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革教学方法 提高“两课”教学实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教育和武装当代大学生,是关系我国改革开放前途和对世纪国家命运的大事,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的长远大计。高校“两课”教育教学是对大学生系统进行思想理论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近年来,由于各级领导的高度重现和广大“两课”教师的努力,高校“两课”教学质量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高校思想理论工作的环境、任务、内容、渠道和对象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如何使“两课”教学适应这种新的变化和要求,进一步增强“两课”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吸引力…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两课”教师的整体素质有了显著提高。但必须承认,相当一部分教师的理论素质较低,科研能力较差。以致在个别学校的“两课”教学中出现了“马克思恩格斯是这么说的,列宁斯大林是这么说的,毛泽东邓小平也是这么说的,而我没的说的”的尴尬笑话。为了提高高校“两课”教学的实效,我们认为,高校的“两课”教师不应该只把“两课”教育当成单纯的谋生手段、以传授某种现成理论成果为职业的“教书匠”,而应是引导学生学会对现实问题作独立思考的导师。这就意味着,“两课”教师不仅应该具有对民族和人类的命运的高度责任…  相似文献   

3.
深化“两课”改革 提升教学实效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两课”教育教学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然而 ,当前“两课”教育教学的效果仍不理想。从教学的角度看 ,与认识上的误区直接相关。深化“两课”改革 ,首要的是树立正确的“两课”教育教学观 ,着重解决的是教学方式的改进与创新 ,关键在于重塑“两课”教师的职责。  相似文献   

4.
高校“两课”教学现状有喜有忧 ,如何提高“两课”教学的效果 ,确实让大学生感到“两课”必不可少 ,还需广大教师做大量扎实的工作 ,同时也需要学校给予多方面支持 ,才能使“两课”教学改革收到实效。  相似文献   

5.
“两保”是对我国中等以上专业学校开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的简称,是每个学生必修的课程,是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特征之一。它具有德育和智育的双重功能,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形成和提高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尤其在德育功能方面,它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近几年来,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不断变化,“两课”虽经多次改革和调整,但教学效果仍然不佳。本文通过问卷调查,针对发现的问题,分析原因并提出解决办法。一、问题与原因通过对我校350余名学生的问卷调查得知:一两课”教学在发挥主渠…  相似文献   

6.
“两课”教学是高校德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肩负着培养“四有新人”的重要任务。然而,当前高校“两课”教学工作存在着严重不足,导致“两课”教学收效不大。“两课”教学要想取得实效,教师必须从“两课”面临的实际出发,努力提高自身素质,进行切实有效的改革和创新。  相似文献   

7.
<正> 随着"两课"政治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课程改革新方案的实施,教学观念的更新、教学方法的改革相对已经滞后,制约着"两课"实效性的发挥。教学是师生互动的过程,传统上作为"教的客体"的学生,同时也是学的主体,具有主体的创造性;而作为"教的主体"的教师,实际上也需要从发现、引导、配合学生思考和学习的角度去努力,逐步形成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的教学理念,从而增强学生对"两课"教学的心理认同,在有限的教学时空内真正体现"两课"教学的实效。一、主体教育与"两课"教学主体教育是指依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教育现代化的要求,通过启发、引导受教育者内在的教育需求,创设一种和谐、宽松、民主的教育环境,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  相似文献   

8.
高等学校进行德育的主要渠道应当是“两课”教学,专业课教学和“第二课堂教学”。要充分发挥这些粜道的作用,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相似文献   

9.
胡延华 《职教论坛》2002,(24):15-17
一、改革“两课”考核方式的动因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简称“两课”),以促进青年学生成人、成才,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形成正常的人格,具备正常的公民素质为基本任务,是高等学校加强学生德育工作的主渠道和主阵地。长期以来,“两课”一直被列为我国各类高校学生必修的主课程。我们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的“两课”老师就如何提高“两课”教育、教学的实效进行了深入探索。特区政府重视教育,教育经费充裕,技术设备先进,加之毗邻香港,火热的经济建…  相似文献   

