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纵跳是在各种运动项目中均有的一种动作。纵跳可分为原地纵跳和助跑纵跳。对同一个人来说,助跑纵跳要比原地纵跳高度增长约10%左右,然而原地纵跳是助跑纵跳的基础。纵跳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到运动成绩和动作效果,而纵跳能力的强弱又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人体形态结构和机能特别是下肢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曾对下肢形态、膝角与纵跳关系进行探讨。人体结构的变化和机能的提高又决  相似文献   

2.
纵跳是跳跃运动的基础之一,在体育运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一切借助下肢运动的运动员在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必备的运动素质,目前在国外已受到广泛和高度的关注。在我国,对其有关方面的专门报道研究尚不深入和完善。因此,本文研究的目的是在对国内外有关纵跳训练文献研读的基础上,通过对构成纵跳运动能力的组成因素分析、归纳出提高纵跳能力的最佳训练方法,并以此制定出发展纵跳训练的周期性训练模式,挖掘人体潜能,提供科学的训练策略。  相似文献   

3.
纵跳中关节功率及其与人体疲劳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考察了纵跳中关节功率及其与人体疲劳的关系。 2次纵跳分别在功率自行车上蹬踏 30 s之前和之后进行。纵跳动作用摄像机摄录下来 ,并在运动解析仪上加以分析。纵跳中的地面反力用测力台测量。根据采集的数据计算了关节功率。通过比较 2组数据计算了各关节处关节功率的变化 ,从而得到了对人体疲劳的一种定量描述  相似文献   

4.
原地纵跳在体育运动中占有较重要的地位。对原地纵跳动作的研究是各种运动起跳动作研究的基础。其意义不仅在于为人体动作的计算机模拟提供生物学依据和参数,探寻适宜经济的训练方法以提高弹跳力,更重要的是从理论上探索和揭示人体运动的基本特点和规律。  相似文献   

5.
人体疲劳的生物力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疲劳前后的两组纵跳中关节功率的变化及其与人体疲劳的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纵跳动作用摄像机记录,录像资料用一套运动影像分析系统进行分析处理。纵跳中的地面反力由测力台进行测量。对两组动作中的关节功率进行了生物力学计算和比较。结果表明,关节功率能够明确地反映人体各部分的疲劳程度,是对人体疲劳进行定量描述的重要力学量。  相似文献   

6.
现代排球运动对运动员身体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排球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具体表现在对球的反应,移动速度和纵跳能力,纵跳能力尤为重要。据有人统计,一场紧张激烈的排球比赛,运动员纵跳最多达300次左右。国外已有不少技、战术意识较强的队,由于纵跳高度不够,而影响到他们攀登世界排球运动的高峰。因此,目前人们已把提高运动员的纵跳能力,作为重要的问题来解决。许多资料表明,纵跳能力与人体骨骼和肌肉的结构有着密切的关系。如坐高比下肢短,小腿长而细,踝围较小,跟腱清晰易见  相似文献   

7.
跳跃练习的方法很多,原地纵跳、助跑纵跳是最基本的方法。在各种测定中常采用原地纵跳(摸高)以评价弹跳的能力。关于原地跳跃方而研究已有过报导。作者也曾对人体下肢形态、膝角与纵跳关  相似文献   

8.
纵跳是一项重要的身体素质指标,它反映了腿卩肌肉的力量和速率。纵跳与许多运动项目的训练也有着密切的关系。人体的纵跳高度是随年令的增长而发生变化的,而个体之间的差异则同身体发育、机能状态和训练水平有关。本文对天津市区2074例中、小学生及幼儿园地纵跳高度进行了测量和统计,其结果见表一,并做了以  相似文献   

