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阅读就其本质而言,是某种意义上的创造活动。在接受文本所提供的意义的同时,我们要对文本的意义信息进行挖掘创造。下面就以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标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上册《别饿坏了那匹马》为例,谈谈笔者的看法。《别饿坏了那匹马》是一篇略读课文,主要写了酷爱读书的“我”失去了看书的机会,一位摆书摊的残疾青年谎称家中有马,买下“我”的马草,  相似文献   

2.
正杜老师: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17课《可贵的沉默》中有这样一段话:"沉默了足足一分钟,我悄悄地瞥了一下这些可爱的孩子们——他们的可爱恰恰在那满脸的犯了错误似的神色之中。"我对这句话在表达上有些看法,"这些"已经说明不止一个孩子了,后面又说"孩子们",这不是错误的表达吗?我认为这段话应该是:"沉默了足足一分钟,我悄悄地瞥了一下这些可爱的孩子——他们的可爱恰恰在那满脸的犯了错误似的神色之中。"另外,我看到一篇文章  相似文献   

3.
我曾不止一次地把我的家比做"监狱",我觉得这里没有自由,甚至没有温暖。跟我同龄的孩子都不愿来我家玩儿,原因是家里有我爸——这个严肃而冷酷的"狱卒"。唉,说起我的遭遇,只能用"一把辛酸泪"来形容了,从小学开始,我在家里就不能随意行动,我的一举一动一直被爸爸"监视"至今。"喂,别动!写作业不能左摇右摆,会影响思路。"爸爸那生硬的话语一直在书房回荡。我甚至觉得他有特异功能,我的屁股只动了那么一小点儿,他就发现了,实在可怕!"不许走神,不许发呆,浪费时间等于慢性自杀,快点儿写!"你听,那令人毛骨悚然的声音又响起来了。"我才愣了不  相似文献   

4.
<正>父亲有一位朋友,是知名画家,几乎每次去他家,总能遇上青年画家登门求教,他也总是耐心给人看画指点,常常一耽搁就是大半天。对于有潜力的青年画家,他还热心地向媒体推荐,更是消耗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我知道他的时间很宝贵,而提携(xié)后辈完全是尽义务,就忍不住问他:"伯父,您何必呢?您随便画一幅画就几千或上万元,多画点画多好,何必都把时间浪费在这些不知名的人身上?"他愣了愣,然后笑着说:"我给你讲个故事吧。40年前,有一个青年拿了自己的画作到城里,想请一位自己敬仰的画家指点一下。那  相似文献   

5.
那天我去女友家,她一把拉住我:"来,看看我的屋子里有什么?" 推开她那20平方米的屋子,我呆住了.地上,画着我十六七年前玩过的一种游戏,用各种彩色油漆画成的"房子"!  相似文献   

6.
小学语文第十册(人教版六年制)《丰碑》一文第二自然段开头写道:“将军早把他的马让给了重伤员。”教学时,我们是这样引导学生理解“早”字的。 一、查字典解释“早”字。“早”,是在事发之前完成的意思。这里是指什么时候?(部队进入云中山之前)将军早把他  相似文献   

7.
黄金,一直被人们视为珍贵的物品.同样,数学中也有"黄金数",这里的黄金数可以理解为最优美的意思.有个意大利数学家叫做斐波那契,他曾编了这样一  相似文献   

8.
"叮铃铃——"闹钟发出刺耳的尖叫。也许在别人听起来是悦耳的,但对我一个忙碌一周而睡眠严重不足的人来说,那简直是"怪叫"。就这样,周日的美梦才做了一半,就被这尖叫声扼杀了。唉,都怪自己昨天闹钟的定时没关掉。愣了几秒钟,突然想到最近读过的一篇文章——《如何做个乖孩子》,没错,从今天起就做个富有亲和力的"乖孩子",老妈就会不再唠叨,就会给我摘掉"太操心"的帽子。想到做到,说干就干,那现在  相似文献   

9.
也说“最”     
岸英是他最心爱的长子。——《青山处处埋忠骨》(人教版五上)有人说",长子"只有一个,没有可比性,不能用"最"字修饰。我认为这种理解不妥。整句话的意思非常明白:毛岸英是毛泽东的"长子",而且是他"最"心爱的孩子。若改成"岸英是他最心爱的儿子",则"长子"义无从表示;若改成"岸英是他心爱的  相似文献   

10.
<正>看过一篇题为《是谁扼杀了孩子的创意》的文章,作者写了这样一件事情——有一位家长给我看她二女儿的考卷:"下列哪一种东西会长大?桃树、小草、种子。"我一看傻眼了,它们都会长大呀!结果标准答案是"小草",因为课本上说"桃树会开花,小草会长大,种子会发芽"。有一点生活常识的人都能看出这是一道开放题,却愣是被教师弄成了一道非此即彼的选择题,参考答案的"标准"让人啼笑皆非。由此可以看出,教师的教学常识并不基于生活常识,而是基于应试常识——符合标准答案才能得分。  相似文献   

11.
爱你三毫米     
正爱是什么?爱是教育的真谛,爱是教师、学生沟通的桥梁,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是我亲身经历的一个故事——一天课间,我正看同学们下跳棋,刘涛挤进来,用他惯用的拖长音说:"我——要——玩。"望着他一脸的企盼,我便想逗逗他:"喜欢我吗?喜欢我,我就和你玩!"我满以为他会点头,谁知他很认真地看着我,撇了撇嘴巴,不回答。此时,上课铃响了,教室安静下来了。刘涛突然大声说:"我不喜欢老师……"自诩为孩子偶像的我呆住了,有的同学笑了,有的同学张大嘴巴望着我。难道就是因为课上我批评他的字"龙飞凤舞",他就把我全盘否定?不会吧?所以我接着启发道:"一点点喜欢都没有?"  相似文献   

