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吃碗茶》(Eat A Bowl Of Tea)是美国华裔作家雷庭招(Louis Chu)的唯一代表作。该小说中主人公宾来的心理刻画和性格描写与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学说有异曲同工之妙,他在故事情节发展的过程中体现出本我、自我与超我之间的冲突。通过运用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分析宾来,指出了他患上心理性阳痿以及后来用中医的药茶治愈的原因。从这一全新的角度阐释了主人公宾来与当时社会产生的矛盾与冲突及其成因,并深入地揭示了小说的主题。  相似文献   

2.
《夜色温柔》中迪克的堕落一直被文学评论家们认为是上层阶级的道德标准腐蚀的结果,是上流社会有闲阶级的牺牲品。文章以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为视角,通过对迪克的三重人格结构分析,认为主人公的悲剧并非完全是外界环境所致,其根本原因在于迪克的个人选择。  相似文献   

3.
本文运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中有关潜意识的理论,试图对《一个女人一生中的二十四小时》给予评论。本文认为小说反映了这个女人精神世界中本我、自我、超我之间的矛盾冲突,同时,也表达了人们面对这种冲突时所面临的两难选择。  相似文献   

4.
《安吉堡的磨工》是法国著名女作家乔治·桑创作的社会小说的代表作,其中三个年轻的女性形象玛塞尔、罗斯和罗斯的姐姐疯女人布芮可里伦,非常引人注目。她们虽然有着不同的背景和经历,但是按照弗洛伊德的三重人格理论,她们又可以看成是一体的,即人格中的超我、自我和本我。  相似文献   

5.
《汤姆·索亚历险记》是美国小说家马克·吐温的代表作之一,其主人公汤姆·索亚聪明活泼、勇于冒险、善良而又机敏的形象给无数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长期以来该作品也成为文学评论家和探究者所研究的对象。以往的研究大多从语言艺术等角度对该作品进行分析。本文拟从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的角度出发,分析小说人物形象内心中"本我"、"自我"和"超我"之间的矛盾、斗争以及相互调和。  相似文献   

6.
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文论分析凯特.肖邦的《一小时的故事》,指出马拉德太太的内心变化是"本我"和"超我"的斗争;同时指出,精神分析文论用来解读文学作品虽然是一种有意义的尝试,但是也带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精神分析入手,借助弗洛伊德著名的“人格三重结构”,试图解析尼尔森的心理冲突:“本我”遵循“享乐原则”,满足内心本能的渴望,引领尼尔森追求片刻的欢愉与放松。但由于“超我”的压制,完全被本能驱使忘却资产阶级的责任得不到允许,到最后回归到文明的屋子里,从“本我”的状态下回归“自我”。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精神分析入手,借助弗洛伊德著名的“人格三重结构”,试图解析尼尔森的心理冲突:“本我”遵循“享乐原则”,满足内心本能的渴望,引领尼尔森追求片刻的欢愉与放松。但由于“超我”的压制,完全被本能驱使忘却资产阶级的责任得不到允许,到最后回归到文明的屋子里,从“本我”的状态下回归“自我”。  相似文献   

9.
《竹林中》是芥川的代表作之一,现有研究多从表述不确定性、人性之恶等角度出发。作为一种尝试,文章运用弗洛伊德的"三部人格结构"理论解读芥川的小说《竹林中》,进而对芥川笔下的人格状态、价值取向作深入分析。从强盗多襄丸的强势表现出发,分析"本我"人格对"恶"的无力感;从武士妻子的困境出发,分析"自我"人格所处的痛苦困境;从武士之死出发,分析"超我"人格的悲剧结局。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一部心理戏剧,《推销员之死》向读者展示了威利生命最后二十四小时的思想斗争和造成他悲剧的原因。威利幼年时的遭遇对他的性格产生巨大的影响:由于俄狄浦斯阶段父亲的缺场而未形成健全的超我,致使他的本我过于强大,造成他人格失衡。人格失衡是造成威利悲剧的心理根源。文中的关键人物本、威利和辛格尔曼是三位一体的,他们分别代表威利本我、自我与超我,表现了他人格发展的不平衡。人格失衡使威利处处碰壁,无法实现自己"美国梦",并最终导致他的毁灭。  相似文献   

