题和立意的思路。几个同学分别给出了这样的思路:A同学:在空格处填写一个人物,可以是亲人、朋友、师长,也可以是历史人物、名著人物、公众人物,写他看似普通却与众不同的高贵品质。B同学:在空格处填写一个季节、一种现象、一种动物或植物,写出它的不同之处。C同学:在空格处填写一次经历,或一席谈话,写出这次经历或谈话对自己的影响或作用。  相似文献   

10.
《放弃射门》的教学已经到了尾声阶段,我让学生总结一下对福勒的认识,升华一下人物的品质。不料,一个酷爱足球的学生用从网上搜集到的资料,对福勒的为人提出了异议。他认为福勒并不像大多数同学说的那样,具有高尚的道德风尚,他甚至大胆地说:“《放弃射门》一课应该放弃,不能再作为课文让大家学习了!”以下便是他搜集到的有关福勒的部分资料:1999年因为两次被激怒时行为不当被禁赛6场,并被处以创纪录的32000英镑的罚款。2001年10月在英格兰队和希腊队之间关键的2002世界杯预选赛前,和队友史蒂夫·麦克马那曼深夜饮酒。2001年在一次利物浦队训…  相似文献   

11.
学生笔下的人物大多一个样,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学生在观察人物时抓不住特点,所以写不出富有个性的人物。为此,我设计了一堂将作文训练穿插于游戏活动中的作文训练课,过程是这样的: 课伊始,宣布本节课的内容是做一个“让我猜猜你是谁”的游戏。要求学生在游戏中做到“抓住特点,仔细观察,大胆发言,仔细倾听”。接着宣布游戏的规则:游戏需七个人,一个人被蒙上眼睛,其余六人牵着手围着他转圈。蒙着眼睛的同学伸手去抓这六位同学,抓到后要猜出被抓的同学是谁,还要说说这位同学的外貌特征。如果猜不出,其余的同学可以通过描述被抓…  相似文献   

12.
去年,我县举行小学三年级语文读书竞赛时,我出了这样一道题:一次,东坪完小全校学生举行故事会,该校三年级学生刘小红准备上台讲故事。他想在讲故事时,开头要作自我介绍。他考虑了下面四种说法:①我是刘小红。②我是三年级学生刘小红。③我是东坪完小三年级学生刘小红。④我是东坪镇东坪完小三年级学生刘小红。你认为哪一种说法最确切,为什么?参加竞赛的44个同学回答这道题时,除三个同学以外,都是答第③或第④种说法最确切,理由是介绍得最具体。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我想,主要是学生没有弄清表达(口头的或书面的)要从言语交际的实际需要出发,错误地认为,不管什么情况,反正越具体越好。小学语文教学的本质属性之一是言语交际性,因此,必须紧密结合生活的实际需要进行表达训练。表达的好坏,要看是否能完成言语交际任务。在不同的  相似文献   

13.
案例一:浮不起来的马铃薯。教学片段一:教师拿出一大一小两个马铃薯,让学生猜测:把这两个马铃薯放到水槽里,会沉还是会浮?学生的猜测有三种情况:大的沉,小的浮;两个都沉;两个都浮。多数学生认为跟马铃薯的大小、轻重有关。师:多数同学认为跟马铃薯的大小、轻重有关,是这样吗?现  相似文献   

14.
第一眼看到他的时候,我在想: 这个同学看上去好奇怪呀。直到看见他把一些东西用一种不同于学生的气势往讲台上一扔,并用“命令式”的口吻叫坐在前面的几个同学把窗打开时,我才恍然大悟:他就是我们的班主任!  相似文献   

