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思维症结"指学生在物理探究过程中出现的思维盲区和误区.打开学生的"思维症结",要改进探究过程,设置新的探究方法,提高探究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科学探究要求"以求真为目的",而"真实是由简约得来的".物理探究教学中存在的教学设计追求形式、探究实验包办太多、课堂提问缺少思维含量、赏识性评价过于频繁等问题,症结在于教学行为对接度较低、教学目标定位不准、课堂节奏调控不足,因此,在以学生科学探究为主的探究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围绕教学三维目标展开,为学生创设"真情境",引出"真问题",实施"真探究",付出"真情感",从而习得"真知识",生成"真智慧",使科学素质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3.
阅读教学中加强学生的思维训练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思维训练的过程应遵循"初步探究—深入探究—创新探究"的规律与方法,把握好转换思维方向、类别的不同时机,从而促进学生思维意识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4.
孙国芳 《江苏教育》2012,(34):73-74
美国自然教学法专家兰本达教授认为,教师和学生在整个科学探究活动中,思维和行动应该比语言占优势。而在引导学生开展科学探究活动,亲历"问题情境、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实验探究、收集证据、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提出问题、汇报交流等探究活动大多停留在语言交流的层面,难以呈现学生科学思维的过程、凸现学生科学思维的深度。因此,在"热闹"  相似文献   

5.
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性质之一是探究性。它要求学生尝试探究活动,经历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积累科学探究的经验,养成主动探究的习惯。在探究的指导过程中,往往会发生思维越位、思维模糊、思维定式等情况。只有关注学生理性思维的建构,从思维环境的铺陈,思维节点的设置,思维变式的多元上下功夫,才能真正落实综合实践活动的"探究性",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  相似文献   

6.
如何培养学生的严谨性思维?笔者通过"阅读"的途径培养学生审题的能力;经历"三阶段"强化训练,使技能操作实现动力定型;利用比较凸显解决问题本质属性及澄清思维症结.同时,教师以身作则打造严谨治学氛围,内外兼修,使严谨性在学生思维中落地生根.  相似文献   

7.
《考试周刊》2019,(97):19-20
"思维可视化"是促进儿童思维发展的有效认知策略。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前概念思维可视化、学生思维可视化、板书设计可视化、学习效果可视化等方法,能够找准科学探究的开端,把握科学课堂的节奏,了解科学探究的效果,促进科学探究活动有效开展,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科学思维品质,修正学生的错误,构建全面完善的认知结构。  相似文献   

8.
课堂教学中的问题推动着师生之间、已知与未知之间的交流。当下,数学课堂中的问题仍然"问题"不少,如频次过密、思维含量不高等。"后问题"是基于对当下数学课堂问题症结的思考凝练而成的更具有教学意义、更有利于学生探究、更能揭示事物本质的问题。"后问题"的破解考量着教师的智慧,有利于学生数学学科素养的提升、课堂教学质态的改良以及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  相似文献   

9.
李雄兵 《考试周刊》2013,(22):142-142
<正>对高三文科学生来说,地理很难,甚至有些老师也会形成这么一种认识:"学好地理就等于学好了文科。"结合连续多年的高三地理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症结在于学生缺乏良好的地理思维能力。在地理学习中,许多学生往往表现出一些共同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造成了这些学生在地理学习中表现出一些共同点。针对学生出现的地理思维缺陷,特别对高三学生而言,由于直接面临高考,而许多高考题目都是全新的,没有良好的地理思维有时候很难正确解答这些题目。如何联系生活实际,巧妙提高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呢?笔者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探究。  相似文献   

10.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的,也是科学学习的方法。"科学探究是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的核心,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过程中往往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探究"失败"。对此,科学教师应有效地引导学生亲历科学探究过程,在不断"失败"的探究活动中磨练意志品质,发展创新思维,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11.
"科学探究"是当前国内外科学教育的关注热点。让学生经历"真实的科学探究",教师需要了解"真实科学探究"的本质,明确科学探究的教育指向,学会引导学生开展科学探究的方法。"真实科学探究"是科学知识生成、验证和发展的过程,面对的是开放性的问题,需要探究者科学知识、有关科学的知识、直觉、想象力、创造性以及个性品质的介入,不存在一套普适性的、"正确的"方法和逻辑。教育中的科学探究不是让学生生成和验证新的科学知识,而是理解科学知识及其产生的过程,学习过程性科学技能,培养科学思维和科学理解,形成合理的科学本质和价值观。引导学生开展科学探究,教师需要学会创设不同结构化程度的探究情境,重视学生自由式的探索性活动,充分利用探究活动中的错误或失败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思维,学会协商型的对话策略和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思维的对话方法。  相似文献   

12.
在"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一节教学中,沿科学探究实验时间顺序,剖析实验相关问题,基于科学史创设情境,采用逆向思维引导学生设计实验、建构实验模型、分析实验结果,亲历科学探究过程,实现学生科学思维及科学探究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3.
科学探究活动过程中容易出现玩器材、不反思等"瞎玩"现象,不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基于思维发展的科学探究活动,要求教师在进行分组器材设计时应有明确的逻辑结构,能够促使每一位学生积极参与,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4.
科学探究活动过程中容易出现玩器材、不反思等"瞎玩"现象,不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基于思维发展的科学探究活动,要求教师在进行分组器材设计时应有明确的逻辑结构,能够促使每一位学生积极参与,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5.
课堂教学范式的转型呼唤"能动学习","能动学习"的课堂中,学生是学习的第一主体,是"主体性觉悟"的"探究者"。要让学生真正成为能动的探究者,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自觉,唤醒主体思维,释放教学时空,盘活主体觉悟,优化探究过程,提升探究效能。  相似文献   

16.
<正>科学是一门让学生在一个个科学探究中培养科学素养的学科。操作活动仅仅是科学探究的外在形式,其中内隐的科学思维才是它的灵魂。教育家杜威曾经指出,探究是"对任何一种信念或假设的知识进行的积极、持续、审慎的思考"。对学生而言,经历真正的探究过程就意味着经历思维的过程。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培养、训练学生的科学思维,要善于抓住课堂的每  相似文献   

17.
素质教育下的教学模式已由过去的"以知识为中心"转向以"以探究为中心".小学科学教学同样如此,教师要让学生在探索中走近科学,感受科学,认知科学,形成科学的思维.科学探究的过程就是用科学思维获取知识的过程.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呢?笔者有以下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8.
探究性情境教学以"生命观念"为主线,学生形成"生命观念"的过程也是实现"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核心素养的过程,同时在该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形成"社会责任"。文章以"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的教学为例,通过"嫩肉粉"这一生活材料,引导学生进行"酶的活性"探究性实验,支持学生的科学探究与实践,唤起学生的问题意识,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科学来源于生活,儿童学科学是要学习自己能"看得到、摸得着"的科学。教师要引领学生亲历探究过程,培养学生思维周密性;返璞归真,激发学生思维创造性。  相似文献   

20.
<正>一、引言高中数学问题启发式课堂教学模式主要以"问题"作为启发学生思维的工具,通过课堂合作互动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解决问题。"问题"作为教学活动的源泉,可以启发学生思维,促使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独立思考与合作互动的能力,以此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问题启发式数学教学模式通过提出问题、启发思维、探究思考和合作实践等过程,使学生能够积极思考、深入探索,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与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