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清平乐·村居》是辛弃疾的一首词,被选入苏教版五年级教材。作为豪放派词人,辛弃疾难得一改粗犷豪放的词风,写出了这首田园风味浓厚的古词——《清平乐·村居》。很多教师在解读这首词的时候,往往从字面上引导学生理解其中的"醉"和"喜",据此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并从中揣度他对平静、安宁生活的向往。但到底词中的"醉"与"喜"该作何解读,让学生如何体会作者的深意呢?笔者听到薛法根老师与众不同的解读,眼前不由一亮。现根据薛法根老师  相似文献   

2.
《清平乐&#183;村居》是辛弃疾的一首词,被选人苏教版五年级教材.作为豪放派词人,辛弃疾难得一改粗犷豪放的词风,写出了这首田园风味浓厚的古词——《清平乐&#183;村居》.很多教师在解读这首词的时候,往往从字面上引导学生理解其中的“醉”和“喜”,据此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并从中揣度他对平静、安宁生活的向往.但到底词中的“醉”与“喜”该作何解读,让学生如何体会作者的深意呢?笔者听到薛法根老师与众不同的解读,眼前不由一亮.现根据薛法根老师《清平乐&#183;村居》的课堂实录,对他的另类解读进行赏析,以期对古诗词教学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3.
<正>授课时间:2011年11月2日授课地点:石家庄43中师:这节课我们学习苏轼的词——《江城子·密州出猎》。这节课做笔记的任务比较大,要读,要思考,又要做笔记。师:这节课的学习任务解决三个字的问题:第一个字是"知",知道,了解;第二个字是"意",文章的意思,细细地理解;第三个字是"情",品析、感受、欣赏作者在这首诗里面表达的情感、情志。(屏显)《江城子·密州出猎》教与学:知意情师:下面我们开始第一个学习环节。  相似文献   

4.
《醉翁亭记》是一篇具有一定政治内容的山水游记,我们不能把它理解为游山玩水的风月文章。欧阳修贬官滁州时,政绩较为显著,又时值丰年,因此作者寄情于山水,沉湎于醉、乐之中,借此来解除内心的愁绪。作者通过对景物的描写.体现出一个“乐”字,通过围绕醉翁亭活动的人物。体现出一个“醉”字,但醉和乐又不能截然分开.而是融合成一个整体。以酒取乐,这是人们生活中至今未变的风尚。醉和乐的紧密结合,不但构成了这篇散文的描写主旨。  相似文献   

5.
<正>一首诗的好坏,先要看那作诗的人,是不是内心真有一种感动,是不是有他自己真正的思想、感情、意念。作者的"感动"决定着一首诗有没有"感发"力,使阅读诗歌的人受到心灵的震撼。《毛诗·大序》说,"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就是说内心之中首先有一种感发,情动于中,然后用语言把它表达出来,这是诗歌孕育的开始。既然要"情动于中",然后"形于言",这"情动于中"是诗歌孕育出来的一个重要质素。李商隐的《锦瑟》历来被人们称道,这首诗是诗人在生命即将结束时对人生所做的一次追忆。诗写得惆  相似文献   

6.
正无字书中的每一幅图画都经过作者的精心设计,读者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节奏来欣赏。你和孩子大可在一页图画上停留若干小时进行观察,发现更多的细节,想象出一个与众不同的故事图景。初识宋珮老师,她正在第七届"信谊图画书奖"颁奖典礼的论坛上饶有兴致地介绍无字书。在她看来"无字书"就像是一部纸上的动画片。宋珮老师从一段卓别林在《大马戏团》里的默片开始分享她对"无字书"的感受。在她看来,默片有些神似"无字书",它没有语言,只是通过夸张的动作与情绪表达,配合相应的场景,来表达一个故事,在这个故事中常  相似文献   

7.
在教学语文版八年级(下)第24课《诗词五首》中的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时,笔者对其中的"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中的"醉"字产生了兴趣。教材对"醉"无解释。教学参考是这样写的:"怎样理解词中的  相似文献   

8.
正同学们在写作时,越来越多地面对一个字——"细"。那么应该如何把话说细?这堂课大猫老师要和同学们来说说"细致"。首先,大猫老师亮出了一本著名的儿童文学书籍——《吹牛大王历险记》,这本书在许多大人眼中是荒诞不经的闲书,却受到全世界孩子们的喜爱。这本书和这堂课的主题"细致描写"有什么关联,我们看看便知。大猫老师挑选了《吹牛大王历险记》中的一个片段——《我的五个得力助  相似文献   

9.
教例二则     
是"捉"鱼,还是"钓"鱼师:听老师朗读——"在清水田里,时常有一只两只白鹭站着‘捉’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图画。田的大小好像是有心人专为白鹭而设计的。"(《白鹭》)生:老师朗读得很好,遗憾的是读错了一个字。  相似文献   

10.
《红楼梦》一书与绘画有着多方面的联系。《红楼梦》中重要人物的命运大多在第五回中以图画的形式作了暗示。《红楼梦》中的大观园乃曹雪芹"胸中之丘壑",此园必是在其内心激荡酝酿、精心构造成图画后再落笔写来的。《红楼梦》里绘景绘人往往不事雕琢,几笔简单勾勒就能表现出"天然图画"般的意境美,给略显沉闷的叙述增加一抹亮色和一些趣味。书中还多用画花绘雪法暗中烘托故事。此外,书中不少地方使用了绘画中"逐物措置"的方法,在描绘某些场面时,对其中每一个人物的行动举止均作了合理的安排,整体上给人拥而不挤、散而不乱的画面感。  相似文献   

