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克让 《寻根》2001,(6):90-92
远古时代,在鉴和镜未发明之前,人类是以人为鉴的,人与人之间相互为镜来梳理各自的形象。这在如今动物世界中仍然可以见到,尤其以灵长类动物为突出。在电视“人与自然”、“动物世界”、“神奇的地球”节目中都有向人们展示灵长类群体生活习性的内容,让我们看到与远祖生活相类似的一些情景:比如斯里兰卡古神庙的猴群生活,它们有猴王,负责领地保卫、迁移和繁殖等重大事情。猴群中亦有类似王妃的母猴,年纪若猴王,当为猴王即位时第一  相似文献   

2.
周末,我应邀赴北京菖蒲河公园“东 苑戏楼”听歌剧。我对西方歌剧了解不 多,记得那次在希腊的雅典听歌剧时,竟 差点睡着了。但主办方把西方的歌剧别 出心裁地置于中式戏楼中表演的做法, 的确新鲜。两种文化以及由此派生的戏 楼和歌剧是否冲突和矛盾,二者撞击出 的音符是否和谐?这瞬间的疑问成为我 最终决定前往的动力。 戏楼,又叫戏台,是中国传统戏曲的34 演出场所。在中国,大凡有人群聚集处, 几乎都有或大或小,或古或今,或简或繁 的戏楼。戏楼就是中国人的剧场。中国戏 曲文化亦称“中国戏楼文化”。 “东苑戏楼”是近…  相似文献   

3.
我不是美术家,也从未有美术作品发表,是没有资格谈论美术创作的,但我自幼喜欢信笔涂鸦。我上小学时,毕加索和罗伯特·劳森伯格的画风在中国尚不流行,我所在的山村小学也无其弟子,我稚嫩朴拙的美术创作自然难入老师法眼,甚或不屑一顾,在屡屡打击和挫折下,一个“伟大”的艺术天才被扼杀了。求知艺术的坎坷却激发我对艺术更崇高的热情,于是我放弃早期失败的美术创作,转向美术家的创作的研究,尽管盲修瞎练,却也无师自通且有感悟,不敢正论,只能杂说一二。  相似文献   

4.
《上海文化年鉴》2012,(1):30-30
4月28日,为期3周的现代戏剧谷春夏和秋冬演季“壹戏剧秀”开幕.孟京辉、田沁鑫、赖声川、李国修、詹瑞文、林奕华等戏剧大师带领剧团来沪演出,推出各类剧目60余种,演出600余场,受众达1000000人;同时推出10元站票及向1000名退休工人赠送免费戏票,使戏剧文化普惠于民。在演季期间,现代戏剧谷创新推出国内首个“市民戏剧节”——“壹戏剧秀·市民剧场”,选址上海静安区800秀时尚秀场,并在秀场内搭建复合式功能的“移动剧场”,  相似文献   

5.
199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意大利戏剧家达利奥·福(Dario Fo)堪称文学界的一位奇人,他的艺术创作和文艺观都很有特色。 出色的演员 达利奥·福不仅是一位伟大的剧作家,而且是一位出色的演员。 尽管在西方文艺史上,剧作家同时也是演员的不乏其人,如莎士比亚、莫里哀等,但近世集剧作家与演员(特别是扮演丑角的演员)于一身的却是凤毛麟角。瑞典文学院在宣布诺贝尔文学奖时,称达利奥·福为“剧作家兼演员”,“多年来他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地,演出次数可能比任何当代戏剧家都多,影响巨大”。达利奥·福非常重视戏剧演出的独特效果,他曾引用德国剧作家兼导演布莱希特的话来说明“剧场与文学毫无关系”。他说:“真正的剧作,单是书面阅读肯定毫无乐趣;只有在舞台上它才光芒乍现。别人常把莫里哀的《唐璜》与《伪君子》说得天花乱坠,可是只有当我亲眼看到该剧的演出时,才体会到这些真是大师的杰作。”他还以自己对戏剧家哥尔多尼的《嘉年华会的最后一夜》的体验为例:在阅读剧本时,觉得那是哥尔多尼较差的作品,但舞台上演出的《嘉年华会的最后一夜》却深深地吸引住了他。“剧场与文学毫无关系”的提法虽然有些偏激,但“应当重视戏剧演出的独特效果”的呼吁无疑是切中要害的。 重...  相似文献   

