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家教》2000,(12):54-54
  相似文献   

2.
年轻的父母们和小朋友们:《古典诗歌欣赏》今天和大家见面了,希望你们喜欢它。《古典诗歌欣赏》是让年轻父母和孩子了解我国古典诗歌的突出成就和重大价值,了解我们祖先的生活、劳动、思想情况,丰富历史知识,陶冶情操,培养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思想感情。《古典诗歌欣赏》采取说明、诗意的方法,帮助大家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欣赏其艺术价值。热忱欢迎你们提出意见、建议。  相似文献   

3.
《现代家教》2000,(11):55-55
  相似文献   

4.
意境就是通过形象化的情景交融的艺术描写,能够把读者引入充分想象空间的艺术境界.情与景的统一,意与境的融合是意境形成的基础.要欣赏诗歌的意境,就要从意境的构成和其特点入手,  相似文献   

5.
6.
古典诗歌的欣赏是一种审美鉴赏活动,要求鉴赏者在弄懂字句含义的基础上,设身处地地领会诗人的情感,体味诗歌的旨趣,并且调动自己的生活感受,发挥想象和联想,沉潜往复,从容  相似文献   

7.
古典诗歌是中华文苑中的一枝奇葩,它以简洁、含蓄、形象的特点深受人们的喜爱。下面谈谈诗歌欣赏的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8.
9.
所谓诗歌欣赏,就是读者对诗歌作品的认识、理解和评价.诗歌欣赏的本质是读者通过对诗歌作品的阅读,丰富感情世界,陶冶情操,得到美的享受.诗歌这种文学体裁有其独特性,欣赏诗歌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0.
古典诗歌教学中的美学欣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典诗歌是我国学史上一片灿烂的星河,也是各类语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讲授这些古典诗歌时,教必须注意引导学生品味意境美,理解理想美,欣赏形式美,使学生获得美的享受,提高审美情趣和学修养。  相似文献   

11.
征人思妇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一个传统题材,从《诗经》就已经开始有了。而以捣衣为内容抒写征人思妇两地相思是这一类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捣衣:制衣的布帛须先置砧上,用棒锤捣平捣软,洗衣,也有此动作,一边洗一边捣。捶农的木棰为杵。砧:捣衣石。捣衣风俗不知起源于何时,魏有曹毗《夜听捣衣诗》:寒兴御纨素,佳人理衣襟。冬夜清且永,皎月照堂阴。织手叠轻素,朗杵叩鸣砧。  相似文献   

12.
纵观建圜以来我国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的七次修改,不难发现,我们的教学已经基小蜕去了政治思想教育的甲壳,从过分重视语文的政治性、功用性逐渐向注重语文的文化性进行过渡,这不能不说是我国语文教育教学改革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大进步。诚然,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观,健康的审美观也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这正体现着古人所谓“文以载道”的文学精神。但是,如果硬要给语文教学背上一。个思想政治教育的沉重包袱,那就相当于让我们的语文教学舍本逐末,语文教学也就变得不伦不类了。  相似文献   

13.
诗歌是一种精美的语言,它情感丰富,意境优美,含义深远,富有节奏和韵律.许多我们熟悉的英语歌曲的歌词都来源于古典诗歌.英语古典诗歌的现实意义是让学生充分领略英诗的美妙和魅力.  相似文献   

14.
安朝辉 《安康学院学报》2007,19(4):99-101,108
"知人论世"是中国古代诗歌重要鉴赏方法。它可以用来探求意蕴,引导读者步入境界,体味诗美,并且渗透人文教育。但此种方法也有局限性:曲解诗意,使欣赏视角单一,限制读者创造力。因此,知人论世和文本解读结合并灵活运用,大学诗歌教学才能取得好效果。  相似文献   

15.
文学是语言艺术,文学作品中以诗歌的语言最为精练,感情最为丰富。可以说,欣赏诗歌是欣赏文学作品的基础。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文学教育受到削弱,教学目的不明确,教学方法不对头。教诗歌,不注重朗读、品味,而多为繁琐讲解,弄得索然无味。大部分老师是根据新课程标准下的高考和中考试卷上出现的诗歌试题的题型进行针对性地教  相似文献   

16.
作为文学作品四大样式之一的诗歌,尤其是古典诗歌是培养学生“初步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发展学生的语感和思维,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的有效载体之一,因为古典诗歌字句凝炼,音韵优美,词汇丰富,意境深邃,思想深刻。在教学实践中根据初中生生理和心理的特点进行欣赏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现以王勃的《杜少府之任蜀州》为例,谈谈这方面的体会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典诗歌以其独具特色、卓尔不群的品质和浑然天成、匠心独运的形式.吸引着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的目光,也傲视着各领风骚、才人辈出的世界文坛。  相似文献   

18.
19.
三、理句式 如果说“找动词”能帮助读者快速扫清理解文字上的障碍,那么“理句式”则能帮助读者解决句式难通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古代诗人创作过程中的布局谋篇,虽没有明确的规定,但也有一种“章法”。这就是元代范椁说的:“起、承、转、合。”所谓“起”,即开始;“承”,即承接;“转”,即转写;“合”,即收合。譬如律诗,首联为“起”,颔联为“承”,颈联为“转”,尾联为“合”。绝句则是首句为“起”,次句为“承”,三句为“转”,末句为“合”。律诗如杜甫 《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