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何谓背诵?背诵具体是指两部分——"背"和"诵"。"背"是指不看原文完全凭记忆记住全部内容;"诵"是指结合原文所要表达的感情,用作者想要达到的情绪神态来复现文章,所以背诵的意思就是完全凭记忆,用作者想要达到  相似文献   

2.
《语文标准》要求“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利用学生记忆力强的优势,背诵一此古诗文,尤其是语文教材所选的课文是实现这一要求的较好方法之一,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人文精神和今后的成长都是十分必要的。但由于文言文难懂,文言文的背诵成了难题。怎样在有限的时间内使学生会背诵又乐于背诵呢?一、激发学生兴趣。首先,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给出不同的目标、要求,好的学生多读多背,甚至背那些教材没有要求背的文章、段落;差一点的学生可以少背,只要他们努力做了,就应当给予充分的肯定。其次,不论背得快还是背得慢,都要适时给予鼓励。要…  相似文献   

3.
作为学生,在学习中碰到的最最头疼的事应该就是背那些语文课本中要求背诵的课文。如果要背的课文特别长,对记忆力好的同学来说都是件挺难的事,对记忆力不怎么好的同学来说就更麻烦了。面对这个难题,老师也教过我们一些背诵的方法,比如,熟读成诵,列提纲背,一小段一小段地背,一句一句地背,抓重点内容背等等,但都背得很辛苦,收效甚微。于是我想,难道我们就不能自己想办法让背诵变得快乐起来吗?我又翻书又上因特网,发现尽管别人介绍了一些背得快的方法,可因为这些方法都是大人们总结出来的,所以,一般都比较适合大人用,却不怎么适合我们小孩子的…  相似文献   

4.
背诵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对“背”的解释是“凭记忆读出”,对“诵”的解释是“用有高低抑扬的腔调念”。背诵包含两方面的基本要义,一是记忆,二是诵读。诵读只是背诵的最终外在表现和成果展现,记忆才是背诵的基础和内在内容实质。  相似文献   

5.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的瑰宝。《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中小学生背诵—些优秀的古诗词,这对弘扬与继承民族文化具有深远意义。在中学语文古诗词的教学中,我们一般采用诵记为主的方法,让学生多读多背,教师适当点拨,这样既训练了学生的记忆力,也记住了这些古代文化的精髓,这种教学方法当然是无可厚非的。我在古诗词的教学实践中,除了运用多诵读多背诵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同志: 来信收到。你在来信中问及有关背诵的问题。你告诉我,有的老师看到学生因为背诵课文,增加了负担,勉强背得了,也没有真正理解,因而主张取消背诵。你问我对这种主张是否赞成。我认为,对于语文学习来说,背诵是重要的方法之一。提出要取消背诵,这是欠妥当的。语文教材中不少精彩片断,尤其是诗歌,都应该让学生背诵,通过背诵来让学生吸收语言、形式和思想内容的精彩之处。列·尼·托尔斯泰说过:“背诵是记忆力的操练。”坚持经常不断地背诵一些知识,还可以提高记忆的素质,增强记忆的能力,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中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旺盛阶段,背诵对训练他们的思维和记忆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7.
有人说:"文本解读可不求甚解。"这话我不敢苟同,充其量我也只能赞同一半。在学生解读文本时,可如陶渊明所言":好读书,不求甚解。"然而,《说文解字》云:"读,诵书也。""读"字的本义是背诵朗  相似文献   

8.
背诵是语文学习最简单、最伟大的方法 ,在日常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抓住"课前一诵",引导学生巧背、多背,实现量的积累,通过多种情境创设,增进学生学习运用。为此,学生方能乐背不疲。  相似文献   

9.
古人云:"数诵以贯之,思索以通之。"意思是背诵能帮助思考,思考须借助背诵。背诵是学习语文的一种有效方法,是知识输入的一种有效途径,它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大量的语文基础知识,培养学生丰富的语感,让学生很好地进行听、说、读、写等各项活动。在实际教学中,一些学生尽管自己用心背了,但就是记不住、背不全。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教师布置的背诵内容的增多,再加上课时数少,教师赶教学进度,就容  相似文献   

10.
"胸有万卷凭吞吐,腹有诗书气自华。"虽说背诵对积累知识,提高读写能力至关重要,可有些学生就是不愿去完成。在这部分学生中,有的是不屑背诵,有的是懒于背诵,有的则是难以背诵。那些不屑背诵的学生,往往是一些既聪明又自负的人。他们以为,读读背背只不过是一种低层次的学习,把时间花在这里没意思;那些懒于背诵的人,大都较聪明,记忆力也不弱,但他们的兴趣不在学习上,对作业,尤其是背诵的作业,能拖即拖,能赖则赖;而那些难以背诵的人往往基础比较差,在记忆上确有一定的困难。  相似文献   

