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校助学贷款有利于贫困学生完成学业,有利于社会的稳定,民族的团结。国家每年在助学贷款上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目的就是尽量不让一名贫困大学生因为学费问题而失学。而由于民众诚信意识的缺失和其他原因,部分贷款学生毕业后无法按时偿还本金和利息,这对国家助学贷款长期而有效的运作带来了不利影响,同时也影响高校正常贷款工作的运行。因此,高校助学贷款追贷管理模式亟需进行创新,应改变以往的管理模式,对贷款进行有效的催收。  相似文献   

2.
邓清华 《文教资料》2011,(9):188-189
国家助学贷款自实施以来已经成功帮助了数百万的贫困大学生圆了大学梦。然而,由于缺乏强有力的监管措施、部分学生还贷意识薄弱、就业形势严峻、就业质量不理想等原因,国家助学贷款出现了高违约率的现象。本文从政府、银行、高校三个方面探讨了降低国家助学贷款违约率的对策问题。  相似文献   

3.
高校贷款规模过大的原因及对策刍议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一些高校为满足扩大招生的需求,采用银行贷款方式扩大基础设施建设。由于对贷款的风险重视不够,造成贷款规模过大,给学校及贷款银行带来了财务风险。高校的贷款应以资金承受能力并通过财务预算管理等手段,合理确定和控制贷款规模,高校主管部门以及银行,应对高校的贷款额度、使用方向、偿还能力及建设规划进行严格把关和检查,以切实解决高校贷款规模过大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高校贷款促进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目前也成了制约高校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各个高校已经到了还贷的高峰期,巨额贷款和还本付息的压力使高校的正常运作产生困难,笔者针对高校贷款及普遍存在的还贷压力这一话题,在收集和参考有关资料的基础上,谈了对如何解决高校还贷问题的设想。包括政府部分的给与解决、降低贷款利率、提高教育费附加征收比例、加强贷款资金管理等措施,供政府决策部门和有关专家学者参考。  相似文献   

5.
随着还贷高峰期的到来,我国部分公立高校巨额贷款浮出水面。公立高校如何还清贷款成为热门话题。谁制造了规模如此巨大的高校贷款“黑洞”?谁将为债务买单?问责高校、政府和银行势在必行。显然,高校贷款中三大主体行为规则失范是今日“债殇”的根源,厘清三方责任,有利于解决现实问题,更有利于规范未来行为。  相似文献   

6.
浅谈如何建立高校大学生银行助学贷款管理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银行助学贷款是贫困生资助体系的主要支柱,但由于目前我国助学贷款机制不完善,造成银行助学贷款困难重重.本文从我国高校贷款机制的现状以及贷款助学进展缓慢的原因出发,浅谈完善高校银行助学贷款运行管理机制的建议,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由于政府对高校利用外国贷款提供贷款担保支持,偿债的主体极易从高校转换为政府,使得高校对利用外国贷款存在的风险认识不足。通过对高校利用外国贷款风险防范存在的问题分析,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对策,提高高校贷款的风险防范意识,减少因汇率波动导致的损失。  相似文献   

8.
由于我国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以及其他种种原因,高校中部分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不能顺利入学或完成学业。对此,党中央、国务院一直予以高度重视和关心。教育部、财政部等部门和各地政府也一直致力于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资助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政策体系。其主要内容是奖学金、助学贷款(主要是国家助学贷款)、勤工助学、特殊困难补助和学费减免等  相似文献   

