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课堂教学逻辑技术包括概念操作技术,原理操作技术,举例操作技术,结构操作技术,重心操作技术,思路操作技术。本文对这六项技术的体系及操作要领作了全面论述。  相似文献   

2.
学生的动手操作实际上包括两种情况:一是独立操作;二是合作操作。本文主要探讨如何提高学生合作动手操作的有效性问题。一、明确操作目标,进行合理分工是提高操作有效性的前提动手操作的有效性在于操作活动的目标是否在操作过程中得到最大程度的实现。因此,教师在操作之前一定要让学生对操作活动的目标有清晰  相似文献   

3.
正动手操作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操作活动,学生能具体感受到知识的发生过程,对知识有更加深刻的理解。但是,我们也看到,很多操作活动常出现为操作而操作的现象,学生不知为何操作、怎样操作,他们的操作只是教师指令下的被动行为。也就是说,学生并没有良好的操作习惯,致使操作效果难以达成。那么,我们应该培养学生的哪些操作习惯,才能使操作成为课堂所必需的、学生所必要的活动,并使操作活动更有价值呢?  相似文献   

4.
操作作为一项教学实践活动,对建立表象,启发思维,促进知识内化,引导学生推导等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越来越多地被广大数学教师所采纳和运用。但在教学中,不能由教师代替学生操作,或者学生只是模仿教师进行操作;不能单纯地为操作而操作,操作得不能太“死”,要把操作“活化”。也就是说在教师的正确指导和明确要求下,给学生创设主动操作的情境,提供操作的自由空间,在此基础上放手让学生进行操作,变被动操作为主动操作,变机械性操作为灵活性操作,通过操作使学生获得真知灼见。  相似文献   

5.
如何组织实施动手操作活动,才能发挥出其应有的实效性,让操作活动促进学生的发展,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本文结合自身在这一方面的实践与探索从操作层面粗浅地谈一谈提高动手操作实践活动实效性的一些策略。文章从训练良好操作习惯,保证操作进程;创设有效的操作情境,激发学生操作热情;注重操作、观察、思考及交流的有机结合,提高操作实效;发挥操作中教师的作用,提高操作的有效四方面,对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操作活动有效性的研究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6.
如何组织实施动手操作活动,才能发挥出其应有的实效性,让操作活动促进学生的发展,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本文结合自身在这一方面的实践与探索从操作层面粗浅地谈一谈提高动手操作实践活动实效性的一些策略。文章从训练良好操作习惯,保证操作进程;创设有效的操作情境,激发学生操作热情;注重操作、观察、思考及交流的有机结合,提高操作实效;发挥操作中教师的作用,提高操作的有效四方面,对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操作活动有效性的研究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7.
庄爱平 《学前教育》2013,(11):40-42
操作,是幼儿学习数学的根本形式。根据幼儿在操作中主体作用的发挥程度以及操作的目标,幼儿数学操作常见的有两种形式,即验证性操作和探索性操作。科学应用这两种操作形式,对于发挥操作的功能,促进幼儿更有效地感知数学,提高幼儿数学教学的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为了在教学中更好地组织学生动手操作,笔者试从学生操作时的思维特点和难度出发把操作分为三种类型,即模仿性操作、走向性操作、创造性操作。本文就操作类型作一简单探讨。一、模仿性操作模仿性操作是操作的低级形式,它是指学生根据教师的教具演示,用学具进行重复教师演示过程的一种操作。在模仿操作过程中,学生感知实物或模型,在头脑中形成操作的表象,并在老师的指导下运用学具把此表象表达出来。通过模仿性操作,学生能充分领会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这利于学生在头脑中建立正确的表象,形成正确的概念。例如,在“分数的初步认识”…  相似文献   

9.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具操作往往存在学具选择不当、操作效率低下、操作浮于表面的问题。数学是思维的体操,缺乏思维的学具操作是缺失数学本位的操作。在学具操作的过程中,教师把握学生思维的提升点,通过有效追问将知识和操作联系起来,促使学生深度思考,可真正实现学具在课堂上的有效操作。  相似文献   

