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常有通信员来编辑部,议论上稿之道。如果出于交流经验,取长补短的目的,当然是幸事,可惜并非都是这样。往往听到有些“出格”的话,现列举如下: “他,典型的烂笔头,傻写滥报,都是些‘豆腐干’、‘火柴盒’”; “他,虽是个‘老手’,但无大长进,稿子从未出省”; “他,‘嫩笋芽’,上了两篇还不是靠上门‘哼’出来的”;……。文人相轻,是一种不良作风。通讯员同志之间若是相轻,  相似文献   

2.
《视听界》1992,(2)
11月15日,是广东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台开播日。该台将每年的这一天定为‘听众日’。1991年‘听众日’的主题是‘广播,是我们大家的’。这一天的节目不同寻常,几乎所有的主持人和记者们都从电波中‘消失’了。这一天的节目全由听众自己来设计、撰定和主持。  相似文献   

3.
《出版史料》2005,(2):80-80
著名漫画家丁聪在《初试画笔》一文中曾谈到自己笔名的由来。他说:“现在我已经八十八岁了,但是我画上的签名仍然是‘小丁’,很多人对此感兴趣,问我为何签‘小丁’。刚开始画画时,我签‘丁聪’,因漫画尺寸一般都不大,‘聪’  相似文献   

4.
《大观周刊》2011,(4):2-3
人物心声:葛优:“其寞甭管‘诚’的那层意思,都不是一日一时的事儿.都得是长年累月的积累。我们都讲‘诚信’,‘诚‘必须累积到一个稷度.才成为信用。捕戏也是一回事,你得对它有诚心,还有.你得对自己诚恳。”  相似文献   

5.
笔者最近查访了一些部队和地方单位有关新闻报道方面的情况,其中最突出,令人费解的是:大多数单位,对新闻报道工作实行‘承包责任制’,层层下达了见报指标。为此,有的同志‘见报心切’,找熟人,拉关系,‘广开门路’。也有的同志因没有‘门路’,怕完不成‘任务’,急得抓耳挠腮。继而,抄袭、改头换面变相抄袭的稿件和一些假报道应运而生了。笔者之见,写新闻报道应是为指导工作服务的,不能只为见报而不择手段。找熟人、拉关系是不正之风,抄袭、写假报道是违反新闻纪律的。而这些弊病都是由于搞‘承包’引起的,因此,对新闻报道搞‘承包’的办法应迅速加以纠正。  相似文献   

6.
张港 《新闻三昧》2005,(3):56-56
吕叔湘先生曾经写过一篇札记叫《反义动词》(见上海教育出版社1984年《语文杂记》),其中谈到:“口语里只一个词,借进借出都叫‘借’,古汉语里‘借’和‘贷’都是既可以进,也可以出。”  相似文献   

7.
少华  师清  陈夏 《新闻天地》2008,(4):22-24
“既然法院判决合同继续有效,金珑湾餐厅的一切财物都是我方合法财产,除人民法院可以依法强制采取查封、拍卖等法律措施外,任何人非法进入餐厅进行所谓‘清场’,‘搬走’、毁坏财物都是犯罪行为……”  相似文献   

8.
日本虽然是一个禁赌的国家,但也有‘天皇特准’的赛马,赛艇及赛单车。但是,最受欢迎的赌博,并非赛马、赛艇、赛单车,而是‘柏秤哥’,即弹珠机游戏——亦有人称之为弹子机游戏!这种‘柏秤哥’,令日本全民疯狂,不论男女老幼,都沉迷在‘柏秤哥’之中。而这种‘柏秤哥’,其实就是一种变相的赌博,公开的赌博。若你曾到日本旅行,便必知道这种‘柏秤哥’弹珠游戏到处皆是。通常你拿几百元去买闪闪发亮的铁弹子,然而自由选择在喜欢的弹子机  相似文献   

9.
张芹 《新闻实践》2001,(10):33-35
有人断言:“未来的人们,或许将不再渴望‘独家新闻’”因为“我有‘我的报纸’,‘我的电视’,完全个性化的内容设置,切合个人的需要,对我本人来说,这难道不是真正的‘独家新闻’吗?”“网络时代的受众人人都拥有‘独家新闻’”显然,这里的所谓“独家新闻”是“个人化新闻” 那么,到底什么是独家新闻?独家新闻对新闻媒体、对记者编辑、对新闻接收者,意味着什么? 甘惜分主编的《新闻学大辞典》解释说:独家  相似文献   

10.
在每年都涌出大量‘跟从者’、每年都大量消失‘跟从者’的B2C行业,红孩子的成长就像一个奇迹。[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记者摇篮》是辽宁日报新闻研宄所主办的新闻业务刊物.它以‘传播新闻信息、培养写作人才’为宗旨,辟有‘新闻研究’、‘新闻自学辅导’、‘好稿评介’、‘记者生活’、‘通讯员园地’、‘编辑手记’、‘新闻采访漫笔’、‘写作体会’、‘环球新闻界’、‘报海拾遗’、‘写作指导’、‘范文分析’、‘文苑探奇’、‘应用文写作’、‘广播与电视’、‘体坛通讯’、‘天涯海角’、‘古往今来’、‘文萃’、‘答读者问’、‘编读往来’、‘知识园地’、‘名家轶事’、‘城市风光’、‘祝您健康’等栏目. 《记者摇篮》以专业新闻工作者、通讯员、新闻写作爱好者为主要读者对象,同时兼顾  相似文献   