9.
通过贷款方式负债发展是各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过程中高校所面临的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20世纪60年代,日本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其高校也利用贷款方式来筹措部分办学经费,并经历了"贷款规模膨胀-还贷危机治理-贷款融资稳定"的发展过程。现在,日本高校贷款无论是贷款规模还是贷款资金来源都趋向稳定,我国高校正在经历由"贷款规模膨胀"到"还贷危机治理"的过渡阶段。本文对中日两国高校贷款融资的历史及现状进行比较分析,以期为进一步完善我国的高校贷款制度提供借鉴性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0.
随着高校规模的扩大,银行贷款以其时间短、成本低、数额大的特点,成为高校融资的主要渠道。各高校在利用贷款为高校的快速发展和扩张提供了充裕资金的同时,也由于对贷款缺乏有效的资金管理机制、盲目贷款重复建设基础设施、缺少贷款规模风险控制机制等原因,积聚了不可忽视的财务风险。针对这些情况,本文提出了防范高校贷款风险的措施,构建了贷款规模风险控制评价模型,同时提出要建立完善的贷款资金管理机制,以及拓宽融资渠道来降低贷款风险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瞭望     
《教育》2007,(11)
黑龙江部分高校陷困境对高校因贷款建设而形成的问题近期以来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据《中国青年报》消息,黑龙江部分省属高校近年来利用巨额贷款进行基本设施建设,以应对扩招和教学评估带来的硬件设施欠账多、财政投入不足的不利形势。但随着还贷期限的到来,部分高校陷入“以贷还贷”困境,同时面临巨大的财务风险。  相似文献   

12.
自1999年高校开始实行国家助学贷款政策以来,已帮助超过千万个贫困大学生实现大学梦想,顺利毕业。但是贫困大学生到了该还本付息时,却由于各种原因不能按照贷款合同的规定,按时足额的归还助学贷款,直接导致高校助学贷款违约率高,严重影响了银行对高校助学贷款的信心。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从事物的内因和外因的角度,对高校助学贷款违约情况进行剖析,并以此为基础,提出解决高校助学贷款高违约率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3.
高校助学贷款制度从建立开始,主经历了3次改革创新,每次改革创新都是对原有的贷款制度的修正和完善,正是由于不断的修正、完善才使高校助学贷款持续、健康发展起来,促进了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郭红霞 《中国教师》2009,(Z1):30-30
在国家助学贷款中,高校起着无法替代的作用。而现实中由于高校在助学贷款中所处的两难境地及一些管理上的问题使得高校助学贷款工作出现了一些偏差,影响了助学贷款的效能。因此,完善高等学校助学贷款管理机制对解决高等学校财政压力,实现高等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维护高等教育公平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随着扩招政策的实施,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规模越来越大,与之相伴的是,高校贫困学生数量也增加较快,部分贫困学生学习和生活状况陷入了困境,为此政府采取了以助学贷款为主的一系列措施来扶助贫困学生,由于助学贷款的设计不合理,助学贷款在推进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问题,必须重新设计制度,照顾多方利益,把好事办好.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部分高校为满足扩大招生的需求,采用银行贷款方式进行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但是由于对贷款风险重视不够,造成了贷款的规模过大,给学校和银行均带来了财务风险。  相似文献   

17.
国家助学贷款是为解决高校经济困难学生无力支付学费、生活费而发放的财政贴息贷款,是运用经济手段资助高校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重要形式。在推行过程中,由于部分学生的不守信、恶意拖欠,导致银行借贷的困境。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在学生中深入有效地开展诚信教育。  相似文献   

18.
陈灿芬 《教书育人》2007,(11):41-42
始于1999年的国家助学贷款是国家建立的对普通高校贫困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一部分,它的实施让全国成千上万的贫困学子倍感温暖,体现了国家对贫困学子的关爱。然而仅过了几年,国家这一“爱心贷款”遭遇尴尬。据统计,2006年全国助学贷款违约高达28.4%,由于部分贫困大学生不能归还逾期的国家助学贷款,长期居高的违约率是银行无法承受的,先后有多家银行暂停办理国家助学贷款业务。目前,全国大部分高校无法落实国家助学贷款承办银行。与此形成强烈反差的是高校贫困大学生的忧虑,[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高校助学贷款是目前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主要渠道和措施。然而由于银行、学生诚信、高校管理等众所周知的原因,助学贷款只能服务于有贷款需求学生中的一少部分。如果能够通过不断完善的助学贷款体系将助学贷款对象进一步扩大到所有高校学生,那么将有效促进大学生的成人意识,为国家社会培养更多合格人才,促进高等教育公平、有序的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20.
潮白 《上海教育》2006,(2A):14-14
广东高校助学贷款遭遇尴尬,有些高校助学贷款的还贷违约率超过20%,令学校和银行方面有苦难言。在此之前的4月21日,南方日报已“独家报道”了同一题材,指出因为违约率高,从这个学期开始,有关银行已经暂停了部分高校的助学贷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