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撰写的《学习李淳基》系列评论(5篇),在西北五省区县市报界首次获得1996年度中国县市报新闻奖一等奖.同时还获得陕西省新闻奖。有的评论家在有关刊物上撰文称其有气势、有深度.可与大报的评论相媲美。有的认为评论的一些观点有新意、针对性强,说出了群众的心里话。现在回忆这组评论的写作经过,我的体会是,评论写作一定要把好三道关:选得准、站得高、挖得深。选得准选得准是指选题要准。1996年8月17日,《西安日报》在头版头条刊登了长篇通讯《金色种子》,全面介绍了长安县农牧局科技干部李淳基的动人事迹,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相似文献   

2.
《半月谈》杂志副总编、青年评论家张正宪近年来以“苏北”等笔名,在《半月谈》刊物上发表了不少文章,他的评论以其“谈得新、谈得深、谈得准、谈得活”的特色,引起广大读者和新闻界的瞩目。《论快》、《论放》、《土政策评说》、《先富后富,天平的支点在哪里?》等篇章是他大量评论文章中的得意之作,读者纷纷来信表扬。当我探问他撰写评论的心得,从他嘴里立刻跳出三个关键词:“睿智、情感、文采”。  相似文献   

3.
选题是科技刊物编辑工作中的第一关。题目选得准,刊物的内容才有针对性,质量才能得到保证。如果这第一关把得不好,则后续的组稿、审稿、编辑加工等,做得再细再好,也不会给刊物的质量带来新的突破。由此可知,选题工作至关重要。选题时必须注意吃透“两头”,突出“四性”。“两头”:上头是要掌握国家发展生产和科学技术的有关方针政策,下头是读者的意见和需求。“四性”:即针对性、实用性、先进性和多面性。为了实施上述要求,我们针对《锻压机械》杂志的专业性质和具体情况,拟定了四条选题依据:  相似文献   

4.
一点商榷     
《新闻三昧》2001年7月号《时间,你表述得准吗》(作者陈为镛)一文,就当前见诸报端的关于不规范的时间表述作了分析与纠正,论点也很精辟,不失为一篇好文章。但这篇文章倒数第二自然段中的举例以“1月3日……10:30分”、“同日12:00”、“下午2:00”表述为“10点50分”、“12点”、“下午2点”,认为“这种表示法是很不规范的。”并  相似文献   

5.
在刚刚结束的2003年度河南省好新闻评选中,《许昌日报》刊发的评论《要高度重视保护种粮农民利益》得到了评委的一致肯定,被评为河南省新闻奖一等奖,并推荐参加中国新闻奖的角逐。一篇评论缘何能够博得评委们的一致好评?作为本文的作者,我们的体会是这篇评论主题抓得准、政策吃  相似文献   

6.
在2003年度河南省新闻奖评选中,《许昌日报》刊发的评论《要高度重视保护种粮农民利益》荣获一等奖,并被推荐参加中国新闻奖的角逐。一篇评论缘何能够博得评委们的一致好评? 我们的体会是这篇评论主题抓得准、政策吃得透、引导效果好。抓准主题倾注对农民 的挚爱真情去年8月份  相似文献   

7.
形式主义害死人。老百姓对形式主义深恶痛绝。3月8日《扬子晚报》“焦点新闻”版上《人大代表“会诊”形式主义》(作者慎海雄、潘海平)一稿,“穴位”找得准,“针”也扎得猛,读了让人拍案叫绝,大有吐了在喉骨鲠之感。  相似文献   

8.
贵刊今年第二期刊登甲木先生的《两种比较,两点思考》一文,其中的“比较之一”是讨论“立足本省,面向全国”的办刊方针。问题提得准,惜未开展。近年来,围绕这个方针,各地的图书馆学刊曾出现过以下4种情况:1 有些省图书馆学会认为学刊是学会出钱办的,理应多登本学会会员的文章,为他们创造评职称的条  相似文献   

9.
本刊讯10月27日,湖北省委宣传部、省新闻工作者协会在宜昌举行“《三峡日报》典型报道研讨会”。这是湖北省委宣传部和省记协首次为市州媒体主办新闻业务专题研讨会。湖北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记协主席文成国出席研讨会,他指出,《三峡日报》的典型宣传抓得准、抓得好、抓得深、影响大,堪称楷模,在全省媒体中起到了示范作用。他强调,全省...  相似文献   

10.
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出后,如何使党的这一最新理论成果迅速地被广大基层官兵理解、接受、应用,是报纸宣传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为此,我们《人民军队》报紧紧围绕如何通过宣传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向基层延伸、向实践拓展这一问题,加大一版的组织策划力度,精心经营《让“三个代表” 向基层延伸向实践拓展》专栏,保证了这一宣传自然贴切,特色鲜明,有声势,有深度。许多基层官兵说:这个专栏里报道的问题提得准  相似文献   

