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写作是一种生命的体验,个体的生命体验是人精神的财富。一个写作者所使用的语言,应该是属他自己的、能够使他和别人区别开来的语言。一个作者观察事物的视角,应该是不同于他人的独特视。写作者必须对人生、对社会、对生活有独到的认和感悟,应该关注并且将其作为写作素材的,是那与众不同的、表现出丰富的个性特征的生活。一个作者必须有自己独立的思想。人物、事件、场景、物的描写,只有进入了思想的高度,才可能成为流  相似文献   

2.
来稿点评     
编者前言“来稿点评”栏目这一期与读者见面了。它,应该是编辑部联系读者、作者的一扇“窗口”,或许还可能是帮助初学写作者学习写稿并走向成功的一座“桥梁”。为此,我们将请人对各类来稿中的一些写作上的问题进行评析,也欢迎广大读者、作者为我们点题目、写稿子、提建议,共同办好这个专栏。  相似文献   

3.
一、少讲写作技巧,多谈生命感悟"写作是生命的存在形式","写作即人的生命本身","写作是为人的精神世界而存在的",诸如此类的话都告诉我们,写作首先是为了自己的精神生活,为了自己精神的健康,为了自己精神的  相似文献   

4.
精神家园     
李红星 《中文自修》2005,(11):52-54
文学,本质上是人学,写作.它挥洒的是色彩.浓缩的却是生命的抑扬顿挫。作文的苍白,说到底是写作者思想的苍白。写作者拥有了精神的底气,方能下笔如有神.谱写出生活的灿烂。这精神,是愚公移山的坚毅,是夸父追日的执着.是大禹治水的不懈.是岳飞刺青的忠诚……去寻找我们的精神家园吧,让我们每个人的心灵中播下一颗高贵的精神的种子.让它不断发芽,生长,那么,我们每个人都将拥有一支神奇的大笔.发掘出生命的精彩,无论它雄奇奔放澎湃激越也好,壮烈悲凉凄切落寞也罢.高贵与卑贱,伟大与平凡,我们都能从中奏出黄钟大吕,华彩乐章。  相似文献   

5.
作家论的写作,特别是当代作家论的写作,事实上带有相当大的历险性,因为写作者必须合盘敞开自己的主体能量,与自己的写作对象及其文本充分砥砺、摩擦、对话,在这一描述、叙事、阐述的过程中,写作者自身的精神质素和美学体悟不断地溶入进去,也彰显、绽放出来。也就是说,写作者在阅读和言说他者,而自己又面临着被阅读和被言说。正如看风景的人也被纳入风景之中,陈润兰所著《韩少功创作论稿》(以下简称《韩》)一书,可以说是一部欣赏他者同时又被我们欣赏的佳作。化用书中所引韩少功在译介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的一部小说后说过的一句话:“我们并…  相似文献   

6.
写作,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是一种精神生产的实践行为,是为读者而创作、而存在的。写作在本质上应当基于阅读,写作者在写作的时候,应有"读者精神"。功能性写作教学中,"读者精神"的培养,当从"基于写作的阅读"开始;"读者精神"的涵育,还要在作文讲评中体现;"读者精神"的涵育,最终是要让学生"和自己对话"。  相似文献   

7.
写作素质是语文素质的重要内容。如何提高自己的写作档次,这是中学生常常感到苦恼的问题;怎样提升学生的写作素质,这又是众多语文教师常感到困惑的问题。引导学生多角度地提升写作素质,应该成为我们努力的方向。_一、从阅读鉴赏中提升鉴赏是阅读的高级阶段。怎样通过鉴赏来找到我们写作者想要的一些东西呢?  相似文献   

8.
"文革"的历史早已结束,可关于"文革"的记忆并未停止,而且记忆越远越清晰。"文革"中的芸芸众生如同河中泥沙被特定的文化和文明的浪涛冲刷,形成了不同寻常的"文革命运",在这其中,善人和狗尿苔如同两尊冥冥之中的神明,为我的写作打开了一扇天窗,从丑恶的历史和命运中映照出精神和灵魂的善与美。  相似文献   

