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作为兵书的《黄石公三略》最着意的却是"天下安"、"久而长"这一大战略问题。作者以思接千古的气魄,通过"著成败"——对历史上成败盛衰规律的总结,从兵家的立场对如何实现国家长治久安这一永恒而严肃的命题进行了深入思考。这既确立了《黄石公三略》作为中国古代第一部大战略经典的崇高地位,又给予历代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以多方面的深刻启迪。  相似文献   

2.
《黄石公三略》是汉代一部著名的兵书,为《武经七书》之一.它兼采儒、道、墨、法诸家思想,善于运用朴素的辩证思维方式来分析、认识和指导军事实践,在中国军事辩证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黄石公三略》的军事辩证思想主要包括三个方面:诛暴讨乱、收揽民心的战争观念;举贤任能、赏罚必信的治军思想;因敌转化、刚柔相济的用兵方略.  相似文献   

3.
在《黄石公三略》所提倡的君臣关系中,君占据着主导,掌握着臣的生杀大权,臣处于依附从属的地位,不能冒犯君主的权威.《黄石公三略》既把臣看作君治理国家的重要辅佐,提倡君主要竭力选贤任能,同时又把臣放到了君的对立面,认为君主要尽力控制、监督甚至打击那些把持政权或手握重兵的重臣.《黄石公三略》的君臣观是博采兼容众家思想而形成的.  相似文献   

4.
<俄藏敦煌文献>Ⅱx17449<黄石公三略>是目前所见最早的手抄夹注残卷孤本,是史书所载北魏、西凉刘晒注<黄石公三略>注本,较之传世的南宋孝宗、光宗年间刻本早800余年.为我国古代军事文献史上的重大发现.  相似文献   

5.
作为秦汉时期唯一一部流传至今的兵学著作,《黄石公三略》既是一部思想特色鲜明、理论体系完整、内容博大精深的兵学经典,又是一部关于治国经邦的大战略著作,历来受到兵家的重视.《黄石公三略》一书的军事思想主要包括“大一统”的战争观和“六合同”“天下宁”的战略思想,体现了“守柔”的道兵家特色.《黄石公三略》以道家思想为基础,成功地将儒、兵、墨、阴阳等家的思想进行有机整合,形成了完整的兵学体系.  相似文献   

6.
田照军 《天中学刊》2011,26(6):113-115
《三略》是汉代一部著名的兵书,《武经七书》之一。它兼采儒、道、墨、法等家思想,全面论述了经国理军的政治策略和军事谋略。在战争观上,《三略》认为,用兵的目的是诛暴讨乱,不得随意发动战争,民众是战争胜利的根本,主张收揽民心;在治军思想上,《三略》主张举贤任能、崇礼重禄、严明赏罚;在作战指导思想上,《三略》主张知彼知己、因敌而胜,柔弱刚强、兼而制宜。  相似文献   

7.
《滨州学院学报》2018,(5):10-14
同是作为被收入《武经七书》的武学经典,《三略》与《孙子兵法》在兵学思想方面多有相通之处,如都强调用兵要知彼知己、因敌制胜、速战速决,都重视将帅的作用,强调君主要给予将帅独立指挥、临机决断之权等等。但是,两部著作也存在不少相异之处,《三略》结合时代特点从战争观、将帅思想等方面对《孙子兵法》的思想进行了深化和发展,如《三略》倡导"义战",而《孙子兵法》则没有区分战争性质;《三略》较之《孙子兵法》更加重视民众在治国、战争中的重要性;《三略》提出了"夺其威废其权"等处理君将关系的思想。  相似文献   

8.
人物形象是《庄子》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在众多形象中孔子是出现次数最多的一个。孔子形象大致分为三类 ,即道家代言人的孔子、被嘲讽的孔子、被批判的孔子 ,并在此基础上对《庄子·内篇》、《庄子·外篇》和《庄子·杂篇》中孔子形象的差异性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9.
葛洪《抱朴子.外篇》政治思想中的儒家思想不是体现在对儒家经学的解释上,而是运用儒学理论和其他各家他认为合理可行的理论来为自己的社会人生理想寻找出路,其实儒家中也有他认为不合时宜的需要改进的地方,这就为我们今天的儒学改造课题提供了思路:即在具体的社会形态和现实状况下,如何利用和发展儒学。  相似文献   

10.
与司马迁相比,班固具有鲜明的崇儒思想,但班固却不是唯儒家思想是从。在《汉书》里,道家思想仍然有相当的体现,其中明引或暗用道家学说的地方并不少见。班固对道家思想给予了相当的肯定并吸收了其较多的合理成分。班固在《汉书》里体现的道家思想可从其家学渊源和自身遭际中寻找出答案。  相似文献   

