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再隋教授说:“语文课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的课,是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是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实践课,是引导学生提高语文综合素养的课。说到底,就是学生学习说语文、讲语文、读语文、写语文、用语文的课。”如何把语文课真正上出“语文味”?语文教师应该抛弃浮华,简单地、扎实地、轻松地教语文,并让学生体会到文本的语言美、意境美、  相似文献   

2.
语文新课标构建了“综合性学习”板块,旨在让学生在自己感兴趣的实践活动中学习、运用语文,从而提高语文综合运用能力。但是,教师在实施过程中发现,这个目标的实现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为此,我以综合性学习课《话说人名》为例,说说我是如何将网络环境下的探究性学习运用到语文综合性学习课中的。  相似文献   

3.
课标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近年来。我依照教材思想和课标理念,立足有效课堂.着眼学生发展,引导学生开展小课题研究,帮助学生学好语文。用好语文,将语文学习一步步推向纵深,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相似文献   

4.
肖哲 《天津教育》2023,(21):102-104
<正>在“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应当注重密切联系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需要来开展教学活动,促使学生获得高质量的学习体验,改变学生“内卷式”的学习状态。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将阅读与写作有效地结合起来,能够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进而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效益,减轻学生的语文学习负担,让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获得更好的发展。一、“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实施读写一体化的必要性“双减”的核心在于减负增效,让学生摆脱过去低效的学习方式,真正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  相似文献   

5.
陈永强 《学周刊C版》2011,(4):127-128
语文课一般很难上得生动有趣,在学生心目中.语文是一门较为乏味的课。本文从实践中总结出这样一个观点.通过合作来节约教师的精力.更多地关注课堂内容,从创建和谐课堂入手.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让学生的被动学习渐变为主动学习.并逐渐感悟出学语文的趣味.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颁布实施已五六年了。语文到底应该怎样教?类似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基层语文教师,特别是农村非实验区的语文教师。面对新理念、新思想、新方法、新评价,更有许多教师感叹“:语文,我们越来越不会教了!”其实,新“课标”与原“大纲”相比,更注重学习方法的学习,更重视学以致用、语文实践,更重视情感体验,回归母语学习的本原。我们许多教师,在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创造出了许多切合课标理念的好方法。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认识的一位教师,特别重视作文教学,让学生写片段,写日记。虽然考试成绩不是很突出,但一学期下来,竟…  相似文献   

7.
新课程标准倡导语文课堂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合作学习因为学生参与面广.有利于学生互帮互学而深受学生喜爱.在各种课型中逐渐风行起来。我班学生袁泉在日记中写道:语文老师常让我们在课堂上进行小组讨论,这样的课我们能没兴趣吗?然而在听课中我们不难发现.有的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后.便让小组合作学习.  相似文献   

8.
农村少数民族学生由于语言障碍,不会用汉语思维,因而语文能力差,甚至厌学。如何改变这一状况,我认为应该从培养兴趣入手,引导学生乐学。如何培养学生学语文的兴趣,我认为关键在教师的讲课。如果教师把课上得单调刻板,枯燥无味,当然引不起学生的兴趣,也就谈不上学好这门课。为了让农村学生乐学语文,我在以下方面作了一些努力。一、激趣引入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有了浓厚的兴趣,学生才会“入迷”,才肯刻苦钻研。为此我在教学中总是努力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语文课尽力以激趣引入。如教学《小猴子下山》导入时,我先让学生看一幅图,…  相似文献   

9.
韩丽霞 《现代教育》2013,(6):122-122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新教材的亮点之一。它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为目的,是新课标精神的具体化,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语文”“热心参加校园、社区活动”,因此,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正常开展显得犹为重要。它对语文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成为语文教师综合素质的展台,也成为学生展示自我风采的秀台。一、提高语文教师素质——“为有源头活水来”俗语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得有一桶水。  相似文献   

10.
导入课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是十分重要的一环。叶圣陶在《语文教学十二韵》中说:“入境始与亲”,我想导入课的作用可以用“入境”和“亲”来概括。一上课,教师就要把学生带进一个崭新的知识情境中去。要让学生对学习感到亲切、有兴趣,这样才能把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才能唤起学生对旧知识的回忆,激起对新知识学习的兴趣。上好导入课,首先要有新异性。一上课能否把学生的心抓住,这要看教师能否在一个较短的时间里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使学  相似文献   

