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城隍,《辞海》“城隍”条等云:“护城河”,引班固《两都赋序》:“京师修宫室,浚城隍,起苑囿,以备制度”。既说是浚,当有水。但同书“隍”字条又注云:“没有水的护城壕”。到底是有水没有水?姑且不去管它,反正,城隍后来已经成为神。说是守护城池的神也可以,更准确一点,应说是坐镇一方之神。据《辞海》,最早见于记载的为芜湖城隍,建于三国吴赤鸟二年。北齐慕容俨在郢城建城隍神祠一所。唐代以来郡县皆祭城隍。后唐清泰元年封城隍为王。宋以后祀城隍习俗更为普遍。明太祖洪武三年正式规定各府州县的城隍神,并加以祭祀。为什么历代这样重视城隍,以至朱元璋于立国之初就为此特别下了一个红头文件?  相似文献   

2.
宗教     
上海城隍庙举行壬辰年城隍华诞庆典活动3月13日(农历壬辰年二月二十一日),“壬辰年城隍华诞庆典”之“祭城隍仪”在上海城隍庙举行,市、区有关部门领导,社会各界人士及信众代表1000余人参加活动。当天还举行了当代画家戴敦邦大师所作《群仙欣会图》长卷捐赠上海城隍庙仪式,为庆典增添了喜庆祥和色彩。《群仙欣会图》长12米,  相似文献   

3.
李玉洁 《寻根》2009,(1):96-101
2008年8月15日,暑气渐消,秋天即将来临,我在伊势市度过了日本仅次于新年的第二大节日——盂兰盆节,从一个侧面目睹了日本盂兰盆节的盛况。日本人对盂兰盆节是非常重视的,每个部门都要放假,3天、7天或15天不等。2008年8月15日,正巧就是旧历的七月十五日。日本的旧历原是采取中国的农历;明治维新以后,日本采取了西历,但与中国的封建社会一样,用天皇的年号。每个天皇一个年号。  相似文献   

4.
林夏 《寻根》2000,(1):84-87
王元化先生,1920年生,湖北江陵人。著名学者。  相似文献   

5.
江陵小记     
王元化 《寻根》2000,(4):69-77
九月二十三日晴。按事先约定,今日偕清姐同去江陵。上午5时起床。6时乘小吴车去机场。飞机7时20分准时起飞。8时40分抵武昌,庐音、嘉年及江陵肖旭副县长、刘耕伐局长来接。下榻珞珈山宾馆。下午3时去武大  相似文献   

6.
西梁詩輯訂     
梁武帝在位日久,文治武功皆有可稱.及至暮年,則昏誤尤多,招引侯景,釀成劇變,非僅困死臺城,亦至子孫相殘.簡文雖得嗣位,人身已不自由,何談有爲.元帝江陵自立,克平侯景之亂,無奈禍起蕭牆,昭明諸子激變爭位.蕭詧稱藩西魏,引魏軍攻滅江陵,元帝自燔亡,蕭梁事實已亡滅.尋宇文建周,史稱周師入郢.詧建號江陵,年號大定,史稱後梁或西...  相似文献   

7.
正我国最早的城隍庙是安徽芜湖的城隍庙。1999年版的《辞海》"城隍"条目叙述:"古代神话所传守护城池的神。道教尊为‘剪恶除凶,护国保邦’之神。中国古代称有水的城堑为‘池’,无水的城堑为‘隍’。据说由《周礼》腊祭八神之一的水(即隍)庸(即城)演化而来。最早见于记载的为芜湖城隍,建于三国吴赤乌二年(公元239年)。"这里需要说明的是,《辞海》中所说的"芜湖城隍"即为"芜湖城隍庙"。按照《辞海》的解释,"城隍"是"古代  相似文献   

8.
太仓城隍庙     
陆静波 《寻根》2013,(3):118-120
古时候的寺庙是与百姓农耕生活息息相关的,明清时期的太仓州人为灾避祸、祈求福祉,通常建的就是城隍庙。城隍源于古代水(隍)庸(城)祭祀,为《周宫》八神之一。城指挖土筑的高墙,隍指没有水的护城壕。  相似文献   

9.
简帛研究缘起简帛,简牍与帛书、帛画的简称。简牍又分竹简、木简与木牍、竹牍。许慎《说文解字》曰:简,牒也,从竹。今南方出土之简多竹制,北方出土之简多木制。《说文》曰:牍,书版也,从片。片,剖开之木,制平为书版,故牍以木制。1975年湖北江陵凤凰山出土汉简中有竹牍一枚,长23.2厘米,宽4.1厘米。1993年湖北江陵王家台出土秦简中有竹  相似文献   

10.
旧历七月初一至初七为“七星斗坛”,俗称“祭斗”。朝阳门外东岳庙、西便门外白云观等道观均要设坛,祭祀北斗星。初七即“七夕”,是“乞巧节”。传说中天上的织女与牛郎二星,每年在这一天相会。夜晚,一些年轻的妇女,先在月光下放一只盛水的碗,然后利用水的表面张力...  相似文献   

11.
荆楚文化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楚文化研究已经走了半个多世纪的历程。近些年来,由于一系列重大考古发现的推动,楚文化研究成为学术界关注的一个热门课题。在鄂、湘、豫、皖等地,许多楚国的墓葬重见天日,大量考古发掘报告相继发表。在1988年前出版的,有《江陵雨台山楚墓》①、《江陵马山一号楚墓》②、《信阳楚墓》③等。在楚文化研究领域里,出现了考古学和历史学以及民族学、语言学、哲学、文学、科技史学、艺术史学等多科并进的趋向。研究课题拓开,囊括了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风俗文化。与此相适应,对楚国历史的研究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湖北、湖南…  相似文献   

