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百年来,鲁迅所开创的知识分子题材小说,先后经历了启蒙知识分子书写、革命知识分子书写和学院知识分子书写三个阶段。李洱从20世纪90年代的《导师死了》开始此类题材的创作,在《午后的诗学》中开始处理知识问题,在世纪之交通过《遗忘》《花腔》探究知识分子的生存状态,最终在《应物兄》中塑造了三代知识分子群像和反思了知识分子赖以生存的知识,拓展了知识分子题材小说的表现内容。  相似文献   

2.
与其说《应物兄》是在有意接续某种文学书写传统,不如说它是在尝试把自我抛出既有的书写经验之外,以捕捉一直变化且变化太快的当代的形象。小说虽仍有一条大致的故事主线,但更大的叙事能量其实来自于丰盈芜杂的细节,以至于《应物兄》实际上成为一个富有抓取力和装载能力的"有效装置",它构成了对以往书写成规的解构,也启动了新的诗学建构。而其所呈示出的正是李洱对当下现实的个人体认:这是一个价值理性分崩离析,诗意瓦解凋零,光晕消失,无法命名的荒原世界。  相似文献   

3.
《太原大学学报》2020,(2):20-25
李洱的长篇小说《应物兄》内蕴丰厚,从多角度入手讲述了中国知识分子的境遇。应物兄的生活围绕着济州大学太和研究院的建立而展开。从文本细读中寻觅几代知识分子的身影,并以应物兄本身为例,分析他所处的纠葛场域、他内心的精微寰宇,以及他身边女性所构成的世界,来探讨当代知识分子的生存境况。  相似文献   

4.
李洱十三年磨一剑的小说《应物兄》以知识分子的生活与精神为表现对象,作品具有丰富的知识体量,这是小说的一个重要特点,但不足的地方也在于此。作者具有知识表现的强迫症,这造成了小说知识的过剩与经验的贫乏,二者之间厚此薄彼的失衡,具体表现在:不必要的知识表现使小说显得简单笨拙;命题作文式的知识表述与小说前后文之间并无多少关系,造成作品的割裂感;知识无限制表现造成小说节奏的拖沓与篇幅冗长;频频借助于知识点来表现生活一定程度说明作者文学性经验的贫乏。《应物兄》在小说形式上的努力探索当然值得称道,但是形式与琐碎细节的铺张会造成内容的贫瘠与思想的平庸,这也应为其他作家殷鉴不远。  相似文献   

5.
新闻一束     
正2018年度小说排行榜发布日前,由中国小说学会主办、兴化市委宣传部承办的2018年度中国小说排行榜在兴化揭晓。6部长篇小说、10部中篇小说、10部短篇小说成功上榜。"中榜者"年龄最大的已经90岁,最年轻的是"90"后。兴化市委宣传部与中国小说学会积极合作,已经连续6年承办该活动。在今年评选过程中,最终评出26部上榜作品。其中,徐怀中的《牵风记》、李洱的《应物兄》、刘醒龙的《黄冈秘卷》、贾平凹的《山本》、刘亮程的《捎话》与陈河的《外苏河之战》共6部作品入选长篇小说  相似文献   

6.
李洱小说在思想上蕴含了知识分子的责任感,形式上又充满了先锋气质。他的视野不仅仅停留在知识分子身上,还关心农民等底层人民的生活,表现了当代人性的异化;同时,李洱小说的艺术特色也让人眼前一亮,在叙事、修辞上都独具特点,是一位非常值得研究的作家。  相似文献   

7.
李洱小说在思想上蕴含了知识分子的责任感,形式上又充满了先锋气质。他的视野不仅仅停留在知识分子身上,还关心农民等底层人民的生活,表现了当代人性的异化;同时,李洱小说的艺术特色也让人眼前一亮,在叙事、修辞上都独具特点,是一位非常值得研究的作家。  相似文献   

8.
著名编辑家、《收获》副主编程永新先生在他的《一个人的文学史》中谈到作家李洱当年修改小说的情形,他说:李洱改《导师之死》,那才叫改得辛苦啊!现在写小说的可能都无法想象。改了七遍还是八遍,我已记不清了,李洱这人确实素质不错,当时他在华东师大,悄悄地把他的小说给我和格非看,我们看一次就跟他谈一次。他改了几次后,我们觉得提高还是不大。  相似文献   

9.
新闻一束     
正2018年"收获文学排行榜"颁奖2018年收获文学排行榜日前在安徽蚌埠古民居博览园揭晓并颁奖。本次排行榜包括长篇、中篇、短篇小说和长篇非虚构4个门类,每个门类评出10部(篇)作品。李洱以《应物兄》摘得长篇小说榜首,王安忆《考工记》、贾平凹《山本》等入选;中篇小说榜由迟子建《候鸟的勇敢》领衔,周嘉宁、林森分别以《基本美》《海里岸上》紧随其后;班宇的《逍遥游》拔得短篇  相似文献   

