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德国功能翻译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翻译的可接受性强调以目标语、目标文化为基准,注重目标语读者对译文的接受程度。然而,鲜有学者研究译者与可接受性。但是译者也是读者,也存在不同的可接受性。该文将译者看作翻译过程中原作的第一读者和自己译文的第一读者,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不同译者在理解原作和翻译过程中会有不同的可接受性,提出译者的可接受性即在阅读和翻译过程中的取舍。并对可接受性差异产生的因素进行了进一步探讨,以期更好地研究译者这一翻译主体的行为。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讨论了在使用语料库加网络查询和仅使用网络查询两种条件下,译者英译政经类文本过程中的查询行为差异,探讨了译者的认知负荷、译文质量和查询内容类型差异。实验结果表明:被试在仅使用网络查询条件下的认知负荷高于使用语料库加网络查询条件下的认知负荷,因为与翻译任务相匹配的双语平行语料库可以帮助译者消除查询内容的不确定性。在两种条件下,译者的译文质量和查询内容类型没有显著差异,影响译文质量的主要是译者的个体差异。  相似文献   

3.
万正发 《唐山学院学报》2011,24(4):77-78,87
翻译是一种源于原文,涉及一系列角色和参与者的交际过程。译文是译者与众多社会因素协商谈判的结果。翻译行为中,译者和委托人的不同视角很大程度上影响他们对翻译活动和译文的评价,译者与委托人的人际互动有利于各翻译主体之间的和谐沟通,实现职业翻译活动的规范化,提高译文的质量。  相似文献   

4.
从作者——源语中心论到译者——译语中心论的转变,译者的地位从边缘化走向中心化,从而使译者更多地关注译文和译文读者,关注译文的社会效应和交际功能。译者在某种明确的动机下完成的翻译行为,这就强调译者主体性的发挥。  相似文献   

5.
徐立群 《海外英语》2015,(3):145-146,149
中医英译中存在的多元翻译现象是一个引人关注的问题。从视域融合视角对中医英译过程的分析表明,中医文本的特殊视域及不同背景译者的视域经过第一次视域融合后会产生不同的新视域。由于对译文读者视域的不同理解,译者会采取不同的方法和策略翻译新视域,由此产生不同的译文。此外,文化因素、译者语言水平等都会造成译文差异。  相似文献   

6.
中医英译中存在的多元翻译现象是一个引人关注的问题。从视域融合视角对中医英译过程的分析表明,中医文本的特殊视域及不同背景译者的视域经过第一次视域融合后会产生不同的新视域。由于对译文读者视域的不同理解,译者会采取不同的方法和策略翻译新视域,由此产生不同的译文。此外,文化因素、译者语言水平等都会造成译文差异。  相似文献   

7.
《三体》是中国在海外最畅销的科幻文学作品,其英译版受到无数英语读者的喜爱。译者行为批评理论以译者为切入点,以社会视域为评价视域,讨论译者行为与译文之间的双边关系。译者是意志体实践者,译者身份和角色决定译者行为。本文从译内行为和译外行为两个维度分析发现,刘宇昆的译文总体上偏向于求真,也兼顾了读者市场,契合了"求真为本,务实为用"的原则。  相似文献   

8.
刘静 《英语广场》2020,(6):10-11
本文主要讨论译者在翻译活动中三方面的作用,即对原作的理解作用、对译文的创造作用、对读者的传递作用。本文以《道德经》不同英译本为例,以三个例句分别从理解原文、创作译文、传递读者三个方面分析译者对于翻译活动的影响及其作用。不同译者对原文的理解差异、创作思路的区别,会导致其向读者传递的译文风格各异。  相似文献   

9.
杨春春 《文教资料》2010,(31):36-38
对于不同体裁的作品。不同的译者翻译的审美观念不同,变易方法与变易程度不同.翻译的效果也必然不同。本文分析了翻译过程中原文和译文存在差异的原因,指出在注重翻译忠实性传统的同时.翻译的创造性也应该得到重视,这样译者才能摆脱复制原文的桎梏,在忠实于原作的基础上创造美的译文。  相似文献   