11.
“语文综合性学习”被列为语文课程五大学习范畴之一,充分体现了语文教学要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这一基本目标。要指导初中学生有效开展好语文综合性学习,语文教师须正要立足于“语文”。多角度,广视野开发课程资源来进行实践与探究。  相似文献   

12.
语文实践活动课的开展,可以使封闭的小学语文教学变为开放的教学,扩大语文学习的空间,培养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让小学语文焕发出生命的光彩。一、大渠道中充满生命力社会生活是语文的源泉,也是语文能力形成的土壤。语文课外学习要提倡参加活动,如让学生写日记、办报、演课本剧、开故事会、开辩论会、调查访问等。当然,所有的活动一定要让学生在大环境、大渠道中自主地活动、学习、发展,要让学生在言语实践活动中真正“动”起来。为了调动起每个学生的主动参与性,激发他们的实践欲望,我在班中开展了“我是小小研究员”的活动。我…  相似文献   

13.
我校是城乡结合的学校,学生来源主要是农民子弟。要落实市教研室提出的:“要在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基础上,在语文总课时中逐步开设语文活动课和发展课,组织和指导学生开展与课文相联系的活动课和课外阅读,组织以发展学生语文兴趣,思维、个性为内容的活动课。这些课都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并努力形成系列。”这一要求,我校不少教师认为农村小学谈何容易,还认为语文活动课的开展是远水救不了近火。针对上述思想我们组织教师反复学习,使广大教师提高认识,明确语文活动课程是学科课程的延伸和补充,它是学生素质得到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由于认识提高,明确了开展语文活动课的重要。两年来,我校教师克服重重困难,坚持对语文活动课的探索,并取得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史朝兵 《新疆教育》2012,(21):195-195
小学语文,首先姓“语”,其性质的核心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语文课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的课,是学生学习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是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实践课,是引导学生提高语文素养的课。说到底就是学生学习说语文、讲语文、写语文、用语文的课。  相似文献   

15.
听北京师大的肖川博士讲关于研究性学习时说过:“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授人以渔,不如授人以渔场。”这句话,不由得让我联想到我们“课标”强调的要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拓宽学生学习的领域,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要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可以“任意驰骋”的“渔场”。是否可以这样说,差的教师只教语文知识,好一点的教师教语文学习方法,最好的教师提供学习资源。我曾经读过这样一段文字———村乡干部的主要工作不是教农民怎样种玉米花生(因为他们本身就会种地),而是解决农民在生产中遇到的诸如…  相似文献   

16.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低年级要上好说话课,有计划地进行听说训练。”根据这一要求,教师应该积极激发学生的说话兴趣,让学生想说,敢说,爱说。结合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我采用以下几种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7.
语文综合性学习课,作为新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受到语文教学专家和老师的广泛好评。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也不难发现,语文综合性学习课出现了“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局面。最近,笔者组织的一次综合实践活动课,感觉效果比较好,并且通过这次综合实践课的组织,我也坚定了一个信念:只有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活动,他们才会活动起来;只要真正让学生自主地活动,他们就一定会活动好。  相似文献   

18.
我听一位语文老师教《小珊迪》一课。她在课上竟然引导学生大做数学题,却取得了出人意料的学习语文的好效果。这件事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尽管时隔已久,我仍然难以忘怀。上课伊始,学生就提出了什么是“先令”和“便士”的问题,教师并不急着回答,而是让学生联系课文讨论理解。学生们通过读课文、讨论,很快明白了“先令”和“便士”都是英国的货币,并从“我”没有零钱,拿出1先令让小珊迪找零,知道先令大于便士。接着,这位教师顺势提出1先令是多少便士的问题。粗心的学生回答4便士,从“这是您那个先令找回来的4个便士”得出答案;稍微细心一点的…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改革强调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重要途径,教师应该积极倡导这种教学活动。通过这几年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我逐步明确了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有效实施策略,具体如下。  相似文献   

20.
<正>部编版语文课本的特点是将语文要素融入每一篇课文中,做到“一课一得”,让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逐步掌握这些语文要素。然而,直接灌输式教学容易让学生产生疲劳感,教学效果不好。《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构筑多元对话的课堂,让学生在师生、生生、生本对话中逐步掌握语文要素。故此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构筑对话模式,让学生在互动讨论中全面提升语文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