12.
先请看一段报摘:“武汉市武昌区最近启动了一项‘城市记忆工程名录’的工程。起因是要‘大规模实施旧城改造,众多的历史老街区、老民居、老建筑、老字号等都面临着或拆或留的问题’。‘为了避免给后人认识城市历史造成难以弥补的缺憾’,于是通过‘抢救性拍摄,建立老照片、录像档案,让武昌城市从此定格’”。  相似文献   

13.
博览     
‘工作角度’和‘新闻角度’有人说,目前报纸上的经济新闻,一是不算少,二是不耐看。经济报道中,至少有‘半边天’是从工作角度发新闻的,而‘工作角度’往往是各种业务活动的叙述,其基本特征可以概括成:领导作用 业务活动 效益数学=经济新闻。这种写法缺少新闻价值,读者不感兴趣。因此,经济报道如何把‘工作角度’更多地转向‘新闻角度’,是改革经济新闻写作的重要课题。‘工作角度’与‘新闻角度’的分界在于新闻能不能引起共同普遍的兴趣。这种区分,主要在于它们的价值观念不同:‘新闻角度’在于满足‘客’方(读者),‘工作角度’在于满足‘主’方(被报道者)。  相似文献   

14.
刊林漫步     
郭梅尼谈人物通讯的采写怎样使人物通讯更有可读性呢? 郭梅尼说:“人物通讯写作要讲究细节、意境、语言、人物性格刻画等等,都对,但这仅仅是可读性的一方面,也就是仅仅解决了‘怎么写’的问题。可读性应包括‘写什么’和‘怎么写’,并且首先是‘写什么’,仅仅看成‘怎么写’是不够全面的。如果你写的内容读者不关心,文采再好也没人看。如果你抓住了时代的‘兴奋点’,时代就会对你的报道产生强烈的反响,就有了可读性。我采写人物,首先考虑这个人是否反映了时代精神。我感到,无论作为一个记者,还是通讯员,都要有一双时代的慧眼,心中要有一杆时代的秤。要把你所  相似文献   

15.
声音     
《网络传播》2010,(2):85-85
“通过对2009年网络上争议问题的热帖进行频次分析发现,有几个高频词:‘争议’、‘官员’、‘最牛’、‘死亡’、‘言论’、‘警察’、‘局长’、‘幼女’、‘门’、‘自杀’,说明现在网络关注的热点问题很大程度集中在公权力的使用这一领域。公权力是一个社会的核心资源,公民以公权力的使用作为判断社会公平的重要标准,所以成为大家关注的中心,并通过网络反映出来。”  相似文献   

16.
“微时代”的“微侵权”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费蓉 《声屏世界》2013,(3):29-31
"作品是著作权得以产生和存在的基础。作品与著作权的关系,可以通过一个成语来表达,即‘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作品就是‘皮’,著作权就是‘毛’,没有作品,就没有著作权,因为著作权是通过自己创作行为的完成获得的,而创作行为完成的惟一标志就是作品的出现。"①实际上并非每一条微博内容都可以成为受著作权法保护的对象,所以,  相似文献   

17.
先请看一段报摘:“武汉市武昌区最近启动了一项‘城市记忆工程名录’的工程。起因是要‘大规模实施旧城改造,众多的历史老街区、老民居、老建筑、老字号等都面临着或拆或留的问题’。‘为了避免给后人认识城市历史造成难以弥补的缺憾’,于是通过‘抢救性拍摄,建立老照片、录像档案,让武昌城市从此定格’。”阅读至此,想必大家都不难明白,所谓的“城市记忆工程名录”,说白了就是给发展中的城市建一份原貌档案。其目的无非是给今后的怀旧留一点直观的念想,以便睹物(图)感怀,温故知新。据了解,全国的城市档案部门有很多都在做这件事。蛮好的一…  相似文献   

18.
每个人的‘恋鬼情结’都能在生活中找到解释。而且每个人的内心深处其实都藏着‘鬼’,从不轻易告诉别人。  相似文献   

19.
一、马克思:“服务就是商品” 我读到《新闻大学》1998年秋季号喻权域同志《对新闻学中一些基本问题的看法》一文的第四点“新闻是不是商品”。其基本观点作者用黑体字标出:“新闻报道和报纸都不是‘商品’,而是‘服务’。”这里的“服务”显然不是无私奉献意义的服务。喻接着说:“我国那些主张‘新闻是商品’的学者,忘记了辩证逻辑,用的是‘非此即彼’的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不知  相似文献   

20.
学艺札记     
听到几位新闻界的前辈说“新闻”。“新”和“闻”一位新闻界的前辈说:“‘新闻’一词,取得很好。”他说:“新闻,新闻,一要‘新’,二要‘闻’。“所谓‘新’,是说新闻必须有新东西:新闻要反映新事物、新人物、新气象、新风尚。“所谓‘闻’,是说记者要‘多闻’,要‘耳闻八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