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日本有两个姓村上的人家喻户晓:一个是作家,叫村上春树;另一个还是作家,他的名字叫村上龙.  相似文献   

2.
《海边的卡夫卡》,村上春树著,林少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3年4月出版毫无疑问,村上春树是日本战后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也是深受中国读者喜爱的作家之一,特别是中青年知识分子读者。人们对村上的好感和喜爱是从他的发轫之作《挪威的森林》开始的。就是这部书,让人们特别是中国读者领略了孤独的深刻和宿命  相似文献   

3.
在五年或更早的诺贝尔文学奖颁奖前夕,台湾艺文新闻的报道中,日本知名作家村上春树就一直被提起,说是呼声最高的得奖人之一,且有不少作家撰文大谈村上春树为什么(不)该得奖?直到莫言得奖那年,媒体舆论更是吵得沸沸扬扬,大有中日文学比拚而中国胜出的意味,很是有趣。每年的讨论,当然照例有支持村上该得奖,与不认为村上足以拿奖两大派说法,偶尔会针锋相对,更多时候是各说各话。直到2014年,虽然照例仍然被拿来陪榜,也还是有几位  相似文献   

4.
本刊讯 近日,备受关注的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树最新“自传”的中文简体字版权,花落南海出版公司。据出版方透露,这部村上春树称其为“回忆录”的新书,籽公开征集中文译者。2007年10月,村上春树的“自传”在日本隆重上市后,日本评论界将其看作是“村上春树成为作家后的自传”。在这本非虚构的“自传”里,村上直抒胸臆地表达了从1982年步入作家生涯以来,25年间从未间断过的马拉松长跑,娓娓道来在长跑过程中作家对人、对世界的思考和感悟,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和小说创作灵感的由来。  相似文献   

5.
在五年或更早的诺贝尔文学奖颁奖前夕,台湾艺文新闻的报道中,日本知名作家村上春树就一直被提起,说是呼声最高的得奖人之一,且有不少作家撰文大谈村上春树为什么(不)该得奖?直到莫言得奖那年,媒体舆论更是吵得沸沸扬扬,大有中日文学比拚而中国胜出的意味,很是有趣. 每年的讨论,当然照例有支持村上该得奖,与不认为村上足以拿奖两大派说法,偶尔会针锋相对,更多时候是各说各话. 直到2014年,虽然照例仍然被拿来陪榜,也还是有几位作家撰文讨论了村上得奖的可能性,最后也的确不是村上春树.不过,笔者好奇的是,到底有多少人真心相信村上春树真的会拿下诺贝尔文学奖?撇开文学层面的探讨不谈,这些年诺贝尔各奖项的颁赠,颇有老者优先的意味.甚至还曾经有诺贝尔奖得主撰文表示,如果人生愿景中有挑战拿诺贝尔奖者,除了专业要杰出之外,身体也要够好,要够长寿才有可能排得到.  相似文献   

6.
同为深受西方文学影响的日本作家,村上春树和川端康成却分属遥远的两级——至少在形式上,村上是排斥“日本语性”以至“日本性”的,而川端则对“日本语性”和“日本性”爱不释手,深深沉醉其中。例如村上作品几乎从不出现艺妓、歌舞伎、和服、清酒、寿司以及祗园会、五重塔、富士山等“日本性”载体或日本文化符号,  相似文献   

7.
日本作家村上春树引发了世界性的“村上现象”,他的作品引入中国后立即使读者爆发出“饥渴阅读”的热烈反响。然而,在本文中,作者发出了不同的声音,列出了村上“令人失望至极”的三大败笔。  相似文献   

8.
选择磨难     
1982年秋,开始职业作家生涯的村上春树,也开始了跑步。此后30年,从夏威夷的考爱岛到马萨诸赛的剑桥,从日本村上市参加铁人三项赛,到踏上希腊马拉松长跑古道,他,永远在奔跑。文字是"村上"的符号,跑步何尝不是?写了几十年"别人",作家第一次动手写自己,他说的是跑步,又不是跑步,奔跑中的记忆,人生的况味,都在这浅淡的文字中了,不妨就把它当作村上独有的回忆录吧。  相似文献   

9.
村上春树是一位立足于日本社会,认真思索日本与东亚国家关系的作家,他在长篇小说《且听风吟》(1979)、《1973年的弹子球》(1980)、《寻羊冒险记》(1982)这一青春三部曲中塑造了中国人"杰",在《天黑之后》(2004)塑造了中国妓女郭冬莉和中国人黑社会组织中的一名男子.村上塑造中国人形象的目的何在?通过这些描述又体现出怎样的意识形态的变迁呢?  相似文献   

10.
日本当代作家村上春树1989年以《挪威的森林》登陆中国大陆,倏忽间十六年过去,其读者已开始进入第二代。不无遗憾的是,两代人一二十年读下来,我们多数人的目光仍在追随作为内向而温和的孤独者的村上那渐行渐远的背影,仍陶醉于其中弥散的所谓粉红色“小资”情调——尽管这也是正常的、自然的——而往往忽略了村上作为外向的、坚定的战斗者的姿态,更缺少这方面的系统性专门论述。相比之下,哈佛大学一位名叫杰·鲁宾(JAY RUBIN)的教授到底身手不凡,潜心撰写了译成中文都有25万字的厚厚一部专著:《倾听村上春树——村上春树的艺术世界》(Haruki Murakami and the Music of Words,直译应为《村上春树与文字的韵律》)。  相似文献   