12.
《寻根》2016,(1)
正春节,是中国人一年一度最为隆重的节日,按照中国旧历来迎接中国新年的到来。这一新春佳节,处处气象一新,家家户户喜迎新年。但就在这"辞旧迎新""万象更新"之际,又特别讲究个"旧"字,旧风俗、老规矩得一例照旧,这个年才过得像模像样、有滋有味。但随着岁月流转、时光飞逝,移风易俗也在所难免,总有那么一点旧时"年味"会不  相似文献   

13.
湖北省荆州博物馆考古工作者1982年春天在江陵马山砖厂取土场,发现一座小型长方形土坑竖穴墓。墓长4米、宽2.5米、深5.5米,为一椁一棺墓。椁室由头箱、边箱和棺室三部分组成。棺置于棺室正中,上面覆盖竹席。墓内出土大量的丝织品,丝织品上刺有各种精美的花纹图案,这就是被誉为“丝绸宝库”的江陵马山一号墓。出土的随葬品中有一件根雕。这件根雕被称为木辟邪,置于墓葬头箱的正中,用树根雕成,虎头、龙身、四足。出土时头向南、尾朝北,前肢立于竹笥之上,后肢立于椁底板。头上扬,嘴微张,露齿,腰微低,短卷尾,作行…  相似文献   

14.
王晓平 《寻根》2009,(3):48-53
镜浦台位于韩国江陵市中心向北约6公里处,以正月十五元宵节观月而闻名。这是一个高大的亭台,其屋顶采用韩式房屋中最常见的“八作”式样。镜浦台被指定为地方文化遗产第6号。高丽第15代王肃宗(1095~1105年在位)亲自创作的诗歌和曹夏望(1682~1747年)撰写的上梁文等有名诗文也挂于台内。  相似文献   

15.
杨聪 《寻根》2015,(2):22-26
张居正(1525-1582),字叔大,号太岳,湖广江陵(古称南郡,今属湖北省江陵县)人,明朝万历初年首辅。其任首辅期间对明朝的弊端进行了改革,使明朝中后期出现了万历新政新气象。长期以来,张居正和其改革都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并取得了丰富成果。然而在众多研究中很少涉及张居正与荆楚文化的关系,本文试着探析荆楚文化对张居正改革存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永平人过年     
一年一度,从不失约的“年”,再一次如期莅临澜沧江边的永平小城。这永平人的“年”,似乎来得总有些仓促,有些潦草,小县城的人大多还没有从阳历新年的闲适与散淡中缓过神来,旧历的“年”,便静悄悄地登堂入室了。永平人的年,不像外地人的年那般热火,那般豪兴。外地人过年,又是赶庙会,又是唱大戏,又是舞龙狮,又是办展览,上有政府拨款支持,商家赞助,下有大大小小的部门帮着张罗。  相似文献   

17.
石磊 《华夏文化》2016,(4):31-33
正"提到明代历史上的改革家,最著名的当属张居正,但是很多人不了解的是,张居正改革的成败,都离不开一个女人的影响"。张居正,字叔大,号太岳,湖广江陵人,明神宗的老师,明朝中后期著名政治家,万历时期的内阁首辅,辅佐明神宗朱翊钧开创了"万历新政",给奄奄一息的大明王朝注入了新的活力,延缓了大明中后期的  相似文献   

18.
在北京城区西南角,有座清朝王府。末代皇帝爱新觉罗·博仪在(我的前半生)一书中写道:“公元1906年,即清朝光绪三十二年的旧历正月十四,我出生于北京的醇王府。……醇王府,在北京曾占据过三处地方。咸丰十年,十九岁的醇郡王奕渭奉旨与懿贵妃叶赫那拉氏的妹妹成婚,依例先行分府出宫,他受赐的府哪座落在宣武门内的太平湖东岸,即现在中央音乐学院所在地。这就是第一座醇王府。”光阴差再。昔日的皇族宅哪,如今已成为中国最高音乐学府校园。步入校fi,即可看到宫殿庙宇般的门廊。穿廊而进,一个古朴的四合大院映入眼帘;飞檐碧瓦的大…  相似文献   

19.
越王勾践宝剑、曾侯乙墓出土的尊盘……150件出土于荆楚大地的珍贵文物从11月21日起在国家博物馆展出,此次展览的文物涉及年代远至旧石器时代,近至明朝,全部展出文物中近90%为国家一级国宝。此次展出的文物涵盖了铜器、陶器、玉器、漆器等方面。文物全部来自湖北省博物馆及部分市、县博物馆馆藏文物精品,共150件套,最著名的有湖北江陵出土的越王勾践剑;九连敦楚墓出土的编钟、编磬等。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国家博物馆和湖北省博物馆分别藏有楚王孙鱼双戈戟的戈各一件,出土之后它们再没有在一起展出过,此次展览是它们首次共同与公众见面。越王勾…  相似文献   

20.
公元一九八二年,中国历史记载了我国文化工作中的一件重大事件,即:国务院首次公布了第一批24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它们依次是北京、承德、大同、南京、苏州、扬州、杭州、绍兴、泉州、景德镇、曲阜、洛阳、开封、江陵、长沙、广州、桂林、成都、遵义、昆明、大理、拉萨、西安、延安。细心的读者发现,这些进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批“国宝档案”的文化名城,大都是历史上建过都,抑或是山水、风景名胜和人文荟萃之地,大理在其中三者兼而得之。足见大理古城文化在中国历史上的举足轻重。因而被国内外专家将大理列为十世纪时世界第十三大城市,并称为亚洲文化十字路口上的古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