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姜奕村 《海外英语》2013,(9X):190-192
该文旨在运用法国符号学家格雷马斯的符号学分析框架,对一则故事进行分析。笔者将故事分为两个部分,按照格雷马斯提出的框架从三个层面对故事进行剖析。这三个层面分别涉及语篇的语词层面,叙事层面和深层层面。产生故事的结构逻辑从这三个层面中体现出来。语词层面包括对显现要素、对立项和语法特征的分析。叙事层面考察行动叙事模型和规范叙事模型的运作过程。在深层层面里,著名的符号学矩阵将阐释故事所蕴含的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2.
叙事分析是一种以结构主义语言学为方法论基础的文本分析方法.普洛普的直线式叙事分析、列维?斯特劳斯的二元对立叙事分析、格雷马斯的叙事语法分析是三种经典的叙事分析理论.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能指和所指、对象语言与元语言这三组概念体现了叙事分析二元对立的逻辑框架.叙事分析应用于教科书研究,有助于分析教科书中的叙事文本.教科书叙事分析是一种深层结构分析,是一种语言学系统分析,也是一种符号学分析.运用格雷马斯的叙事语法理论,对语文课文《祝福》的叙事角色、叙事程序和叙事意义进行全面探讨,能够揭示出隐藏在文本之中的深层结构和重要主题.  相似文献   

3.
叙事分析是一种以结构主义语言学为方法论基础的文本分析方法.普洛普的直线式叙事分析、列维?斯特劳斯的二元对立叙事分析、格雷马斯的叙事语法分析是三种经典的叙事分析理论.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能指和所指、对象语言与元语言这三组概念体现了叙事分析二元对立的逻辑框架.叙事分析应用于教科书研究,有助于分析教科书中的叙事文本.教科书叙事分析是一种深层结构分析,是一种语言学系统分析,也是一种符号学分析.运用格雷马斯的叙事语法理论,对语文课文《祝福》的叙事角色、叙事程序和叙事意义进行全面探讨,能够揭示出隐藏在文本之中的深层结构和重要主题.  相似文献   

4.
符号矩阵理论是叙事符号学大师A—J.格雷马斯在普洛普和列雏·施特劳斯研究的基础上建立的,该理论为研究叙事文本的结构提供了新的方法。本文试用A—J.格雷马斯符号矩阵理论,简要分析日本近代浪漫主义小说《舞姬》的叙事结构,旨在让读者更清楚地了解该文本的内在逻辑关系,从而进一步阐释文本的深层含义。  相似文献   

5.
《傲慢与偏见》的结构主义阐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法国叙事学家格雷马斯的结构主义符号学的观点出发,运用其叙事语法的主要理论来分析筒·奥斯丁的著名小说<傲慢与偏见>,可以展现其深层结构和意蕴,从而拓展这一经典文本的内在价值.  相似文献   

6.
格雷马斯是法国著名结构主义符号学家,他提出了著名的符号矩阵理论。《鬼魅丹青》是迟子建的代表作,描写了三段不幸的婚姻、两段婚外情以及拉林小城人鬼难分的世态。结合符号矩阵理论,从结构层面对该作品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进行分析,能充分揭示文本的深层底蕴。  相似文献   

7.
格雷马斯是文学叙事学最主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叙事语法是在普洛普和列维·施特劳斯研究的基础上建立的。他提出的语义方阵、角色模式和叙事程序等概念,为研究叙事文本的结构提供了新方法。本文通过运用格雷马斯的叙事语法对《骑虎》进行简要的分析,旨在进一步阐释该文本的深层结构。  相似文献   

8.
应用格雷马斯的符号学矩阵来分析《伊芙琳》,通过两个符号学矩阵,对小说的主要矛盾冲突以及最终结局进行深层分析。在分析的过程中,促使伊芙琳最终决定留在家里的四个原因浮出水面,即,对未知生活的恐惧,对男人的不信任,当前生活对温饱的基本保障,以及对家庭的责任感。  相似文献   

9.
经典叙事学能够从故事构建和话语分析两个研究层面,有效地分析文学作品的表层意义和深层意义。本文通过格雷马斯经典叙事学中的"行动元模型"和"叙事程序",深入剖析美国早期女权主义作家夏洛特·帕金斯·吉尔曼的多篇短篇小说,探讨她在短篇小说创作中人物关系和情节建构表现出的共性特征,从而获得人物关系共性图,得出小说的叙事程序从分离向结合转换以及进行完成型的组合等结论。  相似文献   