10.
操作是提升学生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要做好操作备课,预设好操作环节中的多个因素,甄选、优化操作材料,指导操作细节,从而保证操作活动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小学新教材为学生提供了许多实践操作的机会,教师要重视学生操作,真正放手让学生操作,让操作与思维联系起来,让操作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源泉。让新知识在学生操作中产生,让创新意识在操作中萌发。  相似文献   

12.
姚玉梅 《教师》2012,(24):78-79
动手操作活动是开发学生智力的源泉,是发展学生思维的有效途径。合理地组织各类操作活动,能使学生激发操作的兴趣、渗透操作的意识、训练操作的方法、促进操作的创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3.
<正>在平时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有的教师只是为操作而操作,动手操作不注重实效,动手操作流于形式,课堂效率低下。那么,怎样提高动手操作的有效性呢?一、提高操作内容的有效性在实际教学中,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动手操作,并不是每节课都需要操作学习,在没有任何价值的情况下,操作活动充其量只能算是数学课堂教学中的一种"休闲"和"消遣",因此应注意操作内容的有效性。从操作的难度上讲,要注意选择能被学生所接受的;从操作的内容上讲,要注意与教材的要求相吻合,即能恰当地反映教学内容的本质及特点。操作既不能由教师包办,也不能一味地全部推给学生,应重视操作的目的和难易程度。  相似文献   

14.
动手操作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因其形象直观,所以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帮助学生进行数学思考和解决数学问题。许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设计了不少学生参与的操作活动,使课堂变得生动活泼。但也有一部分教师,一味地追求动手操作,经常出现为操作而操作的现象,学生的操作是教师指令下的行为。因此,不知为何而操作的学生大有人在,使得操作活动流于形式,课堂上出现了“操作”的错位。[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学生能够熟练地操作学法,是学法指导的起点和归宿。为此,我们把学法操作列为学法指导研究的一个重要专题。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制定学法操作的指导策略,着眼点应放在:指导全体学生参加学习方法操作的全过程,在学生进行学法操作中,注意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精神,并能根据学生的不同差异作不同的指导。也就是:全体操作、全程操作、主动操作、差异操作。本文拟就前两个操作略作探讨。 一、全体操作 学生的学习方法不是在欣赏他人的学习活动中获得的,而是要通过全体学生都能投入到学习活动中,积极主动  相似文献   

16.
一、创设适度紧张的操作环境,培养操作的快捷性快捷性是保证按时完成操作活动、提高操作效率的一个重要条件。教学中,教师可通过比赛等多种形式为操作活动营造适度紧张的氛围。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操作的速度,而且可以“逼迫”学生创新。  相似文献   

17.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发生了许多变化:学生的活动多了,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多了,课堂气氛活跃了。然而在这些操作中,也存在不少无效的操作,从而导致操作流于形式。课堂上出现了操作的错位,就暴露出许多值得关注和反思的问题:操作盲目化、操作自由化、操作形式化。  相似文献   

18.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数学课堂也发生了许多变化,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多了。从"操作前的准备工作、明确操作目标、把握操作时机、注重操作后的知识提升"四个方面阐述如何利用好动手操作,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以下谈谈数学教学中动手操作的一点体会。 一、在教师引导下,进行有序的操作 操作是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的一种有效手段,对学习的内容通过学具的操作进行摆一摆、拼一拼、画一画等活动。对知识产生直观的认识,提高自学能力。进行操作实践时,离不开教师的引导,注意遵循有序性原则指导学生进行操作,让学生边操作边思考,达到操作目的。  相似文献   

20.
利用学具,让学生动手操作可以丰富学生的想象.便于学生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是联系新旧知识的桥梁。提高学生的操作质量,要做好课前操作准备、课间操作指导和课后操作重演的工作。在几何知识操作过程中,课堂操作指导的核心就是如何让学生从操作中沟通新旧知识,实现知识的转化。提高操作质量,就必须让学生凸现转化的过程.并要体会转化前后的变化,在操作中领略转化的效果.启迪数学思维.渗透数学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