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语文美育呼唤教师专业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途径。但现实中美育并没有真正地走进语文课堂。原因在于,除当前的教育环境、考试制度等制约因素外,中小学语文教师相对滞后的教育观念和令人担忧的专业素养也影响着语文美育的具体实施。因此,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教师教育体系,加大在职教师的培训力度.实现教师专业化是实施语文美育的根本保障。  相似文献   

2.
王洁丽 《甘肃教育》2023,(17):79-82
审美教育也叫美感教育,简称为美育。重视语文课堂中的美育,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文章论述了美育在优化语文课堂、促进语文改革、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等方面的作用,并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了美育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3.
《考试周刊》2020,(89):35-36
小学语文是小学阶段的一门基础学科,是小学教学中占时最多、包含"美"的内容最丰富的学科。美育是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小学语文课堂是提升学生关于美的能力的最好载体,所以应该构建以美育为核心的小学语文课堂。这样的课堂不仅能达到培养时代需要的人才的目的,而且是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最佳方式,不仅是培养学生审美观和初步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而且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与能力。接下来文章将从注重发挥教师在审美方面的表率作用、注重挖掘教材中蕴含的自然美、注重品析教材中的语言美、注重对愉悦审美环境的创设、引导学生在想象中拓展意境美、引导学生在写作中对美的表达这六个方面来研究构建以美育为核心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阵地。其美育过程是学生对作品所创造的艺术形象、艺术意境进行感受、领悟、理解,得到赏心悦目、怡情养性的审美享受,思想认识、道德情操等方面交流的过程。寓教于乐。寓智与美,以美育人。美,无处不在,无处不有。就看你能否发现。把握美的特征,领悟美的真谛,寓美育于语文课堂教学之中,是语文教师的职责,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同时也是增强语文教学的魅力、提高语文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在语文课堂美育中,教师通过多种手段和方式,引导学生领会课文中的情感,进行审美体验,达到陶冶情操的目的,这是语文美育的一大任务。文章从激发学生情感、探求课文中的情感、在练习中陶冶情感三个方面对语文美育中情感陶冶进行具体的阐述,以期供语文美育工作者借鉴。  相似文献   

6.
探索"具有美育特色"的语文教学,充分发挥其审美理解,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着重点。审美理解是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和谐统一。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审美理解是指教师挖掘教材内容本身的内在美,借助教学形式艺术化的外在美,创设审美化的教学情境,优化教学过程,促使学生在对教材的分析、感受、品味中产生一种精神感悟,从而达到掌握知识,发展能力,陶冶情操,健全人格的教学要求。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审美理解具有以下基本特点。一.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审美理解是在形象性、具体性、真觉性、直观性中进  相似文献   

7.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美育博得了广大语文教师的关注,高中古诗文又为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开展美育活动提供了极其丰富而可靠的文本资源,它是语文课堂进行美育的好媒介。一.高中古诗文教学中的美育内涵高中古诗文教学中的美育内涵应包括审美感受力、审美鉴赏力和审美创造力。"审美感受力"就是审美主  相似文献   

8.
本文首先反思传统语文教学中美育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实用主义与语文审美规律的背离;审美主体差异与美育目标践行之间的矛盾;教师素养与美育育人功能之间的矛盾。在此基础上,笔者主张构建淡化实用主义、变化艺术的呈现方式、提升教师人文素养等等策略,实现语文美育的雅俗共赏。  相似文献   

9.
刘其芝 《文教资料》2006,(30):122-123
语文教育界对人文精神的关注,对文学美育的重视,对科学主义的批判等倾向,都离不开个性发展这一核心领域,尤其是内在精神、人格价值、道德素养、审美意趣、语言能力等个性因素的和谐发展,日趋成为语文教改者的自觉追求。在具体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如何体现教学过程的独特性,又如何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个性,对此,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从三个方面试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刘艺娇 《学周刊C版》2014,(6):100-100
美育是指以陶冶学生的情操为目的,培养学生具有美的理想、品格、情操、素养,让学生具有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培养小学生的美德最根本途径是美育。小学生的品德教育是不能单靠对他们灌输进行的,教师只有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正确认识和把握美育的地位和作用,掌握美育的特点和规律,才能在课堂教学中真正地对学生进行美育渗透。因为培养小学生的审美素质能够从语文课堂教学中实现,小学生素质培养最为重要的方面是学生的美育教育。  相似文献   