10.
运用格雷马斯的叙事语法理论解剖《灶神之妻》的叙事结构可以发现,小说中的角色模式、叙事程序和符号矩阵完全符合格雷马斯的叙事语法理论,人物之间的矛盾和对立构成了主体追求幸福与反对者欲剥夺女性幸福权力之间的斗争,隐喻了主人公雯丽的成长过程及其最终胜利,从而赋予小说解读的新层面。  相似文献   

11.
《马桥词典》是"词典体小说"的典范之作,但小说的重点不在于"写语言"而仍在于叙事。文章参照托多罗夫对《十日谈》故事的叙事分析,归类分析出《马桥词典》的叙事"句法";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用格雷马斯矩阵探究小说的深层主题。  相似文献   

12.
在格雷马斯的符号矩阵下,简析果戈里早期魔幻现实主义短篇小说《圣诞节前夜》中各语义要素的对立关系,并揭示作者的创作意图,旨在更加清晰地呈现该小说的叙事结构和深层含义。  相似文献   

13.
论文解读近年毕飞宇小说《玉米》、《平原》中的权力叙事。文章借助叙事学方法,发现“权力”在叙事层面的重要作用,分析家庭、乡镇、学校三个空间中的权力状况。最终,论文比照文本对格雷马斯相关理论的抵触,推断出毕飞宇笔下“权力”的四重特殊属性。  相似文献   

14.
许娜 《文教资料》2012,(25):25-27
本文运用西方结构主义批评对蒋韵的中篇小说《完美的旅行》进行解读,即主要运用格雷马斯的角色模式分析小说中的主要人物,用符号矩阵解读作品中存在的二元对立极其深刻涵义,用叙事模式分析对小说中的文本进行深层解析。通过多角度的深层解读,阐释小说中存在的复议性与多层次性。  相似文献   

15.
在结构主义看来,世界是由事物之间的关系而非事物本身构成。用结构主义叙事学理论解读小说,可以挖掘出作品蕴涵的深层含义,并可以把作品推广到整个文化研究。《高老庄》是贾平凹最具代表性的长篇小说之一,主要写了在高老庄长大,后在省城当了教授的子路,带着再婚的城市妻子西夏回到家乡祭奠去世三周年的父亲的故事。用格雷马斯的“行动元模型”和“符号学矩阵”理论对《高老庄》进行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的分析,可以解读出小说的多重意义。  相似文献   

16.
毛慧青 《海外英语》2015,(2):51+108
格雷玛斯的叙事语法是一种既有固定的结构规则又有灵活的操作法则的符号学模式。用它去分析《海的女儿》可以挖掘简洁语言背后隐藏的叙事结构。在叙事结构上,通过小人鱼对爱情和不灭灵魂的追求与人鱼之间不可逾越的界限的深层对立而构成一种独特的文化内涵。该方法将使我们在阅读过程中体会作品的整体性和层次性,发现之前所忽略的深层含义,感受作品的魅力,从而对作品产生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格雷玛斯的叙事语法是一种既有固定的结构规则又有灵活的操作法则的符号学模式。用它去分析《海的女儿》可以挖掘简洁语言背后隐藏的叙事结构。在叙事结构上,通过小人鱼对爱情和不灭灵魂的追求与人鱼之间不可逾越的界限的深层对立而构成一种独特的文化内涵。该方法将使我们在阅读过程中体会作品的整体性和层次性,发现之前所忽略的深层含义,感受作品的魅力,从而对作品产生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笔者将用西方结构主义符号学、格雷马斯文学符号学理论中最著名的符号矩阵及文本细读的方法对文本进行解析。 所谓格雷马斯的符合矩阵模式,既是一种二元对立的结构分析方法,即:若设立一项为x,它的对立一方则为反x,在此之外还有与x矛盾但并不一定对立的非x,又有反x的矛盾方即为非反x。  相似文献   

19.
格雷马斯按照二元对立的原则,将一个文本中出现的所有角色都归结为6种角色,并结合结构语义学和叙事功能理论,提出了他的语义方阵理论。本文运用格雷马斯的叙事学理论,对电影《亲爱的》的情节进行分析,再运用语义方阵探求情节发展的内在动力,以期揭橥影片内在的叙事结构和逻辑。  相似文献   

20.
《黛西·米勒》在“符号矩阵”中展现的深层文化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A.J.格雷马斯符号矩阵理论分析亨利·詹姆斯的成名作《黛西·米勒》的深层叙述结构,从新的视角解读这部作品的深层文化意义。从《黛西·米勒》中抽象出四个语义素,组成六对人物关系,形成作品的基本意义框架,并解析这六对人物间或对立或矛盾的二元关系。通过这种分析,作者又在格雷马斯符号矩阵理论的基础上构建出作品的深层叙述结构,以揭示表层叙述下蕴含的深层文化关系,即传统与自由的关联与矛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