9.
采用运动生物力学方法考察了跑与纵跳的关节功率及其与人体疲劳的关系。跑的数据是借鉴国外一些研究的资料;纵跳,分别在功率自行车上蹬踏30s之前和之后进行,动作用摄像机摄录下来,并在运动解析仪上加以分析。纵跳中的地面反作用力用三维测力台测量。利用上述系统的数据计算了关节功率。通过比较两组数据计算了各关节功率的变化,从而得到了对人体疲劳的一种定量描述。从而得知:在跑中当脚着地后,首先是髋关节处于屈的状态,其关节功率达到最大值;其次是踝关节屈的关节功率变化较大;最后是膝关节功率达到最大值。其中踝关节变化最大。在腾空状态中,髋关节与膝关节的关节功率处于较大值,并且变化较大。纵跳过程中,疲劳主要表现为膝关节功率的下降。  相似文献   

10.
人体各环节的运动都是绕关节轴的转动。人体走、跑、跳等动作是通过环节的转动来完成的。所以,人体各环节的转动是人体运动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纵跳对生长期大鼠骨密度、骨代谢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建立纵跳运动模型,探讨纵跳运动对大鼠骨代谢的影响;比较纵跳和游泳两种运动模式对骨代谢影响的差异,为青少年选择合理的运动方式提供参考.方法:将18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安静组、游泳组和纵跳组.8周后,检测所有大鼠股骨和椎骨的骨量、骨密度、血乳酸及骨代谢生化指标.结果:纵跳组与安静组相比,股骨、椎骨骨密度明显高于后者,ALP有显著升高,TRACP有明显升高;游泳组与安静组相比,股骨骨密度没有差异,椎骨骨密度显著高于后者,ALP和TRACP都有明显升高.结论:本实验建立了SD大鼠纵跳运动模型,成功模拟了纵跳对大鼠骨代谢的主要生理刺激;大鼠血清骨代谢指标表现为纵跳比游泳能有效促进骨形成;运动能有效促进骨生长、明显提高股骨、椎骨骨密度;纵跳运动对生长期大鼠腰椎、股骨的发育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原地连续纵跳的运动生物力学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研究原地连续纵跳的运动生物力学特征,运用录像拍摄与三维测力同步测试的方法对其研究发现,不同频率作用下的时间参数存在一定差异,随着纵跳频率的增加,时间参数都表现出逐渐减小的趋贽.同一频率作用下随着运动时间的延长,支撑时间逐渐增人.蹬伸力峰值随着连续纵跳运动时间的延长呈现明显逐渐减小的趋势,不同频率原地连续纵跳蹬伸力峰值对起跳效果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缓冲冲量和蹬伸冲量随运动时间的延长,也都呈现出明显的逐渐减小的趋势,并且运动前期的恢复系数人于1.  相似文献   

13.
人体各环节的运动全都为绕关节的转动。人体走、跑、跳等动作,是通过人体环节的转动来完成的,体育运动中的空翻、转体、投掷等动作,也多包含有人体整体的转动或整体的平动与转动结合的复合运动。质量是研究人体或物体平时必不可少的一个因素,而转动惯量则是研究人体或物体转动时必不可少的一个因素,人体的运动多属转动,在研究人体的运动特别是体育运动时,往往都需用人体转动惯量这个参数;而这个参数又与人体形态密切相关,因此,准确地测量人体整体及其环节的转动惯量,是运动解剖学和运动生物力学的一个重要课题。从1892年Braune和Fischer开始,国外在医学界、航空航天工程界到体育界,一直不断有人进行研究,主要包括两方面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构成纵跳运动能力的各因素分析,归纳出提高纵跳能力的最佳训练方法,并提出实施纵跳训练的周期性训练模式,旨在为发展纵跳运动能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采用实验法,按原地纵跳能力把受试者分为优秀组和一般组,研究不同组间受试者的身体形态指标和原地纵跳能力的相关性。结果发现:相对跟腱长和原地纵跳能力成反比,组间只有大腿围、小腿围和原地纵跳能力有显著性差异。表明:跟腱相对较短而腓肠肌相对较长者,有更好的原地纵跳能力;跟腱长Ⅱ相对长反映原地纵跳能力可能更合适;初级选材用形态学指标推断运动能力,可能只在特定的年龄、人群中适用,同时还要考虑运动训练对运动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连续纵跳及其疲劳的生物力学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27名体育系男生30次连续纵跳的纵跳摸高高度、动力学指标进行测定,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对应比较。结果表明,纵跳摸高高度是评价运动性疲劳的有效指标,10秒钟内纵跳的纵向最大力值和冲量值可作为评价疲劳的指标。本研究确定了一些生物力学的疲劳指标,为运动生物力学对运动性疲劳的研究积累了一定的数据材料。  相似文献   