9.
作文的求真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文贵在创新”,体现了新教材作文教学的新理念。作文是一种精神产品 ,反映写作者的独有个性。独创是作文的生命。只要能写出作者的真情实感 ,文章也就具有了独特的鲜明个性。而要做到这一切 ,作文教学中就应注意培养学生感悟生活的能力。【作文教学设计】一、从生活中寻找话题 ,激起学生写作的兴趣初一学生写作遇到的最大问题 ,就是为什么要作文和作文时写什么。教师应让学生明确 :把自己“不吐不快”的感受写出来 ,变成一行行的文字 ,这就是作文。作文就是反映写作者真实的思想感情和鲜明个性的精神产品。教学中 ,教师应指导学生从一些…  相似文献   

10.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注意是心灵的天窗"。只有打开注意力的这扇窗户,智慧的阳光才能撒满心田。如何提高孩子的注意力呢,我们应该根据孩子的不同特点,通过一些学习活动培养孩子良好的注意力。  相似文献   

11.
《新作文》2006,(12)
授奖辞应该说,《铁铸的十字架》是智慧的,文章有深刻的灵魂,时刻渴望在历史和文明中寻求和解。这样的写作必定更多地关注被遗忘的历史和被遮蔽的生活真相,在一次次的探索中,在一次次的追问中,写作成了一种真切的思考,在历史与现在的焦虑之间寻求秘密通道。当然了,这些努力都是为了唤醒更多的人能够珍惜生活,珍惜生命。而写作应该承担一种精神探索的责任,从这篇文章开始,我们需要明白写作的真正内涵。所以,《铁铸的十字架》开始初具一种意义。  相似文献   

12.
<正>细心的语文老师们都会发现,很多平时随笔、日记写得很是生动的孩子,在写命题作文(含半命题作文)时,常常言语干涩、思维混乱。这其实从侧面反映了陆机在《文赋》中所云:"瞻万物而思纷。"也就是写作者所写的内容能够激发其感情,引起其创作的欲望,这样创作出来的作品才会生动。写作,是生命的表达,它展现的应该是  相似文献   

13.
假如上帝调皮地跟我开了个玩笑,把我们关进一间没有门窗、伸手不见五指的房间,我会怎么办?我会为自己画扇窗。画扇窗给了我希望。生活中当我陷入忧郁,浸于悲伤,我不会放弃自己为自己创造希望。在我心里藏着一个透明的瓶子,它收集着清晨花尖上快乐的露珠,收集着水中鱼儿嬉戏的水花,瓶中的白浪花可以淘尽我的悲伤,给我信心与[阅读链接]这是作者心灵的独白。在困难的时刻,要有希望,要有奋斗的目标,不妨为自己画扇窗,希望就会不泯灭。这就是写作给予的乐趣。慧心妙笔,言简意赅,是一篇有思想深度的短文。快乐。那个透明的瓶子叫做写作,写作教给我…  相似文献   

14.
民族精神是流淌在民族血脉里的生命泉,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该引泉灌溉孩子们的心田,涵养他们的精神世界,使那里成为澄明之境。而民族精神并不是抽象的概念,它有相应的载体,它植根于我们的民族文化。我们语文教师应该善于从相应的载体中,挖掘出民族精神,承担起实施“两纲”的重要责任,丰富语文教学。前不久,我  相似文献   