11.
屈原的《九歌》《招魂》通过生命本身的热烈追求,深情缠绵,豪奢享受,展示了一种“盛”美、“奢”美、“华”美、“豪”美。这在汉人精神和汉赋风格中得到了继承和发挥。在美学上,它所体现的精神实质是戏剧和宴会的,而不是典礼的;是音乐与舞蹈的,而不是文学的因主要受儒道两家思想浇灌的中国文艺的历史上,这种崇尚强的生命力或生命强力的审美追求尤其可贵。  相似文献   

12.
《春秋》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编年体史书,为孔子修订、编辑。孔子修《春秋》号称“笔则笔,削则削”(《史记·孔子世家》),他是按儒家的标准对历史人物进行评价的。因此,这部史书中很多地方都体现了深厚的儒家思想。《春秋》是阐述孔子政治思想的,《左传》是解释《春秋》的。由于《春秋》记事极为简约,随着时间的推移,  相似文献   

13.
金圣叹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文学批评家,其中他对《水浒》的评点给后世的文学批评起到了很重要的推动作用。金圣叹在对《水浒》的批评中虽没有标榜自己是老庄道家思想的传承人,但字里行间表现出了浓厚的老庄思想。这主要表现在他对以宋江为代表的一类人物和以李逵为代表的另一类人物的褒贬评价上。凡满口一派虚伪的忠孝仁义,遵奉封建礼法制度者,他都揭露之,讽刺之,鞭笞之;凡"放任"、"率真",遵循"天真自然"的,都大加赞美。这与老庄否定仁、义、忠、孝的儒家学说,宣扬无为而治,保持自然本色的道家思想完全一致的。  相似文献   

14.
<画皮>是清代志怪小说<聊斋志异>中的名篇.其在人物塑造和创作目的上突出体现了儒家思想的伦理道德观念和以文学行教化的文学现念,具有浓厚的儒家思想文化色彩.这与作者蒲松龄受儒家思想深刻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苏轼是一个善于运用奇妙的联想来阐释人生哲理的艺术大师。他一生坎坷,仍保持豪迈超旷的心态;宦海沉浮,仍对社会怀抱一腔热情。是矛盾的人生和对儒释道思想的融通以及对审美人生境界的不懈追求,形成了他充溢着淡泊、通达、恒久的宇宙人生观意识,并成就了他遗世独立的人格力量和作品。《前赤壁赋》作为“超绝古今”的绝唱,已经陶冶和影响了千百年来的读者。本篇将对赋中体现的儒家、道家等哲学思想予以探讨,同时兼谈一些人生启示。  相似文献   

16.
17.
依附与独立--试论《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双重文化人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既是对诸葛亮一生节操的高度评价,也是对他为实现理想而矢志不移、奋斗终生的一种概括。他的身上典型地体现了古代封建知识分子受儒道两家思想影响而形成的双重文化人格。这种双重文化人格,在其政治生涯中,既表现为对权势的选择与依附,又有对个体人格的保持与独立。这是封建时代杰出知识分子一种理想化的人生选择。  相似文献   

18.
从出土的竹简《老子》,我们可以看出老子与孔子有诸多思想会通之处。其一,从道论中可看出二者对人世的共同关切;其二,从德论中二者都认为至德之人是他们所追求的圣人;其三,从无为上两人认为无为而治是人类修身、治国的最高境界;其四,从仁范畴上看,孔老对仁本身的看法是相同的;其五,从治国方略上两人都主张以正治国是治理好国家的根本。综合以上,说明道与儒在早期思想发展上相通性占有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9.
赛珍珠在其代表作《大地》中深刻揭露了儒家思想之糟粕,主要表现为儒家思想支配下的父权和夫权制度。《大地》中描写的杀婴的恶习剥夺了女性的生存权,裹脚的陋习剥夺了女性的行动自由权,包办婚姻和纳妾的习俗剥夺了女性追求幸福的权利。西方文化的影响和她父母的婚姻让她认识到父权制度下女性的悲惨命运,从而构成了她对儒家思想的批判之成因。我们惟有客观公正地看待儒家文化中的流弊与渣滓,认真地加以修正与改造,才能完成更高层次的超越。  相似文献   

20.
无论是从时代背景还是具体内容看,司马承祯<坐忘论>的修道理论与儒家思想有着密切关联.具体体现在对儒家<易传>之易简思想、<大学>之正心诚意思想以及儒家心性论思想的吸收和改造.在此基础上,司马承祯建立了自己独具特色、内容丰富的修道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