17.
G804.6纵跳理论研究进展=Theoretical advancement invertical jump performance[刊,中,A]/李世明(烟台师范学院体育系),刘学贞(北京体育大学)//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27(1).-65-67,70图3参28(MYL)纵跳//协调性//能量//运动生物力学//理论//研究 用文献分析与逻辑归纳等研究方法,针对目前纵跳理论研究中的若干重要命题进行分析,探讨了纵跳动作时相划分的原则与方法、动作协调性的表现形式、能量转化的机制以及影响纵跳效果的各种生物力学因素的理论模型。  相似文献   

18.
负荷时间长短对纵跳能力影响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分析受试者在功率自行车上不同运动负荷时间后纵跳的动力学特征变化规律 ,研究结论 :①大强度持续运动约 3min左右 ,纵跳的爆发力、平均功率、平均力值等动力学指标显著上升 ;运动 5min后 ,上述指标的变化情况正好相反 ;②只有在适宜的运动负荷时间后 ,纵跳的动力学特征才进入有利于运动能力发挥的较好的组合状态  相似文献   

19.
作为体育教学内容之一的跳跃教学,从教学目标中的达成,可反映出跳跃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1.跳跃在运动参与目标中的作用跳跃是运用人体自身的能力(或借助一定的器材)按所需方向,通过一定的运动形式,使人体腾越一定高度或远度的运动。其动作方法与人们日常生活中跨越障碍的方式比较接近,具有实用价值,而且跳跃的辅助练习和诱导练习各式各样,如立定跳远、蹲跳起、纵跳摸高、跨步跳、蛙跳、单足跳、弓箭步交换跳、跳深等。在体育教学中进行多样化的跳跃练习,可以培养和发展学生对运动参与的兴趣和爱好,更好地调动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更愿…  相似文献   

20.
BMP-2在不同运动方式中的表达及对骨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进一步完善纵跳运动模型,探讨不同运动方式对大鼠骨密度及股骨软骨组织骨形成蛋白-2(BMP-2)mRNA表达的影响,分析BMP-2影响骨代谢和骨密度的作用机理,进一步研究运动影响骨密度及骨代谢的内在调控机制,为有效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提供参考。方法:将18只SD雄性大鼠随即分为安静组、游泳组和纵跳组。8周后,运用双能X线扫描仪检测所有大鼠股骨、椎骨的骨量、骨密度;运用RT-PCR半定量技术检测大鼠股骨软骨组织内BMP-2mRNA表达水平,并通过凝胶成像分析系统计算出每个样本BMP-2的光密度值及其与对应内参GAPDH的光密度值的比值。结果:大鼠股骨骨密度的比较:纵跳组与安静组相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明显高于后者;游泳组与安静组相比没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P>0.05)。大鼠椎骨骨密度的比较:游泳组与安静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纵跳组与安静组相比有明显性差异(P<0.05)。股骨软骨组织BMP-2mRNA表达水平的比较:纵跳组与安静组相比有显著升高(P<0.01);游泳组与安静组相比有明显升高(P<0.05);纵跳组与游泳组相比增高的趋势明显。结论:1)运动可以引起BMP-2的升高,且纵跳运动比游泳运动在影响BMP-2的表达方面效果明显。2)运动能有效促进骨生长,股骨、椎骨骨密度明显升高。与游泳组相比,纵跳运动模式对股骨骨密度的影响更大。3)运动引起的骨代谢变化与局部细胞因子对骨组织的影响有关。机体可以将来自肌肉牵拉及重力的负荷转化为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从而影响骨的生成代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