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先秦兵书与兵学思想非常丰富,到汉代得到系统地整理,整理的“成果”则最终反映在班固《汉书·艺文志·兵书略》中,即对先秦浩瀚的兵学文献归纳总结为“兵权谋”、“兵形势”、“兵阴阳”及“兵技巧”四家.通过对三次整理兵书的情况进行讨论,探讨这些整理研究所显示的军事思想.  相似文献   

2.
作为秦汉时期唯一一部流传至今的兵学著作,《黄石公三略》既是一部思想特色鲜明、理论体系完整、内容博大精深的兵学经典,又是一部关于治国经邦的大战略著作,历来受到兵家的重视.《黄石公三略》一书的军事思想主要包括“大一统”的战争观和“六合同”“天下宁”的战略思想,体现了“守柔”的道兵家特色.《黄石公三略》以道家思想为基础,成功地将儒、兵、墨、阴阳等家的思想进行有机整合,形成了完整的兵学体系.  相似文献   

3.
苏轼在继承古代军事理论思想,特别是管子的军事思想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强兵”、“先发后罢”的军事理论。苏轼充分发展了管子兵民相溶的军事理论,对于巩固边防、稳定社会秩序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孙子兵法》是我国最古老的军事著作,被誉为“世界古代第一兵书”。孙子兵法的主要军事管理思想,在战略环境分析、战略使命、战略方针、战略决策等方面与企业战略管理有着相同和相似之处。《孙子兵法》的战略思想可谓博大精深。认真研读对于我们认识和理解企业战略管理思想仍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5.
一、孙子和《孙子兵法》孙子名武,字长卿,春秋末期齐国人(生卒年月不详),我国古代的大军事学家.孙子在总结以前的战争经验和军事理论的基础上,创立了新的军事学说,著兵法十三篇.后孙子由齐至吴,以兵法十三篇献给吴王阖闾,遂为吴王所用,图强争霸。《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中说,吴国“西破强楚,入郢,北威齐晋,显名诸侯,孙子与有力焉。”《孙子兵法》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兵书,也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军事学著作。这部著作对战争的各个方面,作了深入而具体的分析,分析中具有朴素的唯物观点和辩证思想。它对作战的原则、方针、形式、指导等作了明确的论述,这些论述在一定程度上反  相似文献   

6.
《孙子兵法》又称《孙子》,是我国两千五百多年前春秋末期伟大军事家孙武的著名军事理论著作。《孙子》所阐述的思想是我国古代军事文化的结晶,揭示了古代战争取胜的一般规律、特点和原则,具体记述了战略战术的运用,是令人叹为观止的罕世文化珍品。《孙子》为古今中外军事家所注重,为文人所研究和赏识,流传甚广,影响极大,具有永久的魅力。在中国流传的大概二千种以上的兵书中它是最早的,在世界兵典中它也是最早最全的。书仅十三篇,六千多字,而“用兵之法悉备”,它被誉为“兵家圣典”。孙子和孔子一样被尊崇为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一部兵书为何流传那么久远,至今仍然有重大的探讨价值和现实意义?笔者认为主要是它的核心的哲学思想,是它蕴含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朴素唯物论和辩证法的思想精华,是这一思想在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作为系统化理论化的哲学思想孙子还没有,但他的《孙子》一书却包含着丰富而深遂的哲理。  相似文献   

7.
《六韬》是中国先秦时期的军事百科全书,是先秦兵学理论的集大成者,是兵权谋著作的杰出代表,是中国古代大战略理论的首倡者,对中国传统兵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应该重新评价其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8.
《司马法》在中国古代兵书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它既保留了夏商周三代的一般军事原则,又进一步发展其思想以适应新的需求.它所强调的仁和礼,在春秋战国崇尚“诡道”的时代,虽然有些不合时宜,但建立在以仁为本观念之上的“以战止战”的战争观,却科学地回答了如何消除战乱、实现长久和平的社会难题.为实现“止战”而谋求“轻重”转化的制胜思想和“兵不杂则不利”的装备发展思想,在当代也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9.
曾国藩吸收黄老道家“以奇用兵”的思想,提出并实践了“奇正互用”的军事原则,重视雕剿游击之法,充分体现出以道补儒的思维方式,由此可见道家思想的经世价值,以及对于中国传统士大夫成就事功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释"兵"     
在古代文献中,“兵”经常用作名词,指兵器、武器,军事、战争等等,因此认为“兵”的本义是个名词,但是通过考察字形、查阅古代文献,发现“兵”的本义应该是个动词,指手持兵器。本文将对此观点进行详细地论证。  相似文献   