10.
提高“两课”教学实效的两点思考许琳,于颖娜当前,提高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实效是一个大课题,而增强教学吸引力是解决这一课题的关键所在。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仅就如何增强马克思主义原理课教学吸引力问题谈两点看法。一、适当评价西方社会思潮,进行中西文化...  相似文献   

11.
提高高校“两课”教学质量,创建新的“两课”教学模式,是摆在每一个“两课”教师面前的特殊任务,必须打破传统单一的封闭式教学方式,向现代多样的开放式教学方式转变,即向主渠道教学与多辅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转变。  相似文献   

12.
加强领导深化改革提高“两课”教学的实效□朝阳市教育委员会为了上好小学思想品德课和中学思想政治课,提高育人实效,我市注重发挥教育行政、教研部门的职能作用,本着“一手抓常规教学,一手抓教学改革”的原则,切实加强了“两课”教学改革的领导和管理,取得了一定成...  相似文献   

13.
为了上好小学思想品德课和中学思想政治课(以下简称“两课”) ,提高育人实效 ,我市注重发挥教育行政、教研部门的职能作用 ,本着“一手抓常规教学 ,一手抓教学改革”的原则 ,切实加强了“两课”教学改革的领导和管理 ,取得了一定成绩。现将我们的做法和体会总结如下 :  一、加强领导 ,提高认识 ,增强“两课”改革的积极性  《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的通知》、《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等文件下发后 ,特别是江泽民同志《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发表后 ,我市各级党委、政府以及教育行政、教…  相似文献   

14.
在党的十五大精神指引下,如何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如何帮助学生掌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理论这一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两课”教育如何贴近社会,贴近现实,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解答学生所关心的问题,如何提高“两课”教育的实效,提高大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是新时期“两课”教育的新课题,必须加以认真研究。一、“两课”教育的核心是引导学生掌握马列主义基本立场、观点、方法“两课”教育除了理论认知功能外,还有政治导向功能,要始终坚持“两课”这一特定性质和功能,为提高青年学生思想品德素质眼务。当前“两课”的…  相似文献   

15.
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简称“两课”),是对大学生系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目前,“两课”教学普遍存在着吸引力不大、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实效性不强的问题,其主要原因在于在“两课”教学中没有正确地认识和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因此,在新的形势下,教师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对提高“两课”教学的实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两课”教学过程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任务、教学对象的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  相似文献   

16.
新形势下,高校“两课”教育必须注重教学创新和讲求实效,要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提高“两课”教师的整体素质;加强师生联系,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不断更新和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突出理论与实际结合;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讲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两课”教学不尽如人意,必须锐意改革,更新观念,调动教与学的积极性;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坚持灌输原则,讲究灌输的艺术性;注重实践教学环节,强化社会实践性,加速教学内容信息化与教学手段现代化,打造教学模式的现代性以增强教学实效。  相似文献   

18.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简称“两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两课”教育在我国高校人才培养上的重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当前“两课”教育教学现状却不容乐观,“上座率低”、学生逃课、内容空洞、理论与实践脱节等问题都引发了关于“两课”更多的思考。如何提高“两课”教育的实效性,抓住学生的心理是关键。应认真分析思考高校学生对待“两课”教育的心理现状及成因,有的放矢,真正提高“两课”教学效果。[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情感教育:提高"两课"教学实效的重要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情感教育是提高“两课”教学实效的良好途径。课程导入、教学手段、教学语言、教学态度直至教学的全过程,教师都要充分调动并发挥“情感”、“情绪”的积极作用,用真情去感染、启迪、引导学生,在亲切、愉快、融洽的环境中学习并接受“两课”教学内容,以取得“两课”教学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0.
所谓潜意识就是潜藏在我们一般意识下的一股神秘力量,是相对于“意识”的一种思想。它又称“右脑意识”、“宇宙意识”。潜意识是人类原本具备但却忘了使用的能力,这种能力我们通常称之为“潜力”。 一、潜意识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 人同时具有意识和潜意识。一般情况下,人在学习的时候,都是运用意识的力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