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兰芝是汉乐府诗《孔雀东南飞》倾注全力塑造的主要形象。千百年来人们同情赞美刘兰芝,不仅因为她身上集中了我国古代妇女的许多优秀品质,更主要的是因为她身上体现出人性美、人格美。正如一美学家在其专著中指出的那样:“美与伦理学难分难解”,“中国以人格的完美为最高境界”(周来祥《论中国古典文学》)。此论正中鹄  相似文献   

2.
《诗经》之首篇《关雎》描写了一个“窈窕淑女”的美好形象,美的形式与美的内容、灵与肉在她身上得到完美和谐的统一。这一形象体现了我们民族独特的富有伦理精神的审美观,是古代女性美的典范。  相似文献   

3.
徐渭的本色论在中国古代戏曲理论史上有重要地位,其主要内容是“俗”和“真”。徐渭的禀赋遭遇和人格思想决定了他的学思想,道家思想的影响和鲜明的个性意识使他确立了新的戏曲美学标准。提出了以心灵觉醒为基础,以通俗自然为核心,以摹写真情、真性为目的的本色论。在他的杂剧《四声猿》,理论作《南词叙录》、《西厢序》等中都有确实的体现。  相似文献   

4.
探美与论“新”──评朱捷的《古典文学探美》陈健案头摆着朱捷先生的一部新著——《古典文学探美》(江苏文艺出版社),洋洋近三十万字的专著,倾注了作者多年来教学与科研的心得。开卷受益,读来多有启发。《探美》一书所论面广,书中论及中国古代的诗、词、戏剧、小说...  相似文献   

5.
杨绛散文人格美来吸引人,以人格的力量来感染人。她的人格美主要表现有“真诚”二字上,在文中坦露出一颗真诚的心,“据事纪实”,让读者自己法鉴别,去品味,可信度极高;还表现在她自身是贤妻良母,具有兹爱、善良、宽厚、谦逊、重义轻 、乐于助人等高尚品德和一颗“平常人”之心,同时也不乏坚强勇毅、百折不挠的阳刚之气。“人品即是文品”,杨绛散文成功的艺术经验正在这里。  相似文献   

6.
杨绛散以人格美来吸引人,以人格的力量为感染人,她的人格美主要表现在“真诚”二字上,在中坦露出一颗真诚的心,“据事纪实”,让读自己去鉴别,去品味,可信度极高;还表现在她自身是贤妻良母,具有慈爱、善良、宽厚、谦逊、重义轻利、乐于助人等高尚品德和一颗“平常人”之心,也不乏坚强勇敢、百折不挠的阳刚之气。“人品即品”,杨绛散成功的艺术经验正在这里。  相似文献   

7.
宣姜在后世经学家对《诗经》的传统阐释中,一直是以“淫妇”的形象出现的,对她这样定位似乎已成定论。本文试图结合《诗经》文本,更主要的是通过对春秋时期一些婚俗的分析,论证宣姜两次婚姻的合理性,由此对宣姜“淫妇”论提出质疑。宣姜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被卷入政治婚姻中,是一个可悲可悯的人物。其淫荡形象的确立是后世解经者“以诗附史,妄生美刺”的结果,是男权社会对她进行的虚妄的道德评判。  相似文献   

8.
姚懿  廖海 《英语广场》2023,(20):12-15
杜甫晚年所作的《登高》沉郁顿挫,哀转久绝,被誉为“七律之冠”。然其意蕴内涵,实难译出。翻译界泰斗许渊冲先生提出译诗“三美”原则,并翻译了《登高》,他的译文字字精准,句句含情,完美符合“三美论”倡导的“形美”“音美”“意美”。本文以“三美论”为指导,综合探析英译唐诗《登高》中的形、音、意之美。  相似文献   

9.
笔者已撰文论析庄子的人格特点,并着重指出;“庄子的实际人格不全是他的大道理论下理指人格的实践,这就是庄子人格困境之所在。”①但对庄子人格困境的表现形态、庄子自身的理论衍化,对庄子入格实践带来的困惑等问题,并未展开论析。现拈出“庄子的心理防御机制”和“庄子矛盾的心理层次”来说明庄子人格困境之具象,拈出“庄子理论衍化的自身团结”来探讨给庄子人格带来困惑的自身理论根源。一、走出人格困境:庄子的心理防御机制《庄子》一书描述了三种主要的人格类型;合乎大道的无为而无不为的理想人格;安排去化、任物自然、绝对消…  相似文献   

10.
侯少隽 《现代语文》2006,8(9):74-75
境界说是《人间词话》的核心,与意境论密切相关,王国维还提出了诗人修养论。在王国维《人间词话》的《代序》中有这样一段字:“他认为伟大的诗人必然有高尚的人格,人格卑下不可能创作出伟大的学作品。”俞平伯在《作诗的一点经验》(《新青年》8卷4号)声称;“至于怎样才能解放做诗底动机?这关于人格底修养,是另外一个问题。”康白情的《新诗底我见》:“要预备新诗的工具,根本上就要创造新诗人;瘫就是要作新诗人底修养。”吕进先生提出“抒情诗人应该有两方面的基本修养:一个是人格精神,一个是艺术功力……诗人的人格精神的核心,一是他作为诗人在诗中的状态,二是他作为诗人对自己使命的把握。  相似文献   

