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4 毫秒
1.
<正>【活动背景】当前,校园欺凌事件频发,对被欺凌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造成了负面影响,甚至导致严重心理创伤。被欺凌者大多性格内向、敏感、懦弱、封闭、孤僻,反抗能力差,自我保护意识薄弱,被欺凌后,不敢向教师、家长求助,而是选择自己默默承受。因此,激发被欺凌学生身上的能量去应对欺凌非常有必要。  相似文献   

2.
张淑萍 《教师》2020,(10):12-13
文章先分析校园欺凌的概念和类型,以及校园欺凌问题形成的原因。然后,分析校园欺凌问题的有效防治策略,包括学校完善校园管理制度、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合作共同教育、强化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最后,分析小学校园欺凌问题的防治,注重让学生学会自我保护,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价值观,从小远离欺凌事件,实现身心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3.
关怀理论认为,校园欺凌是指欺凌者对被欺凌者实施攻击行为,最终造成被欺凌者身体、心理等方面受到伤害的一种行为。家庭关怀缺位、学校关怀缺失和同龄群体关怀缺乏是导致校园欺凌频发的主要原因。从关怀理论视角出发,提出在家庭方面,应推崇自由对话的家庭教育方式,引导孩子学会如何面对校园欺凌问题;在学校方面,可大力推行感化教育,补足校园欺凌治理的短板;在教师方面,要鼓励学生同龄群体间积极交往,共同抵制校园欺凌等防治校园欺凌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4.
校园欺凌具有多样化的特点,因此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案也应具备多元化的特征。校园欺凌是一种人际暴力和社会冲突,其中的欺凌者往往热衷于寻求暴力对抗的成就感。在欺凌者的伤害因素以外,校园欺凌还包含旁观者的道德冷漠以及被欺凌者受到的侮辱等因素。治理校园欺凌需要双管齐下:一方面,学校应开展反校园欺凌的教育活动。各级学校应优化教育内容、完善校园治理手段,重点培养学生应对校园欺凌的心理素质与方法,同时还要关注对学生健全心理素质的培养,做好预防与善后工作。另一方面,国家应通过法律的方式从外部治理校园欺凌。第一,国家应完善现有的法律文件并严格司法;第二,立法机关应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进行专项立法,通过立法来净化社会环境、加强公民教育并建立校园欺凌惩戒机制。  相似文献   

5.
魏林 《宁夏教育》2014,(12):9-10
未成年人如何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初中阶段安全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提高生存技能,提高生命质量。文章结合笔者在心理教学中的教学实践对初中生的自我保护意识与能力的现状和实践的进行研究,从三个方面阐述了青春期教育中提高初中阶段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校园欺凌现象是全世界普遍存在的教育和社会问题,是一种攻击性、反社会行为,会对欺凌者和被欺凌者的身心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基于保障农村地区基础教育阶段学生健康成长与发展,以及推动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现实意义,对四川省、甘肃省15所中小学922名学生遭受校园欺凌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在农村地区中小学校园欺凌的现象依旧比较普遍。超过7%的中小学生表示经常受到欺凌,受欺凌的形式主要以言语欺凌为主,几乎一半的被欺凌学生没有将被欺凌的情况告诉老师或父母。在分析中小学生遭受校园欺凌频率以及被欺凌地点、形式等基础上,以社会情感学习(SEL)为理论基础提出相应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7.
校园欺凌是一个世界性问题,为了预防和治理校园欺凌行为的发生,许多国家都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治理行动,其中,英国中小学校在校园欺凌防治上的许多经验值得我们借鉴。我们要进一步明晰校园欺凌的概念界定,健全和完善校园欺凌的防治机制,强化针对校园欺凌者的惩戒教育,增强师生预防和应对校园欺凌的意识与能力。  相似文献   

8.
群体性校园欺凌是在主导欺凌者、从属欺凌者、旁观者以及受欺凌者共同影响下生成的。在欺凌事件的发生过程中,主导欺凌者通过各项动员措施引导从属欺凌者共同参加欺凌事件,而旁观者与受欺凌者在面对欺凌群体力量时,只能陷入一种被动局面。而在治理群体性校园欺凌的过程中,教师往往缺乏对于群体力量的运用,在事件处置过后欺凌群体依旧存在于班级,而旁观者群体也未被引入欺凌治理之中,这也是导致欺凌事件无法根除的重要原因。并且,受欺凌者在欺凌事件发生以后也难以重新融入群体。有效治理群体性校园欺凌,应当由群体力量入手,通过瓦解欺凌群体、构建保护者群体以及培养受欺凌者的群体能力来帮助受欺凌者摆脱欺凌困境。  相似文献   

