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为适应新时期下全面依法治国的现实需求,我国法学教育应加强理论与实践的契合。模拟法庭作为"实践性法律教学"的重要工具,目前尚需从提高入学资格,构建科学的课程模式,创制有实效的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完善,真正发挥模拟法庭联系法学教育理论和实践的桥梁作用,加快培育出更多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法律人才。  相似文献   

2.
互动式教学:培养统计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互动式教学的内涵出发,探讨统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有效模式,分析互动式教学与创新能力培养的关系,提出互动式教学是培养新时期统计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进而从不同的角度并结合教学实践,对开放式课堂教学、互动式研讨和互动式探究性学习等统计学专业互动式教学组织形式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3.
法学教育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为立足点。案例教学是衔接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有效纽带,是连接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的纽带。案例教学具有辅助性、典型性和关联性特征。案例教学的基本环节表现为展示法学知识,提炼焦点争议,运用法律思维,给出案件研判。积极探索和推广案例教学将有效地提高高等法学教育质量,为法治建设提供卓越的法律人才。  相似文献   

4.
创新型教师素质及其培养模式探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创新型教师应具备的素质是要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积极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较高的创新能力,扎实系统的专业知识、文化基础知识,良好的教育教学实践操作能力,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和学生观.在我国高师4+0组织模式短期难以改变的情况下,为培养创新型教师,建立创新型教师的高师培养模式,以其培养模式的工作模式为突破口,对培养模式的各部分、各环节进行优化,进而达到培养模式的整体优化.  相似文献   

5.
构建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在人才。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型人才的重任。培养造就创新型人才是一个系统工程。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需要改变教育观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重新构建教师培养体制;改革教师分配制度,形成激励机制;加大投入力度,扩大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覆盖面;改革实验室建设和管理模式,不断探索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高校舞蹈教学应成为培育创新型人才的艺术手段。舞蹈教学应以"培养健康生活方式"、"培育优雅的社交能力"和"启发创造性思维"为宗旨,全面推进大学生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7.
高校目前法律专业传统的实践教学主要是毕业论文、毕业实习,传统的考试主要是笔试。这种实践教学和考试模式,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得不到有效的锻炼,这对法律实用型人才的培养极为不利。参照"诊所式"法律教育模式,将教师讲授为主转变为以学生参与为主,变笔试为主为课堂讨论、口试为主,增加法学实践模拟教学等实践课程的比重,增加平时及期末考试中实际运用法律知识能力的测试比重,形成法学专业独有特色,与培养适用型法律人才相适应的教学、考试模式。  相似文献   

8.
建设中国特色的国家创新体系是国家目前的发展战略,需要大量素质优良的创新型人才,高职院校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工作中完全可以大有作为。因此,高职院校应从明确办学定位、专业教师培养、学生工作队伍建设、创新型校园文化氛围培育和借助职教集团搭建创新型人才培养平台等方面积极推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工作。  相似文献   

9.
法学是一门实践性学科,法学本科生教育开展实践教学对培养应用型人才十分必要。实践教学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法律实务相结合,能够提高学生的法律职业能力,让学生走出校门从事法律实务得心应手。针对当前法学院开展实践教学的现状,提出了构建法学本科实践教学体系的设想,并确定了切实可行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0.
传统的法学教育模式难以满足创新型法律人才培养的需要,法学实践教学具有单纯的理论教学所不可替代的特殊功能。法学实践教学还存在诸如形式单一、实践教学质量控制缺失以及实践教学团队缺乏等问题,可以通过拓宽实践教学渠道、科学设置法学实践教学、改革现行的实习方式、建立实践教学团队等方面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11.
基于"禁止拒绝裁判"原则,法官有权对存在法律适用困难的案件作出漏洞填补式的处理,而法律原则的适用便是填补法律漏洞的重要方法。本文在对法律漏洞作类型化概述后,以存在"原则漏洞"的"四川泸州继承案"为切入点,就法律原则"补缺作用"的启动机制与运行机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语言词汇反映社会现实,因此处在不断地变化之中。新词不断被创造,用于表达新的事物和关系,旧词的词义也不断发生变化或承载新的意义。同时,由于受法律背景、语言和文化的"束缚",法律术语标准化过程受到了巨大的阻力。本文旨在探讨法律术语的发展变化过程及为实现法律术语的标准化欧盟所做出的努力。  相似文献   

13.
隐喻的使用实现了普通语言的创新与发展,尤其是法律隐喻,其在法律语言中所起的作用举足轻重。通过内省法,揭示出法律隐喻与法律语言之间存在着微妙的辩证统一关系。  相似文献   

14.
增强广大人民群众法律意识,是我国落实依法治国与社会现代化发展的必由之路,而大学生身为社会高知群体,培养其法律意识,是高校教师必须承担的历史重任。本文以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及法律教育的时代意义入手,分析了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及法律教育面临的困境,提出了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及法律教育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5.
法律的生命在于实践。涉外卓越法律人才的培养必须加强法学专业实习。针对我国高校在法学专业实习中存在的对实习重视不够、实习基地不规范、实习时间与方式不合理、实习的监管制度不利等问题,涉外卓越法律人才培养视角下法学专业实习必须从成立实习领导小组、加强实习基地建设、确立科学的实习方式与时间、健全实习管理制度、加强对实习过程监管等方面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6.
法是调整社会关系的产物,其归宿是能够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一套规则,因此,法律评价的最终指标,是现行的法律是否能够满足社会的需求,也就是能否为社会关系的调整提供一套可行的规则.能否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既存在于整个法律体系(也就是说,从总体上看,该法律体系是否能为社会关系的调整提供一套完整、正当、可行的规则),也存在于某一部规范性文件和某一个条文.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当代青年学生的法律信仰及法律素养成为了一个不可回避的课题,本文就青年学生的法律信仰及法律素养的培养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18.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传统的法学教育提出了新的契机和挑战。当前法学高等教育存在培养方案模糊,教育模式僵化、单一,考核方式陈旧、狭隘的病灶。提升法学人才培养质量,应该创新法学教育模式,充分利用现代互联网的技术优势和信息优势,准确契合当代大学生法律素养和法律思维方式的培养需要,科学设计教学模式,有效利用案例教学等实践性手段,培养卓越的法律人才。  相似文献   

19.
协同育人背景下法学实验平台作为承担法学实践教学的校内实践场所,如何更好地将法学实验平台打造成运行高效、信息资源共享的实践教学平台,切实为培养卓越法治人才服务,值得认真思考和关注。本文围绕卓越法治人才培养从法学实验平台管理系统设计应用的需求分析、设计思路、设计原则、B/S框架结构设计原理和方向以及关联数据库技术中功能模块设计等内容展开管理系统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20.
我国的体育法治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从法律多元的角度看,既有国家外的法律多元,包括国际体育组织;又有国家内部法律的多元性,包括大陆法、香港法和澳门法三个不同的法域以及非国家法(体育行业规则)等。法律多元带来了法律冲突,解决法律冲突问题,应该坚持国家法律至上原则,同时确立法律多元精神,在此前提下,不断进行法制创新,以达到体育多元秩序的和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