12.
这里有一条河"弯过了几道弯",这里是中国著名的烟花之乡,这里还有个高中生"怪才"张江杰,这里是湖南省浏阳市。17岁时,他休学专注于发明,18岁成立了自己的公司,指挥着一个40人的团队,里面大多是本科生和研究生。他从家乡的烟花燃放开始,一步步走上了巴黎的世界领奖台……我的问题是问题太多了许多人喜欢叫我"怪才",猜测我的身上是不是有什么过人之处。其实我跟他们并没有什么差别,如果一定要说有什么不同,那大概就是我的兴趣比较奇特吧。从小大人们看见我就觉得很头疼,因为我是个"问题制造机",还是个"破坏王"。拆玩具给了我最早的启蒙,我开始对电子机械方面的东西产生  相似文献   

13.
正案例描述:"老师快来看呀!这是我搭的饭店。"我来到宫皓文身旁,只见他把长方形、半圆形、柱形等各种形状的积木,一个接一个的拼搭起来,其中还有异形积木,"饭店"搭建的面积不是很大,形状是长方形的,四周使用了柱形,中间用了架空的方式,长的一侧还搭建了门,房顶是半圆形的,很漂亮。宫皓文看看我,又看看自己的"饭店",嘴里还说着"欢迎光临"。我微笑着摸了摸他的头问:"这么漂亮的饭店叫什么名字呢?"他愣了一  相似文献   

14.
心理老师走进教室,教室里立即安静下来.随着班长的一声"起立",同学们齐刷刷站起来.梁老师请同学们坐下.转身在黑板上写下--你有"私人心理医生"吗? 梁老师转回身,看着同学们;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愣在那里. "老师,我们谁能请得起私人心理医生啊!"  相似文献   

15.
为了不再厚颜无耻地白看书,我每天早晨都去山坡扯马草,可是,每天香甜地吃着我的盘根草的那匹马呢?我上小学五年级那年,学校不远处的那个书摊是我放学后唯一流连忘返的地方。可是更多的时候,身无分文的我只能装作选书的样子,像贼一样偷看那么几则小故事,然后溜之大吉。守书摊的是一位坐在轮椅上的残疾青年。往往这时候,羞愧不已的我根本不敢回头去看他那张苍白瘦削的脸,更怕他的脸上会出现鄙夷的神色。直到第二天上学经过书摊,看见坐在轮椅上的他依然宽厚地对我笑时,我忐忑不安的心才得以平静。如果没有他每日早上这宽厚的一笑,我就不会厚颜…  相似文献   

16.
5年前,根据报社的安排,我要在重庆的街头采访一个捡垃圾的人。我选择的那位捡垃圾的人叫张春山,甘肃天水人,24岁。他穿白衬衣戴白手套,头上戴一顶草帽,手中拎一铁弯钩。奇怪的是,他的衣服居然干干净净。张春山告诉我,他喜欢这样一套一成不变的"行头",还纠正我的话:"我们不是捡垃圾,是拾荒货,知道不?您千万不要弄错了。"我一愣,呆住了。在我的家乡四川,也有"拾荒货"这一说法,其实与捡垃圾是  相似文献   

17.
在教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识字4>时,要学12个成语.对农村孩子来说,对成语只是初步的接触,还谈不上真正的理解.当问他们什么叫"徒劳无功"时,他们争着回答,"就是练成功",这叫什么解释啊?那什么叫"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呢?"'尺有所短'就是尺子很短.""'寸有所长'就是一寸也是很长."我被他们的回答弄得哭笑不得,于是便一个一个讲解.一堂课下来,口干舌燥.再看看孩子们,听得一愣一愣的,估计也是雾里看花.  相似文献   

18.
我从小就喜欢骏马,喜欢骏马那健壮的身躯,喜欢骏马那乌亮的大眼睛,喜欢骏马奔驰时那清脆而有节奏的马蹄声,还有那嘶嘶的鸣叫声. 小时候,我一听见关于马的任何事情,就显得兴高采烈.每一次和爸爸妈妈出去旅游,就期盼着去有草场的地方.只要见到了温顺的小马,我就拽一拽爸爸的衣服,让他费力地抱我骑在马背上,然后我就会大叫:"驾!驾!"后来,有一天,我家也有了一匹"马",虽然它压根儿不会动更不会跑,但我还是得意洋洋地骑在它的背上,封自己一个英雄的称号,然后在"马"上摇摆着做出拼杀的动作,惹得全家大笑.  相似文献   

19.
人教版新编高中英语第三册(上)第13课有这样一个句子:——Are you hungry?——Yes,I sure am.(——你饿吗?——对,我确实很饿。)这句中的sure是何意思?这种句子结构又怎么理解?对此,许多同学提出疑问。现笔者拟对其作一简析:  相似文献   

20.
父亲有位朋友,是位知名画家。几乎每次去他家,总能遇上有青年画家登门求教,他也总是很耐心地给人看画指点,常常一耽搁就是大半天。对于有潜力的青年画家,他还热心地向有关部门、媒体推荐,更是消耗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我知道他的时间很宝贵,而提携后辈完全是尽义务的,就忍不住问他:“伯父,您何必呢?您随便画一幅画就是几千甚至上万块钱,多画点画多好,何必把时间浪费在这些小人物的身上?”他愣了愣,然后笑着说:“我给你讲个故事吧。40年前,有一个青年拿着自己的画作到省城,想请一位自己敬仰的画家指点一下。那画家看这青年是个无名小卒,连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