15.
师:刚才胡晓鱼同学朗读了表兄弟、表姐妹和列宁回答姑妈的话。你认为他读得怎么样?生1:两个“不是我”,他读的语气都一样了。不应该一样。(生1听出了这位同学在朗读中存在的问题,但问题出在哪里,没有指出来。)师:同意吗?(学生们个个点点头,若有所思)师:为什么应该读得不一样?(学生思考,但没有作出回答。)师:请同学们再读一读课文,从文中找一找答案。(学生很快读起来。一会儿,一个个举起了小手。)生2:我看到表兄弟表姐妹说的话后面是感叹号,而列宁说的话后面的是句号,他们话说的语气肯定不一样。生3:列宁还是“低声说”的,他说话的声音肯定是…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改革强调课堂中要体现对学生的尊重,张扬学生的个性。因此,许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努力营造学生畅所欲言的气氛,借此来激活课堂,发掘学生潜能。可有些课例并不如执教者所愿,常给人一些困惑和反思。一、师生关系应民主平等案例一:一位教师在教学《负荆请罪》时,讨论廉颇、蔺相如这两个人物的特点。师:廉颇、蔺相如这两个人物各有什么特点?我们应该向谁学习?生1:我认为蔺相如能想到赵国的安危,处处避让廉颇的挑衅,顾全大局,是我们学习的榜样。生2:我觉得蔺相如深明大义、心胸宽广,就连处处刁难他的廉颇也不得不佩服说:“你真是个深明大义…  相似文献   

17.
1.某校初三(2)班同学在阅读《西游记》时,对唐僧这个人物有两种不同看法,为此语文老师组织了一场辩论。假如你是反方,针对正方辩词该怎么说?(湖北黄冈市)正方:我方认为,唐僧能历尽千辛万苦去西天取经,说明他意志坚定,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从来没有动摇取经的决心;他心地善良,有仁爱之心,即使误放妖魔,也不愿伤及无辜;他不求名,不贪财,是一个可亲可敬的人。反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某班举行以“初中生参加社区公益活动的利与弊”为话题的辩论活动,下面是甲方同学的一段辩词:(江…  相似文献   

18.
作文范围写一个意志坚强的人作文要求通过典型事例,突出人物性格参考题目可根据实际情况拟定具体题目,如: 1、有志者事竟成 2、开顶风船的角色 3、他攀登到山顶 4、他坚持跑到终点 5、他受到了表扬 6、一个获奖的同学训练提要文题中的限制词是“意志坚强”,可见作文时思考的重点内容是通过哪些途径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这也就是能力训练的重点。对于初二学生来说,要抓住以下两个基本环节: 第一,通过人物的行动,来揭示人物的坚强意志——培养行动描写的能力。一个人物的性格展示得如何,不仅在于作者一般性的介绍,更重要的还在于依靠人物本身的行动  相似文献   

19.
一个月以前,我校曾有位教员在领导学生做大扫除时,打了一个学生,这个同学非常不服气,回到班里就说:‘××老师打我了,我有错他应该给我讲道理,就不应该打我,反正我保证今后上他的课一定说话……’这位老师听到这些话时,不但对自己的行为毫无检查,反认为学生背后乱讲,破坏了他在同学中的威信,又把这个学生找来‘训’了一顿。我认为这位老师不能说服教育,指出儿童的错误,而粗暴的进行体罚当然是封建思想作祟,同时也表现了这位老师的无能和不负责,而‘打’的结果是学生说:‘保证今后上他的课一定说话……’。这位教师  相似文献   

20.
贾利云 《小学生》2012,(12):7-7
前不久,学校开展了诊课活动,听了徐立虹老师教学《草船借箭》,其中的一个教学环节引起了我的深思。课上,老师在总结全文时问:"诸葛亮能够这么顺利地借到十万多支箭,是谁帮了他。"这时,一个学生站起来,大声说":我认为是鲁肃帮了他,因为鲁肃是个老实人,诸葛亮吃准了他不会把借船这事告诉周瑜,所以我认为是鲁肃帮了诸葛亮。"老师满意地说":这位同学说得真好,的确是鲁肃帮了他。"旁边一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