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中国的传播生态业已发生深刻变化,网络的出现给了大众重新认识自己的机会,也为大众提供了新的交流平台和互动方式。与此同时,网络与传统媒体整合已是大势所趋。因此,日益增多的网络与传统媒体的互动现象.理所当然地引起了我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2.
新的媒体环境下必然会出现新的传播方式与相应的传播创意,3G技术的发展为广告的传播带来了更广阔的空间,它不仅影响着商业的营销策略,也为公益宣传拓展了思路。公益信息在国内移动网络终端用户中的传播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主要探讨了公益信息传播的几种主要的能够凸显移动终端优势的传播形式,以及移动网络终端的公益信息传播特点和优势。笔者提出了移动网络终端公益广告信息传播的几种新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3.
关于网络传播的一些理论思考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网络传播并不是人们所说的“第四媒介” ,而是人类传播和精神交往的第二世界。网络传播使人类传播活动出现了新的飞跃 ,赋予人类传播规律许多新的特点 ,并使传播规律本身有了新的延伸和发展。网络传播带来的理论挑战 ,主要还不在于大众传播理论的调整和更新 ,而在于传播理论总体性的开拓、提升和创新 ,并把广义传播学切实建立起来  相似文献   

4.
吴文汐 《传媒》2016,(5):91-93
社会化媒体的平等性,交互性和功能多元化为科学传播创造了新的空间,本文通过对近年来国内外基于社会化媒体平台的科学传播典型案例的分析研究,发现社会化媒体的科学传播在传播模式、传播理念、传播主体及传播形式等方面都出现了新的突破,反映了科学传播的新趋势、新方向,值得广大科学传播工作者重视.  相似文献   

5.
网络启示:后传播时代的到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网络把我们带到了后传播时代。在此之前,人类的传播史可以划分为前传播时代和后传播时代。在后传播时代,传者和受众的极限被打破了。从理论上说,每个人几乎都有可能成为传播者,传播机构和个体受众的区别也被缩小了。网络对传媒的舆论把关人角色是一种解构。按照传统的概念,传媒至少应该是一个组织机构,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单位,而网络既可以是一个组织,又可以是个人。过去的传播大多是由组织向个人传播,或者是群体对群体的传播。我们需要反思的问题是:网络是不是自由主义、个人主义和无政府主义的媒体?网络是不是最理想的传播工具?网络是不是用形式“颠覆”着内容?网络是不是使大众传播变成了小众传播或者分众传播?  相似文献   

6.
王斌 《报刊之友》2013,(8):34-35
随着网络这个新媒体的出现,又为人类的传播方式增加了一种新的传播媒介。在网络媒介为新闻传播带来诸多优势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不利的影响,网络为新闻传播带来更多自由的同时,也因为网络新闻传播的自由而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本文以百度、新浪、搜狐等大型网站的网络新闻传播的特点,从网络传播的特点和网络传播新闻自由的特征等方面对网络传播新闻自由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同时针对目前网络新闻传播自由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7.
在新的技术革命的催生之下,必然有新的媒介形式出现与其相适应。当前,计算机网络技术、数字化多媒体及移动通信技术都有了高速的发展,因此出现了媒介融合的概念。媒介融合不仅整合了网络、传播、内容及接收终端等平台,同时促成了媒体发展的新趋势。在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新闻传播的方式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基于此,就媒介融合背景下的电视新闻传播的走向进行分析,以期为电视新闻传播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毕晛  孙宜君 《新闻世界》2013,(12):96-97
以开放性、匿名性等为特点的网络传播作为一种新的大众传播模式,为民众提供了充分表达观点的平台。然而,我们应看到,在网络传播给人们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为各种消极价值观和道德观的出现提供了载体,冲击着传统的传播伦理。基于此,本文探讨了网络传播伦理问题及其成因,并提出解决伦理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季明 《青年记者》2008,(6):75-75
博客传播是网络传播领域出现的个性鲜明的传播现象,凭借其个人性、开放性、互动性和及时性的传播特质,显现出了其特有的优越性,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主要通过对博客传播要素的分析,来探讨博客传播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网络隐私传播现象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人传播时代的到来,隐私在网络上的传播呈现了日益扩大的态势,并出现了多种传播形式。本文从传播心理角度对网络隐私传播现象作了一定的心理动机分析,对网络隐私传播这种传播现象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11.
祁艳 《新闻传播》2010,(2):33-34
本文首先分析传播与政治的密切联系,指出当今伴随着以计算机、互联网为代表的先进技术的产生,政治运行方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尤其是网络传播的出现,它改变了传统的传播逻辑。但是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这样一些传统媒介在未来一段时间中仍会继续保持下去,当然在新的社会条件下也产生了新的变化;尤其令人关注的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介"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民主政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以人人网为代表的SNS社交网站的出现打破了虚拟人际传播与现实人际传播之间的界限,并且将二者融合起来。它采用实名制,并且为用户提供形式多样的交流形式,既弥补了传统网络人际传播中的非语言形式,又可实现一般网际传播中的异步交流,这种独特的新型网络人际交往模式构建起一个崭新的社会网络圈子。然而由于声音、眼神以及交往情景等限制,它依然无法在传播效果上等同于现实的面对面人际传播。  相似文献   

