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渔鼓作为一种在特殊地域中使用的民间说唱曲种,与地方文化和谐共生,桂林渔鼓是广西渔鼓的一个流派,流行于桂北一带,以桂林方言演唱为基础的一种民间说唱艺术形式。其中王仁和大师的各种不同结构的创腔手法、丰富和发展了传统的演唱形式,大家喜闻乐见。他是桂林渔鼓的开拓者和创新者。本文就其他不同结构的唱腔起腔手法进行了分析研究,为广大渔鼓曲艺爱好者提供素材,为声乐学习者对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桂林渔鼓作为历史悠久的地域性文化资源,是以桂柳方言进行说唱的优秀民间艺术,也是中华民族曲艺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不仅承载着厚重的民族历史记忆,也蕴含着人与自然共生、人与社会共生、人与文化共生的深刻内涵。渔鼓文化作为桂林人民的文化图腾,其共生内涵贯穿于渔鼓制作、渔鼓表演和渔鼓鉴赏的始终。但是,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一方面,由于社会结构变迁,渔鼓文化逐渐失去传承的传统场域;另一方面,由于现代传媒的渗透和共生内涵的遮蔽,渔鼓文化日渐式微。因此,桂林渔鼓文化如果要获得更好的传承与发展,不仅需要进一步彰显自身的共生文化内涵,而且需要构建以学校教育为中心的传承机制来加以实施,主要措施包括确立桂林渔鼓文化传承的共生教育理念、开发桂林渔鼓文化的共生校本课程、实施桂林渔鼓文化的共生教学。  相似文献   

3.
苍南渔鼓属于道情类音乐,主要流行于温州讲闽南方言的地区,是浙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早期的表演者去世或转行,现在面临绝迹的困境。因此,对苍南渔鼓文化的发掘、研究和推广势在必行。本土特色民间艺术体裁的艺术课程是沟通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桥梁,传统民间艺术作为中华文化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成为大学生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希望能给大学生的艺术教育提供丰富的资源。  相似文献   

4.
鄱阳渔鼓是我国的传统艺术文化,在世界文化融合与传统文化消逝的今天,鄱阳渔鼓显得弥足珍贵.做好我国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是现代社会要进行的迫切工作.本文对鄱阳渔鼓进行简要介绍,并浅析其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5.
文章主要采用民族音乐学实地田野调查的方法,对湖南常德地区的民间说唱品种“渔鼓”的传承方式作出全面考察与分析,从而发现和总结民间传统曲艺自身存在的规律性教学体系,并得出结论:民间音乐的传承是通过“口传心授”的主要形式将教学贯穿于自身的传承与发展中的。  相似文献   

6.
影视作品是一种融合了视觉体验与听觉刺激的综合艺术形式,它不仅需要美轮美奂的场景来满足观众的视觉需求,更离不开音乐带来的听觉刺激,一部优秀的影视作品往往会借助音乐强大的魔力,获得观众的情感共鸣。音乐是影视作品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从推动情节发展、渲染环境氛围、刻画人物心理、深化主题思想等几个方面探讨音乐在影视作品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穗子是鲁西南鼓吹乐的重要结构段落之一,是民间娱乐性活动和礼俗性活动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既是具体曲牌的衍生物,又是历史积淀的产物。从音乐本体和文化符号两方面入手,认为穗子具有有规则的即兴性,即来源于曲牌中的某一或某些特性;另一方面穗子作为鲁西南音乐文化符号的形成,是演奏者创新、历史积淀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地大物博的中国孕育了多姿多彩的民间传统音乐文化,在中国,各地方民间传统音乐层出不穷、百花齐放。山东是齐鲁文化的发源地,有着深厚的民间音乐根基,同时也有很多优秀的音乐文化被人们所熟知。软弓京胡是山东鲁西南地区的一件极具地方特色的拉弦乐器,在如今的菏泽弦索乐中广泛运用,其音乐表现力丰富,个性鲜明并且历史久远,是值得弘扬和传承的民间音乐瑰宝。  相似文献   

9.
安徽的音乐从古至今,不仅在音乐理论上,而且在音乐形式上也在各个发展阶段发生了嬗变。安徽音乐文化体现了一种开放性和融合性。它逐渐吸收了别的区域的音乐精华,推动了自身的完善和发展。在近代的音乐文化嬗变当中,既有外部力量的推动,又和本身的地域文化特色息息相关。同时,独特的徽文化也给安徽音乐文化乃至中国音乐文化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新旧文化的交替勾勒出文化变迁的轨迹,文化转型是社会转型的深层内涵所在。传媒技术的革新使原有文化秩序中时空意义发生了转变,带来现实生活中的意义重构。文化自觉与选择的特质,造就了文化话语权的颠覆,也给传统文化带来了危机与挑战。河洛佛教音乐作为一种成长于河洛文化之中的传统艺术形式,至今仍具有重要的宗教功能、文化功能、教育功能与社会服务功能,有必要加强对河洛佛教音乐的重视程度,挖掘其文化内涵,做好河洛佛教音乐的现代传承与保护工作,进而推动古都洛阳的文化复兴。  相似文献   

11.
说唱音乐即曲艺音乐.是一种有说有唱的演出形式。从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荀子的《成相篇》的文字记载来看,大约那个时期已有了雉形,经过汉代的快速发展,至隋唐时期已基本上成形。到了宋期已有专门从事说唱音乐这门活动的专业人员。据统计,目前我国仍有三百多个曲种。比较常见的有:大鼓、弹词、清音、琴书、坠子、渔鼓等。一、说唱音乐从演唱特点上分为两大系:1.诗赞系:这是从说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口语化很强,常常似说似唱,比较擅长叙事。  相似文献   