11.
我小时候背过不少古诗,白居易的《长恨歌》120句、840个字,我到现在还能够一字不漏地背诵出来。朱自清的散文我也背了不少。记得小时候叔叔教我学英语时,每次给我讲新课前必须先背老课文。开始还可以,到第十课后,要背前面的许多课文,真是困难。好在当时年少,记忆力好,便尽量地熟读它、背诵它。后来学了俄语,我又背过不少俄罗斯名著,包括著名学者巴甫洛夫给青年的信。小时候精力旺盛,记忆力强,利用这个时候多背诵一些东西,能终身不忘,一辈子受益。其实不单文学名著要背,数理化中的许多公式、定理、常数等都应该熟读背诵,比如2、3、4的对数各…  相似文献   

12.
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我深深体会到,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学生的语言基本功训练,是很重要的。所以我认为,必须通过以下途径,加强语言训练,把语文课上成语言训练课。一、加强朗读和背诵的训练背诵是积累大量语言材料的最有效方法。小学生记忆力强,因此,应结合阅读教学让学生多读多背一些名家名将,把阅读课上成真正的读书格导课,变繁琐多余的分析为扎实的读书指导,朗读训练要有成效,必须对学生的朗读进行具体的指导。如(富饶的西沙群岛)第二自然段第一句话:“西沙群岛一带,海水呈现出种种色彩,有深蓝的、泛青的、杏黄的,一块块一…  相似文献   

13.
一、背诵的检查背诵,是提高学生记忆力和读写能力的措施之一。背诵之前,通过分析课文及其他多种方式让学生充分理解,这对克服死记硬背的毛病,是非常必要的。然而,要使学生对背诵的内容达到熟记的程度,还有赖于他们自己在背诵过程中细心揣摩、反复领会。我从改进背诵的检查入手,促使学生在背诵过程中养成认真理解的习惯,克服囫囵吞枣的死背书方法。我的主要做法是:提出问题,答案就是在学生背诵的内容中。我在检查背诵时,不是要求学生把背诵的内容从头至尾一口气地背下去,而是用问  相似文献   

14.
背诵,是我国传统的读书方法之一。干百年的实践证明,背诵除了能促进记忆力的发展以外,也是提高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听说能力的有效方法。从小多背诵一些典型的文章,就能直接受到范文的熏陶感染,积累字词句篇的丰富语言材料,逐步领悟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写作规律和方法。书读得多,背得“滚瓜烂熟”,与人交谈时,容易听懂;一些好词佳句,会脱口而出,“出口成章”;在写作时,易“下笔成文”,  相似文献   

15.
中学语文教材中有一部分课文要求学生会背诵,特别是文言文部分。可是有些同学在规定的时间内总背不下来,并不是他读的遍数比其他人少,有的同学为了记住课文甚至把要背诵的内容抄写好几遍,可仍是背不出。我们知道正常人的记忆力虽有差别,但差别不大。记忆力超常和记忆力特别差的人只占很少一部分。那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些记忆力正常的同学背不出来呢?  相似文献   

16.
1背诵、默写的部分随着学习量的增加,需要学生背诵、默写的东西越来越多,这时如果还是维持由老师统一组织、统一检查,不仅浪费时问,而且因为学生千差万别,老师没有那么多精力去盯着一个学生,负责到底。为此,我采取了分四人小组,选定一个小组长,平时由学生自读、自背,到时候由小组长负责,组内互相考查,老师抽查、学生抽套。  相似文献   

17.
小学阶段是人生记忆力的黄金时期,所以我们要牢牢抓住这一时期,让学生多背多积累一些诗文佳作,使他们终身受益。背诵是一种语言训练,除了必要的“练”之外,还需巧妙地“训”。现结合具体的课文,介绍几种指导背诵训练的方法。1.图影启示法把所要背诵的内容,按其叙述顺序将内容归纳为“图”,并借助幻灯这一电教手段(或简笔画)放出每一小节的内容图片,可帮助学生降低背诵的难度。如《古井》这一课,要  相似文献   

18.
背诵.是凭记忆念出读过的文字。在小学语文课本中背诵是不可少的。然而,让学生自己死记硬背.这样效果不佳,而且学生也觉得枯燥无味,觉得难背.甚至害怕背诵课文。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喜欢上背诵课文.轻松地背诵课文呢?下面我就谈谈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总结的几点经验。  相似文献   

19.
谈范文背诵     
一背诵,是我国传统的学习语文的一种重要方法。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旧书常诵出新意”,“文选烂,秀才半”:“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等等,都反映了从前读书的人对于熟读——背诵的重视。作为一种学习方法来说,这种重视是有它一定的道理的。首先,学习语文,要掌握大量的词汇和句型,熟悉许多表现力很强的语句,融会许多极动人、极发人深省的思想内容,通过背诵,就可以把这些东西逐步积累起来。背诵的诗文愈多,写起文章来,就可能有更多  相似文献   

20.
1背诵、默写的部分 随着学习量的增加,需要学生背诵、默写的东西越来越多,这时如果还是维持由老师统一组织、统一检查,不仅浪费时间,而且因为学生千差万别,老师没有那么多精力去盯着一个个学生,负责到底。为此,我采取了分四人小组,选定一个小组长,平时由学生自读、自背,到时候由小组长负责,组内互相考查,老师抄查、学生抄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