11.
赵刊 《中国教师》2010,(8):61-62
<正>一子曰:"当仁,不让于师。"——《论语·卫灵公》"依于仁",乃教师事业问题。遍读《论语》,"仁"字当先,抽取其中一个释义,"仁者,爱人",教师内心必须要有仁爱的准则,清清楚楚,不容置疑,定为标准。子曰:"里仁为美。"首先,"仁"需要内化于心。子曰:"仁  相似文献   

12.
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是一种生活法,也是教育法,它是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的核心方法论和教学法. 本文拟以《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一诗的教学为例,来阐述"教学做合一"的理论运用. 一、轻"拢"慢"捻",读懂跳动的雨 1.个性朗读,激趣. 课前播放王菲的《但愿人长久》,让学生交流搜集有关诗人苏轼的资料,相机引出课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读读诗题,并说说为什么这样读. 有的学生抓住时间读——"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质疑:六月二十七日是怎样的一天?诗人为什么在这一天写下这首诗? 有的学生关注地点读——"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质疑:望湖楼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这儿有什么让诗人诗兴大发?  相似文献   

13.
正前几天,我有幸参加了安徽省省级科研课题"小学语文‘表达课’教学模式研究"的研讨活动,观摩了一节由淮北市第三实验小学赵英老师执教的五年级童诗作文——"学写儿童诗",感触颇深,回味良久。赵老师的这节课设计精致,一环扣一环,给人清新扑面、童趣盎然的感觉。课堂上,赵老师先用一个圆来启发学生想象,由一个圆到一首儿童诗《蛋》,再到想象"啪嗒"之后会发生什么,想什么都可以,天马行空,无拘无束。此环节  相似文献   

14.
一字诗一家文学刊物登了一首题为《生活》的诗,全诗只有一个字:"网。"它把生活中那种错综复杂、千丝万缕的关系,用一个简单的"网"字表现了出来。一字社论1986年4月,美国《明星晚报》上发表了一篇题为《约  相似文献   

15.
【适用年级】六年级。【教学思路】在古诗词赏读教学中,教师尝试以"一首带多首——古诗整合教学法",努力落实四个字:读、想、赏、悟。立足"诵",扎根"习",通过诵读达到知义明理,让学生在诵读中感知,在诵读中求解,在诵读中积累语言,在诵读中培养语感,在诵读中习得方法。《古诗词四首》中的三首古诗词来自小学阶段人教版教材:《渔歌子》(四下第23课);《小儿垂钓》(三上《语文园地一》中的日积月累);《一字诗》(六上《语文园地一》中的趣味  相似文献   

16.
正"诗眼",最早见于"诗要炼字,字者,眼也。"诗眼就是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字,以一字为工,使形象鲜活,神情飞动,意味深长,引人深思,富于艺术魅力。诗有了眼,就成了上品、精品,就有可能流传下去。唐朝的王之涣,《全唐诗》总共才收了他六首诗,有《登鹳鹊楼》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和《凉州词》的"春风不度玉门关"等名句传诵,而有人一生写诗很多,却没有一句被人记住,全是无眼  相似文献   

17.
<正>听一堂好课,如饮美酒,唇齿留香,回味无穷。听了王珺老师的《京剧大师——梅兰芳》这一课,真使我醉在其中,美在其中,醉在于课堂的生动精彩,美在于课堂的艺术感染力。王珺老师这节课之所以成功,我认为归功于王老师课前的精心准备、对教材的熟练把握和对新课标"用教材教"的深刻理解。从这节课堂中我能感到王珺老师对教材中教学资源的深度把握和理解,就王珺老师《京剧大师——梅兰芳》这节课我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8.
正料峭的初冬,崇宁路实验小学四(5)班教室里春意融融,孩子们身心入境,在郭磊老师的引领下倾听鸟语,感受声声鸟鸣的独特内涵,体悟语言文字的别样魅力。这是一堂洋溢着浓浓语文味儿的语文课,循着特级教师魏星老师的设计意图,郭老师将两篇课文——《鸟语》和《天鹅的故事》创造性地整合、重组,使得课堂更加饱满、深厚。孩子们从布谷声声中,得到了催人奋进的力量;从喜鹊喳喳中,感到了平凡生活的喜悦;从天鹅  相似文献   

19.
这张称为《醇情歌》的新专辑将继续"阿杜风格"的男人情歌。他将自己这两年多的歌手旅程、出道前的感情经历以及成名之后的内心体验,做了一次完整的影音记录。专辑中五首新歌《一首情歌》、《爱字怎么写》、《天涯海角》、《认真》、《爱就是你》均为该专辑内地版独有,此外,还收录历年来阿杜的精选代表作品,包括阿杜第一次  相似文献   

20.
<正>"经师易得,人师难求",因为凭借知识的汲取与积累,许多人可以当"经师",但如果不能以"传道"为使命,就不足以为"人师"。近日,细细品读了于永正老师的封笔之作《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我的为师之道》,徜徉在于老师充满色彩与温度的文字里,发现他的为师之道就是学做"人师"。概要地说,于老师理解的"人师"需要具备三种品质,即坚守信念、永葆童心、以文化人。一、坚守信念——做学生喜欢的老师每个学生都很在意老师对他的态度,内心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