12.
客家传统民间音乐是在客家地区广为流传且为人们所喜爱的一种音乐文化形式。随着近年来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越发重视,客家传统民间音乐文化也作为一种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形式受到了人们的广为关注,对客家传统民间音乐文化进行展示与传播已然成为对其传承与保护的重要形式之一。现阶段,互联网信息技术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充分推动了我国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与进步,数字化技术所具备的存储性和开放性的优势给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对此,我国客家传统民间音乐文化也应重视对数字化的运用,确保通过其实现有效的展示与传播。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越来越大,对艺术的欣赏也逐渐成为一种时尚。音乐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播的过程中,不仅仅是简单的肢体语言,更多的是通过音乐的形式来传递给观众的情感和思想,本文主要研究如何将文化底蕴渗透到音乐鉴赏与实践课程中。  相似文献   

14.
摇滚乐作为极具代表性的西方音乐文化在1980年代初登陆中国,曾对我国的音乐文化市场以及音乐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冲击力.但是,在短暂的火爆之后,摇滚乐市场开始冷淡,摇滚音乐发展似乎走向低谷,这不得不促使我们对中国摇滚乐的发展趋势进行思考:摇滚乐在西方的产生、发展历史已经充分说明,任何音乐活动只有具备本土化的基本属性,保持并发展本土文化的特殊个性,才能为本国观众所理解、接受.要使西方摇滚乐在中国健康发展,也必须遵循这一基本规律,对摇滚乐的形式和内容作中国化的改造,以强烈的中国特色占领中国市场,并参与国际文化交流和竞争.根据我国音乐文化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对摇滚乐作中国化改造的重点应该是:以音乐旋律的民歌化改造为整体导向,以歌词的中国文学化改造为思想内涵导向,以乐队的民族器乐化改造为外在形式导向.  相似文献   

15.
《考试周刊》2021,(27):153-154
从古至今,音乐与舞蹈就是相互配合、相互依存的,通过音乐,能将舞蹈的形式展示出来,更好地体现舞蹈的美感,透过舞蹈,也能将音乐的不同样式展示出来,为音乐增添增加更多的生机和活力。通过在音乐中加入舞蹈的元素,通过音乐与舞蹈的互相烘托,让舞蹈和音乐更加深入人心地展现在观众面前,增强了音乐的表现力。因此,在小学的音乐教学中融入舞蹈的形式,能将学生的身心打开,更好地展示音乐的魅力,更好地体验舞蹈带来的美感,进而最终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6.
随着国际之间文化交流的深入,西方音乐形式的传入对当代中国音乐的发展带来了深刻的影响。流行音乐的兴起使得音乐逐渐成为一种大众娱乐的快餐式文化形式,在流行音乐占据主导地位的今天,我们很少将音乐创作与唐诗宋词联系到一起,而实际上,唐诗宋词作为我们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于当代音乐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从唐诗宋词与音乐的关系出发,结合实例探究唐诗宋词在中国当代音乐中的作用以及二者的融合方式。  相似文献   

17.
秦园 《学苑教育》2019,(11):82-82
啦啦操集健身、体操、音乐、娱乐观赏等因素于一体,是现阶段蓬勃兴起的、新型的校园文化形式,深受学生喜爱,也为小学校园带来了新的活力。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巧用啦啦操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完善学生对体育的概念,既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也能推动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8.
MV即音乐录像,是音乐的视觉表现形式,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如今MV已发展成为全球性的视觉文化元素之一。技术手段的快速发展,促使音乐电视的艺术表现形式更加趋向个性化。在新媒体环境下,欧美MV艺术的发展一直处于领先地位,无论是从风格趋势还是形式表达亦或视觉心理,都表现出更加具有反模式化创意、无厘头拼贴和超现实主义风格等艺术特征。影像艺术如此频繁地与数字技术联姻,使得MV艺术更像是一种可以超越视听表层而更具主观性的视觉表现,其意义的传达有赖于观众对画面的自我理解。  相似文献   

19.
坠子曲种是起源于苏鲁豫皖接壤地区的新兴曲种。她植根于地方生活土壤之中,反映一个地区的风土人情和生活习惯。由原来的(皖北道情、莺歌柳书、渔鼓书、三弦书)多个曲种说唱艺人的合流和主要伴奏乐器的改变(弹拨乐器小三弦改拉奏乐器坠琴)从而形成了一种新的曲种——"坠子"。其主要分布在我国黄淮海地区。人们统称为"坠子书"或"渔鼓坠子"。经过不断地发展,后形成了曲艺坠子和舞台戏坠子两个不同的发展方向。两者的演唱风格亦有了相应的变化。但追根求源均为同一曲种的演变,均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黄淮海地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和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艺术载体。  相似文献   

20.
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在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音乐文化的存在形态决定了音乐教育是人类音乐文化的一定表现形式,而音乐教育作为一定的音乐文化形式则反作用于一定的音乐文化本体,使音乐教育自身呈现深刻的文化意义与精神内涵.只有对音乐教育的人文内涵给予更多关注,将音乐教育研究置于音乐文化大背景中,音乐教育才有生命力.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作用在于充分发挥了音乐教育的文化传承功能,使音乐教育成为音乐文化传承活动中有着深刻民族底蕴的音乐文化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