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市记忆     
胡景逸 《新读写》2011,(5):18-19
作者用细腻的笔触,为我们描述了上海这座城市的美丽记忆。天空是“没有一丝杂质的蓝”,耳朵听到的是“笑声和打闹声”,鼻子里闻到的是犍弄堂有,专属味道”……作者通过视觉、听觉、嗅觉等多角度的描写,让曾经的弄堂生活立体地出现在我们面前。读者仿佛能透过文章,和作者一起站在狭长的弄堂里,感受着城市化之前远离物质束缚的单纯快乐。  相似文献   

2.
3.
城市记忆     
从出生到现在,你有没有搬过家?有的人从一个街区搬到另一个街区,有的人则是从一个城市搬到另一个城市,甚至搬到其他国家。当我们再返回昔日的老房子,看到的是和记忆中一模一样的风景,还是完全陌生的城镇?当我们发现,小时候住过的房子,读过的小学、中学都已经悄然消失,变成完全陌生的高楼大厦,我们是否,只能在歌曲里寻找那一份属于自己的城市记忆?  相似文献   

4.
城市记忆     
从出生到现在,你有没有搬过家?有的人从一个街区搬到另一个街区,有的人则是从一个城市搬到另一个城市,甚至搬到其他国家。当我们再返回昔日的老房子,看到的是和记忆中一模一样的风景,还是完全陌生的城镇?当我们发现,小时候住过的房子,读过的小学、  相似文献   

5.
城市的记忆     
范曾 《中学生百科》2012,(11):18-20
城市的失忆比医学上的失忆可怕得多。因为生活于一个城市的人群,至少几万人、几十万人乃至几百万人,他们虽在流动着、交融着、迁徙着,然而那记忆却恒常不变,有时出行愈远而怀想弥切,那是不可轻忘的、童年的回忆和梦境。  相似文献   

6.
在当前中国地毯式的城市建设改造中,记忆,这个并不特别的词汇愈来愈执著地冒出来,提醒着我们遗忘和丢弃的"罪过"。许多人会问,城市难道不是愈新、愈方便、愈现代愈好吗?为什么需要记忆?难道为了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记忆,就让我们的城市破破烂烂地堆在那里吗?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有关于过去和成长的记忆,城市也一样,有从出生、童年、青年到成年的完整的生  相似文献   

7.
10岁那年,我出现在这座城市,开始了在这座城市的时光之旅,一个娇小的身躯,从此在阳光遍地的日子里,流动在这座城市的大街小巷。  相似文献   

8.
我的家乡,在龙岗区横岗镇的一条村庄,那里叫深坑村.那里曾经有我们张氏的四方形围屋、祠堂,还有那些我最爱玩的锄头、耙.那里,都是绿油油的蔬菜、黑色的水牛、忠诚的家犬. 小时候,并不爱回去,因为与缤纷的大城市的市区相比,郊区也太无新意了,况且我们家的户口也早已迁到市区.在乡下,我们家门前是市场,我还清晰记得睡梦中被宰猪的声音惊醒.  相似文献   

9.
大概是在1996年,也就是我上小学二年级时的夏天暑假,我随同我爷爷、奶奶一起到西安、武汉、南京和江宁市去探亲旅游。这几个城市惟独江宁这个城市最小,但却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相似文献   

10.
关键词一:低碳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的召开,让低碳、低碳生活、低碳经济等成为时下最热门的词汇。在2009年,许多城市更是将低碳作为自己的发展目标,低碳城市已经成为  相似文献   

11.
12.
13.
几天前还是听说,但是现在,我乘车路过这里时,却发现那个里程碑式的建筑物——大馆,已经粉身碎骨,呈现一片废墟了。那个圆圆的犹如外星人的飞碟状的物体是极具  相似文献   

14.
在当前中国城市地毯式的改造中,一个词愈来愈执着地冒出来,就是——记忆。这个并不特别的词放在城市的变革中便让人们感到异样、另类、不和谐、不解,还让那些恨不得把城市“推倒重来”的人颇为反感。城市难道不是愈新、愈方便、愈现代愈好吗?为什么需要记忆?  相似文献   

15.
《神州学人》2008,(3):35-35
在一座城市住久了,就开始酝酿出对她的记忆。说来也怪,都市生活是绚丽多彩的,但对都市的记忆往往是单色调的。在澳大利亚布里斯班这座亚热带城市里,一切都会在灼热的阳光下褪色,惟有对她的印象,是单纯的,黑白的.永远叠印在光阴的深处……  相似文献   

16.
冯骥才 《新读写》2008,(12):14-14
在当前中国城市地毯式的改造中,一个词汇愈来愈执著地冒出来,就是——记忆。  相似文献   

17.
在对城市记忆内涵、要素载体及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城市记忆信息资源进行定义,并分析其特征、类型、分布、作用与价值。  相似文献   

18.
宋佳韵 《新读写》2010,(12):10-10
弥漫着古典韵味的石库门,缓缓摇着蒲扇走在弹格路上的老人,清晨,安静昏暗的弄堂里照进来的第一缕阳光……我寻找着这些属于这座城市过去的点点滴滴。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80年代初,英国皇家建筑学会主席在中国考察之后对城市规划界说:“现在全世界的城市建设都面临一个共同的危险,我们的城镇正趋向同一种模样,这是很遗憾的。  相似文献   

20.
我们必须尊重城市历史,无权对它们任意宰割,把阅历丰厚的城市最终变成亮闪闪又“腹内空空”的暴发户,变为失忆症的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