11.
张波 《新闻世界》2010,(5):46-47
针对农村地区出现的热点难点问题,《安徽日报农村版》准确分析定位,加大舆论监督报道力度,相继采写编发了一组监督批评稿件。由于讲原则、抓得准、做得实,化解了基层矛盾,提升了报纸形象,受到读者欢迎,社会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
点到为止     
点到为止黑龙江日报农业宣传问题抓得准黑龙江日报2月5日题为《从收看种话玉米》的报道,反映该省粮食丰收之后,小麦、水稻、大豆的收购进度快,唯独玉米缓慢,主要原因是玉米含水分高。全省大部分地区玉米含水30%,个别的高达40%。含水分高,是玉米未成熟的标志...  相似文献   

13.
发表在1986年12月16日武汉《长江日报》上的《同志,您能做到文明骑车吗?——街头自行车纵横观》,是一篇精彩的“中性”报道。因为报道形式新颖独特,问题也抓得准,所以,通讯发表后,在武汉乃至全国,产生了良好的反映,被评为1986年全国好新闻一等奖。这几年购买自行车的人特别多,中国有“自行车王国”之称。但是,自行车违章、撞倒人,简直司空见惯。《长江日报》记者谢昭良、刘立民,透  相似文献   

14.
夏初,在北京国谊宾馆参加《半月谈》杂志创刊15周年庆典,恰巧与该社副总编、青年新闻评论家张正宪同住一室。闲聊间,话题不由自主集中到当代中国的现状和新闻评论的走向。 近年,张正宪以“苏北”等笔名,活跃在《半月谈》这家全国发行量最大的刊物上,其评论“谈得新、谈得深、谈得准、谈得活”,引起广大读者和新闻界的瞩目。 《论快》、《论放》,《土政策评说》、《先富后富,天平的支点在哪里》等篇什是他大量评论文章中的得意之作。读者纷纷来信褒扬,著名评论家李峰也给亮了高分。  相似文献   

15.
《解放日报》创刊不久,就爆发了苏德战争。直到四年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报纸的国际新闻主要是战争新闻。战争情况瞬息万变,当时我们能收到的国际资料很少,但《解放日报》对很多重大国际问题的评论,都能见势快,抓得准,走在世界舆论的前面。这主要是靠毛主席和党中央善于从细微的变化中捕捉事物的本质,及时地、准确地作出判断的结果。下面简要地回顾几件有关苏德战争新闻的编辑评论工作。  相似文献   

16.
今年4月上旬,《人民军队》报在二版突出刊发了一篇题为《我从电脑军事游戏中摸索训练诀窍》的稿件,受到广泛好评。报社领导两次在业务会上称赞"此稿不错";作者所在部队领导也赞扬稿件问题抓得准、写得实。此稿在报社月评中被评为优质稿。回想编辑此稿的过程,最大的收获和体会是,要善于从基层官兵自发来稿中提取新闻,沙里淘金。  相似文献   

17.
太原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广播于2011年12月16日播出的广播述评《莫让"许诺"冷了百姓心》(作者王俊伟、黄英、田霞、方东晓),以其问题抓得准、事实摆得明、根源挖得深、危害说得透、广播特色鲜明,一经播出就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听众的好评。是太原电台近年来少有的优秀作品,最终摘得中国新闻奖二等奖。  相似文献   

18.
闫加吉 《军事记者》2006,(12):31-32
今年1月21日,《人民军队》报在二版显要位置刊登了消息《干部天天在状态》,并加了编后。消息见报后,读者打来电话称赞这篇稿件问题抓得准,经验很管用,是一篇难得的经验性消息。新疆军区领导多次在安全稳定会议上讲到此稿,要求干部骨干切实增强事业心责任感,确保部队安全稳定。这篇850字的消息,本是一篇不足500字的自然来稿。编辑打电话让作者进行补充采访,先后修改打磨了几遍,最终成稿发表。  相似文献   

19.
王友婵 《大观周刊》2012,(17):255-255
词汇是英语学习中的重要部分,掌握一定的词汇量是进行口、笔交际的基础,只有熟记所学过的单词和词组,再加上灵活的运用,才能完成初中所规定的教学任务。那么,英语词汇如何才能记得快、记得准、记得牢呢?这是每一位英语初学者都应重视的问题。记单词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需要一定的毅力和花费更多的时间,但是如果方法得当,往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艺,才能,技艺。古时,孔子整理《诗》、《书》、《礼》、《乐》、《易》、《春秋》等文献,被奉为儒家普通人生法典,是为六艺,学生三千余,身通六艺者七十余。孔子开设六门课:礼、乐、射、御、书、数,被学子称六艺。联想今日科技图书的编辑工作,亦有六艺:营、文、专、博、坐、走。现试述之。营经营。编辑应学会经营之道,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善于经营者须具有挖掘选题、注重质量、降低成本、把握时机、遵纪守法的意识和才能。选题有否特色,是一个出版社图书在市场中竞争能否取胜的关键。社会效益好的选题要努力追求,经济效益丰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