13.
浅析网络传播渠道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楠  梁丽 《新闻世界》2009,(12):149-150
伴随着网络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网络传播渠道的影响力也与日俱增。尤其是web2.0与SNS技术的运用,使网络传播渠道焕发出了新的活力。网络传播渠道与传统传播渠道的深层次交融、网络使用者角色定位增加、渠道中信息过滤的弱效性与迟效性等,值得关注探究.  相似文献   

14.
传统的人际传播活动在社交媒体这一传播媒介的发展之下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用户在通过社交媒体开展传播交流活动时展现出一些与以往线下人际传播相异的特点.本文主要以微信为例来研究网络人际传播的具体表现和存在的弊端.作者认为:我们应该了解基于社交媒体的网络人际传播的便利性,也应该意识到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辩证地看待这种传播活动并对它有一个全面客观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弓艳红 《新闻世界》2014,(6):154-155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网络传播平台的飞速革新和发展,我国各媒体竞争的两会新闻网络传播出现了新的变化。本文通过几年来两会新闻网络传播方式的对比,发现如今网络媒体传播方式已经有了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16.
每当一种新的媒介形态开始普及,便有学者致力于探索这种新媒介带来的变化,微博也不例外。本文认为,由于微博容量小、微博网站"关注·粉丝"模式和转发模式的设置,使微博产生了一种无需经由媒体中枢的大众传播方式——接力传播。这一新的传播方式不同于以往媒体利用自身"一对多"的"势能"进行的大众传播,而是经由多个"草根"的转发,在私人网络中实现的大众传播方式。这个传播变革为我们的大众传播世界里带来了传播过程更难控制、信源无限扩大以及虚假信息可能大幅增加等三个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科学技术以及新媒体的广泛应用,使得媒介在传播功能、传播范围、传播质量等等方面都得到了较大提高,同时也推动了中国广告行业以及众多创意产业的发展与行业变革。新的技术、新的形式、新的创意带给我们新的思考和启迪,这种思考是来自于整个产业的进化及媒体的自身发展需求,是媒体投入到市场运作后直接反馈的终端信息。尤其是在户外广告行业中,环境媒体作为一种新的传播形式正创造出全新的受众体验感受,国内的一、二线城市中已经出现了许多优秀的“环境媒体”投放实例。  相似文献   

18.
袁珂 《中国传媒科技》2012,(22):123-124
因特网的发展使我们全面进入网络传播的时代.在网络传播的过程中,因传受角色的变换及把关力量的削弱,引起传播伦理的一系列问题,亟待人们给予更多关注和思考.  相似文献   

19.
苗红月 《新闻世界》2011,(12):104-105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新闻发言人与互联网相融合衍生出网络新闻发言人新的传播模式。本文重点研究网络新闻发言人从无到有、从产生到发展的过程中,以传播根基、传播形式、传播意义为点、线、面在网络中进行了立体化的传播。网络新闻发言人是信息社会的产物,符合数字社会发展的总体趋势。  相似文献   

20.
论网络传播的危机公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传播作为一种全新的传播方式,有着与传统传播媒体截然不同的新特征,它给我们提供了最快捷、便利的传播方式.当我们享受着网络传播的快捷、便利的传播方式带来的乐趣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系列负面作用,如意识形态和文化渗透、假新闻假信息传播、个人隐私遭到侵犯、知识产权遭到侵犯,等等.当网络中假新闻、假信息、不利消息或负面新闻出现时,若我们不巧妙运用公关手段及时去化解它,而任由负面消息在网络中传播,那将可能演变为网络危机.严重的话将会令一个人名誉受损、企业破产、政府公众信誉下降,因此当网络危机出现时,我们应及时运用公关手段防止危机蔓延,化解各方面的矛盾,减轻网络传播危机带来的损害,把握机遇化危为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