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油气储运作为石油加工和生产的重要环节,耗费了相当一部分的能源,降低储运系统的能耗,可以增强油气加工企业的竞争力,实现可观的经济效益.也符合我国节能环保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本文介绍了油气储运节能的基本原则,并对其主要的技术措施作了分析和论述.  相似文献   

2.
炼油厂储运系统节能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景利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25):238-238,141
针对炼油厂储运系统节能与环保技术及设备这一问题进行探讨,根据储运系统的组成,详细分析了储运系统需要解决的节能技术,提出相应解决办法的设想,最后概括指出油品储运系统所需节能设备及现有设备的缺陷。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油气储运行业在飞速发展,其中应用到的相关技术类型较多,逐渐形成了规模较大的油气管网的形式。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不断发展,油气加工和制造行业也得到了进步。本文中,笔者主要对油气储运的相关技术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并且展开深入研究,希望能够给相关的工作人员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油气储运过程中静电产生及发生静电危害因素分析,合理制定油气储运静电防范措施,达到经济适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随着世界各国经济竞争日益激烈,必须把我国油气储运放到保障国家经济发展的高度上加以重视.其系统完善与否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平衡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油气储运专业教学实践性环节研究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我校油气储运新专业建设过程中,为了实现新办专业的培养目标,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提出了实验室建设规划和建设内容,以及落实各个实践教学环节的方法、步骤和体会。  相似文献   

7.
论我国油气储运技术发展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炼油企业是国家发展的基础企业,它的生存与发展关系着国民的生活与经济,而作为其中的环节--柏气储运,已经成为最重要的链条.在发达国家,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重视油气储运工业与整个石油工业的衔接与融合,逐步形成成熟的油气储运系统.不但为国民经济建设起到优质的能源保障,也可以及时调节国家的能源供给.而我国随着经济不断增长,对油气资源的依赖性逐渐增强,油气储运技术也逐渐崛起,我国油气储运事业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本文针对我国油气集输储运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提出油气储运技术的发展方向,并且针对问题所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能源一直是我国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战略保障,其油气储运的发展和建设对我国当前以及长远的社会经济发展都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和影响。随着我国西气东输工程的投产运行和油气市场的逐步开放,油气的相关消费已进入了人们日常的生产生活当中,成为企业和社会关注、投资的热点,同时,油气储运过程中的管道腐蚀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9.
油气储运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油气储备,二是油气运输。而油气储备和油气运输又可以分为很多不同的种类。比如油气储备就有短期储备、战略性长期储备、内销储备和出口储备等类别之分,油气运输也可以分为长线运输、短线运输、生产运输等类别。不同的类别都需要不同的技术、不同的方式来完成。近年来,我国的油气储运工程施工在很多方面都已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也存在不少的问题,本文意在找出这些问题和问题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0.
对油气储运工程中应用的技术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油气储运工程中应用的技术进行了综述。首先,对我国油气储运进行了概述;其次,对油气储运工程中应用的自动化技术、天然气水合物储运技术和高压水射流技术进行了探讨,最后,对我国油气储运工程的技术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杨洪钦  覃家春  黎燚 《大众科技》2013,(4):57-58,79
油气储运中的石油、天然气等都属于易燃易爆产品,因此其储运设备的设计必须确保完善,然而当前我国的油气储运设备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本文针对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从而阐述了油气储运设备的管理与维护的重要意义,并对此提出了关于加强油气储运设备的管理与维护四大措施。  相似文献   