10.
接受美学给译者风格的介入提供了理论基础,由于文本的开放性和未定性不同,译者在与原文对话的互动过程中可以形成不同的视域融合,从而形成独特的译文文本.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译者也是译文文本的创造者.翻译的跨文化跨语际转换性质为译者风格的介入提供了空间,汉英语言文化的巨大差异使译者在转换原文时能将自己的风格从语言的各个层面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11.
作为“生态翻译学”的概念架构核心,“译者中心”及译者行为是无法回避的论题。译者看似隐身于源语信息的传播过程,但并非全然是“局外人”,其思想早已内化于译文之中;其次,译文是译者与读者的互动场域,译者考虑到读者的思维习惯和信息传递的效果谨慎编写译本,读者阅读译文时,也必然会感受到来自译者的关照,这是一个双向影响的过程。共推“中华文化走出去”背景下,选取罗希文,李照国《伤寒论》译本作为参照,意在紧扣译文线索,认识译者通过调整译文实现对原文本信息受者的“关怀”与“不周”,对比译者的翻译思路及译者使用的翻译方法,认识评价传播对象对于译文的适应性,以及影响译文质量的种种因素,期待对日后的中医英译实践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实验的方式意在揭示汉语为母语的被试对科技新事物的认知和定名的方式,进而探讨翻译活动该如何顺从汉语读者的认知行为来确定译文。实验发现人们在认知同一事物的时候存在视点的差异从而导致命名差异,译者不可"照词译文"。文章还结合认知语言学关于认知视角和注意力论述对实验结果进行论述,提出译者可以适当转移认知视点来重新认知事物并以新的认知视点进行文字转换,达到顺"认知之道"而行,进而优化译文。  相似文献   

13.
翻译的两个基本步骤是理解与表达。同一原文却有众多不同译文,首先是因为不同译者对原文的理解不同,所以经过语言转换产生不同译文;其次,即使对原文的理解相同,不同译者的译语表达也可能不同,从而产生译文不同。译者的理解与表达的角度不同,导致杜牧《清明》的翻译也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4.
陶然 《海外英语》2013,(3X):166-168
在该篇文章中,作者利用有声思维法、回顾法和追溯法比较了一个职业译者和一个非职业译者在句子翻译过程中翻译策略使用的差异。文章证明了Lscher、Gerloff、Fraser等学者关于这两类人员翻译策略差异的推论:职业译者通常会核查译文文本,观察译文文本的风格、类型在目标语系统中的适应性,而非职业译者关注的是他们是否解决了翻译过程中的词汇和语法问题。也就是说,职业译者的翻译策略是注重形式而职业译者的翻译策略则是注重内容。研究还证明了非职业译者通常关注一些小的问题,诸如词汇的选择和语法的重构,却忽略了翻译的连贯性和译文的风格。职业译者把注意力放在如何做"好"翻译上,力求译出"好"的译文,而非职业译者则把注意力放在如何做"对"翻译上,力求译出"对"的译文。  相似文献   

15.
通常情况下,译序能很好地将译者和译本的信息呈现给读者。该篇通过对《老人与海》较有影响的中文译文:张爱玲译文、海观译文和吴劳译文的序进行切入分析,找出译序折射出的译者与译文的信息。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得出,由于译者主体性的不同使得三个译文在总体格调、词语的选择和译文风格等方面呈现巨大的差异性。总体而言,张爱玲译文稍显繁复,海观译文略显华丽,而吴劳的译文则最贴近海明威的"冰山原则"。  相似文献   

16.
译者的抉择     
翻译是一个选择过程,不同的译文体现了译者不同的选择目的,不同的选择过程,不同的选择结果,以及不同的选择意义。翻译中选择行为的实现,哪些因素在起作用,译者的选择在翻译中具有什么意义,本文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论述:一是影响译者文本选择的因素;二是影响译者文本翻译的因素;三是译者抉择的意义。从而来解析翻译这样一个选择过程所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7.
外宣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行为,其目的是让译文受众准确无误地理解译文所传递的信息。要达到这一目的,译者应注重译文的交际效果和受众的接受程度,设法化解英汉这两种语言在文化传统、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在翻译中灵活地采用"加"与"减"的技巧,在译文中忠实再现原文的信息。  相似文献   

18.
沈宇  胡燕 《考试周刊》2016,(6):16-17
本文以李白诗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两个译本为例,通过对比分析译者对原诗的理解程度、翻译技巧的选择、译文选词、韵律等多个方面的差异可知,翻译目的的不同使得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产生不同风格的译本,进而印证译文主要取决于它的目的或任务,但任务要以实现目标而为译者所接受的结论。由此可见,翻译目的论对诗歌翻译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译者要在完全理解和把握原文各种含义的基础上,与译文读者搭建一个交际平台,利用自己对原文的理解和对译文读者的了解,构建共知信息的假设或交际双方所共同接受的信息。由于译者与原文作者所处的语言、文化、地理环境不同,译者和原文作者的话语"预设"也就不同,译者必须根据原文作者所提供的信息以及对译文读者的地理、历史、文化、环境等因素的了解进行语义和语用"预设",为原文作者和译文读者之间的交流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   

20.
译文是译者对原作的二度创造,在《包法利夫人》李健吾和周克希两个不同中文译本中就处处渗透着译者的主体意识。两位译者的时代背景差异使他们拥有不同的语言习惯,两译者不同的思维方式及审美观念决定了他们不同的行文风格,而两译者的变通力使他们在中西语言文化差异间求同存异,方式各异但殊途同归,灵活地将其消弭。译者主体意识体现在翻译的方方面面,译者的个性丰富了文学翻译的多样性,有利于我国的文学发展及语言构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