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贾红梅 《成才之路》2020,(6):136-137
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给传统的教学方式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也对英语教学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在人工智能时代,英语教师应当把握机遇,转变教学理念,积极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方式,并在教学中合理应用人工智能提高教学质量,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文章对人工智能时代背景下的高中英语教学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2.
正足不出户便能办理各项业务、通过手机就能实现名医问诊、一台电脑就可以远程居家办公、借助网络平台就能面对面教学……互联网正深刻影响着我们的社会生活,社会运行系统逐渐在网络系统的支撑下,变得更加方便、快捷、有效。2020年是5G发展爆发年,5G时代已经悄然到来。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借助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等新一代数字技术,"互联网+"正慢  相似文献   

3.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等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及5G时代的到来,传统教学模式需要进行一定的改革,需要将现代化的技术与传统的教学进行有效的融合,从而更加方便学生学习,改进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基于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探究OTO教学模式下如何进行具体教学方案的实施,如何培养时代所需要的人才。  相似文献   

4.
随着手机移动通信技术从2G迈向3G,原有的互动教学理念也必将随之变化。如何有效地通过手机与学生进行互动沟通是3G时代教师必须考虑的重要教学策略问题。分析3G时代教学的新特点和存在的新问题,从哲学思辨的高度提出3G时代的互动教学关系是一种主体间性新关系,并从实践层面提出基于3G技术的互动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5.
随着以科技创新为灵魂的知识经济的到来,作为素质教育重要内容的"创新教育"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在数学教学中重视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时代对数学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本文就创新教育及中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6.
人工智能课程作为传统教育的一种补充,需要拓展学生在人工智能领域的视野,提高学生应用人工智能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更好地适应即将到来的人工智能时代.高中开设人工智能课程不仅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需要以及最近发展区,也需要考虑到课程的实施平台与落地方案.文章基于泰勒原理,以西安交通大学附属中学开设人工智能课程为例,从人工智能课程教育理念、人工智能课程设计思路、人工智能课程组织与人工智能课程效果评价四个方面进行详细的论述,进行人工智能课程教育教学方法探讨,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受人工智能的魅力,学习人工智能的相关知识,获得运用所学前沿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以期为普通高中人工智能课程的实施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7.
刚刚公布的"十三五"规划纲要以较大篇幅强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并强化科技创新引领作用。当科技创新撞上"互联网+",人工智能、虚拟现实、5G通信技术、智慧城市……未来技术将会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此间举行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6"经济峰会上,多位互联网和业界大佬齐聚北京,共话"互联网+"时代的科技创新。人工智能将改变未来生活日前,韩国棋手李世石不敌人工智能"阿尔法围棋",以总比分1:4落败。"围棋人机大战"掀起了人们对人工智  相似文献   

8.
随着5G时代的到来,"万物互联"成为可能,物联网相关课程成为高校工程类专业的核心课程.目前,物联网技术课程在当前各高校中课时较少,仅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脱节,教学内容空洞,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行动学习"的物联网技术课程教学模式.基于"行动学习"的教学模式是将教学内容提炼成"知行合一"的循环学习过程.通过学习、理解...  相似文献   

9.
随着4G时代的到来,手机新媒介深受大学生追捧,影响和改变着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思维方式。当前,大学生在具备一定的手机媒介信息处理能力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其对大学生的学习、人际交往、主流意识形态、道德行为等产生危害。因此,应从"高校培育为基础、社会培育为保障、自我培育为关键"三大方面培育和提升大学生手机媒介素养。  相似文献   

10.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作为移动通信终端产品的手机和人们的生活联系越来越紧密。在不同的技术背景和市场环境下,手机的渠道营销模式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通过对不同市场阶段的手机营销渠道的归纳和总结,对即将到来的3G时代下的手机营销渠道进行分析和探讨,有助于国内手机营销环节中的运营商、生产商、批发商、零售商更好地把握商机,明确自身在营销渠道中的定位。  相似文献   

