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诗人李强表达其心底真挚情感的诗歌往往有着独特的艺术韵味,这些韵味通过视角的转换、时空的切换与叙述的非诗化等特点展现出来,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李强打破了一般诗歌的传统,将自己生活中的所见所感蒙太奇式写入诗歌当中,这正是诗人独特的叙事艺术。虽然诗人在叙述方式上有着非诗化的特点,但在诗歌的意象方面,诗人还是与传统意象趋向的生动灵动不谋而合,通过独特的叙述艺术,将生活融入灵动的美感之中,令人回味无穷。  相似文献   

2.
诗歌语言有别于其他文学样式的语言特色在于诗歌语言以其抽象词和具象词的嵌合、修辞的别具一格、词性的灵活变化、语法打破常规四个方面来体现张力和弹性。  相似文献   

3.
何来的诗歌有着瞬间与永恒、怀疑与肯定、爱情悖论的诗意阐释及“沉到最底”的悖论表达。这些看似不合逻辑的悖论话语不仅具有辩证思考的理性与诗意,而且其诉说方式也提升了诗歌语言的弹性张力和艺术生命力。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张力论的角度出发,通过意象、隐喻、悖论和反讽四个关键概念来解读狄金森的自然题材诗歌,分析了狄金森诗歌的创作技巧和形式上的特殊之处及其产生的效果,从而揭示狄金森的思想内核。狄金森通过以小见大的意象,新颖、奇特的隐喻,以及强化的悖论和反讽,极大地增加了其诗歌的张力,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崇尚,对神秘自然的超灵性和其不可知性的深刻认识。  相似文献   

5.
故乡是李强诗作中绕不开的话题,诗人用饱蘸怀乡思乡的人文情怀,抒写自己内心对于故乡的情思。在李强的诗作中,存在着两种故乡的抒写。一种是植根在日常生活里的,充满生命意识生命况味的尘世故乡;一种是诗人对于内心理想和自我信念的执着追求的精神故乡。这两种故乡在李强的诗歌中充分融合,最终演示出一种永远在路上,强烈地寻找诗意理想的企图,追求还乡的人生信念。  相似文献   

6.
诗歌语言符号的隐喻表现系统要求在两个没有联系的事物之间依据相似性原理建立意义的连接,把不可言说的情感、意志、精神等化为可感的形象。李白诗歌语言张力的构成重在隐喻策略的运用。隐喻是远距离的交易,在李白诗歌的语言符号系统中存在着对距离的有效控制。在李白的诗歌中,语言的运用是灵动的,通过所言非所指的隐喻策略,创造出诗歌语言的含蓄能指势态。  相似文献   

7.
诗歌张力的扩展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力”原是一个物理学术语。用在诗歌创作上特指诗歌的语言、意境、结构及整休布局等方面所包含的不同成分和对立性,是诗歌创作和艺术表现的主要手法。恰当运用“张力”,不仅是优秀诗歌创作的需要,也是打动读者,增强诗歌吸引力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8.
阮籍的五言《咏怀诗》,含蓄蕴藉,音逸调远,往往几十个字的一首小诗,千百年来,学者诗人,解说纷纭,各持己见,具有明显的张力。文章力图通过语义、语法、修辞、命题等这些语言学最基本的因素,来探讨阮籍的诗歌的这一特点。  相似文献   

9.
约翰.多恩是17世纪选学派诗歌的代表人物,在文学界具有重要影响,但同时颇受人争议。经过长时间的备受冷落,于20世纪被以艾略特为代表的诗人与评论家所挖掘和推崇。多恩的诗歌不仅具有高度的美感、强烈的理性,及陌生化的倾向,同时又富有离奇、思辨和矛盾的特点。其诗歌意象饱满丰富,蓄含张力,使诗歌呈现出整体的深刻内涵与诗性。本文通过分析多恩诗歌中的经典篇章,展示多恩诗歌意象的特点,阐释了张力在玄学派诗歌中的作用和张力建构的基础。意象饱含的张力使诗歌产生了哲学内涵与美学魅力,诗人跌宕起伏的人生爱情与宗教信仰经历是其诗歌张力建构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约翰.多恩是17世纪选学派诗歌的代表人物,在文学界具有重要影响,但同时颇受人争议。经过长时间的备受冷落,于20世纪被以艾略特为代表的诗人与评论家所挖掘和推崇。多恩的诗歌不仅具有高度的美感、强烈的理性,及陌生化的倾向,同时又富有离奇、思辨和矛盾的特点。其诗歌意象饱满丰富,蓄含张力,使诗歌呈现出整体的深刻内涵与诗性。本文通过分析多恩诗歌中的经典篇章,展示多恩诗歌意象的特点,阐释了张力在玄学派诗歌中的作用和张力建构的基础。意象饱含的张力使诗歌产生了哲学内涵与美学魅力,诗人跌宕起伏的人生爱情与宗教信仰经历是其诗歌张力建构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由于汪曾祺独特的语言把握方式,其散文话语呈现出独特的审美魅力。摆脱主流语言束缚的审美自觉性,讲究气韵流动的朴实美,具有跳跃性和节奏感的音乐美,富有多重变化的交响美。这些话语特点统合在汪曾祺散文的话语形式中,显示出其成熟的散文话语组织系统的厚度和张力。  相似文献   

