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根、魂、梦、路是中国大学行稳致远的历史逻辑、价值逻辑、理想逻辑和实践逻辑。综合世界大学发展的基本规律、我国大学发展的基本历程和时代发展的重要命题,中国大学发展的历史逻辑为源书院传统、融东渐西学;中国大学发展的价值逻辑为系天下苍生、谋世界大同;中国大学发展的理想逻辑为创中国范式、图民族复兴;中国大学发展的实践逻辑为集中西文明、循教育规律。  相似文献   

2.
美国大学模式在近代中国的导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美国大学模式的模仿、借鉴和融合,是近代中国大学发展的重要方面。梳理美国大学模式导入中国的历史进程,分析导入主体和导入内容的演变,揭示其特点,可为正在走向世界的我国高等教育提供历史的借鉴。  相似文献   

3.
中国大学是在社会转型和文化断裂的历史巨变时期,通过移植西方大学制度而形成的,在大学发展的一百多年历史中,文化冲突始终是影响中国大学发展的一条主线,中国大学文化建设面临诸多内外困境.在全球化时代,没有一流的文化就不可能有一流的大学,深刻认识中国大学所面临的文化困境,通过自觉的文化选择,回归大学文化的价值理性,重塑大学文化的人文精神,变革大学文化教育范式,以大学文化创新引领社会文化发展,建设文化强国,复兴中华文明是中国大学文化建设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4.
由于特定的历史、制度和文化方面的原因,中国大学的学术价值观与西方大学不可“同日而语”。因而,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之共性的市场取向大学自主政策对中国大学发展的冲击是独特的,甚至是致命的,在全球化和本土化语境中各有不同的体现。  相似文献   

5.
储朝晖 《上海教育》2013,(25):31-31
包容、融合世界上一切优秀教育文化和大学发展模式是再造和创新未来大学发展的基础。中国大学应有长远眼光、宽广心胸和远大志向。  相似文献   

6.
许美德教授试图通过文化的角度来获得对中国大学百年历史的一种阐释性认识。她借助韦伯的“理想型”,抽离出自治权和学术自由这一对概念,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西文化以及高等教育的差异。她通过叙事的方式展示了中国大学百年来在两种文化下经历的冲突、借鉴和融合。最后,她期望中国大学在吸收这一百年来调和中国与西方、传统与现代之矛盾与冲突的成功经验上,可以形成自己独特的模式,即真正的中国大学模式。  相似文献   

7.
张伯苓先生是著名的爱国教育家,南开教育的奠基人。他所提出的"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教育理念是以中国传统为本,融合中西价值观解决中国大学发展实际问题过程中迸发出的精神,是对中西文化的选择与融合。  相似文献   

8.
大学精神与和谐校园建设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大学精神是大学的灵魂,体现了大学的办学理念与价值取向。中国高等教育的百年历史使许多大学在长期的办学和发展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大学精神,北京大学的“北大精神”就是中国大学精神的杰出代表。新中国成立后至今的50多年里,中国大学的大学精神表现为既有传承,又有失落。改革开放的今天,中国大学精神仍面临着矛盾冲突。在努力建设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弘扬大学精神,促进和谐大学校园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大学精神的迷失是我国高等院校发展最大的困境,也是当前需要急迫解决的难题。中国大学精神的迷失即与我国历史文化传统有关,也与我国现实国情密不可分。重塑"自由独立、人文关怀、科学、批判"的中国大学精神需要政府、社会和大学自身多重的心理调适和长期的艰巨工作。  相似文献   

10.
校庆是大学实现"文化传承创新"功能的契机,而大众文化、主流文化、精英文化的良性互动融合是文化建设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对当代中国大学如何通过文化互动融合来推进校庆,进而建构大学文化进行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为中国特色社会学理论体系的形成赋予深刻的历史启示:一是要实现与中国的社会实际、历史传承以及时代特征相结合,二是要实现本土化,三是要实现"视界转换";这为中国社会学实现其理论主题由"发展与社会转型"-"秩序与社会整合"-"公正与小城镇建设"的转换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指导及实践依据;中国特色社会学的理论建构就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及社会学研究主题转换的动态、互动过程中实现的.  相似文献   

12.
中西伦理道德思想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渊源,其本质区别表现在天人论、人我论、善恶论、认知论、价值论、目的论、理欲论、自由论、德智论、德法论10个方面。这种经过长期积淀的文化在人类社会走向一体化的同时,其独特的文化烙印愈发鲜明。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交往程度的加深,人类将达成更多的共识。尽管真正意义上的对话与交融尚待时日,但中西方伦理道德思想必将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这是历史的必然规律。  相似文献   

