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蓝翔 《收藏》2006,(11):59-59
促使我写此文的动因,是1995年在广东惠州举办的华夏民间收藏展上与《收藏》杂志主编杨才玉先生的会面。此前虽然拙文多次发表于《收藏》,但我无缘和主编相识,这是第一次见面。他提出聘请我担任《收藏》杂志特约撰稿人,要我多写关于海派收藏的文章。  相似文献   

2.
道一居士 《武当》2010,(4):45-45
2009年《武当》第11期里,刊载有一篇介绍《内景图》的文章。据介绍说,此图为木刻版,收藏于北京白云观。1995年,友人朱道琼先生曾将此图图样寄给我一份,让我研讨并收藏。此前,我于1991年从兰州李少波先生处,还得到过《内经图》及《内经图释义》文本,说此图为碑刻,也收藏于北京白云观。  相似文献   

3.
孔宪信 《收藏》2010,(2):157-157
王世襄先生是国内外著名的古典家具研究专家。多年来拜读先生《明式家具珍赏》《明式家具萃珍》《锦灰堆》等数本论著获益匪浅。在先生的影响下,我开始收藏山西古典家具。我很崇拜王世襄先生,但一直无缘得见。  相似文献   

4.
陈飞武 《收藏》2008,(3):168-168
我从2007年第4期《收藏》杂志上看到一篇《〈收藏〉助我淘得“文革”年画原稿》的文章后,很替该文作者汪先生高兴。本人也有类似的收藏经历,不过我收藏到的是“文革”油画原作,而非“文革”年画原稿。  相似文献   

5.
王好华 《收藏》2006,(11):130-131
读了2006年第3期《收藏》杂志上古方式先生的《论古玉收藏》,色起了我对自己的收藏往事的一段回忆。我自2004年3月走上古玉收藏道路,两年多来,历经瞎子摸象——充电寻路——藏研结合的艰辛跋涉,真切感受到古方先生对古玉收藏爱好者的人文关怀,深刻认识到他的看法正确。  相似文献   

6.
王昆 《收藏》2008,(11):143-143
《收藏》的老作者晨欣先生所著文集《宝牧斋随笔》于近期问世。晨欣先生斋号“友仁堂”“宝牧斋”,系中国文物学会民间收藏委员会委员、安徽省钱币学会会员、黄山市作家协会会员。其20世纪70年代初涉足收藏领域,以收藏古钱币、浅绛彩瓷、名人手札、徽州近代名人金石书画著称。他撰写的有关收藏方面的随笔、琐记曾多次被《收藏》刊登。  相似文献   

7.
刘远书 《收藏》2007,(11):162-162
《收藏》2007年第7期133页刊载太原张亚彬先生的《三方端溪水岩砚》,我怀疑这三方水岩砚是赝品。  相似文献   

8.
方玖骅 《收藏》2007,(11):85-85
文先国先生在《收藏》杂志2007年4期《假作真时真亦假》一文中说:2006年5月号《收藏》“发表的石家庄方玖骅先生《艺术品市场手札作伪例析》一文,例举图9(陈梦家手札)是对图10的伪造,亦有指真为假之嫌”。笔者认为文先生没有仔细阅读我那篇文章的全文,以致得出错误的推断。  相似文献   

9.
仰望北山楼     
陈根远 《收藏》2007,(6):120-121
2006年12月,我去上海讲授文物鉴定课期间,著名古籍版本、古代书论专家崔尔平先生问我可有兴趣看看施蛰存先生收藏的历代金石拓本。对此,我大喜过望。当年我是拜读施蛰存先生的《金石丛话》后才逐渐4步入碑帖研究与鉴定的专业道路的。  相似文献   

10.
郭兰香 《收藏》2009,(8):171-171
2009年6月上句,杨才玉先生打来越洋电话,告诉我《收藏》杂志要出第200期了。这当然是值得庆贺的事。  相似文献   

11.
方知青 《收藏》2007,(9):113-113
《收藏》第155期刊有许国平先生《〈三希堂法帖〉考》文章,读后,受益匪浅。无独有偶,我亦藏有一册初拓本《三希堂法帖》,借贵刊一角,与诸君共赏。  相似文献   

