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随着城乡之间、不同地域之间经济差别的进一步拉大,农民工现象愈演愈烈,其伴生的"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必须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作者通过调查得出的一组数据,从"留守儿童"的各项比例、监护状况",留守"对儿童的心理影响、学业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并从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角度,对"留守儿童"的学校教育问题谈了自己的做法和想法,希望该文能对"留守儿童"的监护与教育状况有所影响。  相似文献   

2.
农村中存在着大量的"留守儿童",他们的生活、成长尤其是心理及行为方面的偏差已成为一个普遍性的社会问题.多年来,本人从心理辅导入手,运用心理辅导的知识和技巧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值得继续探究. "留守儿童"的监护方式有多种,这些监护方式体现出"留守儿童"成长环境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家庭功能缺失或弱化,并由此产生相应的心理及行为问题.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以朝鲜族留守儿童为对象,研究其性别、年级、留守时间与学习态度、心理健康、人际交往态度、行为表现等的关系。结果表明,朝鲜族留守儿童的学习态度、心理状况、人际交往、行为表现总体水平正常。应转变认识,从"非问题儿童"的角度看待留守儿童,让他们在校园中得到更多的关爱和帮助;强化父母及监护人的家庭教育责任;培养留守儿童的积极心态,增强其心理弹性。  相似文献   

4.
儿童视力发育障碍十分常见,它除了与先天遗传因素有关外,主要是后天用眼不当所致。据国内研究表明,有许多儿童的视力发育障碍是与他们学习和模仿父母的不良用眼习惯有关,即父母的“行为遗传”影响孩子视力,这部分儿童的视力发育障碍就是从父母那里“学”来的。就拿近视来说,在生活中有的父母亲自己近视,他们在有意无意中喜欢把书报拿得很近;或者尽管他们没有近视,却喜欢长时间玩电脑、看电视、躺在床上看书,而儿童对成人的行为举止有一种自然的崇拜心理,且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所以这些不良的用眼习惯,就有可能在他们那里得到“复制”。如果…  相似文献   

5.
留守儿童作为社会各界关注的一个热点,尤其是教育界和学术界极为关注的焦点。留守儿童由于父母长期在外打工,缺少关爱与照顾,心理方面出现了很大的问题,主要表现为自卑与焦虑,性格孤僻,不合群,严重扭曲心理和逆反心理,情绪不稳定,嫉妒、憎恨、仇视心理,大面积地厌学。通过平时的教学与调查发现,体育活动对留守儿童的厌学及一些不良的心理状况有促进作用。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平时通过合理组织和安排体育活动,对留守儿童多加鼓励照顾,可以使他们融入集体,积极参加体育课外活动,能够改善留守儿童心理状况,有效改善留守儿童的厌学及心理状况。各个学校应注重体育课外活动,在体育活动中,通过各种教学手段,正确地疏导存在显性和隐形心理压力的留守儿童,帮助他们健康和谐地成长,从几个方面探讨如何有效地组织开展体育课外活动,来改善留守儿童的心理状况。  相似文献   

6.
智障儿童由于大脑器官损伤以及不良环境和不合理教育,导致他们产生了心理和行为方面的种种缺陷和障碍.其中,自卑感、依赖心理、缺少自信心是最典型的表现.良好的心理环境创设,父母、师长、社会的关爱以及开展多元化的活动可以矫治智障儿童的不良心理与行为.  相似文献   

7.
"学困生"就是指在学习上有困难有障碍的学生,这些学生虽然在智力、生理、心理等方面没有先天的缺陷,但是由于家庭背景、社会环境等后天因素的影响,导致他们不能够严格律己,学习成绩较差,行为习惯不好,心理压力大.作为人师应该深入地分析学困生的心理状况,爱护每一个学生,宽容他们,激励他们,帮助他们摒弃自卑心理,树立自信,使每个学生都能发展个性特长,走上成才之路.  相似文献   

8.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由于"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的群体正处于义务教育阶段年龄,他们的数量、他们的生活和教育状况以及由此带来的对社会的影响,我们理应给予积极地关注.  相似文献   

9.
一个班级有几十个成员,每个成员在成长的过程中因受遗传、环境、家庭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形成自己的个性特征.不同的个性特征使他们每个人在知识掌握、学习能力等方面产生了差异.能力较高,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倍受社会、家长和老师的青睐;学习能力较低,书面知识掌握不好的学生被称为"特殊生".这些所谓的"特殊生"往往会被别人忽视,甚至会受到老师、同学的歧视.许多老师对他们总是一味地批评指责,抱着"恨铁不成钢"的心理,结果往往使这些学生产生"破罐子破摔"自暴自弃的不良心理,严重的会使这些"特殊生"在人生道路上畸型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在一个目标一致,团结友爱的班集体中,由于各人的品德、性格、能力、外表等方面的差异,他们在群体人际关系中的地位是各不相同的.平时,我们不难发现,"嫌充儿"和"孤立儿"在群体人际关系中通常处于被排斥和受孤立的地位.从学校心理卫生学的角度看,这种不良的地位对其健康心理的养成是不利的,而且这两种类型的人常常是班集体管理中需注意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隐喻的意象图式角度分析"两"与"双"、"口"与"嘴"在语言表达中的同现限制。"两"与"双"的字形不同,它们的意象图式也不同:"两"是平分图式,"双"是配偶图式;"两"、"双"词语在言语交际中的意义和用法也就不同:选择"两"的语境强调"分而为二、两相对立",在选择"双"的语境强调合二为一、配成一对。"口"与"嘴"隐喻投射到对事物域的认识当中,但是各有侧重:"N+口"强调的是"容器通往外界的地方","N+嘴"强调的是"容器中形状突出的部分"。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孟子》中“正”、“长”、“贤”、“良”、“轻”5个形容词的语义和语法功能作较为细致的描写,试图从中寻找出《孟子》中不同的形容词在语法功能上的共性与个性,并进一步提出问题,即这些共性与个性的历时和共时的差异,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教育研究大致经历了从哲学--思辩研究范式经科学--实证研究范式到人文--理解研究范式的历程.范式的转换不只是方法的更替,更是哲学理论背景、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研究过程等的变更和创新.本文以众多学者的研究为基础尝试作多方面的比较.  相似文献   

14.
15.
16.
"吏"与"史"     
很多同学容易将"吏"与"史"写混,今天和大家说说怎样区别这两个字. 先说"吏"字吧.在《新华字典》中,"吏"字解释为"旧时代的官员".大家想一想,旧时代的官员们不都戴着一顶官帽吗?在古代,什么身份的人戴什么样的帽子可有讲究了,在官场中这讲究可就更多、更复杂了."吏"字上的一横不正像是那一顶帽子吗?记住这一横,不仅能分清两个字,还把"吏"字的意思记住了,一举两得.  相似文献   

17.
18.
19.
从史铁生的两部长篇小说《务虚笔记》与《我的丁一之旅》的文本出发,重点分析《务虚笔记》小说人物性格,从而通过文字表面的映像,来了解史铁生现实生活经历,发现史铁生最内里的“自我”与“印象”,阐述史铁生小说中的“质疑真实,推崇自我”的哲学思想,发掘文学与哲学的重合方式。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