15.
关于理解发挥题关于理解发挥题.学员普遍感到有一定难度,现举一例: 说散文 真正意义上的写作,首先是写作者自身的一种心理需要。小说、戏剧、诗歌各自体现了一些特殊的心理需要,而散文则体现了一种寻常的心理需要。 人在社会上不得不要一些装扮,小说、戏剧、诗歌的写作便是写作者对自己生命的艺术化装扮,由装扮而化身角色,酿造幻境,低吟高唱,投入一种有滋有味的人生游戏,恰似一场戴着面具的傩戏。装扮乃至面具并不一定会掩盖生命的真诚,恰恰相反,烈烈扬扬的游戏会在总体上蒸发出生命的大真诚。但是,人毕竟还有卸除装扮的需要,愿意离开游戏现场,静静地看一看,想一想与自己和旁人闲谈几句,这便是散文的诞生。  相似文献   

16.
写作是人生命活动的方式之一,是作者通过语言表达,让人们了解自己生命存在价值的一种活动。写作教育必须紧紧抓住"写作者旨在通过倾诉向人们呈现自己的生命价值"这条主线,安排系列训练,达到既提高学生生命价值,又提高学生习作素养的目的。为此,需要:引导学生领悟写作的真谛——用心灵书写生命;引导学生联系身边的生活——体味生命的价值;引导学生热爱自然和环境——共享生命的阳光;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典型——提升生命的质量;引导学生用身心锤炼语言——追求呈现生命的表达。  相似文献   

17.
正拓展是新课标倡导的小学语文崭新教学理念之一,它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打开了通向大千世界的一扇扇天窗,它使语文课变得丰富、灵动,充满生机与活力。我们可以在不违背课文对阅读的制约和规范作用的前提下,启发学生合理地发展文本的情节,作超出文本的探索:或在空白处填补,或在关节处拓展,或在结尾处延伸……这样的语文课堂必定会生机无限,丰盈美丽!一、"无"中生"有",弥补空白在教学中,有的课文内容距离学生实际遥远,他们对于  相似文献   

18.
心理学认为,注意是人在清醒意识状态下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当人对某一事物发生高度注意时,就会对这一事物反应得更迅速、更清楚、更深刻、更持久。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注意是心灵的天窗。"只有打开这扇天窗,才能让智慧的阳光撒满心田。注意是我们心灵的唯一门户,意识中的一切必然经过它才能进来。只有那些进入注意状态的信息,才能被认知,并通过进一步加工而成为个体的经验,其目标、范围和持续时间取决于外部剌激  相似文献   

19.
文学的时尚化与作家的明星化(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学的时尚化使许多方面都发生了改变,包括写作者即作家。在过去,作家号称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如普罗米修斯一样的人类盗火者,他们以播撒人类文明、宣传崇高的精神和道德理念、提升人的审美水平为己任,因而拒绝流俗,甘于寂寞。而如今,他们却公开宣称要“躲避崇高”,极端者甚至说“我是流氓我怕谁”。而更多的作家则从传道者的神圣位置退居到一个职业写作者的角色。在文学写作者中,现在是一个自由写作比任何时代都要多得多的时代。当文学时尚化以后,它便自觉地将自己定位成了一种特殊的文化产品。我们知道,文学作品作为一种物化了的精神文化…  相似文献   

20.
今天的亚洲。正面临着一种“新生存困境”。它最显著的特点是,从早年因自然根源造成的贫穷、饥饿和疾病,转变成了今天因为发达和追求发达而造成的生态灾难。印尼大海啸、缅甸大风灾、中国的四川大地震等.都是这种“新生存困境”的展示。它虽然不能直接影响和改变我们亚洲的文学现状,却直接改变着我们整个亚洲的生存现实。而这种生存现实无疑会走进写作者的精神世界。作为一个来自中国中原地区最偏僻的乡村的写作者,我对家乡这几十年的巨大变化感到焦虑和不安。而写作无疑是这种情感焦虑的结果。面对“新生存困境”,我想我一定会在今后的写作中,去关注自己的内心和灵魂,去关注那些被掩埋在黄土之下永远无语的亡灵,去聆听他们向这个世界发出的最悠长和最揪心的疑问与感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