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理性与非理性盘绕交错,在人类探索史中相依相生。反乌托邦的经典《我们》虚构出的极限环境——绿墙内外,恰恰代表了"理性"与"非理性"。但是真理再向前一步便成为了谬误,理性蜕变成了非理性,而非理性也变成了理性。"我们"在理性与非理性的交错中失去自我。我们应该明确,现在的重要问题不是辨别理性与非理性,而是去探究人类如何在理性与非理性的夹缝中存在。  相似文献   

3.
张电春 《现代语文》2008,24(5):42-43
说明 《出师表》作为千古名篇,自有其不可言说的魅力。教师的想法是从文字本身入手,通过对段落中关键字词的领起收束作用以及相关句子的起承转合来分析经典,感悟经典。这是一种艰辛而有益的尝试。具体做法是在通译熟读课文之后,选出自己最喜欢的某一段落,抓住字词句,结合自己合理的想象、独到的领悟写出一段赏析文字。教师以自己的分析为例,抛砖引玉,供同学们学习、模仿、超越。结果同学们交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卷。  相似文献   

4.
"包身工"这个称呼对于我们许多人来说确实是十分陌生的。每次指导同学们学习完《包身工》这篇课文,我都思绪万千,有许多的感受一股脑地涌入了我的心田。里面所写的旧中国包身工的苦难生活,是我们今天的同学们所难以置信的。诚然,这是一篇饱含血泪、令人叹息的文章。  相似文献   

5.
文本细读是理解文本、赏鉴文本的重要途径,细读语言精练、意蕴深厚的古诗词,从语文教学的角度来说,有助于提升师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细读《孔雀东南飞》,将人物还原到当时的历史背景中,立足于婆媳、婚姻、母子、爱情这四重矛盾,读者将发现焦仲卿、刘兰芝二人的抉择已暗含悲剧意味,死亡必然是二人的最终结局,二人的爱情悲剧也势必不可避免。  相似文献   

6.
吕李永 《学语文》2012,(1):22-22
文本需要细读,朱熹一再告诫后学:“字字与某着意看,字字思索过莫要只作等闲看过了。”(《朱子语类》)王尚文在《走近语文教学之门)中则说,细读“应当把感官的触觉、心灵的触觉伸向文本的所有组成部分,任何一个角落。哪怕是一个标点也不放过……要从微观中看到宏观,从部分中看到整体。”《再别康桥〉是徐志摩的经典名篇,笔者咀嚼了一些不为人触的细微点,收获一些独特的感悟,请教于大方之家。  相似文献   

7.
<正>我们听过太多关于爱情的美好誓言,如山无棱,天地合,才敢与君绝。蒲草韧如丝,磐石无转移。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但最让人感动的不是誓言,而是用行动一生的坚守,无论贫贱富贵,无论年轻美  相似文献   

8.
我们听过太多关于爱情的美好誓言,如山无棱,天地合,才敢与君绝。蒲草韧如丝,磐石无转移。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但最让人感动的不是誓言,而是用行动一生的坚守,无论贫贱富贵,无论年轻美貌年老色衰,无论她感到抱怨或幸福,他都能用行动默默地为对方做一切,毫无怨言。  相似文献   

9.
解读《秋声赋》我们不妨从“秋声”入手。按词语的原生语义.秋声.应是在秋天出现的各种声音。既有风吹树叶的萧瑟声,也有果实落地的喜悦声。陆游有诗《秋声》,那是打猎练武,驰骋疆场的慷慨昂扬之声。那么,在《秋声赋》中,它又是哪一种声音?是实的,还是虚的?为何同一种秋声。同样的场景却唤醒了童子和欧阳子不同的审美体验?这是解读文本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0.
欧阳修的《醉翁亭记》由一个乐字统率全篇,醉和乐是统一的,醉是表象,乐是实质。作者要表达的政治理想,隐含在乐的深处,文章中的乐的程度从无到有,由浅入  相似文献   

11.
《红楼梦》是一部需要细读也经得起细读常读常新的文学经典。在这部以贵族家庭日常生活为主要内容的小说里,爱情描写在书中所占比例并不很大,涉及人物爱情心理的文字也不算多,但在作家细腻精准的叙述描画之下,人物之间,尤其宝黛钗三人间的感情纠缠、微妙情愫,及其轻嗔薄怒、嫌隙口角,乃至赌咒起誓、撒娇作痴,总如林间阳光一般细碎而闪亮。对比小说第22回和第30回的两次冲突,尤见精彩,尤见性情。  相似文献   