11.
<正>5G技术将在交通、教育和医疗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利用5G技术,无人驾驶汽车会使人们出行更方便;5G技术也会对学生参加在线课程有很大帮助;医生通过5G远程治疗病人也将变得更加容易。有了5G,我们的一些梦想总有一天会实现。  相似文献   

12.
《滁州学院学报》2021,(4):98-101
随着5G时代的到来,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客户端、云计算等新技术纷至沓来,新技术背景下,高等财会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迫在眉睫。受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的影响,许多大公司财务模式已做出相应的调整,财会专业人才需求变化倒逼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本文构建"三个层面,五条路径"财会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框架,从应用型高校财会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等方面,结合专业评估,评建结合,探讨新型财会专业人才培养改革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3.
朱晗 《教育评论》2022,(11):104-109
人工智能带来教育的巨大变革,在高校英语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可精准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特征、兴趣,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学习资源,能避免学生重复、无效学习,减少或消除传统课堂中学生普遍存在的抵触情绪。将人工智能引入高校英语课程思政教学也面临诸多挑战,各高校应充分应用人工智能技术之长、排除各种不利因素,提高英语教师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水平,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加强教学的情感浸润性,优化提炼学习资源,并创建新型智能教学评价体系,推动人工智能时代高校英语课程思政教学的全面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4.
英语课堂教学面对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必然在组织形式、活动设计、师生关系和技术融合等方面发生变化。对此提出未来的英语教师要在整合教学资源、融合教育技术、设计深度学习活动、提升专业素养和涵养人格魅力等方面不断发展,主动适应人工智能时代的英语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5.
语文教学改革多年,越来越多的老师感到迷茫,不清楚语文教学到底从哪方面入手来提高教学实效。随着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5G时代的到来,利用优秀的教学资源,适时利用"碎片化"教与学,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6.
着5G时代的逐步来临,5G网络技术在改变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催生了智慧教育新的生态,为高中地理教育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但5G背景下高中地理教育教学也面临诸多挑战,如地理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有待转变,交叉时空中师生的情感互动,学生的学习观、学习方式有待转变。基于此,高中地理教师需与时俱进,摆脱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不断创新教学模式,通过5G技术构建高效、有活力的高中地理课堂。  相似文献   

17.
对于高等学校来说,最重要的使命便是人才培养。新工科时代的到来,对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培养多元化、创新型卓越工程人才,是高校教育工作者面临的崭新任务。以"人工智能"课程为例,分析当前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启发式理论教学、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课教学、各类资源的有效使用、灵活多样的师生互动等方面,探讨如何从传统的教学模式向创新人才培养的新型教学模式转变,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新的教学模式不仅适用于"人工智能"课程,也适用于计算机专业相关的其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我国在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不仅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也推动了教师教学方式和方法的创新。人工智能可以通过自适应评价、语音语义识别、课堂辅助技术等,彻底重构商务英语教学模式,转变教师职能。人工智能技术和商务英语教学的有机结合,有助于优化教学实践相关环节,改善传统英语教学的弊端。因此,国内高校应顺应时代潮流和学生的学习需求,在商务英语教学中尽可能地融入人工智能元素,以实现教学创新。  相似文献   

19.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互联网+教育"模式已在全国各地开展,积极探索人工智能与教学方式深度融合、建立精准课堂模型迫在眉睫."含参函数的处理策略:以值代参,化曲为直"一课依托EDUku平台和"云黑板"设备,完美展示"人工智能参与线上教学"的精准教学模型,为高效课堂、智慧校园提供典范.  相似文献   

20.
单辉 《教育探索》2022,(2):11-14
5G+人工智能的组合给学校教育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使教学非线性化、学生学习个性化、教学评价多样化、教育资源均等化,但同时,也会面临技术变革带来的教师定位、道德伦理和教育教学成效方面的价值反思,即教师价值定位引争议、人工智能教育无道德伦理准则、教育教学成效难预见等。从提升教师专业能力、拉近学校与生活距离、促进学校与社会交流合作等不同层面进行价值重构,有利于促进5G+人工智能在学校教育中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