11.
"我是在神户长大的.神户华侨非常多.班上有很多华侨子女.就是说,从小我身上就有中国因素进来.父亲还是大学生的时候短时间去过中国,时常对我讲起中国.在这个意义上,是很有缘分的."这是日本作家村上春树2003年1月在接受林少华先生的采访时袒露的一段成长轨迹.另据荷兰学者伊安·布鲁玛为《纽约客》撰写的人物稿所载:"战前,(村上春树的)父亲是京都大学一位很有资质的大学生;后来被征召入伍,去中国作战.有一次,在村上春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他听父亲讲过某件在中国的经历,深深为之震惊.他已经忘了具体是什么事了……但他清楚地记得那种可怕的痛苦感觉."  相似文献   

12.
曾经一度不明白,村上春树的作品何以令那样多的读者痴迷。有一个统计似乎可为佐证:在日本,平均每30人拥有一本《挪威的森林》。他是一个特立独行的作家,他与现实世界始终保持距离。他热衷出门远行,他的作家身份背后隐藏着一个旅行者身份。《挪威的森林》这部小说,即开笔在希腊的米科诺斯岛,西西里岛,封笔在意大利罗马。村上春树沉迷音乐,生活质朴简单,远离文坛和媒体。孤独与无奈构成村上春树作品的基调。《挪威的森林》表现的爱情故事,正是在人的这一孤独本性上展开,显得尤为复杂和深刻,它使原本相互倾心的恋人,从每个个体…  相似文献   

13.
1970年,中学毕业后的村上龙考入东京的一所美术学校学习摄影,但不到半年即被开除。随后,他来到地处东京都福生地区的美军横田基地,开始了他的放浪生活。两年后,村上龙重新考入东京的一所  相似文献   

14.
芥川龙之介是位相当复杂、一言难尽的作家,既阴郁,又激烈;既是日本文学的正宗,又是日本文学的异端。从前我写文章称谷崎润一即是“二十世纪最具日本文学特色的日本作家”,换个说法,芥川龙之介则是“日本最具二十世纪文学特色的日本作家”。如果说谷崎以及川端康成是在现实之中昭示了传统,芥川则是在传统之中呈现了现实。  相似文献   

15.
村上春树编译了一本《生日故事集》。他在序言中已经交代,一共13篇,12篇出自美国当代作家之手,由孔亚雷君据英文原文译为中文。最后一篇《生日女孩》是村上本人的作品。据策划者上海“九九读书人”介绍,作为中文版,村上事务所希望由我根据日文而非英文版译为中文,包括中文版用为序言的日文版后记和对12篇的日文点评。此即拙译六分之一篇幅的由来。  相似文献   

16.
前几天读了日本作家村上春树谈《1Q84》小说写作过程的专访(简体版收录在大方杂志第一期;繁体版为台湾的时报出版社出版)。近年来,两岸三地华语出版人积极探索将优质华文出版物  相似文献   

17.
根据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的小说改编成的电影。挪威的森林展现了当时的日本人们的生活状态。男主人公渡边的初恋女友因为心里问题住了精神病医院,男主人公的生活围绕着前女友和现实的大学校园展开。渡边对前女友的眷恋,对现实生活的美好向往,让他卷入三角恋的世界。随着前女友的自杀,渡边开始选择新的生活和感情。  相似文献   

18.
巴楚  何文  昕彤 《出版参考》2009,(3):42-42
贵州有个作家叫何文,熟悉他的人都觉得他有点不可理喻。一个作家,按说其生活方式应该是和时代合拍的,但在这方面何文可说是个落伍分子。他的这个落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在BB机流行的时候,他从没有带过这玩意儿;二是在城市手机普及甚至频繁更换的今天,他至今也没玩这人与人之间方便联系的现代工具;三是现在写作的人,连比他老很多的老作家们都改手写为电脑写作了,可他还是顽固不化地用那只手吭哧吭哧地埋头苦干。  相似文献   

19.
针对诺贝尔文学奖的博彩,近年来愈发热闹,而博彩公司开列的赔率表名单也愈发精准。很少有人知道,这一切背后有着怎样的操作方式北京时间10月10日上午,距离一年一度的诺贝尔文学奖揭晓只剩下几个小时,欧洲博彩公司优胜客(Unibet)突然作出一个决定:将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的赔率下调到1赔4,中国作家莫言的赔率不变,依然是1赔4.5。优胜客的赔率表上,一直以最低赔率稳居榜首的莫言跌到了第二位。  相似文献   

20.
村上春树是追求时尚阅读品味的当代青年竞相追逐的阅读目标,著名外国文学专家,七十五岁高龄的李德纯先生通过《一个作家与一个时代》,解读了一个有着唯美追求倾向的作家与他创造的一个阅读时代的林林总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