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对联,在语文课堂闪光彭阳县罗洼中学王凤刚对联──我国艺苑一颗璀璨的明珠。将对联引入语文课堂,不仅别具一格,而且更能显示其特殊的作用。几年来,我将对联引入语文课堂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一、用对联导人新课。用对联导入新课,会使学生耳目一新,产生一种新奇感...  相似文献   

2.
一、对联在课文教学中的应用 首先,在导入中用对联激发求知兴趣,用对联导入新课,可导出作者、文体、时代背景、主题内容等,并借助多媒体将对联内容、相应图景展示在屏幕上。如教《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可以利用"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作导入,  相似文献   

3.
对联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学艺术形式,邈邈然已有千载。对联对仗严整平仄协调,句式精练,形式灵活,文情并茂,雅俗共赏。课堂教学中,我们不妨撷之精华,拾其珠玉,让学生能在课堂上睹其芳、品其泽,领略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丰富自己的积累。一、用对联导入新课用对联导入新课,使学生在老师创设的浓浓的文化氛围中,饶有兴趣地进入文本的学习,效果很好。例如:学习《促织》一文,笔者使用了以下导语:“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这是郭沫若先生为蒲松龄纪念馆聊斋堂写的对联。“写鬼写妖”指《聊斋志异》的题材内容它借狐鬼故事来达到“…  相似文献   

4.
精心设计历史课的导入,是保证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条件,中学历史教师应力求用新颖生动的导入法使学生轻松愉快地进入新课学习。  相似文献   

5.
《中学生物教学》2018,(2):33-35
恰当合理地导入新课,对学生学习和新课教学都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基因的显性和隐性"新课导入为例,旨在开发中学生物学教学中的新课导入资源,如情景剧、多媒体演示、法律法规、经典名著和易错点等方法。  相似文献   

6.
主要介绍了初中物理新课导入的五种方法:实验导入法;提出问题、直接导入法;由设置“陷阱”导入法;“娱乐”导入法;史料导入法。并举例加以应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论述了将对联这一传统艺术形式运用到职高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及具体做法,如用来导入新课,概括段意,印证内容、写法,揭示主题等。同时对在课外时间运用对联,以及运用对联时应注意的问题做了阐述。  相似文献   

8.
语文教学中对联的妙用山西/周敏赵建中一、引用对联导入新课在学习《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诗时,引用下面这两幅对联作为开场白,既可复习旧的知识,又可使学生对新课产生浓厚的兴趣:“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我们知道...  相似文献   

9.
课堂教学艺术是一个整体."新课导入"仅是其中的一个环节,但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是课堂教学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新课导入的方法多种多样,不拘一格.这里根据教学实践和平日的积累,举例探讨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10.
结合教学实践,介绍了六种中学生物课新课导入的方式:情境导入、矛盾导入、悬念导入、谈话导入、推理导入和复习导入。  相似文献   

11.
浅谈生物教学中新课的导入吉林市实验中学王唐棣随着新教材的广泛使用,人们正在不断地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一堂生动活泼的新课,会使学生学得积极主动,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而在授课时,巧妙地导入新课,可为顺利授课打下基础。一、以典型录像导入新课在科技不断发展的今...  相似文献   

12.
对联艺术是一种浓缩的语言艺术,雅俗共赏,生生不息。正因为如此,将对联艺术运用到语文教学中去,不但可以增加语文教学的趣味性,而且能使学生的语言表达变得凝练生动,创新和审美能力得以提升。一、运用对联生动导入新课恰如其分地运用导语,往往能  相似文献   

13.
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瑰宝,它熔思想性、知识性、文学性、趣味性于一炉.教师巧妙地运用对联来导入新课、分析教材,总结历史知识,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历史的兴趣以及达到弘扬祖国优秀文化艺术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瑰宝,它熔思想性、知识性、文学性、趣味性于一炉。教师巧妙地运用对联来导入新课、分析教材,总结历史知识,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历史的兴趣以及达到弘扬祖国优秀文化艺术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新课导入是化学课堂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也是一节课成功与否的关键.本文通过实际教学经验介绍了高中化学课的几种常用的导入方法,举例生动形象,颇具实用性.  相似文献   

16.
导入是教师在开始传授新课之前,引导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的行为方式。导入的过程为新课的呈现搭桥、铺路,为新知识的学习和新技能的训练做好心理准备和知识准备。导入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一节课的内容学生接受的成功与否。一般来说,中学教学内容较为丰富,新课导入的方法也较为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直观导入法  相似文献   

17.
"这节课的效果非常好,初次接触这种上课方式,学生很活跃,就连观课的老师也很兴奋。"恭城瑶族自治县恭城中学(以下简称恭城中学)的数学老师卢金平回忆起自己用新方法上课时,至今还觉得如在眼前。2012年7月,恭城中学高中一年级的任课教师到桂林市参加高中新  相似文献   

18.
新课标下中学课程新课的导入是一节课的序曲。通过利用各种方法有效的导入是教师教学中必备的教学环节。  相似文献   

19.
作文材料自选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导入新课,初识苏州园林。 (三副对联由浅入深、由远及近。以这种方式导入课文,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突出了苏州园林的地位,使学生对本文的说明对象——苏州园林在中国园林中的地位有初步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中学课堂教学中的导入新课环节,是整个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其重要作用和意义不可忽视,有位著名的教师曾经说过:“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要抓住导入新课环节,一开始就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新课的导入,如同桥梁,联系着旧课与新课;如同序幕,预示着后面的高潮与结局;如同路标引导着学生的思维方向。可以说,导入新课是整个课堂教学的准备动作,为师生即将进行的思维活动做好心理准备。教师精心设计导入新课环节,可以起到先声夺人的作用,为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