11.
美国小说家纳撒尼尔·霍桑擅长剖析人物内心,他的小说被看成是现代意义上的心理小说。在其著名短篇小说《好小伙布朗》中,人物的刻画与描写与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有着紧密的联系。在小说情节发展中体现出的本我,自我,超我之间的冲突和协调表现出了霍桑对人性的理解。  相似文献   

12.
田纳西·威廉斯是美国文学史上最著名的南方剧作家,他的作品常以刻画男女主人公复杂的心理纠葛而赢得声誉。文章以弗洛伊德的人格三段论为基点,对田纳西·威廉斯剧作《玻璃动物园》中男主人公汤姆挣扎于现实与自身欲望的内心纠葛进行解读。汤姆的两难境地究其原因,来自于自我未能协调追求欲望的本我与现实家庭责任的超我之间的冲突,汤姆的矛盾因此是不可避免的,而汤姆的矛盾也正体现了人类现实生活中的内心困境。  相似文献   

13.
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的平衡才会促成健全的人格结构,某一部分过于强烈或者软弱都会导致人格的失衡.《更庄严的大厦》中男主人公西蒙的心理世界充满了冲突与斗争,虽然怀有崇高理想,但是在现实和利益面前,他选择了屈服于顺从,挣扎在本我、超我和外部世界的矛盾漩涡之中.软弱的自我使他游荡于理想与现实、自由与责任、亲情与爱情之间,无法自拔几乎走向疯狂的状态.  相似文献   

14.
《天边外》是美国戏剧之父尤金·奥尼尔早期比较成熟的一部作品。悲剧一直是他作品的主要形式,《天边外》也不例外。在奥尼尔的很多剧作中,都能看到弗洛伊德的思想理论的烙印,本文以弗洛伊德三重人格结构学说为视角,对三位主人公进行心理和行为的分析,探讨导致其悲剧人生的内在根源是本我、自我与超我三种人格结构发展的不协调导致人格发展的异常,从而导致人生的悲剧。  相似文献   

15.
《廊桥遗梦》是美国作家罗伯特·詹姆斯·沃勒1992年发表于《纽约时报》继而风靡全球的通俗爱情小说。一直以来,评论界对女主人公弗朗西丝卡最终回归家庭而大加赞扬,然而,对于她如何作出这一选择的原因却众说纷纭。本文试从弗洛伊德的本我、自我、超我的人格结构理论对弗朗西丝卡的复杂心理进行解析,在探求她作出选择的原因的同时,更期望对当今普遍的婚外恋现象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6.
艾丽斯·沃克的小说<紫颜色>无论在美国文学史上还是在黑人文学史上都堪称一部力作.在小说中,沃克描述了父权社会下黑人女性的痛苦生活,同时表达了对遭受同样迫害的大自然的关爱和怜悯.沃克把人类与自然放在同一道德水平线上进行描写,具有鲜明的生态女性主义观点.  相似文献   

17.
陈美容 《江汉学术》2011,(1):109-112
"六经注我"与"我注六经"是经典诠释中两种态度不同的诠释方法,"我注六经"采用以文本为主体,力图恢复文本原意的诠释取向;"六经注我"则是一种哲学创构活动,是诠释者构建哲学思想的取向.朱子的<大学>很好地融合了这两种诠释方法,其改"亲民"为"新民",对"新民"进行重新阐释,并赋予它以新的内涵,一方面是"我注六经"的回归圣...  相似文献   

18.
文体的选择关乎语言、修辞、叙事模式的倾向,也暗含着作者自我认同意识的归属。丁玲在延安早期创作的小说《我在霞村的时候》带有“类报告文学”特征。文体模糊性与人物塑造的矛盾性都构成了小说意义指向的不确定性,背后隐藏的是丁玲在“知识人”与“革命者”之间摇摆的自我认同困境。  相似文献   

19.
服饰描写是《小雅·都人士》一诗的突出特点,析其服饰,可观西周繁盛的礼乐文明,感其深远影响.都人士与君子女是诗中反复出现的人物,二者关系值得探讨.再者,通过重点分析行归于周一句,并结合全文,可判定《小雅·都人士》是一首怀古之作,字里行间流露着作者对都人士与君子女这类理想人物的强烈呼唤与渴求.  相似文献   

20.
我国“80后”作家安东尼的作品《这些都是你给我的爱》深受法国著名作家圣·埃克苏佩里创作的《小王子》的影响.两部作品均赢得了极高的关注度并创造了销量神话.通过比较两部作品所处的文化环境,揭示作者的创作意图并从受众角度来分析作品热销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