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的古诗文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既是文化的传承,也是历史的见证。由古至今传递着中国的历史,感染着一辈又一辈的人们。回首历史,延续未来。古诗文中包含的传统文化也不断被人们赋予新的含义和内容。古诗文的韵律美感和形式美感吸引着我们对传统文化的喜爱。同时,古诗文教学对于初中学生的价值观和文化素养的提升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并且,把传统文化融入现在初中语文课程中,也被列入教育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2.
《教师》2017,(31)
<正>如今的初中生能唱出意境浅显的流行歌曲,却背不出字字珠玑的古诗;他们津津有味地看着日本动漫,却对中国古典名著敬而远之;他们不知道中国传统节日的来源和意义,也不知道历朝历代的民族英雄。可以说在物质文明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失去了最为本质的东西。当今社会人性道德缺失,精神底蕴淡薄,这些都是由于我国传统文化的逐渐丢失造成的。纵观初中语文教材,古诗文所占的比重也不少,内容各有侧重,细细分析,  相似文献   

3.
古诗是我国历史文化发展中宝贵的财富,是我国独特传统文化内容.古诗文能够以富有韵律的词句展现出丰富的意境,具有极其丰富的内含价值.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初中语文教学对于传统文化知识学习大力倡导,古诗文在语文教学中重要性更加凸显出来.本文首先对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重要意义进行分析,然后探讨当前初中古诗文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最后提...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古诗文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所代表的不仅仅是传统文化,还蕴含着无数的精神品质,是历史的记录。自古以来,古诗文凭借其深厚的底蕴让一代代祖国儿女备受熏陶。很多经典的古诗文都已成为我国的传统文化,被代代传承,人们也应对这些文化有新的理解与认识。古诗文之所以被人们所喜爱,其原因在于它有两种美感,一是韵律美感,二是形式美感。故而,完善古文教学,将传统文化教学与初中语文教育有机结合,对传承传统文化具有一定意义,值得普及与推广。  相似文献   

5.
古诗文是中国古代文明的载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构成部分。古诗文教学作为传统文化传承的有机组成元素,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而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中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要引入传统文化,进一步引导学生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养分,塑造学生的文化情怀,进而全面提高中学生的语文素养,实现新课程教育教学目标。本文针对中国古诗文教学与传统文化传承教育这一问题进行讨论,以期为中学语文教学传统文化的渗透和传承带来启示。  相似文献   

6.
在高校积极开展文学作品诵读,是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文章通过对高校文学诵读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现状调查以及文学诵读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关联的阐释,提出了营造氛围、建立机制和形式多样诵读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教师》2019,(21)
语言的理解与运用是传统文化传承的基础,文章尝试通过图文相析、构字解意、诵读玩味、问题导学等几种教学方式来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以让学生体会文言文的妙趣,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发自内心地热爱文言作品,最终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  相似文献   

8.
在中学语文课堂中汉字教学是必不可少的内容,而汉字所承载的文化价值也是值得重视。汉字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化素养,也能在课堂中对汉字文化的传承。从当前教师自身的汉字文化素养、学生的汉字学习意识、课堂教学内容重点偏向等情况来看,中学课堂对汉字教学的重视不够。促进中学语文汉字教学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在于:一是教师自身具备汉字文化意识;二是课堂中注重汉字文化的渗透与讲解;三是切实体验汉字的发展过程。通过提升汉字教学在中学语文课堂中的重要作用,来促进教学中的文化传承。  相似文献   

9.
<正>作为语文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应该以传承并发扬传统文化为己任,结合新时期的时代特点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沿着那字字珠玑的古诗文,我们要感受古代先贤文人的人格、气质、风骨,领会并学习其中所蕴含在文中的独特魅力,感受精神深处的欣悦和洗礼。那么,在具体的古诗文教学中,我们该怎样渗透中华传统文化精髓,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与熏陶呢?一、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激发学生民族自尊心,民族自豪感  相似文献   

10.
以往的古诗文教学存在着很大的弊端,特别是文言文的教学,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字词的积累和文章的背诵,从而导致了学生失去了学习文言文兴趣的现状,致使课堂效率低下。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古诗文的内在特点,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古诗文的字词、注释及序言、作者和主旨三个方面入手,有效地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从而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避免了单纯记忆的枯燥,提高了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为构建高效课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另外,也使传统文化得到了不断的传承和发展,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和人格的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11.
<正>中华文明通过诗词歌赋等文化形式得以不断积淀、巩固和传承。这些流传至今的文化经典,是中华文明传承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的重要体现。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从强化古诗文教学的角度谈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一、强化学生对古诗文的积累量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浩繁如海的优秀文学经典,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代表体  相似文献   

12.
初中语文课程越来越重视对学生进行综合素养方面的教育,而传统文化知识也逐渐走入教师的视野,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能够有效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从而培养出拥有高尚道德意识和健全人格品质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本文结合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探究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谢卫红  傅炜 《现代教学》2014,(12):61-62
传统经典文化是中华文明传承数千年的重要载体。只有拥有丰厚的语言积累,学生的读写能力才会得到更快的提高。作为全国课外阅读先进学校,我校将课外阅读作为语文学科的延伸与拓展,作为学校的精品课程来打造。我们通过有组织的课外阅读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指导学生科学的阅读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提升语文素养,从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4.
中华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和责任,向学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但可以更好地促进高中的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而且有利于传承我们的传统文化。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古典诗文的教学以及古典名著的阅读,选择多种教学手段和方式,利用我国的传统节日开展相关的课外活动来让学生感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进而担负起传承传统文化的责任,从而更好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5.
传统优秀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应该得到继承。传统优秀文化的传承应该从幼儿开始,家园在继承传统优秀文化方面都有自己的职责,并且又需要相互合作。在具体的分工合作上,幼儿园应该做到开发传统文化的校本课程;把传统文化教育传承渗透到一日生活中;构建浓郁的传统文化的校园文化氛围。从家园合作的家庭角度分析,幼儿园应引导家长重视传统优秀文化传承;引导家长丰富传统优秀文化资源;父母以身作则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多途径家园合作促进传统优秀文化的继承。  相似文献   

16.
随着中国梦的不断推进,弘扬和传承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逐渐变成全国人民所认同的大事。在中国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过程中,传统文化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作为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在时代的大背景之下,仔细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之间的关系,在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实现与高校校园文化的完美结合,是我们需要重点考虑的。在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视角之下,建设高校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17.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成果根本的创造力,是民族历史上的道德传统、各种文化、思想精神观念形成的总体,是我国几千年以来人民的智慧的结晶,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及发扬至关重要。而古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极为关键的组成部分,通过古诗词教学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不仅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文化素质及文学素养,还有利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和发展。笔者根据这些相关教学经验并结合广泛的社会实践调查研究,就古诗词教学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开了相关的探讨,望能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来源,是中华民族具有强大凝聚力的内在根源.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要求.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向度,确立科学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服务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现实需求.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高中语文课程越来越重视关于传统文化的教学。笔者在分析优秀传统文化与高中语文教学关系的基础上,指出了当前高中语文教学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在教学中更好地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作出了研究。  相似文献   

20.
邱玥 《安顺学院学报》2018,(2):122-124,136
文化传承是图书馆的重要职能.数字化时代对现代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图书馆必须顺应新时代新形势下的新要求,扎实做好基础服务工作,转变服务方式,实现服务创新性发展,加强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建设,不断推动图书馆文化传承能力的优化升级,充分发挥图书馆在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中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