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呼啸山庄》中男女主人公的爱情故事极具悲剧色彩。小说以批判现实的手法展现了男女主人公性格的两个极端,通过小说人物之间交错的爱恨情仇以及对男女主人公性格的分析,展现出了自然野性与文明秩序的矛盾冲突。最终,男女人公在选择与宽恕、坚持与放弃中获得了自我救赎,这也是人性迷失后的回归和净化。  相似文献   

2.
《考试周刊》2016,(31):10-11
《呼啸山庄》是英国女作家艾米丽·勃朗特唯一的小说,但是奠定了她在英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艾米丽·勃朗特更赋予了男女主人公双重的性格,这是一部惊心动魄的爱情作品,讲述了凯瑟琳小姐一直在林顿的富裕、虚荣和西斯克利夫给她的真实感受与快乐中徘徊;西斯克利夫经历了歧视、压抑和爱情的背叛后,用极端的方式复仇,在爱与恨中徘徊。本文对小说中男女主人公性格的双重性进行了分析,揭示了维多利亚时期英国的社会现实。  相似文献   

3.
自20世纪以来,文学评论家从社会、人性和爱情等不同的角度评价和探讨《呼啸山庄》这部小说的社会意义和艺术成就。30年代英国进步评论家福克斯称它是19世纪中后期“维多利亚时代”所产生的“三大巨著之一”。本文从其作者艾米莉·勃朗特创造的男女主人公的形象分析入手,浅议《呼啸山庄》自传体小说的一面,从人物形象的创造探析作者的心态,及其对小说荒原世界的依恋。因为现实中的“荒原”曾赋予她生命,赋予她幻想和创作的源泉。小说中男女主人公对荒原的陶醉与幻灭,正是作者难舍的“荒原”情结的写照  相似文献   

4.
《呼啸山庄》这部19世纪英国文学代表作之一,就诞生于英国著名女作家勃朗特姐妹当中的艾米莉·勃朗特的笔下,小说讲述了男女主人公之间令人匪夷所思的爱情悲剧故事,而这个爱情悲剧故事与男主人公希斯克利夫的性格、心理等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为了能够更好地读懂和理解《呼啸山庄》这部伟大作品,本文从心理、性格等几个方面对《呼啸山庄》中的男主人公希斯克利夫进行探究分析。  相似文献   

5.
勃朗特三姐妹各自的代表作《简·爱》《呼啸山庄》以及《艾格尼斯·格雷》中所塑造的三位女主人公简·爱、凯瑟琳和艾格尼斯·格雷在成长环境、性格形成、爱情认识和女性独立意识等方面,反映了19世纪英国维多利亚时代女性生活的社会现实。她们追求自由平等、自食其力的精神,对当代女性的自我认知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徐锐 《林区教学》2014,(11):35-36
英国作家艾米丽·勃朗特的唯一代表作小说《呼啸山庄》,写作于19世纪,被誉为英国文学史上最奇特的小说。作者在这部作品中,向读者展现了男女主人公颇为挣扎的心灵历程,表达了作者对他们的爱情悲剧的深切同情,同时对于社会制度的冷酷及其扼杀纯真爱情的行为,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批判。通过分析小说男主人公希斯克利夫的性格,阐述在社会扭曲的情况下人性所发生的扭曲、折裂和毁灭。换言之,正是因为特殊的社会和自然环境,造成了人物的特殊性格,进而导致命运的悲剧。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呼啸山庄》里男女主人公的超凡脱俗的爱情与作者艾米莉.勃朗特的自身的性格缺失、宗教信仰的叛逆、人性本我的抉择相结合来揭开艾米莉.勃朗的神秘面纱,对她的内心世界进行一次深入的了解。  相似文献   

8.
曹丹丹 《文教资料》2011,(26):15-16
小说《呼啸山庄》是勃朗特三姐妹中最富才华的艾米莉.勃朗特的传世名作,但小说主人公希斯克利夫却遭到早期评论家的猛烈批评。本文探讨了影响作者创造这一形象的因素,即作者本人的个性,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以及浪漫主义文学运动。  相似文献   

9.
英国女作家爱米莉·勃朗特的《呼啸山庄》描述了希斯克利夫和凯瑟琳之间的爱情故事,展现了主人公希斯克利夫在畸形的资本主义社会中人性的扭曲,本文通过对主人公希斯克利夫性格进行了全面分析,揭示了造成希斯克利夫性格扭曲的社会原因。  相似文献   

