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语文教学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在对蕴含着传统节日文化的古诗词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存在着教学目标的设定不明确、教学内容拘泥于教材、教学方法选用不灵活以及评价方式单一等问题。结合语文教学实际,需要优化古诗词课堂教学,促进教师自身传统节日文化素养及传承能力的提升,拓宽学生传统节日文化视野,增强传承意识,以提升蕴含着传统节日文化的古诗词教学质量,达成促进学生传统节日文化素养及传承能力提升的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新课程改革,语文核心素养近些年受到了广泛关注,而基于文化传承与理解视角下的古诗词教学,是提高高中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思维发展、立德树人以及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将传统文化融入古诗词教学中,需要使得学生接受传统文化,并对传统文化产生较为浓厚的兴趣,进而自觉传承传统文化,提高对古诗词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因此,高中教师应当结合部编版教材的实际内容,对教材内的古诗词进行综合考量,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使学生受到传统文化的滋养以及熏陶,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提升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3.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进课程、进课堂的背景下,作为中华优秀文化符号的古诗词,在教学中如何实施文化传承,是一个重要的课题.以统编语文教材为例,古诗词教学要厘清价值取向、制定教学策略和找准实施路径.在教学价值取向上,建构充满文化味的课堂,追求文化的熏陶;在教学策略上,点面结合,以一带多,采取主题撷取和跨单元整合的方式;在具体实践路径上,要知声韵、悟意境与懂诗人,落实古诗词文化的核心要素.  相似文献   

4.
在以德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中,教师可以立足古诗词,从中挖掘和民族文化有关的内容,促使学生理解和继承优秀文化。通过推敲文字的方法学生能学会如何与人和谐相处;通过专题研究的方式能感受爱国情怀;通过了解古诗词有关的故事,能让学生懂得克己奉公等传统美德。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进行,越来越多人提高对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视程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古诗词作为传统文化传承的载体,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与古人发生精神碰撞,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引导学生在文化传承与理解的基础上学习古诗词,增强文化自信,提高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程度。  相似文献   

6.
以古诗《涉江采芙蓉》为例,研究文化传承视角下的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溯源文字、挖掘悖论、解读意象。教师应储备丰富的知识,吸收先进的理念,优化古诗词教学策略,积极发挥语文课程文化传承功能。  相似文献   

7.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文化自信是语文核心素养之一。它指的是学生认同中华文化,对中华文化的生命力有坚定信心。通过语文学习,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文化,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由于古诗词具有韵律美、意境美、语言美等特点,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故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古诗词教学引导学生了解并传承传统文化,提升文化自信,发展语文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8.
<正>文化传承与理解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要在语文学习中继承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理解、借鉴不同民族地区的文化,拓展文化视野、提升文化自觉意识,增强文化自信。文言文指中国古代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信息。在统编版初中语文课本中收录了不少经典的文言文作品,教师要从中挖掘传统文化资源,引导学生从民俗视域、人物视域、精神视域入手,展开自主探究活动,不仅掌握文言文语言特点,更要继承并发展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9.
帅巍巍 《考试周刊》2023,(36):78-81
凸显文化自信,赓续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高中语文学习的古诗词部分,实乃传播文化的主导路径。让学生得以领略与现今不同的文化背景与特色,亦可引导学生运用古代思维角度,深入揣摩古诗词的意境。此举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审美能力。文章旨在阐释文化传承视角下,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实践价值,并提出相关教学策略,以期为其他语文教师提供些许启示与助力。  相似文献   

10.
美学视域下的教学是将审美理念融入课堂教学之中,通过引导学生品读课堂中学到的知识的美,发挥知识的美育作用。通过分析现阶段初中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运用美学理论,抓住古典诗词中的“字词品味”“意境体会”“情感品味”等指导古诗词教学,通过任务化、情景化教学方式,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探索出富有审美理念的诗歌教学风格,融入概念化教学的理念,让学生形成独特的审美认知和能力。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以新课程标准语文核心素养下“文化传承与理解”的培养目标为黏合剂,通过逐回梳理、读思结合、以读带行三个层面挖掘《红楼梦》中的传统文化,并以此为基准,探究整本书阅读教学与思政融合的策略,发掘语文学科教学的育人功能,落实立德育人的教育任务。  相似文献   

12.
文言文教学有助于渗透传统文化,促使学生理解并传承传统文化。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阅读文言文作品的同时追溯汉字本源,理解古代礼俗,还原文化背景,这些方法都能促使学生透过文言文作品更深刻地了解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3.
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文化自觉是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自我创建,文化传承与创新是现代大学的历史使命。文章以文化自觉为视角,阐述大学的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重要载体,并在思政课教学的基础上,进行现代化的转化和发展。在文化传承视域下,探索创造性地开发和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寻找一条切合实际的教育途径,是培养大学生人文情怀的重要途径。要将文化的时代性体现在教学语言上,将理论性体现在教学内容上,积极创新教学方式,启发教学实践,让思政课在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也能得到相应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初中语文诗词学习,不仅可以让初中生欣赏到许多优美的诗词,丰富其知识,更可以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精神境界,提高学生的智力、想象力以及创造力,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探究初中语文诗词教学重要性的基础上,根据古诗词的特点,结合初中生的心理特征,笔者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探寻了一些初中语文诗词教学的具体方法。一、了解古诗词背后的史实,具备相关文化常识很多古诗词,有着其特殊的历史  相似文献   

16.
群文阅读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以自身独特的优势活跃于现下的语文课堂当中。将群文阅读引入古诗词教学,对学生、教师、课堂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古诗词群文阅读实践中,教师需要从议题设计、文本组合、课堂建构三个方面考虑,借以提高古诗词课堂教学的效率,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7.
培育学生的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是语文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和立德树人的时代内涵。针对语文与文化脱节的现象,借鉴文化教学理论成果,提出语文教学落实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目标的三条路径:挖掘教材文本内涵,系统规划和整合文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方法,构建语文文化课堂,在听说读写等言语实践中无痕融入文化元素;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开...  相似文献   

18.
<正>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等。《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在语文教学中要促使学生“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让他们“初步了解和借鉴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具有比较广阔的文化视野和一定的文化底蕴”。由此可见,促进文化传承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之一,教师要从文本中挖掘教学素材,构筑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课堂,让学生传承并弘扬优秀的中华文化。  相似文献   

19.
文章结合嵊州地方文化特色,以"风雅剡溪"古诗词课程群为例,对在初中语文拓展性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过程中如何落实"文化传承与理解"这一学科核心素养进行了有效探索。  相似文献   

20.
审美创造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古诗词富含情感、语句优美,能给读者美的享受。初中语文教师要基于审美创造视域设计古诗词教学活动,让学生接受美的感染,品味美的内涵,激发美的想象。分析意象、挖掘语句、融入情境等方法,有助于学生感受美。吟唱吟诵、整合美术、群文阅读等方法,有助于学生品味美的内涵。搭建表达支架、展开随文批注、参与练笔活动等方法,有助于学生拓展美的想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