12.
李鹏超  李维群 《收藏》2010,(3):158-160
2009年12月28日,台湾著名收藏家、古董经纪人、台北观想艺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徐政夫先生做客《收藏》杂志社。一场由《收藏》杂志和陕西省收藏家协会联合主办的收藏沙龙正在这里举行。窗外寒风冷峭,室内暧意融融,徐政夫先生以他丰富的藏海阅历就台湾收藏的国际化视野及格局侃侃而谈,吸引了与会者专注的目光。  相似文献   

13.
徐东升 《收藏》2013,(7):147
醉心于《收藏》,是我对《收藏》的感受。《收藏》如美酒,让我一生沉醉。偶得《收藏》,如获至宝1993年初,我所在单位兴建"北京长城射击场",由我担任副主任,主管对外宣传和办公室工作。射击场成立后开通了邮政业务,5月份开始订下半年报刊,订刊工作由我负责。在翻阅报刊订阅目录时,我突然发现了《收藏》。缘于对收藏的敏感度,我毫不犹豫地订了。打那时起,我便与《收藏》结下了如兄弟般的情义,之后,每年必订阅。当我收到1993年下半年第  相似文献   

14.
《收藏》2010,(8):160-162
由上海大学、南京艺术学院、《收藏》杂志社和艺超网主办的首届“当代名窑”评选活动方案正式公布了,这是《收藏》杂志社和艺超网首次参与主办的全国性大型收藏专项评选活动。为了进一步了解此次评选活动的目的、意义、定位和组织等问题,本刊记者采访了本次评选活动办公室主任、《收藏》杂志主编李毅民先生。  相似文献   

15.
本刊今年第5期刊登陈竺勤先生《从"至正十一年"铭元青花谈起》一文后,很快收到许多来自全国各地的读者和收藏爱好者的来信,质疑和探讨陈竺勤先生的观点和见解。本期我们刊发了郭宽先生的文章,同时转载《中国文物报》记者王征先生关于《中国古陶瓷学会召开元青花专题研讨会》的消息。我们惊喜地发现,我国古陶瓷研究的官方权威机构终于发言了,这对引领元青花的研究和辨伪,指导广大元青花爱好者如何收藏元青花,维护元青花研究的科学性无疑是十分有益的。我们期望广大收藏爱好者、古玩行业的"行家"和古陶瓷界的专家学者消除隔阂和偏见,携起手来,为研究和解决元青花领域的各种疑难问题共同奋斗。我刊将开辟专栏,刊载各种不同的见解和声音,展开元青花研究辨伪的广泛讨论。  相似文献   

16.
于学岭 《新体育》2011,(12):12-12
国庆节前夕,老友刘朴先生来京公干时,将其最近完成的杜甫诗《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行草书法作品赠送于我。想我道行浅薄,征得其同意后赠送中国体育博物馆收藏。  相似文献   

17.
王秋峰 《收藏》2013,(1):171-171
说起我的收藏之路,与《收藏》杂志有着不解之缘。1993年夏,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一家古玩店看到了一本《收藏》杂志,随手翻阅,越看越喜欢,大有相见恨晚之感。此后,我就从该古玩店借阅了当年的《收藏》杂志。1994年,我开始订阅或购买《收藏》杂志直到今天。20年来,我的工作单位和住址变更了好几次,给订阅《收藏》带来不便。为了看全《收藏》,除订阅外,我或者从报刊亭购买,或者借阅其他藏友的,或者年底从杂志社邮购当年杂志。  相似文献   

18.
《收藏》2012,(12):178-179
李传新1946年生,安徽临泉人。早年师承绘画名家任率英先生,后又转益多师,曾得著名画家范曾、宋文洽、亚明、白雪石、方增先、刘文西诸先生指点,获益良多。作品曾参加各级展览并获奖。部分作品先后在日本、法国、意大利、埃及和我国台湾、香港等地展出,被许多海内外朋友收藏。作品发表于《美术》《国画家》《荣宝斋》《收藏》《中国书画报...  相似文献   

19.
《收藏》2008,(5):118-119
《收藏))2007年第5期刊登了冯飞龙先生《怎样识别臆造币》一文。我觉得既是教人怎样识别臆造币,应当每种币都包括。但该文只说了银币,而且里面的某些观点我也不敢苟同。  相似文献   

20.
师福贞 《收藏》2007,(1):153-153
1993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见到了《收藏》创刊号,一见钟情,从此月月与《收藏》“约会”,相伴相守,从无间断。15年来我最深的体会是,《收藏》伴我,我伴《收藏》,都在不断成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