11.
阮籍八十二首《咏怀诗》中有两首写到了“佳人”,但历来论者对其意蕴众说纷纭,且少有人触及这两首诗所具有的内在关联性。阮籍《咏怀诗》十九中的“佳人”和《咏怀诗》八十中的“佳人”,在内在意蕴上是一致的,是阮籍根据魏晋人特有的审美标准构建出来的理想人物。她融和了庄、屈精神,体现了个人仪态形貌之美与内在才能、气质、人格之美的统一,是魏晋风度的典型体现。不同的是,《咏怀诗》十九写的是这种理想的构建,《咏怀诗》八十写的是这种理想的破灭。  相似文献   

12.
我读泰戈尔     
她的阅读张宁静是一个喜欢看书的人,在她推荐自己的好文章时,就给了我多篇读后感。每篇文章都是有感而发,但论文论人又各有不同。这篇《灯火人生》,就是她从“生如夏花般绚烂”的泰戈尔身上得到的感悟。  相似文献   

13.
《论语》的简约美分两个方面:一、《论语》的人物语言具有格言美,而且这种格言美与西方的格言美不同,它具有雍容和顺的风格。二、《论语》还具有“一词传神”的叙述美。《论语》简约美的成因与当时的崇古风气有关;其次,孔子“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的为学原则和人格风度影响《论语》文风;《论语》的极强烈的格言美还应与孔门弟子精心选材,追求精品的编纂意图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4.
李廷扬先生的《美辞论》融语文学和修辞学为一体,内容博大精深,从修辞学角度看,它具有以下特点:(1)旗帜鲜明地将:美”作为修辞的最高境界;(2)令人信服地论证了:美”与修辞的全面联系;(3)深入细致地揭示了“美”在修辞中的表现形式,文章就此对《美辞论》进行了评介,同时阐述了笔者对修辞学方法论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高尔基学”在俄罗斯文艺学研究领域长期以来都是一门“显学”。中国的高尔基学也经历了百年的漫长历程,大致形成四个阶段,陈寿朋先生的高尔基研究隶属于第四阶段,即20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末,由《高尔基美思想论稿》、《高尔基创作论稿》和《高尔基晚节及其他》三部著作构建了陈寿朋先生研究高尔基的理论体系。陈寿朋先生持论公允、资料翔实的论著为中国高尔基学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6.
提起断臂的维纳斯,有些人认为她是“残缺美”的代表。《断臂的维纳斯》一文(作者李钟淮)讲:“在当时众多的维纳斯女神雕像中,大都首先强调的是感官上的美,而米洛斯的维纳斯,却把她提高到古典理想美的高度,使形象具有一种崇高的内在精神美。”《米洛斯的维纳斯》一文(作者清冈卓行)言:“她是  相似文献   

17.
李清照是中国文学史上词、诗、文都有杰出成就的女作家。她的抒情词作细腻入微,至真至情,婉约凄绝;她的爱国诗篇贞心若石,慷慨悲壮,豪气逼人;她的文论《词论》内容丰富,立论尖锐,压倒须眉。她冰清玉洁,品位高雅,文如其人,人词同品,“才调美无伦”。李清照在她那个时代是独一无二的。  相似文献   

18.
<正>她是当代中国著名教育家,首创并持续主持中国“新基础教育”研究与“生命·实践”教育学派建设30余年,先后被评为国家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模范教师、上海市教书育人楷模等,在当代中国教育学和学校整体转型变革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她的代表著作《教育概论》《教育研究方法论初探》《“新基础教育”论》和《回归突破:“生命·实践”教育学论纲》等,获国家优秀教材一等奖、全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等。其中,《回归突破》英文版于2020年正式在海外出版、发行。2014年,  相似文献   

19.
遥远的掌声     
余杰 《教书育人》2005,(11):26-26
美国学者罗尔斯是当代社会学的大师,也是杰出的自由主义思想家,他以《正义论》一书奠定了在当代学术界不可撼动的崇高地位。中国留学生吴咏慧曾经在哈佛大学听过罗尔斯的课,她在《哈佛琐记》一书中描述了课堂上的情景:“罗尔斯讲到紧要处,适巧阳光从窗外斜射进来,照在他身上,顿时万丈光芒,衬托出一幅圣者图像,十分眩眼。”这一老师传道、学生受道、其乐融融的场景,真是让人神往。  相似文献   

20.
《呼啸山庄》中女主人公凯瑟琳是一个复杂,难以捉磨的人物,“宛如来自其它星球”。她这一人物不仅是全书的关键所在,而且自始至终联系着希思克利夫这一复仇的灵魂,她身上散发出来的光芒甚至超过了希思克利夫。本文意在分析凯瑟琳这一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探讨产生她多变性格和变态人格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