9.
当前时期,在小学常常会有学生间较为恶劣的欺凌问题出现,而于农村的一些校园当中,校园内的欺凌现象更为严重。探析农村小学校园欺凌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期对解决农村的校园欺凌问题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10.
校园欺凌事件因其恶性影响在近年来受到人们普遍关注。校园欺凌在国内外均有一定的发生率。欺凌行为的发生,有欺凌者自身的原因,也有社会性的原因,治理欺凌行为需要对不同原因有充分理解。被欺凌者往往因为其与众不同而被欺凌,他们是被同情的对象,但是也正因为它们不自主地展现出心理弱势而"吸引"冲突的另一方欺凌自己。增强被欺凌者的自尊与自强,才能从本源上遏制欺凌现象的发生。家庭、学校、社会环境共同影响着欺凌事件。当三者都倡导自由、平等、支持、亲密等价值时,校园欺凌数量便会大大减少。治理校园欺凌,应当以问题为中心,从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多方面入手,实施标本兼治的综合治理策略。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中小学校园欺凌现象不断出现且其形式愈加多样化,给中小学生带来严重的身心伤害,中小学校园欺凌行为事件处理方式的不当是造成校园欺凌行为屡禁不止的原因之一。目前中小学校园欺凌事件处理的现存问题表现为:家庭教育的缺失,父母失范行为存在误导性;教师的被迫性失职行为;学校作为教育主体在问题发生时存在压制和推脱行为;司法机关配合不紧密,滞后校园欺凌问题治理;中小学校园欺凌判罚缺乏针对性。构建反校园欺凌共同体需从国家立法层面、社会舆情层面、家庭教育层面、学校教育规制层面、完善校园欺凌三方主体的心理健康教育与情感疏导、保障中小学校园欺凌三方主体未来发展等方面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校园欺凌问题逐渐呈现网络化、低龄化、隐蔽化的特点。校园欺凌不担扰乱了校园环境,侵犯了学生的人身安全,还给社会、学校和家庭造成了不良影响。如何有效治理校园欺凌成为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重要课题。对日本校园欺凌问题的概念演变、生成原因及防范机制进行分析,建议我国应该从立法体系架构、主体责任划分、监管平台建设三个维度出发,建构三位一体的防范机制治理校园欺凌,共建和谐安全的校园环境。  相似文献   

13.
认知失调理论和自我一致理论可用于考察校园欺凌嫌疑人自我辩护的心理过程及其与欺凌行为的相互作用,以解释学生对同伴的主观恶意自何而来、好孩子何以会干坏事、人们何以会选择性遗忘自己欺负同伴的往事。学生打闹之类的行为一旦造成伤害,就会引发肇事者认知失调;为了缓解认知失调的压力,肇事者倾向于在内心进行与积极正面的自我认知相一致的自我辩护;自我评价高的肇事者在造成严重伤害时,其自我辩护伴随于道德推脱过程,在内心将伤害事故归咎于受害者;这种自我免罪的道德推脱又会促使肇事者以更进一步的攻击来证明其自我辩护,于是发生确实的欺凌;而欺凌引发更加严重的认知失调、自我辩护;欺凌者在道德推脱中加深对受欺凌者的恶意,最后陷入欺凌与自我辩护的恶性循环。实践和研究表明,共同关切法和拆拼法可以防止欺凌者陷入这种恶性循环。  相似文献   

14.
《石家庄学院学报》2018,(5):130-135
近年来校园暴力事件频发,严重危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并破坏社会的正常秩序,其原因既有法制不健全、教育缺位,也有网络带来的负面影响。政府、家庭、学校、社会四大主体应共同努力,从事前预防和事后处置两个方面建立校园暴力防范机制。事前预防机制包括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对教师、家长和学生进行相关培训,发展专门预防和治理校园暴力的社会第三方专业机构,引入校园警察制度强化校园及周边安全管理等。事后处置机制包括对欺凌者加以惩戒和教育,保护和疏导受害学生,通过校园安全治理委员会和反校园暴力网站及时处理欺凌事件等。  相似文献   

