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长篇小说《小妇人》是在美国文坛上引起巨大反响的大众文学经典作品之一。本文鉴于文化的重要意义从广义的文化角度对小说进行剖析,以奥尔科特的传记、19世纪维多利亚时代美国新英格兰地区的文化状况、现代和当代文学批评理论等为参考资料,发掘出19世纪中期美国的历史积淀和文化传承在小说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2.
在百年中国文学发展史中,大众文学走了一条吊诡的路线。新文学发生后它被贬抑而至边缘化。革命文学及左翼文学诞生后,尤其1942年毛泽东的《讲话》发表后,大众文学的艺术形式成为新的美学追求。在当代文学发展的60年间,大众文学基本分为两个时期:前30年是一个对大众文学的转译和政治文化赋魅的过程;后30年则是打破文学一元化、大众文学渐占上风并祛文学政治文化之魅的过程。大众文化/文学的众神狂欢的时代在世纪末出现了。  相似文献   

3.
文学范畴内的文本生产成为当今文学研究一种可以接受的条件。占据此类文本生产前沿的当属大众文学,相对于其在西方文学理论和实践领域的日渐成熟,俄罗斯大众文学仍然处于一种解释和理解阶段,成为苏联解体之后一种特殊的文学交流方式。既隐含着文学本身的特质,又代表文学跻身于当代俄罗斯千奇百怪的文化研究中,成为一种文本生产的机器,文学婉转地成为了一种别样的生意。  相似文献   

4.
一九三六年,我国文艺界曾发生一场关于“国防文学”与“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两个口号的论争。对于现代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的这场重要论争,建国以来随着我国政治风云变幻,曾有不同的说法与评价。由于胡风、冯雪峰于一九五五、  相似文献   

5.
詹姆逊的文化批评理论对中国文化批评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只有深入研究其理论中的历史意识才能够深入理解他的理论,从而更好地发展我们自己的文化批评以及文艺理论。论文从"对理论及作品的历史化"、"历史与现在"、"历史与文本"三个方面对詹姆逊文化批评理论中的历史意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大众文学作为一种历史文化现象有其存在的必然性和必要性,它与精英文学的对立共存是文学演化的内部机制,这种机制决定了俄罗斯文学史的总体样态。这样的文学史观念要求对俄罗斯大众文学的源流进行探考和梳理。从18世纪末到20世纪初,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公民社会的壮大和传媒技术的进步,俄罗斯大众文学日渐发育成熟,形成了其独特的历史传统。  相似文献   

7.
从表面看,当下中国大众文学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学样式自由活跃在文学舞台上,它的生产、消费、传播都具有很大的自由性.实际上,大众文学生产受制于商业利益;大众文学消费者的文学趣味被大众文学的生产者塑造;大众自身素质的有限性也决定了他们容易按照生产者的意愿被动地消费;大众文学的传播也为少数集团控制.大众文学从根本上说缺乏自由性,与现代精神背道而驰.  相似文献   

8.
马修·阿诺德是维多利亚时期最伟大的文化批评家之一,其文化批评理论开一代文化批评之先河。他的文化观念与政治关系密切,将政治放到文化语境中来理解。基于他对英国社会的阶级划分和批判,阐释他对中产阶级的文化改造;通过与柯尔律治和葛兰西的对照,指出他对于国家的文化性理解;分析了他对于自由主义的认识,指出他力图通过文化的手段引导和提升自由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正处于市场经济转型阶段,对人类社会各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当代文学不再局限于高度抽象层面,与群众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更具趣味性、形象性特征,充分把握当代文学形态走向,能够深入探寻当代文学发展规律,并与现代文化进行融合和创新,实现长足发展。文章以大众文学形态走向为主,分析如何规范创新当代大众文学。  相似文献   