6.
龙岩,是一座具有1700多年历史的古城,最初叫做“苦草镇”。唐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开始设县,名为“新罗县”。后因在城区东南有一座翠屏山,山上有个颇为名的龙岩洞,故在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将新罗县改称为龙岩县;这是龙岩县名称之始。而这个龙岩县名,一直沿用了近千年。清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  相似文献   

7.
舞蹈     
上海芭蕾舞团创作演出概况2012年,上海芭蕾舞团围绕“艺术精湛促繁荣,开拓市场谋发展”的主题,实现了节目原创和演出推广并驾齐驱的目标。全年共完成演卅场次82.5场。完成了大型现代芭蕾舞剧《简·爱》和中型现代芭蕾作品《巴赫的舞步》2部新作的创排,  相似文献   

8.
电视剧是社会生活特别是娱乐时尚的鲜明标记,就像每年的流行时装在不断变化色彩一样,电视剧也在适应政治、经济、文化尤其是市场的需要中,不断调整和改变本身的色调。那么,2003年的电视剧给观众留下怎样的印象、怎样的色系呢?仅从色彩学角度看,它大体上呈现的是黄、粉、黑三颜色,缺少的是绿色。黄——即宫廷色彩。电视古装戏继续大行其道,与摄影的老照片走俏、建筑的古镇热炒、出版的古籍增多、时装的古风盛吹、家具的古典增值……,一起汇聚成“尚古”的文化风气。看看屏幕上大量的电视连续剧《康熙微服私访》、《孝庄秘史》、《大宅门2》、…  相似文献   

9.
在欧洲,咖啡犹如中国的茶,既是一种饮料,也是一种化。旅游欧洲时,凡清晨步入餐厅,侍客气且千篇一律的问候是:“咖啡还是茶?”  相似文献   

10.
诺拉·罗伯兹没有赢得诺贝尔文学奖,但若诺贝尔文学奖增设文学创收奖,那么她必定为首选,因为她是世界上惟一通过创作而获得如此高收益的人。这位54岁的女小说家,在过去的20年中,创作并出版了790万字,157本书,其中116本被评为畅销书。2003年,她的小说卖掉5000万册,2004年的销售业绩不比2003年逊色。谈及创作,诺拉用一种爱斯基摩人的口吻说:“我不相信灵感,我是从修女那儿接受的教育,她们只是比世界上任何人都更加坚韧”。  相似文献   

11.
像横空而过的彩霞,璀璨而华丽:像翻腾激越的海波,高亢而深遂;像静远清澈的蓝天,纯净而素雅……由“红色家园”、“黑白世界”和“蓝韵风华”三个系列组成的曹明求《红·黑·蓝》艺术展于2006年底时节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在文化上,中国将与中亚各国增进交流。中国同中亚文化自古就互通、互融。我们尤其要重视文化交流在促进双方相互理解、和睦相处方面的重要作用。 ——胡锦涛主席  相似文献   

13.
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中篇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最初我读的是俄版。现在翻看当时写下的内容梗概:大名鼎鼎的小说家R收到一位不知名的女人的来信。信的开头是“写给把我当作陌生人的你”。受好奇心驱使,他开始阅读这封长达30页的信:我那可怜的孩子死了,这应该告诉你,因为他也是你的儿子!时下,在这个世界上我只有你一个人了,可你并不知道我是谁,我却永远对你钟情。  相似文献   