11.
《孙子兵法》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古代军事名著,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兵书,它被历代的军事们奉为“经典”、称为“百世兵家之师”。然而其包含的哲理并不局限于兵战中。在当今  相似文献   

12.
孙子兵法与高校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子》十三篇①是我国春秋末期大军事家孙武所著的一部兵书,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军事理论著作。孙子兵法在我国军事史上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对世界军事理论的发展也有重大的影响。日本人就尊奉孙子为兵圣,推崇《孙子》为“东方兵学的鼻祖”、“兵学圣典”和“世界古代第一兵书”。美国军事理论家约翰·柯林斯在《大战略》一书的序言中也曾指出;“《孙子》十三篇可与历代名著,包括二千二百年后克劳塞维茨②的著作媲美。”《孙子》,系统地揭示了战争的客观规律,提出了一套十分完备的战略战术原则,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军事思想体…  相似文献   

13.
茅元仪所作《武备志》,为中国古代著名兵学著作,被称为“军事学的百科全书”。其中《兵诀评》部分,集中整理、注释了包括《孙子兵法》在内的九部兵学典籍。茅元仪高度评价《孙子兵法》,称“前孙子者,孙子不遗;后孙子者,不能遗孙子”,并综合宋本《十一家注孙子》,重新对《孙子兵法》加以注解,其中不乏精辟见解。同时借军事言政治,表达了其报效朝廷的政治理想。  相似文献   

14.
张倩  邓铨 《考试周刊》2008,(17):236-237
<孙子兵法>作为我国古代最伟大的军事著作,其军事思想具有世界范围的影响力.它不仅对当今界军事学起着弥足珍贵的启迪意义,蕴含的丰富而又深刻的哲理在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尤其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意义非凡.从现代企业员工选聘和管理两个方面来看,<孙子兵法>中的用人思想,对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康有为的军事改革思想是其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民族危机日益深重的形势下和他的爱国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其主要内容有:重视军备、“尚武为修文”;效法西方,“举国民为兵”;选练将才,大练精兵;速成海军,以保海疆;加强军队后勤保障建设,造就精锐之师.这一思想在当时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对当今也不乏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尚宏平 《师道》2006,(1):30-30
众所周知,《孙子兵法》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军事著作,时至今日,它的一些原理在军事和经济生活中仍然有着许多运用。同样,《孙子兵法》在学校教育、班级管理上也有相当强的指导意义。上下同欲者胜“上下同欲者胜”是《孙子兵法·谋攻篇》中阐述的一个重要思想,意即部队作战时,指挥者和士兵要统一思想,士兵要领会上级命令的意图,这是取胜的重要条件。“君臣同欲”“百将一心,三军合一”说的也是这个意思。稍加迁移,我们在班级管理中,只要老师和学生有了共同的思想基础,有了共同的奋斗目标,师生、生生感情融洽,团结一致,这样的班集体就会“战无不…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青年时期的军事思想主要有:"夫兵者,国之卫也;""地有所必取,城有所必攻;""二十年内,非一战不足以图存"的战略预测等.有此成就,主要取决于他对古代兵典和军事问题的浓厚兴趣,以及湖南教育界军国民教育的熏陶.  相似文献   

18.
康有为的军事改革思想是其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民族危机日益深重的形势下和他的爱国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其主要内容有:重视军备,“尚武为修文”,效法西方,“举国民为兵”,选练将才,大练精兵,速成海军,以保海疆,加强军队后勤保障建设,造成精锐之师。这一思想在当时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在当今也不乏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新高考》2009,(7)
《孙子兵法》是中国古典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是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作者为春秋末年的齐国人孙武(字长卿)。《孙子兵法》成书于春秋末期,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最早、最完整、最著名的军事著作,在中国军事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军事思想对中国历代军事家、政治家、思想家产生非常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孙子形兵思想是一个超越时代局限的重要军事理论,其实现方法为“示形”与“动敌”.其核心要求是“先知”与“尽知”.这启示我们,在当今信息化战争条件下,要尽可能保持战场信息优势,建立强大的信息基础支撑能力,从而打赢信息化战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