12.
初中语文教材中关于认识生命、感悟生命的文章有多篇。冰心先生的散文《谈生命》是一篇比较独特的文章,但因其被安排在九年级下册,教学中常受中考复习进度的影响而被忽略。  相似文献   

13.
忽略朦胧诗传统政治眼光的解读,笔者觉得,<星星变奏曲>是一首渗透着我们每个人渴望诗意情怀的诗.这首诗通过变奏的审美眼光,对我们的理想与现实进行了真实的叩问,对诗意人生的可望而不可即进行了深入的传达.  相似文献   

14.
民间立场的观照,为解读《边城》这个悲剧提供了另一种可能性。虽然沈从文是在都市中为现代人想象乡土描绘图景,但是每每潜心于自己笔下的民间世界时,那种“自愿作乡下人”的意愿总会自动发生效力。  相似文献   

15.
沈从文出生于湖南风凰县,地处湘、川、鄂、黔四省交界,又是苗、侗、土家等少数民族聚居之所。1923年,他带着湘西明秀山水铸就的自然灵性和少数民族血统中积淀的沉痛隐忧的独特气质,只身来到北京。手上没有文凭,囊中空空如洗,生活的困窘以及都市人自以为是的优越感,无不让沈从文体会到一种深刻的心理压力和被排斥感。这一心理压力和被排斥感一方面促使他对都市人的性情、趣味进行猛烈抨击,另一方面又是一种反作用,越是被排斥,越是想进入,他非常羡慕、渴望进入现代社会和文坛主流。城市对他的轻慢更激起他向别处寻找精神支柱的冲动,而正是在湘西的民间天地中,他发现了迥然有异而又足以与都市价值标准相抗衡的精神支柱。“我实在是个乡下人。说乡下人我毫无骄傲,也不在自贬,乡下人照例有根深蒂固永远是乡巴佬的性情、爱憎和哀乐,  相似文献   

16.
鲁迅的《故乡》是“我”归乡又离乡的故事,也是“我”的自我心灵的旅行,其间,童年体验中的“故乡”得到重新体认,物是人非的残酷现实却陷“我”于绝望的境地,郁郁感伤的情调重重包围着我,使“我”艰于呼吸。但绝望并没有成为“我”心灵之旅的终点,而恰是艰苦卓绝“抗战”的起点,于是我们发现了小说中的一个关键词:走。“走”作为实践活动,在这里不是简单的走开或逃离,而是一种反抗绝望的生命体验。有人曾经认为《故乡》结尾的议论是不必要的,甚至认为这样的议论有添足之嫌。实际上作者并没有对希望作简单的肯定或否定,希望也不是盲目而肤浅…  相似文献   

17.
欧阳修的《醉翁亭记》由一个“乐”字统率全篇,醉和乐是统一的,“醉”是表象,“乐”是实质。作者要表达的政治理想,隐含在乐的深处,文章中的“乐”的程度从无到有,由浅入深,步步深化,形成了一个“乐”点,吸引读者闻乐而进,寻乐而掘其趣。  相似文献   

18.
贾全侠 《学语文》2020,(2):42-43
据说李煜的《浪淘沙》(帘外雨潺潺)是他悲摧晚年的绝笔。千百年来,李煜通过经典的意象所传达的痛苦之情依然深深地打动着后世读者。运用文本细读理论对词作进行解读,有益于文本教学。  相似文献   

19.
王飞 《现代语文》2006,(8):63-63
《孔乙己》是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是鲁迅先生自己感觉最为得意的一篇力作。在宽松的心态下、悠闲的情绪中,鲁迅将一生创作中最具有智慧和创造力的伟人思想通过《孔乙己》展露在读面前。那样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那样一种力透纸背的讽刺与批判的力量,借一人的不幸遭遇和众多看客的无情取笑,给社会的芸芸众生上演了一幕悲剧,显示了发人深省的警示意义。  相似文献   

20.
针对语文日常教学中教师对巴金作品深刻性的普遍消解现象,尝试采用孙绍振先生提出的“还原法”对《小狗包弟》的文本内容进行较为深刻的挖掘.教学实践中,将“包弟在三年自然灾害期间没受委屈”和“‘文革’中小孩子喊杀小狗”作为教学切入点,将作者对“文革”反思的深意进行剖析,力求拓宽教师文本解读和个性化阅读的思考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