10.
李洱的小说《花腔》融合了多种叙事策略,其艺术魅力的产生主要源于作者对二度叙事策略和不可靠叙述策略的运用。小说文本的意义之一,是通过“花腔”一词的表层形象,即通过不可靠叙述揭示历史的花腔特性。  相似文献   

11.
李洱将细节这一叙事法则贯穿于自己的小说创作中,使碎片审美成为他小说的重要修辞策略。这是李洱对当代小说的独特贡献。透过细节的描写,我们可以感触到碎片背后李洱对知识分子庸常生活的批判,看到批判时的疼痛。  相似文献   

12.
李洱的长篇小说《花腔》考述了知识分子的“历史”,在对碎片般的历史的追述与审视中,他采用了多种多样的叙述策略,打破了以往的说书传统,寻求多元话语的对话,激活并重建了小说与现实和历史的联系。在小说的讲述上,《花腔》打破了只有一个叙事主体的革命的叙事,采用了多元主体的伦理的叙事,展示出个人命运在历史中的无奈,对传统价值观念及个人生命的终极价值作出了尖锐的质疑和思考。  相似文献   

13.
李洱的小说《你在哪》是一部寓言式的作品。它借寓言的形式演绎了人的自我意识在现代社会中的分裂,意识与潜意识分属两个空间不断地纠缠与矛盾,但自我意识最终还是被社会意识所同化,人避免不了被“卖身”的命运。寓言的形式和对人的存在的形而上思考,使得这篇小说具有了丰富的阐释性和思想深度,这也体现了李洱小说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4.
李洱的长篇小说《石榴树上结樱桃》在德国读者中受到欢迎,首版已卖出一万册。这是一部继《花腔》之后见出李洱的独特与深刻的小说,一幅21世纪初的“乡土中国浮世绘”。作者选择农村村委直选与计划生育这两个相互联系的政治性与政策性较强的事件构成小说的中心情节,是需要相应的智慧与勇气的。小说女主人公孔繁花是一个权力欲极强的复杂而又单纯的乡村女性,她谋求村长连任及其最大化运用权力资源的活动之最终的失败,呈现出中国乡土社会覆盖面极广的由利益链连接的权钱交易网。贯穿全篇的标题“石榴树上结樱桃”,表现了李洱在《花腔》中已成功运用的喜剧美学修辞:反讽与荒诞。  相似文献   

15.
李洱对当代的小说创作中话语方式的运用一直有着自己与众不同的解读和运用,在他的作品中互文性对话这一叙事策略被运用的精准到位、恰到好处。互文的运用使李洱的作品在结构上和内容上都更加模糊,给读者更大的想象空间,可以在作品中寻求到不同答案。  相似文献   

16.
李洱的小说《你在哪》在商业文化的语境下,批判了物欲、肉欲支配的性对生命的摧残与扼杀,形成了生命与性否定之否定的深刻悖论,构成生命与性重新定位的时空场域叙事,具有深厚的文化意蕴、深刻地暴露作用和认识价值。  相似文献   

17.
李洱是一个对细节极为敏感的作家,对细节的张扬造就了李洱小说独特的时间景观。论文通过文本细读,从不需要向故事时间复原的碎片时间、叙述时间上强烈的节奏感以及文本所呈现出来的涡卷图案的叙述线条三个方面,论证了时间在李洱小说中所具有的修辞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从语言表层来看,李洱的小说《花腔》模仿了历史话语的叙事方式,但其真正意图恰恰在于颠覆历史话语;作者通过惟妙惟肖地编造一个政治寓言,用个人的方式对个人与历史、知识分子与革命力量、人性与理性等重大命题进行形而上的思考,揭示了知识分子在独特的革命历史中的独特命运。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90年代开始,文学由表现形而上的内容开始逐渐转向对日常生活叙事的关注,力求直面生活世界的本真。本文以李洱的作品《你在哪》为代表,从其作品中反讽叙事的运用、灰色人性的呈现及开放性结尾的叙事技巧三方面,来探究隐藏在作品背后作者对生活世界的终极关注,追寻人类的精神故乡是否仍旧存在。  相似文献   

20.
李洱的长篇小说《花腔》在对民族英雄葛任历史的书写中采取了极为独特的叙述交流模式,叙述者与受述者间的关系、叙述内容的并列、叙述中的明确而又有意味的时间段选取以及叙述中用于解释说明的副本的设置,独特的叙事交流模式与小说的内容相应,使小说的书写目的在寻求历史真相的表层下直指政治话语和人性中的花腔,给人以极深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