12.
金巍  章恒全  毛广雄  陈淑云  张陈俊 《资源科学》2016,38(12):2283-2294
本文基于1994-2014年省际面板数据模型,利用交通基础设施投资规模并在考虑滞后一期的基础上,分别对全国及东中西部各类交通投资与能源消耗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全国层面,铁路、公路、航空、水运投资均与能源消耗之间关系呈倒“U”型形态,但需警惕航空、水运投资与能耗之间“N”型形态;②区域层面,交通投资与能源消耗存在倒“U”型形态(西部水运投资整体不显著);铁路、公路投资拐点与经济发展关联性大,经济越发达地区投资拐点值小,反之则大,航空、水运投资拐点与经济发展关联性小;③进一步分析发现,铁路、公路投资对降低能源消耗作用最大,高铁和高速公路网建设有利于区域间产业转移和经济结构调整,促进低能耗产业发展(如旅游等)。通过全国和区域数据验证,继续加大交通基础设施投资有利于降低能源消耗,有助于“三去一降一补”目标的实现和“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13.
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为契机,我国石油企业加速出海布局,在油气能源领域与沿线国家开展广泛合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文章回顾了我国石油企业在“一带一路”跨国油气勘探、开发合作中取得的丰硕成果,总结了合作现状,分析了合作中呈现的潜力和面临的机遇。针对中美博弈全面加剧、乌克兰危机影响外溢、国际投资合作环境日趋复杂、能源转型日益紧迫等诸多挑战,文章提出了4点战略方向和建议:(1)打造互利共赢的油气合作利益共同体,稳健提升能源合作抗干扰能力;(2)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结算体系建设,系统提升抗金融风险能力;(3)突出油气合作主线,牵动新能源接续发展;(4)以科技创新和精益管理为抓手,持续提升我国石油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核心竞争力。希望这些建议能为我国石油企业在国际合作中更好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正确抉择发展方向、深入拓展国际合作空间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伴随海洋油气开发活动逐渐增多,对其的监督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通过梳理美国海洋油气勘探开发环境保护管理的法律体系,研究其在墨西哥湾漏油事件后的监督管理框架,剖析海洋开发活动事前、事中和事后的管理制度,归纳总结了美国海洋油气开发环境保护管理值得借鉴的经验:一是建立了较为完整的法律法规体系和衔接较为紧密的制度体系,二是在管理中善于运用经济处罚和油污责任信托基金等经济手段,三是反应迅速、运行高效的海上溢油应急体系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总结这些经验,希望对提升我国海上油气开发管理水平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本文针对热水循环方式的选择进行了探讨,分析了采用节水节能型卫生器具和配水器材,并浅析了变频调速水泵的应用,为给排水工程节能节水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中国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进展与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非常规油气资源丰富,勘查开发利用强度日益加大,正逐步成为常规油气的重要补充,在能源供应中所占比重日益增加,甚至开始影响全球地缘政治和经济格局。中国非常规油气资源潜力巨大,勘查开发已陆续起步,储量和产量增长较为明显,但总体上仍处于初级阶段,资源接续不足,勘探开发面临诸多难题。促进非常规油气的跨越式发展,基础地质调查与研究、科技攻关、政策引导等诸多方面需进一步加强。本文以煤层气、页岩气、油页岩、油砂、天然气水合物等重要非常规油气为研究对象,在系统分析世界及中国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最新进展的基础上,深刻剖析中国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建议在今后工作中,国家要高度重视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不断加强非常规油气的调查评价和科技攻关,进一步开放勘查开发市场,进一步完善扶持鼓励政策,重视勘探开发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工作,提高非常规油气对国内能源保障能力、优化能源结构、促进生态环境建设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胡健  焦兵 《科学学研究》2010,28(2):250-255
选择我国西部、东北和华北等油气资源富集地区为研究样本,对我国石油天然气行业的技术溢出效应进行了比较分析,并且对其技术溢出效应是否提高制造业的生产率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石油天然气行业大都对区域内的制造业产生了技术溢出效应,但是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效果不同,而不同的影响效果从技术视角上提供了解读"资源诅咒"陷阱的另一途径。  相似文献   

18.
易世泽  高鹏 《科教文汇》2012,(24):56-57
"储运油料学"是油气储运工程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本文以武汉理工大学为个案,针对该课程的教学现状中存在的不足,探讨了该课程的改革措施。7年来的教学实践证明,改革措施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强了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袁栋 《中国科技信息》2006,(21):36-37,40
通过对油中气体分析绝缘检测技术的描述,简要介绍了近年来国外已应用或新发展的一些绝缘油溶解气体检测诊断技术及设备。  相似文献   

20.
毛荐其  孙静林  刘娜 《科研管理》2016,37(12):19-27
储能技术是指引人们走向绿色清洁低碳新未来的关键一环。为了全面了解并定位中国在储能技术领域的科学研究能力,本文综合运用文献计量和社会网络分析及可视化方法,从多维度和长时间跨度的视角综合测度中国在储能技术领域的科学能力并进行国际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领域科学产出呈现显着增长;美国的科学产出与科学影响力都处于优势地位;中国科学产出位居榜首,但其科学影响力却相对不足;美国一直占据跨国家/地区科学合作网络的中心,中国逐渐成为合作网络的重要成员;“相变储能”、“超导磁储能”、“超级电容器”、“锂离子电池”、“储能材料”等是储能技术领域的重要研究主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