14.
收藏·拍卖     
《中外文化交流》2007,(4):92-92
保利春拍追“新” 北京保利3月16~17日新春拍卖会由中国书画与油画两部分共千余件作品组成。据悉.此次春拍特点“小、精、准”,结合市场新趋势着重推“新”.即新艺术家群体、新材料语言、新形式及新的收藏投资趋向,拍品结构更加立体化和丰富化。油画拍卖部分包括油画、雕塑、水彩、影像等单元,囊括229件精美拍品。[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328804.9,2763415.96”,这些犹如密码一样的数字,其实是地图坐标,即赖茂村的出生地——台北县坪林乡阔濑村的豹子厨。豹子厨海拔600多米,即使交通便捷的当代,仍有很多人好奇地打听此地的风情物貌。豹子厨在人们倡导生态平衡、休闲旅游、崇尚自然的当代,的确是都市人的向往之地。豹子厨空气清新、水草丰美,不失为令人心旷神怡的一片现代净土。[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多丽丝·莱辛是一位享誉世界文坛的女作家,也是当今英国文学界的一棵不老松。她在-10.年因写作《金色笔记》而蜚声文学界,直到成为一名威震文坛的宿将。如今,她虽2+高龄,荣誉等身,仍然神采奕奕,笔耕不辍。作为当今最丰产的英国小说家,莱辛的创作题材十分广泛,涵盖了种族矛盾、两性关系、美苏冷战、原子战争、环境污染、科学危机和青年暴力等.+世纪的焦点问题。她的作品形式丰富多彩,包括小说、话剧、诗歌、散文、传记和其他纪实文学体裁。这位出生在伊朗的当代英国女作家自幼随父母四处漂泊, ,岁那年去了非洲的津巴布韦。她的大部分童年和青年时光都是在那里度过,直到-131 年经过两次婚姻的挫折后才回到伦敦定居,从此开始了她的创作生涯。她的早期作品基本上取材于她在非洲的经历。莱辛早年投身政治运动,因而她的创作观可以说是与她的政治信仰紧密相关的。她曾经说过:“一个作家就应代表他所归属的、所负责任的、本人又无法倾诉的人们去说话。”显然,莱辛想要用一种“通俗的艺术形式”向读者传达“一种人性,一种人民的爱”。随着《金色笔记》的问世,莱辛便成了家喻户晓的名字。小说因其对女性独立意识及困境的率真描写而成为一本女性主义的必读书,因而常常被誉为法国女...  相似文献   

17.
展览·活动     
《中外文化交流》2006,(10):77-80
中国当代油画名家六人展;“轻轻的现实”版画联展;“和棋”~大型装置艺术展在德国。  相似文献   

18.
筷子·刀叉·手抓饭和其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以食为天,这大概是一个人类公认的法则。然而,仅在如何食的问题下,便有三个基本的选择答案:筷子、刀叉和手抓饭。还是让我们看看文明的地图,使用筷子的是中国、日本、朝鲜、韩国、越南和东南亚的部分地区;东、西欧洲及南北美洲基本上是刀叉的世界;其余的,则基本上是以手进食。《文明的冲突》一书的作者萨缪尔·亨廷顿老先生认为,文明分野的基准是宗教,依此他将世界划分为数个文明:儒教文明、基督教(含基督教、天主教和东正教)文明和伊斯兰教文明,这是他谈论最多的三个主要文明。他认为,这些不同的文明之间,存在着根本的对立;这些文明对立,…  相似文献   

19.
《中外文化交流》2007,(10):50-51
在今日美术馆举办的《若泽·德·吉马良斯艺术展》共展出其油画、版画、雕塑、装置等35件作品,清晰地勾勒出艺术家13年艺术创作的轨迹,也代表葡萄牙当代艺术的成就。吉马良斯热爱自己的家乡,其创作理念深深植根于葡萄牙这片热土。因其从未忘记祖国,他吸收的各国、各民族艺术的精华都是为弘扬葡国的民族文化。那些神秘的“创作箱”典型地记录了吉马良斯的记忆和感受。[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展览·活动     
《中外文化交流》2007,(1):79-80
安静的流逝~熊宇作品展;“我们之间~青与蓝”罗中立、罗丹父子联展;彼得·路德维希夫妇捐赠国际艺术作品10周年特展;“变异的图像”中国当代油画邀请展;后事实~姚璐、王川摄影联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