12.
陶陶 《培训与研究》2004,21(4):19-23
诗歌艺术中所具有的戏剧性话语,是诗歌得以获得审美性的一种重要艺术形式。而戏剧性的话语建构的最终实现,必须依靠意象形象转换和语言符号转换才能完成。通过意象形象的转换实现诗的思想与观念的对应物的具象化、隐喻化;通过语言符号的转换,实现戏剧性结构、场景台词、意象的具体化、符码化。意象与语码转换最终指向诗的戏剧化话语的终极意蕴。  相似文献   

13.
杨万里诗歌以"活法"著称,这"活法"不仅表现于诗中意象的新奇灵动,层次的曲折转宕,而且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于语言的灵活运用。本文拟用语言分析的方法对杨万里诗歌中的话语描写及其表达功能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14.
顺治十八年(1661)二月初四钱谦益夜宴述古堂,创作七律四首,建构起一组多重身份:独立者、抱恨者、文献家、士绅名流。述古堂主人钱曾和诗四首,对钱谦益诗中的多重身份建构持混杂的认同态度。此夜钱谦益另有八首七律,建构了另一组趋向强化的身份:复明活动的拥护者、参与者、指挥者、建功者。这些诗歌话语活动实为个体身份之擦抹特性在具体语境中的呈现,更展现出易代之际的钱谦益亦此亦彼的身份状态,以及所获得的混杂歧异的认同特征。这种身份建构及认同特征,提醒研究者审视钱谦益研究中诗文自饰、贰臣人格等常见范畴,警惕其背后隐含的二元对立思维结构和单一道德叙事倾向。  相似文献   

15.
当代女性诗歌在其繁荣时期,呈现出对男权话语中心文化的大胆而勇敢的挑战和拆解,并试图建立属于女性自己的诗歌话语模式,在女性诗歌处于几乎“失语”的历史状态下,树起了一面独特的大旗。女性诗歌话语模式主要表现为躯体写作、自白倾诉和语词写作,但最终,女性诗歌仍然陷入到了语言迷失的困境之中,本文从这一角度,对当代女性诗歌的话语模式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李强教授     
<正>李强,男,汉族,生于1968年4月,四川阆中人。阿坝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党总支副书记、院长,中国语言文学专业教授,兼任学校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四川省语言学会理事、四川省教育学会研学实践教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四川省心理学会教师心理发展与教师培训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四川省陶行知研究会教师发展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  相似文献   

17.
李强作品     
正~~  相似文献   

18.
李强的发现     
徐老师的步伐很快,李校长的脚步很轻,体育老师何宏光的脚步很重……脚步变化最多的是大队辅导员陈丽。李强把自己的这些发现告诉了同学们……楼梯在过道的最东头,老师到四(1)班上课,要走过长长的过道。李强能根据脚步声,判断是哪一个老师来了。徐老师的步伐很快,鞋  相似文献   

19.
飞升与沉降──论海子诗歌的意象构成及其内在张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认为,海子诗歌意象构成系统分为“太阳”与“大地”两类,其基本的内在张力是“飞升”与“沉降”.这一张力构成海子生命艺术化与艺术生命化的独特现象。由于此,海子的诗歌才言说了人类存在的本真状态.他的生命的内在张力丰富了他在诗歌艺术上的张力场,使他的诗具有了多侧面,多维度,深涵蕴的立体感与浊重度。  相似文献   

20.
翟锦的诗,是典型的女性诗人的诗。它们是柔软的、小心翼翼的,同时也是质朴的、充满诚意的。同样,萨福的诗作也是女性诗作的典范,一股仿佛来自本能的倾诉欲望与浪漫化的特征笼罩了她的诗作,使之坦率而优美,洒脱却轻盈。在体裁上,二者的大部分诗歌都属于短诗;在技法上,二者都擅长于创作充满女性情怀的抒情诗。这些相似的特征令两位女诗人虽处于完全不同的时代与地域环境中,却有着极大的可比性,从而给予了我们借由这些相似性来探讨差异性的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