10.
“国学热“可谓持续升温,引起了学术界和媒体的强烈关注,面对这一热点问题,本文选取了国学的一个层面--文化国学即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为阐述中心,从文化国学应与现代社会主旋吻合,文化国学应与大众文学勾兑,文化国学应与现代价值体系接轨三个方面论述如何宏扬文化国学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在《简.奥斯丁与帝国》中,赛义德以后殖民批评的视角,采用“对位阅读”的批评方法,对19世纪英国小说家简.奥斯丁的小说《曼斯菲尔德庄园》进行了解读,提出了“地理”“、空间”体系概念,分析阐述了“叙述与社会空间”的关系。赛义德对于“文化”与“帝国主义”的“共谋”关系的理论见解,以及对文本从政治、文化的角度进行研究的文化策略,使文学和文化批评具有广阔的历史文化视域。赛义德的《简.奥斯丁与帝国》为后殖民批评的美学分析提供了经典范例。该文结合这个范例,研究赛义德的“对位阅读”批评方法,不仅对于透彻理解他的后殖民理论有所助益,而且对于我们的文学批评方法的丰富发展也有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12.
大众文学的畸形消费现象批判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在论证了文化消费存在和发展的合理性、必然性之后 ,主要从三个方面对世界之交八九十年代大众文学中的畸形消费现象进行清理和批判。论者认为 :首先 ,是社会生活中的商业趋利主义导致了文化消费中的“伪大众”现象 ,并由此及彼辐射到了整个文坛而使精英文学出现了不应有的“偏至”;其次 ,是西方后现代的享乐主义原则与中国本土俗化思潮的一拍即合 ,不断地催生了大众文学中的“玩”与“性”的畸性文本 ;再次 ,是大众传媒的感性介入方式加速了文学的精神消解 ,致使大众文学中的形象蜕变成为纯粹的直观和非体验的反美学表演  相似文献   

13.
现代传媒与文体选择具有密切的关系,以报纸期刊为代表的现代传媒带来了现代社会的文化变异,也带来了文体的变异。现代传媒带来的是知识分子精英文化和平民文化的并行发展,因而也出现了"纯文学"与"大众文学"的区别。现代传媒语境中出现了文体的混乱现象。  相似文献   

14.
西方女性主义批评是20世纪重要的批评流派之一,它将矛头指向父权制度和男权中心文化,提供了一种基于女性价值的理解世界、理解生活的新方式,成为后现代语境下反主流文化中极具代表性的研究方法和视角。西方女性主义批评的核心问题是妇女阅读、女性写作和文学史的重建,三大批评场域的研究,共同呈现了西方女性主义对父权逻辑的解构和自身理论的建构过程,对女性主义批评主体性的建构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大众文学早已和精英文学分流,大众文学和精英文学具有不同的质。同时,在审美情趣上,大众文学和精英文学也各执一端。精英文学是重理的,而大众文学则是重情的;精英文学是可敬畏的,而大众文学则是可亲近的。所以,大众文学是不同于精英文学的一个独立的品种,而不是一种品位。  相似文献   

16.
为在中国语境中合理地提出文化诗学的理论与方法,我们需要对这种来自西方的批评方法进行追根溯源的认识和理解。文化诗学有其启发性意义,也有其局限。这为我们改造它、完善它,从而提出适合中国文学研究的文化诗学提供了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17.
八十年代以来,学术界对京派批评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由于某种思维惯性的影响,对京派批评与京派文学思想的理解仍充满矛盾与困惑,本文着重分析了这些矛盾与困惑,认为应从“自觉的审美批评”这一理论前提出发,更深入完整地把握京派批评自身的审美文化逻辑。  相似文献   

18.
崛起于20世纪后半叶的中国大众文学,凭借其可亲性在不到20年的时间里扎根于市场经济的沃土茁壮成长。然而,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物质技术的张扬以及传统意识形态结构的变革,大众文学的世俗化倾向越来越明显。理性让位给了感觉,精神让位给了欲望,世俗的鄙俗与媚俗铺天盖地,大众文学渐失其本有的精神维度和应有的文学特质。什么才应是真正的大众文学?大众文学应该走怎样的发展之路?这些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弗莱神话原型批评理论为着眼点,通过阐明原型、原型的理解和"文学移位"等相关问题,结合传统文化中历史悠远的灵石崇拜情结,以具体的文学文本对该理论加以阐释,力求在神话原型批评理论的指导下,对灵石崇拜的多种形式有更深刻的理解。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弗雷德里克·詹姆逊为个案 ,论述后现代社会中新马克思主义批评的特点和贡献。詹姆逊的新马克思主义批评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元评论的基础上吸收、整合 2 0世纪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及后现代理论的产物。詹姆逊认为 ,马克思主义与后现代在诸多深层问题上有内在联系 ,马克思主义能够对后现代社会提供更广泛的观照和更深刻的理解。新马克思主义批评强调马克思主义阐释的优先权 ,同时倡导马克思主义的包容性和开放性 ,将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分析与形式主义批评加以综合 ,建构“社会形式诗学”;将马克思主义与文化研究结合起来 ,在后现代语境下重建马克思主义批评 ;这是詹姆逊新马克思主义批评的主要特征。詹姆逊为新马克思主义批评的发展作出了可贵的贡献 ,对我国建设马克思主义批评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