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摘 要: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现代化语境中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重构的必然性、现代化语境中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重构的模式、现代化语境中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重构的措施进行深入研究,对现代化语境中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进行了重构。研究对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现代化背景中更好的生存和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2.
应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演绎推理和实地调查等研究方法,运用耗散结构理论,分析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进化机理,揭示了现时态语境中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进化趋势。研究发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进化是一个不可逆或不可阻挡的历史进程;民俗节日依附向多元节庆发展转型、宗教祭祀向休闲娱乐转型、文化资源向文化资本转型、族群文化自享向族际文化共享转型、隐性传承向显性传承转型是现时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进化的现代趋势所指。  相似文献   

3.
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方式转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我国体育事业发展方式转变的背景解析入手,分析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转变发展方式需要协调的传统体育文化与现代体育文化、开发与异化、传承与发展、秉承传统与现代转型、发展定位的内敛与外拓等方面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探讨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发展方式在新时代背景下的转变趋向。  相似文献   

4.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与演进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研究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传承的内涵及其特性,说明了现代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演进在于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提升,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重塑,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多功能的凸现,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现代化。据此,探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进程中有关理论与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5.
当今体育全球化,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奥林匹克文化的全球化,其强势扩展对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认同与适应形成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适应体育全球化的基本要求和发展趋势,文章通过SWOT分析法探讨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存和发展的优势和劣势、机遇与危机;分析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奥林匹克文化走向融合的可能性;提出在全球化语境下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策略有科学、合理地支持和宣传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加强理论研究。在保持民族风格的前提下,对民族传统体育做适当的加工、改造、要不失时机地加大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力度,构建多元化投入机制,同时要有计划、有步骤建立和完善一批集培训和训练为一体的民族体育项目基地等。  相似文献   

6.
新时期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多元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丰富多彩,超越了一般人的想象。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整个民族文化中最为活跃、最为积极,影响最直接、最广泛和最深远的一部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面对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历来以汉族为中心的主体部分的日渐萎缩,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可以使中华传统体育重新焕发多样化生机。保持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多元化与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7.
采用文献资料法、访问调查法为主要研究方法,以我国少数民族妇女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充分认识少数民族妇女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使其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和世人的关注,确保少数民族妇女的合法权益。研究结论:我国少数民族妇女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主体,积极有效地确保她们的社会地位,保护她们的经济权益和受教育的权利将是促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有效途径;提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模式,应以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和少数民族妇女权益2者为保护客体的双重保护模式。  相似文献   

8.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对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面临的困境进行了研究。指出民俗化保护、全民化传承、现代化生存和市场化发展,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在全球化背景下传承与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困境,并就此提出了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9.
为探索近30年内,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方向和发展对策,采用文献法、调查法和逻辑方法,发现了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区别于现代体育的、现实的存在方式和存在基础的个性特征。得出了未来30年内,促进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逐步现代化的对策主要是:通过行政力量主动介入而强化引导方式,在促进民俗活动和业余文化活动的开展中促进其发展;关注社会需求、坚持服务社会方向,更为充分挖掘和实现其课程资源、旅游资源和健身文化资源的价值;组织竞赛,借助竞赛的杠杆作用推动其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与高等体育教育改革刍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因其具有的特性,可以将某些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经过适当的改进后引入高校体育教材,开展具有地方特色和乡土气息的特色体育课堂,从而拓宽我国高等体育教育的改革空间。同时,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进入高校体育课堂有助于进一步推动和繁荣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发展,弘扬我国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相似文献   

11.
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对实现增长方式转变、保持经济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基于国家体育总局公布的2006 2008年我国体育产业统计资料,在对我国体育产业劳动生产率增长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指数分解法研究我国体育产业劳动生产率增长的驱动模式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我国体育产业劳动生产率总体呈现出增长的态势,但仍处于较低水平;我国体育产业的各行业劳动生产率也基本呈现出增长的态势,但劳动生产率增长的速度在2008年有所下降,甚至有的行业出现了负增长;资本深化是我国体育产业劳动生产率增长的主要驱动力;我国体育产业的劳动力配置结构未能促进生产率增长;我国体育产业各个行业间的关联性差,制约着生产率的增长.并提出保持我国体育产业劳动生产率增长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2.
北京奥运之后,中国竞技发展的目标抉择应当由"金牌战略"向"文化兴体"跃迁,由此我国竞技文化建设这一课题凸显出来。对竞技文化的内涵和我国竞技文化的存在问题展开分析,进而从竞技文化的思想层———竞技思想文化,方式层——竞技方式文化,和器物层——竞技器物文化三个方面,系统探讨推进我国竞技文化建设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问卷调查法,对彝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进行概述,重点对其保护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和对策进行研究。研究认为:彝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非常丰富,但是在保护和传承上存在很多问题,主要是缺乏健全的法律制度、完善的管理体系、足够的保护资金、注重保护的观念、有效的保护渠道;为此,从法律、经济、政府、教育、旅游等方面提出保护彝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历史分析法,以文化传播为视角,从文化的物质层面、组织制度层面和思想观念层面上梳理和分析运动会在中国近代的演变过程,探讨源于西方工业文明的运动会如何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发生、发展,并最终成为中国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近代运动会的演变过程,反映了中国体育的历史发展脉络,也呈现出中国社会的历史轨迹。  相似文献   

15.
面对汹涌澎湃的大众文化,少数民族体育文化的转型既符合时代发展的需求,又能与大众传媒为代表的多元文化逐渐走向共生和再造。这一场深刻的转型促使少数民族体育在当前文化产业化实践中去谋求新的价值定位,让民族文化重新回归社会生活,在传承的基础上实现弘扬,以适应社会现代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分析了中国弹弓术的当代价值:即历史性与弹弓术的文化传承、人文性与弹弓术的文化认同、民族性与弹弓术的世界推广、传统性与弹弓术的生命力、体育性与弹弓术的健身、竞技、表演、娱乐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发展中国弹弓术应远瞻部署,变革中国弹弓术的发展方式;转变观念,提高对中国弹弓术价值的认识;继承与创新,增强中国弹弓术的生命力;搭建高平台,立足中国弹弓术发展的高起点;强化自身,彰显中国弹弓术的魅力。  相似文献   

17.
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对长三角地区石锁比赛的组织者和运动员进行研究。石锁运动已经成为长三角社区体育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民间石锁习练者通过自我的不断实践与努力,已经把这一项目开展得红红火火,在我国体育发展的大背景下,这些民间体育实践者朴素地诠释着自己喜爱的运动,创造和丰富民族体育文化。我国众多的民俗民间体育更是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通过融入社区文化生活,不断发展和完善,更好的满足人民的生活,融入社区文化生活的民族民俗体育更体现出文明与和谐本质。  相似文献   

18.
空竹是我国古老的民族传统健身项目之一.因其来自民间,缺乏系统的挖掘和整理,发展速度非常缓慢.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各种体育项目和体育文化的交流日趋频繁,国家对有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更加重视.根据空竹发展现状,结合当地特色,可以先在部分高校开设空竹选修项目或者介绍性课程,培养空竹理论和技术人才;再以社区和俱乐部形式在老年群体中逐步推广空竹项目;最重要的要更新思路,打开空竹市场.  相似文献   

19.
农民工体育与新生代农民工体育研究现状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已逾1亿的新生代农民工成为我国城市化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他们与传统意义上农民工的多种差异性决定了开展新生代农民工体育更具有现实性与可能性。通过对1996-2009年有关农民工体育与新生代农民工体育研究现状的比较分析,得出结论:积极开展新生代农民工体育才是当务之急,对新生代农民工体育的研究也显得更为迫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