11.
美育是指以陶冶学生的情操为目的,培养学生具有美的理想、品格、情操、素养,让学生具有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培养小学生的美德最根本途径是美育。小学生的品德教育是不能单靠对他们灌输进行的,教师只有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正确认识和把握美育的地位和作用,掌握美育的特点和规律,才能在课堂教学中真正地对学生进行美育渗透。因为培养小学生的审美素质能够从语文课堂教学中实现,小学生素质培养最为重要的方面是学生的美育教育。  相似文献   

12.
语文是美育教育的承载体之一,需要教师充分发掘语文教材中的美育资源,并使其潜移默化地融入语文课堂教学的始终,让学生学会养成良好的审美情趣,进而提高学生的人生境界和品德修养。文章以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为例,探讨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  相似文献   

13.
语文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决定着课堂教学的走向和质量。语文教师的素养是决定课堂效果的因素之一。如果语文教师缺少一些必要的素养,语文课堂则会留下许多有害课堂质量的遗憾。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最重要途径之一,它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主动探究语文学科魅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常以完成教师设定的教学目标为出发点和归宿,以执行教师的教案为过程,忽视学生的主动参与、合作探究,结果是使本应充满生趣与活力的语文课堂变得死气沉沉,学生的语文素养得不到真正的提高。那么,在新课程标准下,如何进行语文课堂教学创新、提高语文教学成效呢?下面就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体会谈谈几点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15.
"审美鉴赏与创造"是高中语文学科四大核心素养之一.结合语文教学对学生开展美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他们发现美、体验美、创造美的能力,这也是语文教师的职责所在.开展美育的途径多种多样,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加强理论学习、积极探索美育途径、合理安排开展美育的时间,并根据不同学生的具体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美育活动,以推动高中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应该充分挖掘语文教材中儿童文学的美育因素,在教学中渗透美育,培养学生感受美的能力,陶冶学生美的情操。儿童的智慧活动需要美的激活,美育的实践性教育需要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得到发展。所以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价值方面,值得我们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7.
单华英 《现代语文》2011,(10):33-34
语文课堂缺少“语文味”是当下语文课堂存在的普遍问题。究其原因,一是对新课标的理解与执行存在分歧,存在误区:二是原有的高考目标依然严重干扰日常语文课堂,三是语文教师个人的专业素养不够理想。如何让语文课堂充满浓浓的“语文味”,语文教师可作四方面的追求:课堂诵读字正腔圆,语言锤炼细腻香甜,情感之泉绵绵涌动,思维之翼徐徐打开。  相似文献   

18.
邱荷兰 《考试周刊》2013,(68):32-33
新课程要求教师在引导学生掌握语文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是学生语文能力的综合体现,也是学生生活学习的必备技能.本文从课堂教学组织的角度出发,分析语文课堂的特征,阐述通过语文课堂的有效实施,提出促进学生语文素养提高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9.
小学语文作为一门内容丰富、底蕴深厚、包罗万象、启迪人生的学科,是教师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实践基地"。以美育理论为指导,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开展美育实践,进行美育渗透,逐步使教学过程审美化,可以为学生的语文学习创造最佳效益,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受到美的熏陶,逐步形成积极健全的人格,为日后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20.
现代教育观认为,我们的教育目的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不少教师以为美育就是音乐、美术、美学(一些职业技术学校文秘等专业所开设的课程)等专门课程的教学任务,与其他课程教学无关。其实,这是一种狭隘的“美育”观。真正的美育应该是渗透在各个学科教学中的。尤其对于语文这一审美性强的学科来说,课堂教学中的美育更不可缺少。语文课堂教学中美育的重要性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并充分体现语文教学的特点不少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对文学作品分析多、欣赏少,重语言、轻艺术性。这样,语文教学似乎走入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