13.
我国教育哲学发展初期经历了"听着西方讲""照着西方讲"的历程,带来先进思想的同时造成中国教育哲学自我话语的隐匿。我们只有通过"自己讲"才能确立话语主体地位,实现中国教育哲学自我的觉醒。"自己讲"通过"讲自己"而实现,因此教育哲学中国话语体系的构建需要"自己讲"作为话语前提,还需要"讲自己"以构建话语的"中国范式"。但教育哲学中国话语不能局限于传统,也不能自说自话,要注意古今融通、中西融合,凸显出我国教育哲学研究的时代精神和国际视野,并能够在国际平台上与国际学界进行对话交流,在对话中得到国际的接受和认同。  相似文献   

14.
唯物史观对20世纪中国社会、历史与史学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它帮助人们正确认识中国社会的性质、革命的性质,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新民主主义理论,引导中国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走出,经过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经过30多年的探索,唯物史观又使人们认识到中国所处的时期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们依据唯物吏观,总结历史,又形成了科学发展观,明确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历史、史学互动,推动了理论创新,而理论创新的基础就是唯物史观。中共十八大之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中国梦”已成为中华民族之共识,这将为唯物史观的发展带来新机遇。唯物史观指导历史研究与史书编纂,将会在10个方面主导中国史学的未来发展,即历史编纂、理论建设、重大现实问题的历史研究、地方志及《中华一统志》纂修、中国史学融入国际学术、世界公众对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认同、史料整理及数字化、史学研究方法的新突破、新学科的兴起、唯物史观的新阐释与史学的自觉反省。  相似文献   

15.
对于中国历史上的统一与分裂这两种现象,应该以历史主义的观点进行评价。其评价标准应该以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为依归。因为,中华民族历史上的统一与分裂都与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分化有关,无论分裂还是统一,都是一定历史时期的产物,都具有历史必然性,分裂是因为中华大地上还有一些民族处于分化融合过程中,没有完全融合到中华民族之中来,这种分裂是为中华民族在新的更加广泛基础上的统一打基础。客观评价中国历史上的统一与分裂标准应该有三:一要看是否有利于社会进步,是否给人民生活带来安宁与富足;二要看是否有利于中华民族的文化融合;三要看其统一与分裂的方式及主体者的主观态度。  相似文献   

16.
"中国模式"的哲学意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模式”概念的提出,为研究我国社会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中国模式不仅包括我国现代化建设成功的实践经验,而且包括党在各个时期先进的发展理念,具有丰富的哲学意蕴。在历史观层面上,中国特色的发展模式,体现了社会发展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在认识论层面上,注重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发展模式,体现了系统思维的基本原则;在价值论层面上,以人为本的发展模式,体现了价值关怀的理想与现实的统一。  相似文献   

17.
融合中西哲学,一直是近代以来中国哲学发展的主调。然而,原有的融合研究多是停留在静态的、横向的比较上,简单地列举双方的异同优劣,试图通过取长补短来构建中国哲学的创新体系。其实,人类的哲学思想具有很强的民族历史和文化内涵,中西方的哲学融合需要借鉴跨文化传播的研究方法和范式,从文化超越的层面进行审视。  相似文献   

18.
现代性是一种文化立场或知识立场,将其引入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领域,有利于对传统政治社会学方法论和文学史观进行全面改造,有效地整合既有文学史观念,扩展研究内涵,开拓新的研究方向。20世纪中国文学的本土现代性问题可以概括为三个范畴或主要阶段:启蒙现代性、现代性文化分层、现代性整合。知识拜物教理论和方法对于20世纪中国文学本土现代性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现状及改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越来越边缘化,且教学方法陈旧、单一,越来越多的学生厌倦《大学语文》的学习。只有坚持教学内容与学生专业和社会需要相结合的原则,坚持以学为主的原则,才能使《大学语文》为学生所乐学,并促进学生与社会的融合,也才能为《大学语文》的教学找到新的出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20.
中学语文实行选科制的思想源于清末的分科制,五四前后正式兴起,南京政府成立后逐步取消.通过对其发展过程的梳理及对其兴亡原因的分析可以发现,为了使21世纪初的高中语文选修课程得以顺推进,需要对必修与选修课程的地位、价值作必要的区分以使二者相互配合;需要对中学语文与大学中文的课程内容作必要的区分以编写语文选修教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