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第二届中小学书法教育论文竞赛获奖论文从从学生发展、课程实施、书法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等不同角度对加强中小学书法教育课程建设、开展好新时期书法教育进行了深入探讨。主要观点是:对新时期书法教育课程功能的理解应与以往语文教学中的写字有本质不同,应重在培养良好技能和品行、培育个性审美和创造、传承民族文化和精神;目前书法教育课程建设与实践中仍存在有违书法规律、教育规律的一些问题;新时期中小学书法教育课程建设的关键在于,书法教育应从关注教师的"教"转向关注学生的"学",实现教材、教师、学生三要素间的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2.
现代书法前景如何?命运如何?传统书法的价值与意义究竟何在?带着思辩的觉悟和视角去考证书法的"创新意识",我们就不会偏止于局限,才会更深刻的认识事物发展的渐进规律.  相似文献   

3.
学习书法的兴趣可以不断得到激发,而书法自身特点和规律是激发学习兴趣的一剂良方。  相似文献   

4.
当代世界文化结构中汉文化层面之一的中国书法,在人类组织行为的理智倾向愈来愈靠近历史规律和自然规律的文明阶段,对人生和人世精神净化的吸收和释放功能越来越明显,仅从一般意义上淦释书法远不及从美学意义探讨书法来得更本质。中国书法发展有自己的规律,任何局部的积习与时尚,任何阶段的奇思与怪想,企图与之相比拼,只是一种可以理解的曾经、正在和可能的感情行为。  相似文献   

5.
书法教育,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载体,是学校教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就是培养习惯,书法教育即培养"写"的习惯,学校可构建持续化、生态化、儿童化、课程化的良好的"写"习惯工程,使写字教育"掷地有声"。书法教育的过程是学生"写好字"的过程,更是"把'人'字写正"的过程,遵循写字教学规律,顺应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将书法教育与启德、益智、审美、健体等有机融合,是学校提升书法教育质量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6.
在师范院校,不论是美术专业、文史专业还是数理、音乐、幼师等其他专业的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都十分浓郁,这是师范生学好书法的一个积极因素。书法教师要针对师范生书法学习现状,勤作示范点评,注重内理解析,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找出规律,从而实现书法学习的“技道两进”。  相似文献   

7.
陆维钊不仅是我国20世纪的杰出书法家,同时也是杰出的书法教育家,是我国现代高等书法教育的先驱和奠基者。他的书法教育思想极为丰富,尤其是他强调道德学问对于书法的重要性,要求从教育规律出发循序渐进,因材施教以及在重视传统中推陈出新等教育思想,对今天的高等书法教育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书法的艺术美与钱币特殊材质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独特的装饰美。针对书法艺术美的艺术形式和艺术特征,对书法的装饰钱币的装饰美进行初步的分析和探索,寻找钱币书法运用规律,以便更好地运用钱币书法的装饰美。  相似文献   

9.
《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提出,小学三年级是软笔书法启蒙教育阶段。"适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从书法的特点和儿童发展的规律来看,软笔书法启蒙可从传统文化入手,可增强学生书法练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情感;尊重学生的选择,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书体进行练习,不走弯路或少走弯路;注重引导学生练写整幅作品,反复地进行"入帖"和"出帖",不断地举一反三,逐渐习得书法技法,从而扎扎实实地落实书法启蒙教育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
试论中国古代书法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书法教育起源、书法教育模式、书法教育家等几方面,对中国古代书法教育进行剖析和评述.  相似文献   

11.
书法评论语体主要有两种,即论书的本体和喻体。其喻体主要是借助相关艺术语言喻书法艺术之法、书法艺术之美,以音乐语言论书法历来为论书的一种重要方法。书法由点画和章法构成,音乐由音符与和声、旋律构成,二者的组合规律相似;书法之韵与情的表现具有音乐关的特征;书法之关与音乐之关与中国传统美学思想同根同宗。  相似文献   

12.
晚唐著名文学家卢肇的文学作品与书法理论中体现出"尚实"的审美取向。卢肇"尚实"的文艺风格是对客观之"理"的探索与研究,主要表现在探索天文自然规律、艺术表现规律两方面,并以文学修饰的方式将理性的客观规律理论用赋的文体将之表现。科学与艺术的结合,卢肇为文为艺的艺术实践与科学探索中得到极为完美的体现,这同时也是卢肇实学美学文艺观的主要价值之所在。  相似文献   

13.
书法线条是书法艺术构成的基本手段,线条质量的好坏决定着书法作品艺术境界的高下.从书画同源的角度看,书法线条源于先民对外界物象的高度的抽象概括,书法线条的最大特点在于它的抒情性.书法线条与书法风格之间有着紧密的关联,不同的线条构成不同的书法艺术风格.书法的线条与笔法关系密切.从书法史的角度看,书法线条的流变揭示了笔法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书法是一种表现心灵情感的视觉艺术,它蕴含着创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精神气质和审美感觉,所以古人就有"书为心画"的说法,在书法学习的精神"境界"以及"技进乎道"的过程中,"心画"思想有不可忽视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关于大学书法教学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书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开展书法教学有现实价值和历史意义。大学生书法教学承担着书法技能培养和书法审美水平提高两个方面的任务。当前大学生书法教学存在随意性,缺乏统一的内容和具体要求。大学书法教学要取得成效,必须提高思想认识,采取切实的保障措施,通过实施分层教学,开设"书法教学"公共基础课、"书法艺术"选修课等,提高学生的书法艺术修养水平。  相似文献   

16.
帝王书法现象是中国历史文化的一个独特现象。从学术本位审视,帝王书法是中国书法艺术史一个有机构成部分;帝王以其政治资源对推动和影响中国书法发展功不可没,也难免产生一定负面消极影响;帝王书法现象是正确认识中国历史文化的一个窗口,值得学术界进行广泛且多角度的交叉探究。  相似文献   

17.
大学书法教学课时较少,如何在有限的学时中组织好教学,最大限度的发挥出课堂教学作用,以达到教学要求,教师要着重抓住选帖、临摹、欣赏这三个最为重要的环节。  相似文献   

18.
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独有的艺术瑰宝,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其吸收了江河山川草木、飞禽走兽的形象美,借鉴音乐、舞蹈、戏曲的节奏美、旋律美,使文字的形象与人的艺术表现力化为一体,抽象化为一种"神态"和"意向",并极大地丰富了世界文化艺术的宝库。  相似文献   

19.
书法装饰学是随着书法装饰艺术的发展而形成的一门交叉性较强的艺术学科。但是,人们在关注书法装饰现象的同时,基础理论研究却远远没有引起重视,这就给我们从事书法装饰研究的人提出了一个严峻的学术问题:要从基础学科研究入手,加强和完善书法装饰学的学科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