15.
程灵 《新教师》2019,(8):11-13
校园欺凌是政府、社会、学界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根据事件中不同人的表现,可将涉及的学生分为欺凌者、受凌者、协助者、强化者、保护者和旁观者等六类.治理校园欺凌事件,应同时关注事件中的不同角色,有针对性地提供适当的心理疏导.建议从不主动实施校园欺凌、不接受别人对自己实施的校园欺凌、遇见别人遭受欺凌时不袖手旁观三个方面着手,并可运用心理剧表演的方法,在虚拟情境的角色扮演中,引导学生体验校园欺凌的过程、体验不同角色的心理感受,从而提高防范校园欺凌的意识,增强抵制校园欺凌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采用欺负行为问卷和中学生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对中职院校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中职生校园欺凌检出率较高,在欺凌类型中排在首位的是言语辱骂,其次是直接的身体攻击;教室和寝室是发生校园欺凌比例最高的场所;绝大多数中职生不曾主动制止身边发生的校园欺凌,且对正在遭受校园欺凌的同学表现出冷漠的态度;老师、父母对校园欺凌的关注与干预较小;中职生校园欺凌与心理健康之间存在相关关系,欺凌者在对人焦虑与过敏倾向两个因子中显著高于被欺凌者与未卷入者。应针对这些特点,国家应树立法治思维加强立法工作,学校主要聚焦在教育预防、批评惩罚和事后援助三个方面,家庭采用民主的教养方式,父母多与孩子进行沟通交流,学生自身应加强校园欺凌防范意识和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相似文献   

17.
张红霞 《学周刊C版》2019,(19):186-186
“逃离文化”理论主要以包容的心态来审视校园欺凌事件产生的原因。该理论认为学生由于跟不上学校教育进度,过早地被流水线式教育所淘汰,无法获得教育的乐趣,往往会产生逃避的心理,通过欺凌他人获得快感并深陷其中。治理校园欺凌需要构建包容性教育,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追求终身受益的教育,而不是仅仅注重于学习成绩,需要破除传统教育的限制,落实素质教育。文章主要针对基于“逃离文化”视角下的校园欺凌治理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探讨体育教育对校园欺凌防治机制。研究认为校园欺凌的防治从欺凌事件的当事学生,以及朋辈集体出发,将校园欺凌现象作为一个动态过程研究,并进行整体动态干预与防治。根据体育教育的生命价值教育理论、武术技击实践教学和情感互动仪式链理论,提出体育教育防治校园欺凌的机制和策略:一、体育教育的生命价值教育对校园欺凌的事前预防具有重要意义;二、体育教育的武术技击内容能帮助学生在遇到校园欺凌时做好自我保护;三、体育教育的情感道德互动价值对校园欺凌行为具有事后治愈作用,以及防止欺凌复发。  相似文献   

19.
校园欺凌的实质是学生缺乏关怀导致的道德行为偏差,进行严厉的惩戒的确能让学生产生畏惧心理,但并不能让学生意识到欺凌是一种不道德行为。校园欺凌治理的关键应该是让未发生欺凌的学生断绝欺凌的念头,形成道德自律;让被欺凌的学生走出心理阴影。关怀教育理论主张以关怀建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培养有能力、关心人、爱人也值得人爱的人,其教育思想与防治校园欺凌的感化、教育、挽救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相契合。从关怀教育理论的视角来看,校园欺凌产生的原因有:学生缺乏自然关怀体验,阻碍了伦理关怀的激发;学校缺乏关怀氛围,部分学生道德异化;关怀榜样缺失,部分学生道德冷漠。由此提出校园欺凌的防治之道:加强自然关怀,构建良好的亲子关系;育成关怀品德,消灭欺凌的种子;营造关怀氛围,切断欺凌的诱因。  相似文献   

20.
李芳 《甘肃教育》2008,(12):10-10
一、女中学生缺乏自我保护意识的原因 1.学校针对提高女中学生自我保护意识的教育存在不足。不少女中学生缺乏自我保护意识这是事实,但学生的防范意识应该由谁来培育?自我保护教育应该由谁来进行?当前,学校由于受升学压力等因素的影响,对中学生的安全教育有疏忽之处,很多中学生尤其是女中学生的自我保护及安全教育几乎是一片空白。在课程安排之中没有必要的安全教育课。即使课表中有安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