10.
景慧 《时代教育》2009,(11):143-143
本文通过对夏洛蒂·勃朗特和艾米莉·勃朗特不同性格特征的分析,以及对小说《简爱》和《呼啸山庄》中主人公命运及细节的对比,提出小说中人物的塑造在很大程度上是作者个性的写照;只有通过对作者性格的深刻剖析,才能更深刻理解文中人物的内涵。  相似文献   

11.
英国女作家爱米莉·勃朗特的《呼啸山庄》勾勒了被畸形社会扭曲了的人性及因此造成的种种可怖的事件。文中通过对主人公希斯克利夫扭曲性格的分析,阐述了人性在扭曲社会发生折裂、扭曲和毁灭的社会根源。说明了主人公希斯克利夫的爱情悲剧也是社会的悲剧。  相似文献   

12.
环境造就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呼啸山庄》男主人公希斯克利夫在18世纪英国资本主义畸形社会的成长环境中备受身心折磨和摧残,因而形成了极其偏执的性格特征,也正是这种偏执性格为其悲剧性的命运埋下了种子.  相似文献   

13.
李静 《考试周刊》2011,(2):40-41
小说《呼啸山庄》中男主人公希思克厉夫这个角色个性格鲜明,表现出了女作家艾米莉·勃朗特超乎寻常的独创性。本文分析了希恩克厉夫在出走、重新回来直至进行报复的过程中表现出的双重性格,以及作者的塑造原由。  相似文献   

14.
《呼啸山庄》男主人公希斯克利夫在18世纪英国资本主义畸形社会的成长环境中备受身心折磨和摧残,因而形成了极其偏执和扭曲的性格特征,也正是这种性格为其悲剧性的命运埋下了根源。本文根据希斯克利夫不同的人生经历分析其性格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艾米莉·勃朗特是十九世纪著名的诗人和小说家 ,《呼啸山庄》是她写的惟一的一部长篇小说 ,经过百年的时间考验终于在世界文学的宝库中占据了不可动摇的地位。并在二十世纪掀起了研究艾米莉的热潮。《呼啸山庄》中艾米莉揭示了人的性格的一面——自私性 ,正是男女主人公希刺克利夫和凯瑟琳的自私性格才导致他们最终的命运悲剧 ,同时招致小说中其他人物的悲剧生活。小说的主人公希刺克利夫是一个弃儿 ,弃儿的身世及其遭遇对他扭曲的极其自私的性格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 ,他似乎命中注定是一个受排斥的人物。希刺克利夫一出生就遭父母的遗弃 ,成…  相似文献   

16.
《西厢记》和《牡丹亭》都是反映封建社会青年男女追求自由爱情、反对封建专制的优秀剧作。通过将两剧时代背景、人物的生活环境及两位主人公的性格特征进行比较,显示出不同时代的特殊文化意义,展现了两位叛逆女性以“至情”超逸传统意识的思想过程及叛逆性格的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17.
《西厢记》和《牡丹亭》都是反映封建社会青年男女追求自由爱情、反对封建专制的优秀剧作。通过将两剧时代背景、人物的生活环境及两位主人公的性格特征进行比较,显示出不同时代的特殊化意义,展现了两位叛逆女性以“至情”超逸传统意识的思想过程及叛逆性格的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18.
《呼啸山庄》中主人公希斯克利夫经历了悲剧命运,而产生了复仇的心理。本文通过希斯克利夫的家庭关系、社会背景和作者的生活环境等方面来探讨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9.
简奥斯丁的《爱玛》是其最有名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其最受争议的一部作品。通过对爱玛这位女主人公的人物刻画和性格特点尝试分析和研究,看简奥斯丁如何刻画出了一个不完美的不同于传统意义完美性格的女主人公形象,以及通过对爱玛与简奥斯丁的性格,社会环境以及她们对婚姻的态度的分析,从中得出结论:奥斯丁与爱玛的相似性——爱玛就是奥斯丁。  相似文献   

20.
弗吉尼亚·伍尔夫所著的《到灯塔去》的背景为英国维多利亚时期,当时整个社会充斥着父权至上的思想,百姓们都推崇这样一种信念:男性优于女性。然而,作为一个女性,虽身处特殊年代,伍尔夫却提出了一个大胆但发人深省的理论:“双性同体论”。男女性间的冲突贯穿全文,伍尔夫尝试通过宣扬两性间的平衡和融合解决两性间存在的问题。伍尔夫的《到灯塔去》通过对小说主人公维多利亚时代的一对传统夫妇拉姆齐夫妇的性格描写及对莉莉·布里斯库一个新时代女性代表的刻画.阐述了女性的价值及真正意义上的独立,以及“双性同体理论”是如何帮助实现男女两性间的平衡,从而推动社会的稳定和繁荣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